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5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882篇
化学   1717篇
晶体学   110篇
力学   326篇
综合类   101篇
数学   520篇
物理学   154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 INTRODUCTION The bimetallic nanoclusters are of standing inte- rest since they can exhibit catalytic,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distinct from those of corre- sponding pure nanoclusters[1~4]. Palladium and pla- tinum, well known for their catalytic properties, are often used as the catalyst in different fuel cells[5~8]. Several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which is one of the primary reactions taking place in many fuel cells and…  相似文献   
112.
113.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1)和(3)与一系列氨基酸在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0),25.0~40.0℃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并与单-[6-(1-吡啶)-6-脱氧]-β-环糊精(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的氨基酸均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和客体氨基酸的尺寸或形状适合、疏水效应、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对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具有正电荷环糊精衍生物的吡啶基,作为一种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识别氨基酸生物分子的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而且还可以识别L/D-型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了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建立中药川芎中总内酯的测定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以瑟丹酸内酯为对照品, 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和瑟丹酸内酯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该方法可作为川芎中总内酯的半定量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5.
浅色松香甘油酯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6.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和梓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  言抗病毒口服液是治疗病毒性疾患的口服制剂 ,具有清热祛湿 ,凉血解毒的功能。由于成分复杂 ,采用HPLC法分析时样品前处理繁琐。本文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HPCE)对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和梓醇进行了定量分析。该法分离效率高 ,操作便捷 ,经济实用。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VUV 2 0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器 (美国HyperQuan公司 ) ;日立 6 5 5 15液相泵和日立 6 5 5 1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数据由江申工作站记录 (大连江申分离科学公司 )。石英毛细管 (河北永年光纤厂 ) 6 5cm× 75 μmi.d .,有效长…  相似文献   
117.
The rhodium-phosphine complex catalyst Rh(CO)(acac)(PPh3)(Ⅰ) for 1-hexene hydroformylation was studied under 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CO/H2=1(mole rate), pressure 1.0 MPa, temperature 25-120℃, by using the pressurized in-situ 1H NMR techniqu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rhodium hydride complex from (Ⅰ) bega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amou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is intermediate complex began to decompose at 100℃ and disapeared completely at 120℃. The intensity change of the proton signal was parallel to catalytical activity in hydroformylation of olefins. Under pure CO pressure the proton signal of Ph-H bond was not observed. There was a 0.2 ppm difference in proton chemical shifts of Rh-H bond under pure H2 pressure and under H2+CO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odium-hydride carbonyl complex is the active intermediate in the industrial hydroformy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18.
以脉冲微型反应技术研究了脱铝八面沸石对异丙苯的催化裂化行为,并与反应条件下表面酸性进行了关联。样品裂化活性随骨架Si/Al比增加呈山峰形变化,Si/Al=5.38时最大;反应条件下酸中心数随脱铝深度增加却单调降低。动力学数据表明,样品裂化反应速度常数与强质子酸中心数随骨架Si/Al比增加具有平行的山峰形变化规律,Si/Al比为8.87附近的样品最高。  相似文献   
119.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总结了近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工作,探讨了甲醇的电催化反应机理,阐述了设计催化剂的基本原则,同时对目前研究的各种催化体系作了比较和评价。对未来甲醇电催化剂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0.
2,4,6-三硝基间苯二酚(斯蒂芬酸)及其盐类,如斯蒂芬酸铅、斯蒂芬酸钡等是常用的含能材料[1],但斯蒂芬酸铅盐及钡盐在爆炸后产生重金属污染,对使用人员的健康及环境都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