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540篇
化学   950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138篇
物理学   59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运用Matlab软件,对双缝衍射和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和谱线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绘出实验中难以观察到的光强分布图,比较出双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及单缝衍射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2.
利用超快光谱技术系统研究了在丁胺包裹的CdSe量子点敏化的TiO2纳米晶薄膜起始时刻界面间电子转移动力学。与之前的报道不同,该实验结果表明:CdSe量子点经过表面修饰后,两相电子注入机制--热电子和冷电子注入得以被证实,即:电子能分别从CdSe量子点导带中高的振动能级和导带底转移到TiO2的导带。该机制详细描绘了电子在纳米界面间转移的图景。进一步研究发现:热电子注入的电子耦合强度(3.6±0.1 meV)比弛豫后的基态电子注入高两个数量级,基于Marcus理论,伴随着0.083 eV的重组能,冷电子注入的耦合强度值为~50 μeV。  相似文献   
113.
气相色谱法测定高碳酸盐土壤样品中酸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批量高碳酸盐土壤样品中酸解烃。称取样品10g,加酸反应35min后进行脱气,收集的酸解烃气体用HP-PLOT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检出限(3σ)为0.007~0.715μL·kg-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对由标准气体混合组成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各组分的测定值与认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14.
合成了N-苯基-1,7-二硒杂-4-氮杂-[7]二茂铁环蕃(1),并用核磁、质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测试结果表明1是属于正交晶系的I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0.954 74(2)nm,b=0.959 58(2)nm,c=7.859 0(2)nm,其中晶胞参数c值很长,这种现象在N-Se杂大环中很少见。光谱研究显示1仅对Hg2+和Cu2+的加入产生响应,表现为紫外最大吸收峰的红移和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115.
以草酸、十二烷基二甲基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双酯类双生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3,3'-二(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氨基)-乙二酸甘油二酯(1),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利用表面张力法测得1的临界胶束浓度及其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16×10-4mol·L-1和35.7 mN·m-1。界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1的发泡力和稳泡性数值分别为1.30和0.923;1相对于10#机油的增溶力及相对于煤油的乳化力均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高。  相似文献   
116.
研究多层CT与DS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及狭窄程度的影响。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1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后,分别进行DSA检查以及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不同检查的冠状动脉狭窄、通畅性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检查的一致性。通过对CT检查结果以及DSA检查结果的配对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诊断一致性较好;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管壁厚度以及管径直径诊断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种检验方法对患者的管壁厚度以及管径直径诊断一致性较好。总之,多层CT与DSA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通畅性及狭窄程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抗体免疫下具有治愈率的HIV感染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该模型不仅考虑潜伏阶段的感染细胞而且潜伏期的感染细胞可以治愈转化为健康的易感细胞. 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 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 系统的无感染平衡点,无免疫平衡点以及感染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不同N2分压的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ZrN/WN纳米多层膜.借助慢正电子湮没技术分析了样品的缺陷性质,采用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多层膜的力学性能.结果发现:N2分压为0.4Pa的多层膜具有最小的空位型缺陷浓度,其中心层和膜基结合层的平均S参数分别为0.4402和0.4641,而较低或较高的N2分压都可能导致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增加.随着空位型缺陷浓度的减小,多层膜的硬度和临界载荷增大.对于空位型缺陷浓度最小的多层膜,其硬度和临界载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8GPa和100mN,说明较低的缺陷浓度有利于提高多层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ZrN/WN纳米多层膜 缺陷性质 力学性能 慢正电子湮没  相似文献   
119.
以NH4Cl-NH3·H2O为缓冲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荧光增强剂,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采集槲皮素、槲皮素-Sn(Ⅱ)配合物溶液、槲皮素-Sn(Ⅱ)-NH4Cl-NH3·H2O、槲皮素-Sn(Ⅱ)-NH4Cl-NH3·H2O-CTAB溶液以及将其溶液分别静置7h和21h后的荧光光谱,并对光谱进行分析.在不加CTAB的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加入缓冲液前后的紫外光谱.用漫反射方法测定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在缓冲液的作用下,槲皮素-Sn(Ⅱ)配合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发现与缓冲液发生反应的主要基团为酚羟基,红外光谱中酚羟基的消失和NH 4基团的出现,说明了配合物中的酚羟基与NH 4发生了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探讨稀土Eu^3+与纳米ZnO基质之间的能量传递,利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ZnO∶Eu^3+纳米晶,测量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谱(XRD)、光致发光谱(PL)和激发谱(PLE)。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ZnO∶Eu^3+具有六角纤锌矿晶体结构。观察到稀土Eu^3+强而窄的特征发射和ZnO基质弱而宽的可见发射。分析了稀土Eu^3+激发态5^D0→7^F1,5^D0→7^F3和5^D0→7^F2特征发射机制。给出了Eu^3+离子特征发射的峰值强度随掺Eu^3+浓度增加而增强的变化关系,证实了纳米ZnO基质与稀土Eu^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传递。比较了Eu^3+离子5^D0→7^F1磁偶极跃迁(MD)与5^D0→7^F2电偶极跃迁(ED)的相对强度,证实了在ZnO纳米晶基质中大多数Eu^3+占据了对称性较低的格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