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微量热法研究了D-氨基葡萄糖西佛碱SG及其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发现不同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不同,其效果为:Zn(Ⅱ)-SG>Cu(Ⅱ)-SG>Co(Ⅲ)-SG>SG(配体),半抑制浓度C1/2依次增大.不同化合物作用下其代谢热谱有所不同,说明与细菌作用的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2.
塞来昔布衍生物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治疗急慢性炎症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本文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塞来昔布衍生物1-苯磺酰胺-3-羧基-5-苯基吡唑(BCB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BCBP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所获取的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可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圆二色谱的分析发现BCBP引起BSA的构象发生改变,其α-螺旋含量降低,无规卷曲含量升高。分子对接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3.
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氢能,是一种理想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p-n叠层电池具有理论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廉、材料选择灵活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一类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 然而,目前这类叠层电池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还不高,主要原因是单个电极的效率太低. 本文介绍了几种提高光电极分解水性能的方法--减小光生载流子的体相复合、表面复合以及抑制背反应等,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几种p型半导体光阴极的研究进展,如Si、InP、CuIn1-x GaxS(Se)2、Cu2ZnSnS4等. 通过总结,作者提出一种p-Cu2ZnSnS4(CuIn1-xGaxS(Se)2)/n-Ta3N5(Fe2O3) 组装方式,有望获得高效低成本叠层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池.  相似文献   
104.
采用低温缓冲层技术制备Ge薄膜,利用AFM和Raman光谱研究缓冲层厚度对低温Ge缓冲层残余应变弛豫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残余应变弛豫度增大.在30 nm厚的低温Ge缓冲层上生长800nm厚的Ge外延层.Ge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表面粗糙度RMS为2.06 nm.  相似文献   
105.
为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基础化学综合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卟啉化学是大环化学的一个分支 ,卟啉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 ,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根据物理化学专业的特点设计了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化学性质测定综合实验。  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含氮杂环的共轭化合物 ,其中环上各原子处于一个平面内 (结构如图1、图 2 )。卟啉环中含有 4个吡咯环 ,每 2个吡咯环在 2位和 5位之间由一个次甲基桥连 ,在 5,1 0 ,1 5,2 0位上也可键合 4个取代苯基 ,形成四取代苯基卟啉。卟啉环中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 ,由…  相似文献   
106.
耗散结构理论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各种形式的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耗散 ,对热运动规律的研究 ,可以揭示能量的转化及其定量关系 ,因此热力学一直备受各研究领域关注 ,尤其是在统计物理学和信息论问世以来 ,更显其重要性。这里就耗散结构在研究生命体系 ,生物膜及古生物群落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7.
光谱法测定伊曲康唑与牛血清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 在pH=7.4±0.1的0.1 mol·L-1磷酸缓冲溶液中, 研究了伊曲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伊曲康唑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猝灭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伊曲康唑可以有规律地使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猝灭, 其猝灭机理可认为是伊曲康唑与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 获得了在不同温度下, 伊曲康唑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以及△G、△H和△S等热力学参数. 根据所得结果可推断伊曲康唑与白蛋白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 同时, 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理论(FRET)计算得出了伊曲康唑与白蛋白结合位置的距离d. 而且, 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揭示了该反应中蛋白的结构和其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微量热法研究和比较中药黄连中四种生物碱(BAs)的抗菌(大肠杆菌)作用。这四种生物碱分别为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用LKB-2277生物活性检测系统,以停留法测定了37 ℃时大肠杆菌在BAs作用下的热流功率-时间曲线,并记录生长速率常数k, 指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最大热功率Pm, log、Pm, stat, 生长抑制率I, 传代时间tg,指数生长期的总产热量Qt, log,半数抑菌浓度IC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这四种生物碱具有相异的抗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k, Pm, log和Qt, log值随BAs浓度的增加而相应的减少。综合分析k, Pm, log, Qt, log, I 和IC50值可以看出,BAs抑制大肠杆菌生长代谢强度按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的顺序依次减弱。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母环C-2和C-3上连接的亚甲二氧基比甲氧基更能显著增强相应化合物的抗菌作用,而C-9和C-10上连接的亚甲二氧基或甲氧基对这种抗菌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9.
1,9-二甲基亚甲基蓝光度法测定海参糖胺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  钱和 《分析试验室》2005,24(6):59-61
研究了1,9-二甲基亚甲蓝与海参糖胺聚糖反应体系。显色剂pH为3.00,最佳吸收波长为520nm,加入显色剂4~6min后测定吸光度,线性范围为5~30mg/L,线性回归方程:A=0.0104c 0.0118,r=0.9996(n=3)。结合木瓜蛋白酶酶解作用可以利用该法直接测定海参体壁中糖胺聚糖。  相似文献   
110.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分子模拟等方法,在近似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式蛋白质,研究了桑色素(Morin)和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及其特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Morin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van’t Hoff方程,获取了BSA与Morin结合的热力学参数(?H?、?S?、?G?等),发现Morin与BSA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氢键和范德华力是二者结合的驱动力。通过分子模拟方法,发现Morin结合在BSA分子亚结构域IIIA的疏水腔内位点II,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结果表明Morin和与BSA的两个色氨酸残基的平均距离为3.09nm。圆二色谱结果表明Morin分子的结合会引起BSA分子α-螺旋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