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化学   11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86篇
物理学   2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芷芬  李承治 《数学进展》1997,26(5):445-460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两个鞍点和一个中心的通用二次哈密尔顿向量场在二次扰动下的三参数开折,证明极限环的最小上界为2。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4月,全国铁路实现了自1994年以来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时速160千米及其以上的线路达到7700千米。今年还将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部分提速干线列车时速可以提高到200千米,相当于F1赛车多数情况下的平均速度。速度,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是交通运输现代化最重要的表现。发展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各国铁路交通发展的潮流与主导趋势。但是制约铁路提速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条竟是“弯道”。据郑州铁路局报道:为了列车的安全和平稳,需对7000多千米铁路线上的弯道一一进行调整,将小半径曲线线路全部改造成大半径曲线或直线线路,同时调高曲线外轨。  相似文献   
4.
魏源源  秦庆 《中国物理 C》2006,30(Z1):43-45
由于储存环中各种元件误差的存在, 机器的实际运行模式与设计模式有一定的偏差. 目前广泛开展的响应矩阵方法研究, 可以分析出磁铁元件以及束流位置测量元件的误差, 使束流基本参数得到校正. 介绍了用响应矩阵分析方法, 在BEPC储存环上进行的局部轨道校正的实验研究, 以及BEPC储存环束流参数校正的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5.
余国栋 《工科数学》2002,18(4):68-71
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3.0实现单参数曲线族的正交轨线的求解。使常微分方程中的这一类常见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闭曲面上奇点孤立的C0流有伪轨跟踪性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两点粗异宿环分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情形的两点粗异宿环的分支问题, 其中和为未扰系统在鞍点pi ( i= 1, 2)处的一对主特征值. 在非扭曲和横截性条件下获得了1条1-周期轨道, 1条1-周期轨道和1条1-同宿环, 2条1-周期轨道以及1条两重 1-周期轨道的存在性. 同时, 还得到了相应的分支曲面和存在域, 给出了相应的分支图.  相似文献   
8.
伪轨跟踪性质与不变概率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遍历理论讨论有伪轨跟踪性质的紧致度量空间上的连续满射所具有的动力性质和混沌性态.  相似文献   
9.
二阶Melnikov函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晓凤 《数学学报》1994,37(1):135-144
在Melnikov函数的种种应用中,目前常见到的仅是一阶形式。本文具体推导了二阶Melnikov函数的分析表达,提出了临界情况下考察双曲鞍点的稳定流形与不稳定流形相对位置的二阶判据,并成功地用于环面vanderPol方程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CUO分子(X3A″)的多体展式分析势能函数, 用准经典的Monte-Carlo轨迹法研究了U+CO(0, 0)的分子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在碰撞能低(<215 kJ/mol)时可以生成长寿命络合物CUO(X3A″), 并且该络合反应是无阈能反应; 碰撞能大于418.4 kJ/mol后, 先后出现置换产物UO和UC; 随着碰撞能进一步增大, CUO分子将被完全碰散成U, C和O原子, 而且反应U+CO(0, 0)→UO+C, U+CO(0, 0)→UC+O和 U+CO(0, 0)→U+O+C是有阈能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