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化学   28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iCl4-Cr还原偶联活泼卤化物及芳醛、芳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价钛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曾研究了低价钛对α,α,α-三卤甲基苯的脱卤偶联、对2,2-二芳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无水三氯化希土与等摩尔的甲基环戊二烯基钠(Cp′Na)在四氢呋喃(THF)中反应,合成了八个新的中性甲基环戊二烯基希土二氯化合物Cp′LnCl2·3THF[Ln=Sm(1), Eu(2), Gd(3), Tb(4), Dy(5), Ho(6), Er(7), Y(8)],并研究了茂环上甲基取代基对一茂二氯希土配合物分子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八个化合物都是溶剂化的单体结构,其中配合物7的结构还用单晶X射线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配位剂的有机-无机杂化凝胶法来合成掺杂三价铈离子的钇铝石榴石荧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的相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杂化凝胶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形成Y3Al5O12(YAG)相:一是由无定形Y2O3和Al2O3直接向YAG相的一步相转变;二是由无定型Y2O3和Al2O3经由YAlO3(YAP)和γ-Al2O3向YAG相的两阶段相转变,在900℃得到结晶性好的纯YAG∶Ce3 荧光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59nm,最大发射峰波长为550nm;在荧光粉表面包覆氧化铝和氧化镧,将使荧光粉的荧光强度稍有降低,但对荧光粉的稳定性有很好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24.
An X-band EPR study on a Na_3(CrMo_6O_(24)H_6)·8H_2O single crystal diluted by its isomor-phic compound Na_3(AlMo_6O_(24)H_6)·8H_2O at room temperature is reported. Using the least squares-fitting method to simulate the EPR data for principal planes, the Hamiltonian parameterswere obtained. The principal values of the g tensors are g_(ZZ) = 1.904, g_(XX)= 1.973, g_(YY)=1.933. The zero field splitting tensor parameters are D = 0.275 cm~(-1), E = 0.05 cm~(-1). The fielddependence of Cr~(3+) energy levels with field at different angles from the principal axes whenthe field is along the principal plane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The isofrequency plots of calculated field vs. angle are also shown. They agree well with the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25.
Sb2O3对HZSM-5型沸石表面性质影响的ESCA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助ESCA技术,研究了Sb_2O_3对HZSM-5型沸石表面性质的影响。发现在焙烧过程中,在表面区间有一部分Al_2O_3形成了离析相。Si元素也呈现多种状态,Si峰的最大分裂达到4eV,接近于元素Si与SiO_2之间所曾见的分裂,与沸石吸附了强还原性气体吡啶(在150℃)的结果也相仿。鉴于主体检测技术(如X射线衍射方法等)从未观察到SiO_2还原为Si°,显然这种情况只可能发生于沸石表面层。很可能在焙烧过程中,Sb_2O_3作用于HZSM-5沸石,并改变了沸石的表面结构与表面化学性质(例如,表面酸性),从而强烈地变更了某种工作条件下焙烧产物(即样品)的催化性质,并使得在该催化剂上烃类能够高选择性地转变为对二甲苯。我们认为在HZSM-5型沸石微晶表面进行的烃类转化过程,其选择性主要由整个反应体系(即反应物、产物与催化剂)界面的化学特性所决定,而不只是由“分子筛效应”的几何因素所决定。我们可能通过某些改性剂适当地变更沸石的表面化学性质,以获得较为优异的选择性能。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双Schiff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进行了研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质谱的裂解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殊的碎片离子,它包括羟基氢的迁移、双键的转换以及分子结构重排等,为研究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28.
制备了三个含有多个苯环的四氮[14]轮烯合镍(Ⅱ)大环配合物,并将其与Cr(CO)_6反应,合成了四个结构新颖的杂多核配合物,用IR,UV,~1H NMR,~(13)C NMR,MS等波谱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合成了水溶性很好的5,3',5'-三磺酸基-2,3,4,4'-四羟基脱氧安息香三钠盐(TTDB), 采用IR、 UV、 1H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使用荧光光谱法检测了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 5,3',5'-三磺酸基-2,3,4,4'-四羟基脱氧安息香三钠盐[C14H17Na3O18S3]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1.422 3(4) nm, b=2.432 7(8) nm, c=1.359 6(4) nm, α=90°, β=113.044(5)°, γ=90°, Z=8, V=4.329(2) nm3, Dc=1.925 Mg/m3, F(000)=2 568, Mr=627.43, R1=0.095 0, wR2=0.264 8. TTDB的抗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优于其相应的脱氧安息香THDB, 前者清除羟基自由基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47.3 μmol/L, 而后者的EC50则为53.1 μmol/L. 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THDB和TTDB的氧化还原过程有所差异, 前者负扫时在-1.016和-1.228 V处出现两个还原峰, 正扫时在0.219 V处出现一个氧化峰, 但后者负扫时仅在-0.999 V出现一个还原峰, 正扫时在0.193 V出现一个氧化峰.  相似文献   
30.
可人工编程设计的刚性DNA分子瓦(DNA tile)中的DX分子(double-crossover,双交叉)能自组装形成二维DNA晶体。将含有二维DNA晶体的缓冲溶液程序升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60 nm处测定二维DNA晶体的熔解曲线,观测到了DNA晶体的多重熔解过程。AFM显微镜的研究也观测到了二维DNA晶体受热解体后的图像,表明二维DNA晶体的熔解过程首先发生在DX分子瓦间的黏性末端,然后是DX分子瓦的解体,由此推测,在DNA晶体生长过程中单链DNA相互结合成分子瓦后,分子瓦进一步自组装成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