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化学   191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一台10mm口径两级双程离轴放大系统,实现了对5mm×5mm口径光束的激光放大,耦合系统采用高功率LDA紧密侧面直接抽运棒状Nd:YLF方式。分析并实验研究了在不同抽运电流、放大脉冲与放大器LDA抽运时刻的不同延时及不同注入能量条件下,放大系统及光束每次放大时放大特性的规律。实验得到:在放大系统5mm×5mm软光阑处注入1.58mJ能量时,放大系统可输出129.2mJ能量,能量提取效率达到19.5%,满足该系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堆积模型推测二甲亚砜氯化稀土LnCl_3·4DMSO的分子结构为[Ln(DMSO)_8][LnCl_6],与对PrCl_3·4DMSO的晶体测定结果一致。象[Pr(DMSO)_8][PrCl_6]这样的镧系元素配合物结构类型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亚精胺诱导λ-DNA凝聚现象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内DNA的紧密堆积存在方式与基因表达的自我调控机制有关 ,因此研究体内凝聚诱导物对DNA凝聚所起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研究了这一体系 .研究表明 :亚精胺可直接诱导λ DNA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环形凝聚体 ;环形凝聚体的形成受动力学因素 (时间 ,浓度 )影响较大 ;环形凝聚体由纳米级小颗粒紧密排列而成 ;凝聚机制可能是以这些颗粒为组成单元的螺旋盘绕过程 .所得结论对生物体内DNA凝聚过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二组分混合物的3种混合/分离状态及在完全混合时发生连续相转变的极限组成。提出一个判别非等密度体系混合/分离状态的法则与确定混合物空隙率简易可行的随意松散堆积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CSU软件 (Contactsofstructuralunits) ,对 61种球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紧密接触对 (Residue residuecontact)进行了研究 .重点研究了不同氨基酸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Long rangecontact)和近程紧密接触对 (Short rangecontact)时的不同能力 .发现氨基酸Leu,Val,Ile,Met,Phe,Tyr,Cys,Trp(疏性氨基酸 ,H)比较容易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氨基酸Glu,Gln ,Asp ,Asn,Lys,Ser,Arg,Pro(亲水氨基酸 ,P)比较难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 ,而氨基酸Ala,Gly,Thr,His(中性氨基酸 ,N)在形成远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一般 .它们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 6 0 3 ,3 64和 4 43个远程紧密接触对 .同时它们在形成近程紧密接触对时能力非常接近 ,平均每个氨基酸可形成的近程紧密接触对数目在 2 3 4~ 2 85变化 ,差别非常小 .亲水氨基酸 (P) ,中性氨基酸 (N)和疏水性氨基酸 (H)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稳定性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含l,10-邻菲咯啉(Phen)和羧酸(CA)配体的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CA)体系的稳定常数,比较和讨论了各种三元混配配合物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三元混配配合物Pd(Phen)(PCA)中(PCA为苯基羧酸)存在分子内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程度依赖于苯基和配位的羧酸根之间的亚甲基数目,其中以2-苯乙酸和3-苯丙酸与邻菲咯啉为最佳堆积.  相似文献   
8.
配位聚合物有迷人的拓扑学结构和不同寻常的物理、化学性质,它们在主客体化学、磁性材料、超导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催化及生物活性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进行研究[1-4]。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制备出了大量的配位聚合物,并对其  相似文献   
9.
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及其性质郑元庆(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福州350007)关键词体心立方堆积空隙迁移活化能在晶体结构中,体心立方堆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堆积方式。在高温状态,几乎所有金属都以这种堆积方式存在,即使在常温下,也有不少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采取这种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O.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