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309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2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砷化镓是当前除硅之外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尤其在微波器件、半导体激光器及光电器件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器件的设计及制备中,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是一项重要参数。用表面光电压法测试砷化镓少数载流子扩散长度,具有测试装置比较简单,又有非破坏性的特点。这里,虽然仅对于光电器件进行讨论,但可供其它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62.
本文描述了用冲击合成方法得到的超硬材料纤锌矿型氮化硼(WBN)制作的一种新型抛光片。在光学玻璃抛光中的初步应用显示:这种新型的WBN抛光片具有比传统的CeO2。抛光片更大的切削力、更短的抛光时间和更好的表面粗糙度及更长寿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3.
P538萃取钒(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20±0.5℃下,用P538环已烷溶液从硫氰酸盐介质中,萃取钒(Ⅳ)机理为离子交换机理,萃合物组成VO^2 :SCN^-:HA^-=1:1:1,萃取率为82.5%。  相似文献   
64.
圆形球面虚共焦非稳腔的三维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1/2共焦腔和稳定腔的计算,考查了同三维菲涅耳积分方程相应的C 8程序的可靠性。对激光在三维圆形球面虚共焦非稳腔中的传输作了计算和分析。取相同的远场传输距离且放大率由大变小时,强度分布由近场的投影分布逐渐趋于远场的高斯、超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65.
钯(Ⅱ)—组氨酸络合物极谱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用极谱法研究了Pd(Ⅱ)-组氨酸络合物波的形成条件和性质,用线性法和连续变化法确定了Pd(Ⅱ)与组氨酸的络合物比为1:2,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为3.47×10^19。测定钯的线性范围为0.02~0.7μg/ml。  相似文献   
66.
碱金属离子改性聚乙烯醇渗透汽化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碱金属氯化物的聚乙烯醇。马来酸酐(PVA-MA)交联膜对乙醇-水混合物的分高性能,盐含量低于6%质量时,膜的透量明显增加,原料液乙醇浓度较高时,分离系数也增大,含盐膜从50%乙醇水溶液中吸附了5%~8%的自由水。  相似文献   
67.
以四丁基碘化铵(BNI) 为有机催化剂, 碘单质(I2) 与偶氮二异庚腈(ABVN) 原位生成的碘代异庚腈为引发剂, 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的溶液聚合. 以甲苯为溶剂, MMA:I2:ABVN的摩尔比为200:1:1.7, 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聚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诱导期, 当I2:BNI摩尔比为1:1时聚合反应的诱导期最短(1.7 h); 当BNI:I2摩尔比为0.25:1~2:1之间时, 聚合物实测分子量与理论值十分接近, 分子量分布较窄, 分子量分布指数(Mw/Mn) 多在1.2以下. 考察了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 四氢呋喃(THF)、 苯甲醚、 苯和甲苯5种溶剂中的聚合反应, 发现在苯和甲苯中聚合可控性最佳, Mw/Mn多在1.2以下; 苯甲醚和THF中聚合速率较快,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苯中的略宽. 以DMF为溶剂时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很宽, 聚合可控性差. 核磁共振分析聚合物为碘封端结构, 碘原子封端的聚合物链所占比为91.6%.  相似文献   
68.
付雯雯  李严  梁长海 《化学学报》2019,77(6):559-56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针对Co(111)表面上乙醇脱氢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对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物种在表面上不同吸附位(顶位(top),桥位(bridge),三重空穴位(fcc和hcp))的吸附模型进行了结构优化以及相关能量的计算,确定了各物种的最佳吸附位点.研究结果表明,CH3CH2OH在Co(111)表面的脱氢反应可具体描述为三条反应路径:反应路径I为CH3CH2OH逐步脱氢经由中间体CH3CHO,最终生成CH4和CO的反应;反应路径Ⅱ为CH3CH2OH脱氢产生的CH3CH2O基和CH3CHO相互作用通过CH3COOH分子最终生成CH4和CO2的反应;反应路径Ⅲ为CH3CH2O基和CH3CO基作用生成CH3COOC2H5的过程,其中,反应路径I为最优路径(CH3CH2OH→CH3CH2O→CH3CHO→CH3CO→CH3+CO→CH2→CH→CH4+CO+C+H),该反应路径中的CH3CH2O基脱氢生成CH3CHO为速控步骤,反应能垒为1.61 eV.  相似文献   
69.
70.
给水厂污泥含有铝铁化合物而具有良好的吸磷潜力,同时其吸附能力与本身的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均直接相关。确定污泥吸磷前后孔隙结构变化,对研究给水厂污泥吸磷机理及性能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对给水厂污泥吸附磷前后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进行了分析,绘制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孔径分布图,计算累积孔内表面积和累积孔体积,定量分析污泥吸磷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通过吸附-脱附曲线可判断给水厂污泥主体孔径为介孔,污泥基本孔隙类型为"狭缝型"孔隙。BJH模型得到的孔径分布表明,给水厂污泥中孔径为1.0~16nm的孔隙对表面积贡献最大,对其吸附磷发挥关键作用,污泥吸磷后孔内体积减少14.5%。BET方法分析表明,污泥样品吸附磷前后比表面积分别为62.46m2/g和32.35m2/g,吸磷后比表面积减少了48.2%。同时确立了根据吸附前后污泥孔体积的减少量计算污泥对磷的理论吸附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