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2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CaAl_2O_4∶Eu~(2+),Li~+发光材料,并讨论了掺杂Li+对CaAl_2O_4∶Eu~(2+)发光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PL测试分析表明,在CaAl_2O_4∶Eu~(2+)中掺入Li~+后,Eu~(2+)的发光有一定的增强,而余辉时间则延长了4倍左右。通过热释光谱测量,分析了其陷阱能级的数量并估算了陷阱能级深度。结果表明,掺杂Li~+会在发光离子周围产生更多的电子陷阱,使陷阱的密度和深度增加,从而提高荧光粉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2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aF3∶Ho3+,Yb3+ 红外下转换材料,研究了室温下该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特性和发光的时间衰减曲线。在LaF3∶Ho3+,Yb3+ 粉末中,观察到了Ho3+ 到Yb3+ 的能量传递,并通过分析确认了其为共振能量传递。通过Ho3+ 到Yb3+ 的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可以将材料吸收一个300~360 nm波段的紫外光子转化为两个波长在1 μm附近的红外光子。Yb3+ 的发射正好与硅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匹配,材料中的这一红外下转换现象对于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利用遗传算法结合Gupta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带电 团簇的基态与低激发态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并与中性Cu13团簇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 Cu13(中性及带电)团簇,高对称性几何构型在众多异构中无能量竞争性优势,团簇基态结构皆为非紧致低对称性结构,对 负电Cu13找到一种新的低对称性最低能结构;带电明显影响团簇结构稳定性,带电Cu13团簇与中性Cu13团簇的结构稳定性序列显著不同;基态 Cu13(中性及带电)团簇的具有磁矩最小化效应,而其高对称性结构则有较大磁矩;计算所得Cu13团簇电离能及电子亲和势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5.
摘要 目的 以甘草查尔酮母核为先导化合物骨架,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咪唑-查尔酮衍生物并进行抗宫颈癌活性研究。方法 在查尔酮骨架的B环引入4种咪唑环,在A环分别引入甲氧基、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采用Claisen-Schmidt反应合成系列新型咪唑-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进行表征。通过MTT、Transwell、流式细胞仪和分子对接实验方法,初步探索目标化合物的抗宫颈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 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宫颈癌活性,其中2i较为显著,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此外,化合物2i能够显著抑制HeLa和HeLa/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能够诱导其凋亡,并阻滞HeLa和HeLa/DDP细胞于G2/M期;分子对接模拟显示2i与查尔酮母核和原配体秋水仙碱相比,2i与微管蛋白秋水仙碱结合位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并能够产生氢键相互作用力。结论 化合物2i具有较显著的抗宫颈癌和抗宫颈癌顺铂耐药活性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微管蛋白靶点有关。  相似文献   
26.
本文利用γ射线散射法研究了土层厚度对测量原油管道内油垢厚度的影响.实验装置由60Coγ射线的准直束、NaI(Tl)探测器和BH1324多道谱仪组成.同时结合蒙特卡洛(MCNP)程序模拟与之对比.发现放射源与探测器的合理布局以及适当的探测距离对提高线性度有很大关系.本实验测得γ射线束距离探测器中心14.5cm,准直器出口到铁板5cm时有最佳线性相关系数平方值0.999,最佳测量精度0.169mm.  相似文献   
27.
2000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即第三版),该书确定了30种中文物理学类核心期刊,《物理》名列其中. 此次中文核心期刊的重新研制筛选,被列为“国家教委人文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研制者认真总结前两次研制工作的经验,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检索、计算和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核心期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力求使研制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并采用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上海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西南信息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工具,经过严格的筛选,并请学科专家鉴定,从我国正在出版的近万种中文期刊中确定了1568种期刊为核心期刊,《物理》被列为物理类核心期刊. 近年来《物理》的出版质量及内容质量都有稳步的提高,这次被列入中文物理类核心期刊更充分说明了《物理》的进步.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广大读者和作者长期以来对《物理》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并订阅《物理》! 《物理》编辑部 2000年10月  相似文献   
28.
1 引言酒石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测定方法有EDTA滴定法和AOAC标准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酒石酸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用Ca_3(PO_4)_2悬浮液跟酒石酸反应生成Ca络合物,使未反应的Ca_3(PO)_2离心沉降后直接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清液中Ca~(2+),从而间接测得酒石酸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其结果与标准方法的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29.
以2,3,4-三氟苯甲酸为原料,经酰化,缩合,置换,关环、水解、取代共6步反应以42.4%的总收率合成药物杂质标准品和药物先导化合物去氟左氧氟沙星,其结构经1H NMR, MS和HPLC确证。  相似文献   
30.
硅铝酸盐由于其化学性质稳定、原材料易得,是发光材料的一种有效基质,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硅铝酸锶(Sr2Al2SiO7)属于四方晶系,具有稳定的晶体学结构。Sm3+作为一种常用的激活剂,其特征峰在波段300~750 nm内都有分布,有些特征激发峰位于近紫外光区,在近紫外区有强的吸收。因此,以Sr2Al2SiO7为基质、Sm3+为激活剂可以制备出符合LED要求的红色荧光粉。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Sr2-x-yAl2SiO7x%Sm3+, y%Li+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致荧光光谱(PL)、绝对量子效率测量系统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以及内量子效率进行表征和测量,并且对样品的XRD进行精修,色纯度计算。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均为单相Sr2Al2SiO7,掺杂Sm3+和电荷补偿剂Li+后,没有引起相变。相对于其他阳离子Sm3+(r=1.079 Å)、Li+(r=0.920 Å)的半径与Sr2+(r=1.260 Å)半径最为相近,因此更容易替代Sr2+的格位,并且两种离子半径比Sr2+小而使得样品晶体结构参数a,b,cv逐渐减小。样品的最佳激发峰在403 nm处,相比于Ca3Y2(Si3O9)2∶Sm3+的激发峰出现了3 nm蓝移,表明样品在近紫外光下有较强的吸收,这种长紫外波长的光有利于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在403 nm近紫外光激发下,可以看出,在500~750 nm范围内,Sm3+的发射峰位于564 nm(4G5/2→6H5/2),601 nm(4G5/2→6H7/2),648 nm(4G5/2→6H9/2)和713 nm(4G5/2→6H11/2),其中601 nm发射峰强度最大,使样品呈现强烈的橙红色光。发射峰在607与618 nm处出现劈裂现象,是因为晶体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能级劈裂。单掺Sm3+的发射光谱强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浓度为2%时发光强度最大。利用Blasse提出的能量传递临界距离公式,计算得出临界距离RC≈19.734 Å,从而说明了浓度猝灭原因是Sm3+之间的多级相互作用。根据Dexter理论,计算出多极相互作用函数θ≈6,表明Sr2-xAl2SiO7x%Sm3+的浓度猝灭机理是电偶极-电偶极(d-d)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发光强度,掺杂了电荷补偿剂Li+,使晶体内部电荷达到平衡。实验结果表明,Li+最佳掺杂浓度为2%,与未加入电荷补偿剂相比,发光强度提高了2倍并测试其内量子效率为43.6%。荧光粉色坐标均在(0.60,0.39)附近,位于橙红色区域,具有较高色纯度(约92.2%)。该荧光粉在三基色白光LED中的红色成分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