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61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碳纳米管/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刘颖  张伟德 《化学进展》2011,23(8):1583-1590
光电化学过程是在光作用下的电化学过程,它是光伏电池,光电催化等实际应用的基础,是当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导电能力,大的比表面积,被认为是半导体纳米粒子的有效载体,其独特的一维结构可以为电子提供有效的传输路径。碳纳米管与半导体材料复合,能实现碳纳米管和半导体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协同,近年来在光电化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碳纳米管/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光电协同作用机理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降解污染物、光电协同分解水制氢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2.
梯度变化对密度梯度蜂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鹤翔  刘颖 《爆炸与冲击》2013,33(2):163-168
为确定一定质量蜂窝材料的密度梯度大小对材料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基于二维圆环系,通过改 变圆环的壁厚,建立了具有不同密度梯度的二维密度梯度圆环蜂窝材料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不同冲击速 度下,密度梯度大小对蜂窝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相对密度从冲击端到固定端递减 的情况,在高速冲击条件下,梯度系数越大,材料单位质量的能量吸收率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密度梯度 蜂窝材料动力学性能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钱胜  刘颖  冯红霞 《化学教育》2011,32(8):72-74
作为一位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的恩格斯,他曾深入学习和研究过自然科学,在这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本文主要讲述恩格斯在研究化学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64.
前期研究发现太湖过滤水和表层沉积物中Zn含量最高,且表层沉积物中Cd存在强生态危害。因此,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为分析手段研究了太湖苏州湾大桥东表层沉积物(标记为SES)对Cd2+和Zn2+的吸附-解吸特性。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SES对Cd2+和Zn2+的吸附能力相差不大,在吸附时间t<120 min时,吸附是一个快速阶段,而当t≥120 min时则相反,吸附趋于动态平衡;Cd2+和Zn2+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实验表明,沉积物对Cd2+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而对Cd2+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沉积物中Cd2+和Zn2+的解吸动力学研究发现,二者均更符合Elovich方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且当pH值增大时,沉积物中Cd2+和Zn2+的解吸量逐渐减小,并在pH=9时趋于稳定。结合Cd2+和Zn2+的吸附-解吸特性发现,SES对Cd2+和Zn2+的吸附速率远远大于其解吸速率,与作者前期研究结果一致。揭示了太湖表层沉积物对Cd2+和Zn2+的吸附-解吸作用机理及不同因素对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对研究太湖固-液两相界面重金属的分配和污染水体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成像体素空间位置的准确编码对于磁共振成像(MRI)的空间定位至关重要.为了保证空间编码的准确性,获得高性能的梯度磁场是关键.梯度波形发生器是产生梯度磁场的核心部件,本文简要介绍了梯度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基于不同设计方案设计的梯度波形发生器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梯度波形预加重的实现方法,并对梯度波形发生器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提出了基于异构双核的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ow-field NMR)接收机的设计,具有ARM(Adanced RISC Machines)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先进的异构双核结构、高速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采集、增益的可控以及可视化显示等特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设计中采用Xilinx公司的系统开发工具System Generator来实现内部信号处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数字接收机具有结构紧凑、可重构性强、采样速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增益的可控使接收机获得了较大的动态范围,提高了重建图像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  相似文献   
67.
应用在2012年"中华"专用分拣复烤生产线中采集的7个产地的复烤前原烟和复烤后片烟的在线近红外光谱为试验资料,通过建立不同产地近红外光谱的投影分析模型,并结合方差及相关分析等,研究烟叶复烤前后的均一性及相似性等品质特征的变化,为客观的掌握烟叶原料质量及卷烟产品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结果表明,从数量庞大的在线近红外光谱中,按等间隔采样时间筛选约1万条左右用于建模分析可行,取样代表性充分;经人工分拣、打叶、复烤后的各产地烟叶近红外光谱的均一性提高幅度可达10%~35%,烟叶品质的均质化程度显著提高;同时复烤后各产地烟叶所体现的相似性关系亦发生了变化,从整体上其相似性显著降低,即由产地体现的风格品质差异显著提升,为优质卷烟的原料配方设计提供了更大空间,体现了我国烟草企业生产优质中式卷烟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进行烟叶复烤加工的必要性。传统的化学分析等手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对整个加工环节进行控制,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的优势,不仅能够实现待测样品成分含量等的实时检测与质量控制,而且应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近红外光谱,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有关产品品质信息的充分挖掘,是一种在众多行业特别是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行业中极具应用前景的在线分析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8.
刘颖  葛培文  苏少奎  张丽娟  王云平 《物理学报》2004,53(11):4015-4020
通过热重-差热分析(TG-DTA),考察了Mn12-Ac磁性分子晶体从室温到270℃的热失重过程.结合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认为在第一个失重阶段,即25—110℃,Mn12-Ac失去了处于团簇分子间隙的结晶乙酸和结晶水,同时失去了团簇分子中与4个Mn3+配位的4个H2O,Mn12-Ac单晶结构被破坏,但是团簇分子的基本结构依然存在;在第二个失重阶段,即180—230℃,Mn12-Ac转变为γ-Mn2O3,其中混有少量Mn3O4. 关键词: Mn12 分子团簇 热重-差热分析 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69.
用密度泛函方法优化了锐钛矿二氧化钛及其磷掺杂锐钛矿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研究揭示了用超胞模型研究未掺杂和P掺杂锐钛矿TiO2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可行性.计算结果对于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有意义.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采用双层150 mm×150 mm闪烁条阵列定位宇宙线的入射和出射位置. 阵列信号光使用波移光纤吸收传输,在ICCD相机前插入前置像增强器,使信号光延迟大于200 ns, 使ICCD可以由外部高速触发信号控制,有效记录随机触发事例.该宇宙线定位系统可以同时多点密集测量 通用探测器测试平台的时间分辨和闪烁光的渡越时间.该新方法与传统时间分辨测量方法相比提高了30倍以上 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时间探测器的时间分辨好于200 ps,满足通用探测器测试平台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