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580篇
化学   927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53篇
综合类   45篇
数学   304篇
物理学   9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8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吸附O的Cu(110)c(2×1)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清洁Cu(110)表面和吸附O原子的Cu(110) c(2×1)表面的原子结构, 结构弛豫和电子结构, 得到了各种表面结构参数. 分别计算了O原子在Cu(110)表面三个可能吸附位置吸附后的能量, 并给出了能量最低的吸附位置上各层原子的弛豫特性和态密度. 结果表明O吸附后的Cu(110)表面有附加列(added-row)再构的特性, O原子吸附在最表层铜原子上方, 与衬底Cu原子的垂直距离为0.016 nm, 以氧分子为能量基准的吸附能为-1.94 eV; 同时由于Cu 3d- O 2p态的杂化作用使得低于费米能级5.5~6.0 eV的范围内出现了局域的表面态. 计算得到清洁的和氧吸附的Cu(110)表面的功函数分别为4.51 eV和4.68 eV. 电子态密度的结果表明:在Cu(110) c(2×1) 表面O吸附的结构下, 吸附O原子和金属衬底之间的结合主要是由于最表层Cu原子3d态和O原子2p态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2.
二氧化硅纳米与微米颗粒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与微米颗粒(SiMPs)作为固定化载体, 选择多聚酶牛肝过氧化氢酶(CAT)和单体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酶模型, 通过考察酶固定化后在酶活回收率、热稳定性、 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以及酶在水-有机溶剂混合体系中催化能力的变化, 对载体与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 酶活回收率结果表明, SiNPs显示出比SiMPs优越的对酶无选择性的高生物亲和性, 而SiMPs则能使固定于其上的酶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且二者都能使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稳定性得到明显增强. 但酶促反应最适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对不同类型的酶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则表现出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83.
[Ce(NO3)5H2O]·(C3H5N2)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lorless crystal, [Ce(NO3)5H2O]·(C3N2H5)2,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of Ce(NO3)3 with imdazole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a = 0.7489(1) um, b = 0.7914(2) nm, c = 1.8139(3) nm, a = 89.39(2)°, β = 89.37(l) °,γ = 63.18(2)°, Dc = 2.1g·cm-3, Z = 2, R = 0.0319.In the compound, all of five nitrates are bidentate and one molecule of water is monodentate,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Ce (Ⅲ) is 11.The processes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compound was proposed by its TGcurve.  相似文献   
84.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C_(10)H_(10)N_2O_4)作为配体与碳酸钙在水中反应, 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和DMSO(二甲基亚砚)的混合溶剂中培养了单晶,其组 成为 [Ca_2(C_(10)H_8N_2O_4)_2(DMSO)_2(H_2O)_4]·2DMSO [C_(10)H_8N_2O~2- _4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测字了单晶的结构,该单晶为黄色,属单斜晶 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634(3)nm, b=1.7035(5)nm, c=1.2183(3) nm, β=106.180(5)°, V=2.1192(10)nm!, Dc=1.412Mg·m~(-3), Z=2, F(000) =944, μ=0.534m~(-1),GOF=0.867。所测单晶是以2-卷曲在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 的一个氧原子作为桥联的双核钙(II)配合物,两个Ca~(2+)均处于五角双锥的七 配位环境中,锥底为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中的三个配位原子,以及另一2-羰基 丙酸水杨酰腙羧基上的桥联氧原子和一个水分子的配位氧原子,锥顶为一配位水和 一想位的DMSO分子,即溶剂DMSO也参也了配位,从晶胞结构看,晶体中除配位的 DMSO分子外,还有自由的DMSO溶剂分子,它们与配位水以氢键连接存在于晶格之中 ,在空间形成的二维网状结构。通过TG-DTG还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在水中,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硫酸铜反应,制得新配合物Cu(C10H8N2O4)(H2O)2(C10H8N2O42-为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离子),并以水为溶剂培养了单晶,测试了晶体结构,该单晶为深绿色,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1297(1)nm,b=0.9824(8)nm,c=2.1973(3)nm,β=91.91(8)°,V=2.43749(8)nm3,Z=8,μ=1.817mm-1,Dc=1.743Mg·m-3,F(000)=1304,R=0.0264,wR=0.0654,GOF=1.052。其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Cu2+处于五配位的四方锥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1个三齿配体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负二价离子的2个O原子和1个N原子,2个水分子中的O原子,其中1个水分子的O原子处于四方锥的锥顶,锥底的配位原子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对该配合物所作的皿内抑菌试验和盆栽活体实验表明,配合物对小麦条锈病、白菜黑斑病及辣椒疫霉菌等分别有96%、89%、100%的抑制率,且有一定的助长作用。  相似文献   
86.
高分子光敏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高分子光敏剂的研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87.
李明  何荣幸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0):890-895
对手性噁唑硼烷催化芳醛不对称炔基化还原反应的机理进行了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研究.研究表明,该反应是放热的,炔基转移是反应的控制步骤,炔基转移的过渡态具有扭曲的椅式结构,还原的主要产物是R-手性醇.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无水硫化钠与对二氯苯(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合成聚苯硫醚反应的宏观动力学,该反应是一个小分子缩合串联自缩聚的过程,通过测定不同反应聚合体系中氯化钠的徨成率和硫化内的转化率,建立了该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1/(1-PNaCl+PNa2s)=C0Kt+1;并计算得到220、250℃的表观反应速率为4.5×10^-4和3.0×10^-3kg/(mol.s),表观活化能为134kJ/mol。  相似文献   
89.
一种新的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燐光)测定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行研制的铜制滤纸基质低温荧光(燐光)测定的样品支架,进行了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测定的可行性研究。与同类冷冻装置和室温装置比较,本装置用于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燐光)测定具有以下优点;样品的分析周期大大地缩短,由45min缩短为5-6min;装置简单、便宜耐用;操作简便,简化了室温测定时的滤纸干燥程序,应用范围广,方法的重现性好,检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荧光(燐光)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  相似文献   
90.
利用密度泛函DFT/LANL2DZ和DV-Xα,对两种Pt(IV)碘配合物trans,cis-[Pt (OAc)_2I_2(en)] (A),trans,cis-[Pt(OH)_2I_2(en)] (B)及它们的光照产物 [Pt(OAc)_2(OH)I(en)] (C),[Pt(OH)_3I(en)] (D)完成了几何优化;计算了配合 物能级、光谱、前线轨道组成、电荷布居等性质。计算结果能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