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IAsys光学生物传感器与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在25℃和pH 7.4条件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结合常数数量级可达到105,两者相互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菲咯啉铜配合物与组蛋白H1的结合常数是单独的菲咯啉配体的6倍.推测菲咯啉铜配合物在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在与组蛋白H1结合处切割核小体上的DNA,从而产生凋亡所特有的DNA片段化阶梯现象.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Lyapunov泛函方法和Pazyμxuh函数方法的基本思想,将文(2)中某些结构推广到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得到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的一致渐近稳定性的两个判别定理。  相似文献   
63.
利用2-碘酰基苯甲酸(IBX)的氧化作用,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作为添加剂的条件下,硫酚、硫醇类化合物在室温快速反应生成相应的硫代磺酸酯类化合物,共获得了11个硫代磺酸酯,产率为54%~83%;而该氧化体系在加入浓盐酸(w=36%)或浓氢溴酸(w=46%)的条件下,硫酚或硫醇均顺利被氧化卤代成相应的磺酰氯或磺酰溴,分别获得了11个磺酰氯和11个磺酰溴产物,产率为62%~84%.这两种体系都简单、高效,使用了绿色氧化剂和溶剂、具有处理简单、条件温和等优点,所有合成产物均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64.
表面活性剂碱度测定方法的改进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碱度的检测主要依照国标GB/T 7378-1996中的方法,使用手动滴定、依据指示剂来判断滴定终点.本文基于全自动电位滴定仪对国标方法进行了改进和验证,建立了表面活性剂碱度测定的光度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并对两种改进方法进行了验证.改进后的方法分别根据光度电极和电位电极的突跃点来判断滴定终点,判断更准确,与国标方法的结果相一致,重复性RSD≤3.0%.在国标方法基础上改进的光度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滴定体积控制精确、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和准确性好,可作为国标方法的改进方法用于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65.
本文利用浸渍-提拉法,将镍掺杂的过氧聚钨酸(PTA)复合薄膜固定在锡(Sn2+,Sn4+)掺杂的玻璃光波导(Sn doped glass slide OWG)表面,研制出了一种高灵敏的二甲苯蒸气光波导传感元件.采用流动注射法对二甲苯蒸气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该传感元件对浓度在1.0×10-6~1.0×10...  相似文献   
66.
微流控芯片上大肠杆菌的电化学阻抗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金兰  徐溢  吴永杰  传娜  甘俊  田鹏 《分析化学》2011,(9):1307-1312
基于细菌悬浮液的阻抗特性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采用所构建的微流控芯片电化学阻抗分析系统,以大肠杆菌为样本,优化了扰动振幅、缓冲溶液电导率、扫描频率和新制大肠杆菌标本静置时间等参数,对大肠杆菌标本、大肠杆菌标准合成样本进行电化学阻抗检测,建立了一种大肠杆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在扰动振幅500 mV、缓冲溶液电导率...  相似文献   
67.
A chiral quark model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pectra of pseudoscalar mesons η and η . By analyzing the obtained spectra, we find that the mesons η (2 1 S 0 ), η(4 1 S 0 ), η (3 1 S 0 ) and η (4 1 S 0 ) are the possible candidates of η(1760), X(1835), X(2120) and X(2370). The strong decay widths of these pseudoscalars to all the possible two-body decay channels are calcul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3 P 0 model. Although the total width of η (21S0 ) is compatible with the BES Collaboration’s experimental value for η(1760), the partial decay width to ωω is too small, which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BES result. If X(1835) is interpreted as η(4 1 S 0 ), the total decay widt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main decay modes will be πa 0 (980) and πa 0 (1450), which needs to be checked experimentally. The assignment of X(2120) and X(2370) to η (31S0 ) and η (41S0 ) is disfavored in the present calculation because of the incompatibility of the decay widths.  相似文献   
68.
在8组不同的温度和电压条件下,用自行设计的电注入实验装置对氟化钡晶体进行点阴极电注入着色.测试和分析了电注入着色前后氟化钡晶体的吸收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电注入着色后氟化钡晶体中产生了大量F色心.电注入过程中,F色心首先在阴极注入点附近产生,然后逐渐向阳极扩散.通过测试晶体着色深度并利用F色心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出了电注入着色氟化钡晶体中F色心的扩散激活能.  相似文献   
69.
周俊  饶柱石  塔娜 《力学学报》2015,47(1):135-146
从无阻尼欧拉—伯努利梁振动方程解析解出发, 推导了有限长梁的关于谱系数的时间—空间平均能量和功率流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从泛函分析观点, 探讨了弯曲运动场: 衰减振动、行波模式分解关于能量、功率泛函的正交性. 结果表明: 弯曲衰减振动模式和行波模式关于功率流、机械能时间—空间平均是相互独立的, 即关于场能和场功率互不干涉, 满足叠加原理; 衰减振动场导能与行波场导能的重要区别在于功率流关于右、左衰振动模式分解不满足叠加原理, 即弯曲衰减振动场间的相互"干涉"是使其具有能量传导能力的内在原因. 通过右端集中阻尼器支撑的梁的稳态功率流仿真分析计算, 表明低频区振动导能不可忽略, 同时, 衰减振动场和行波场间存在一定的能量交换现象, 但随着频率升高, 振动场传导能量不断下降, 同时能量传导效率也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70.
双量子阱结构OLED效率和电流的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结构为ITO/NPB(60 nm)/ Alq3 ∶1 wt% rubrene(20 nm)/ Alq3(3 nm)/ Alq3 ∶1 wt% rubrene(20 nm)/ Alq3(20 nm)/LiF/Al的双量子阱的黄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不同磁场强度下的发光效率和电流变化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该器件的电流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单调下降的,显示了器件的电阻是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的. 同时也得到了该结构有 关键词: 量子阱 磁场 OLED 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