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贮藏温度下葛氏长臂虾磷脂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30℃、4℃、-10℃、-20℃ 4种温度下贮藏的葛氏长臂虾的磷脂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上升,葛氏长臂虾中磷脂的损失率增加;在不同温度下贮藏3d,磷脂各组分的相对百分比都发生了变化,随贮藏温度的升高PC的降解速度大大加快,所占的百分比快速下降,而LPC的比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提取赣南脐橙果皮和果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到脐橙果皮和果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脐橙果皮中共鉴定出45种化学物质,果肉中共鉴定出42种化学物质;脐橙果皮中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依次为烯烃类、醇类、酯类,脐橙果肉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依次为烯烃类、酯类、醇类;果皮与果肉主成分均为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41.87%与49.32%。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还原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R)产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以核糖、木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与南极磷虾粉酶解液进行MR, 检测其中间产物含量、褐变程度和感官品质, 并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 结果表明, 核糖MR产物的中间产物含量最高, 褐变程度最大, 且色泽明亮、澄清均匀, 带有浓郁的虾香味. GC-IMS显示不同MR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有明显差异, 通过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地区分. GC-MS则表明不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和特征化合物造成MR产物的风味差异, 其中糠醛、2-环戊基环戊酮、2,5-二甲基吡嗪、顺-2-甲基-2-丁烯醛和吡嗪分别是5种还原糖MR产物的特征挥发性成分, 它们赋予了不同MR产物不一致的风味特征. 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直观展示不同MR产物挥发性物质的差异情况. 综合表明, 两种技术相结合, 互补优势, 获得了不同还原糖MR产物更全面的风味成分信息, 更加全面地反映不同还原糖MR产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可为南极磷虾粉MR还原糖的选取和风味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复合酵母菌(东方伊萨酵母(Io)和酿酒酵母(PY01))接种方式对水蜜桃果酒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采用3种不同接种方式(同时接种Io和PY01、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接种PY01 48h后接种Io)发酵水蜜桃酒, 并以单菌种发酵为对照, 发酵期间比较产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差异, 一个月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差异. 结果表明, 5组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别, 样品中共检出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 其中酯类及醇类物质含量较高.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有效增加了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感官分析结果表现也最优, 而且该组酯类物质种类最为丰富, 相对含量高达93.16%, 香气组分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组. 同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与其他组差异显著, 能有效解决水蜜桃酒口感单一的问题. 综合结果, 不同接种方式发酵的水蜜桃酒具有差异明显的风味质量特征, 接种Io 48h后接种PY01组能有效促进挥发性风味物质释放, 增加水蜜桃酒香气物质的复杂性, 提升水蜜桃酒香气质量, 可为水蜜桃果酒品质提升提供新的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咸肉中亚硝酸盐含量, 将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发酵乳杆菌RC4应用于咸肉制作中, 研究其对咸肉亚硝酸盐含量、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 对添加发酵乳杆菌RC4的实验组咸肉制作工艺进行优化, 比较接菌组和未接菌发酵对照组在感官评分、亚硝酸盐含量、pH、色差、水分、硫代巴比妥值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 结果表明: 实验组咸肉亚硝酸盐含量降解显著, 降解率为78.60%; 实验组咸肉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2.0%(μL·mL-1)的发酵乳杆菌RC4菌液, 18℃发酵10d.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咸肉pH降低; 色差及水分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TBA值的变化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 在鉴定出的87种挥发性物质中, 庚醛为RC4发酵产生, 苯甲醛等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这几种醛均为特征风味化合物. 由此可知, 在咸肉制备工艺中, 添加发酵乳杆菌RC4能显著降低咸肉的亚硝酸盐含量, 提高咸肉保质期, 增加其特征风味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系大黄鱼致死低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人工降温条件下,研究了2个品系大黄鱼(岱衢族DJ、闽-粤东族M-YD)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得出每个品系的半致死低温,并对降温过程中大黄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死亡温度范围是6.7-4.2℃,闽-粤东族大黄鱼是7.2-4.7℃.对2个品系半致死低温的研究表明,闽-粤东族大黄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弱.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4种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别出1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山茶油和大豆油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成分,菜籽油和花生油共检测出54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烷烃类、酯类、醇类、杂环类、酮类、烯烃类、酚类等物质。由于4种不同植物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别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4种植物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前3种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0.8%,4种不同的植物油能通过挥发性成分的差异被完全区分开,这些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形成不同品种植物油各自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冰箱慢速冻结、酒精浸渍速冻、液氮浸渍速冻方法处理新鲜大黄鱼,以p H值、汁液损失率、TVB-N值、盐溶性蛋白提取率、质构等指标研究鱼肉冻藏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变化,并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组织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慢冻组和酒精速冻组样品pH值先下降后上升,液氮速冻组样品的pH值趋于平缓;3组样品TVB-N值均逐渐上升,但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较小,且上升速率最缓慢,冻藏210 d时,慢冻组、酒精速冻组、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分别达到27.79, 25.024, 21.57mg·dg~(-1);盐溶性蛋白提取率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回复性降低,液氮速冻组的值下降程度较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肌肉纤维损伤程度逐渐增大,而液氮浸渍速冻对大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与慢速冻结样品相比,虽然速冻组样品(液氮速冻组、酒精速冻组)有较大的汁液损失率,但其更有利于延缓大黄鱼蛋白质变性和降解,保持样品质构特性,且液氮浸渍速冻优于酒精浸渍速冻.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改进水产品的速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GC/MS联用技术测定西藏酥油中的风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酥油中的风味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西藏酥油中的风味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共确定了34种化合物及其它们的相对含量.其中羧酸9种,酯11种,酮6种,醇2种,烯类化合物4种,苯胺类化合物和苯酚类化合物各1种.其中主要成分为己酸和辛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0.35%和33.22%.  相似文献   

10.
用4种不同浓度的条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clathrata polyphenols, ECPs)溶液处理新鲜加州鲈鱼块后置于4℃贮藏,结合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肌肉色差和质地剖面分析(TPA)等指标,综合评估其对鱼块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 ECPs处理能有效抑制鲈鱼贮藏期间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的增加,减缓蛋白氧化和品质劣化进程,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作用.当ECPs浓度为0.20%时,其对鲈鱼鱼块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鲈鱼货架期6 d.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大黄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采用冰箱慢速冻结、酒精浸渍速冻、液氮浸渍速冻方法处理新鲜大黄鱼, 以pH值、汁液损失率、TVB-N值、盐溶性蛋白提取率、质构等指标研究鱼肉冻藏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变化, 并通过扫描电镜研究其组织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显示, 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 慢冻组和酒精速冻组样品pH值先下降后上升, 液氮速冻组样品的pH值趋于平缓; 3组样品TVB-N值均逐渐上升, 但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较小, 且上升速率最缓慢, 冻藏210d时, 慢冻组、酒精速冻组、液氮速冻组的TVB-N值分别达到27.79, 25.024, 21.57 mg?dg-1; 盐溶性蛋白提取率和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回复性降低, 液氮速冻组的值下降程度较小;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贮藏过程中大黄鱼的肌肉纤维损伤程度逐渐增大, 而液氮浸渍速冻对大黄鱼肌肉纤维的损伤最小. 与慢速冻结样品相比, 虽然速冻组样品(液氮速冻组、酒精速冻组)有较大的汁液损失率, 但其更有利于延缓大黄鱼蛋白质变性和降解, 保持样品质构特性, 且液氮浸渍速冻优于酒精浸渍速冻. 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改进水产品的速冻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4个家系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反交家系、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进行形态差异比较.可数性状卡方分析表明,4个家系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可量性状和框架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岱衢洋家系、官井洋家系和正交家系之间形态差异较小,而它们同反交家系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结果也表明反交家系与其他家系差异较大,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对10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家系的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P1为83.3%~100%,P2为87.5%~96.8%,综合判别率为92.5%.  相似文献   

13.
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浙江省沿海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学药物和中草药的敏感性及其胞外产物活性等.从症状典型的网箱养殖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到1株可疑细菌824-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经鉴定,菌株824-1为溶藻弧茵(Vibrio alginolyticus).利用杯碟法研究了其胞外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其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明胶酶、酪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以及溶血活性,其中以淀粉酶、明胶酶和酪蛋白酶的活性最强,但没有脲酶活性.检测了18种化学药物和15种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等2种化学药物和石榴皮、地榆、五味子、大黄等4种中草药的抑菌能力最强,可作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岱衢族大黄鱼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11月,在象山港采集30尾网养岱衢族大黄鱼,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方法,研究分析了岱衢族大黄鱼眼睛、肌肉、肝脏、肾脏、脾脏、心脏、胸鳍、鳃和脑9种组织中16种同工酶(LDH、ADH、MDH、ME、SOD、POD、EST、GAD、ALP、ATP、FDH、SCD、IDH、GDH、ACP、GcDH)的表达情况,发现除IDH、GDH、ACP、GcDH 4种酶只显示微弱且不稳定的区带外,其他酶类在各组织中都显示出清晰稳定的酶谱,且这些酶在表型、分布和活性上均表现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处理大黄鱼精子,然后与正常的大黄鱼卵子受精.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8min,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的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孵化率和幼体畸形率均影响显著;受精率、早期胚胎成活率和孵化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下降,1min、2min、4min、6min和8min紫外线照射下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5.8%、36、6%、37.2%、29.3%、26.7%及56.1%、45、9%、40.1%、31.1%、27.1%;对照组的受精率和早期胚胎成活率分别为44.3%和55.4%,精子遗传失活的Hertwig效应不明显;幼体孵化率最高为1min组(44.9%),最低为8min组(26.2%);幼体畸形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增加,1min和2min处理组幼体畸形率较低,说明此时精子没有完全遗传失活;6min和8min组幼体畸形率为100%,说明该剂量紫外线可使大黄鱼精子完全遗传失活。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种群生态学概念论大黄鱼种群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群生态学概念, 对我国沿海分布的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进行了论述. 以是否有地理隔离作为划分必要条件, 其他作为辅助参考. 经分析论证认为: 大黄鱼分布区域的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并不存在. 黄海、东海由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形成的环流, 台湾海峡、南海由季风形成的环流, 在我国沿海形成了完全分隔的海流体系, 作为海流形成的区域性的地理屏障, 将南北大黄鱼隔离形成南黄海-东海以及台湾海峡-南海2个地理种群. 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由朝鲜西南部、中国的吕泗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等8个产卵群体组成; 台湾海峡-南海地理种群由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汕尾外海、硇州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等6个产卵群体组成.  相似文献   

17.
在水产养殖业中,每年台灾过后,都会造成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此设计制作了一件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在室内方便可行的水体激烈动荡模拟装置,以用于研究台风期间风浪引起海水养殖网箱内水体激烈动荡对养殖鱼类的影响.该模拟装置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24 h不同强度的动荡测试结果表明,水体动荡模拟器重复性佳、操作简便、无水体死角,且可以通过调控水体动荡的幅度模拟不同强度台风引起的风浪,适合进行台风引起海水养殖网箱内水体动荡的室内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8.
设计的生物质与聚合物共裂解工艺,共裂解产物中C3-C4烃成分占气态烃类的大部分,为可燃气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从生物质与聚合物共裂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分布可见:生物质与聚合物常压共裂解气体转化率更高;相对生物质与聚合物高压无氧共裂解,C1和C2烃类生成相对减少,常压共裂解有利于C3和C4烃烃类的生成,占总气态烃的64.6%(质量比).将毛细管柱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联用,研究了生物质与聚合物共裂解产物中气态烃类的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控制分析条件,有效地使各类烃获得有效的分离.柱温:程序升温,起始温度80℃,保留0 min;以10℃.min-1升温至150℃,保留5 min;再以10℃.min-1升温至180℃,保留20 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黄鱼在低盐胁迫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正常盐度25和降低盐度后3个节点(盐度8、盐度3和盐度1.5)鳃、肾、肝、心、脾、肌肉、脑和肠8组织中gh、igf-1、hsp90和pparβ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 研究表明: 低盐胁迫可显著影响大黄鱼中这4个基因的表达量. gh基因在盐度1.5节点除心脏外各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盐度(P<0.05), 其中脾的升幅最大; 盐度8和盐度3节点, 均是肝中gh表达量升高幅度最大, 分别为正常盐度的5.21和3.11倍. igf-1基因在盐度1.5节点除肌肉和脑外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 鳃中表达量最高, 为正常盐度的5.28倍, 其次为肾(3.05倍)和肝(2.20倍). hsp90基因在盐度8节点时心和肝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盐度1.5节点心中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而在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 在盐度8节点pparβ基因在心、肌肉、肝和脾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盐度点(P<0.05); 盐度1.5节点鳃、脑、肾和肠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 分别为正常盐度时的9.04、7.36、3.39和3.19倍. 上述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大黄鱼应对低渗环境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