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构建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cecropin—XJ(pEGFP—cec),检测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肽抑瘤作用效果.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新疆家蚕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通过酶切和测序的方法鉴定重组质粒pEGFP—cec的正确性.将pEGFP—cec经脂质体法转染到胃癌细胞MGc80—3,48h后观察EGFP瞬时表达情况;72h后,应用RT—PCR,检测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表达;96h后,消化细胞,经台盼蓝染色,检测重组质粒pEGFP—cec表达产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细胞转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GFP的表达,发出绿色荧光;转染72h后,RT—PCR检测到胞内有抗菌肽cecropin—XJ基因的表达;表达产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ec,并在肿瘤细胞中可见抗菌肽cecropin—XJ和EGFP基因的有效表达以及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为深入开展抗菌肽抑制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用醇钠夺取活泼氢,利用二溴代烷烃形成联接链,再加入溴代烷取代,经水解,脱羧合成了3种同系列的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表面张力法和稳态荧光光谱法分析产物的表面性质显示,联接链碳数为6,疏水链碳数为8,10,12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分别为1.51×10-4,1.05×10-4,9.03×10-5 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分别为42.09,36.30,34.96mN/m.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在cmc之上时极易形成囊泡聚集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嗜麦芽假单胞菌135制备的L-多巴黑色素对溶原菌E.coli(λ )及其紫外线诱导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黑色素对该溶原菌的生长无影响,也不诱导形成λ噬菌体颗粒,但对该溶原菌的紫外线致死作用具有保护效应,0.9 g/L黑色素的保护效应近似于100% ;黑色素对溶原菌的紫外线诱导性有抑制效应或增强效应,0.3 g/L黑色素对溶原菌的紫外线诱导性的抑制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弗氏柠檬酸杆菌快速检测试纸条,联合卵黄抗体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弗氏柠檬酸杆菌抗原免疫母鸡,制备抗弗氏柠檬酸杆菌卵黄抗体(IgY);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用以标记IgY;在结合垫上包被用胶体金标记的IgY,硝酸纤维膜上包被弗氏柠檬酸杆菌抗原和羊抗鸡IgY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将样品垫、金标结合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垫组装成试纸条,测试其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并与ELI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试纸条检测线为105 cfu?mL~(-1);试纸条与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均无交叉反应;该试纸条在4℃保存4个月后依然十分稳定;具有易操作,特异性、灵敏度高,不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和特殊的仪器设备,5~10 min即可获得结果等优势,适合弗氏柠檬酸杆菌的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5.
以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为研究材料,经扩大培养,离心集菌,用三氯乙酸处理以除去细胞壁上的磷壁酸及菌体内的核酸,甲醇、丙酮脱脂后,再经胰蛋白酶及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去除菌体内部的蛋白质,离心清洗、冻干即可制得肽聚糖.经过溶菌酶溶解试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肽聚糖,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所提取的肽聚糖为囊状结构,且仍保持着原有的细菌细胞形态,证实所提取的肽聚糖为全肽聚糖.  相似文献   

6.
用豆油作为氧载体加入发酵液中形成双液相发酵体系,以改善灵芝胞外多糖的发酵状况.实验表明:常见的氧载体材料在双液相发酵过程中不为灵芝菌体所利用,仅起到促进溶氧的效果;在灵芝胞外多糖的双液相发酵体系中,KLa值明显提高,溶氧水平(DO)有显著改善,发酵液的运动黏度μ有所降低,有助于降低搅拌能耗;氧载体改善了质量传递,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使胞外多糖的产量提高了44%,发酵周期缩短了约17%.说明双液相发酵体系对灵芝胞外多糖发酵是一种新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樟树籽油甘油二酯(DAG)的抑菌活性,以樟树籽油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为92.4%的DAG,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抑菌活力实验对4种细菌进行抑菌效果分析;通过菌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菌体核酸含量的测定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表面形态变化,探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DAG对G+细菌和G-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活力均在0.60以上,抑菌时效348h。对G+细菌和G-细菌的MIC分别是2.0和4.0mg·mL-1。加入DAG的菌液电导率升高、菌液可溶性蛋白质和菌体核酸增多,细菌表面形态发生改变,说明对细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使其内含物泄漏,菌体形态发生改变,抑制细菌生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水解酶的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与酶活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KCTC1832菌株的冰核蛋白(InaK)的N-末端作为锚定单元和来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ATCC27551菌株opd基因编码的有机磷水解酶作为功能蛋白,构建了一株具有全细胞催化效应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面展示工程菌MMBL-405.对该工程菌全细胞有机磷水解酶活性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诱导物IPTG浓度为 0.1 mmol/L、诱导温度为20℃、诱导时间为8 h和Co2 添加浓度为100 μmol/L的优化培养条件下,其全细胞酶活性可达到0.62 U/mg细胞干重,是目前国外同类工作所报道酶活性的13.7倍以上.对工程菌所携带的外源质粒在无抗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工程菌经连续转接7次和继代培养168 h后,质粒携载率仍达到60%.  相似文献   

9.
将人γ干扰素 /β肿瘤坏死因子融合蛋白 ( hγTNF-β)重组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 p ET2 8,构建成T7lac启动子控制下的 His6融合表达质粒 ,转化溶源菌 E.coli BL 2 1 ( DE3 ) .经 IPTG( 1 m M)诱导表达 ,阳性菌在 SDS-PAGE泳图上出现一条粗表达带 ,其分子量 ( 3 2 k Da)与目的蛋白 His6-γ TNF-β)理论分子量相符 .薄层扫描与溶解性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4 5%以上 ,主要为不溶性的包涵体( IBs) .离心分离 IBs产物 ,溶于 7M尿素中 ,然后通过 Ni柱进行亲和层析 ,即可获得一步纯化的表达产物(纯度为 96%、回收率为 91 % ) .纯化产物再经复性缓冲液稀释复性 ,其细胞毒比活性与抗病毒比活性分别达到 1 .2× 1 0 7~ 2 .0× 1 0 7u/m gp和 6.6× 1 0 5~ 7.2× 1 0 5u/mgp  相似文献   

10.
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研究了原位氧化对二氧化钛(110)-1×2表面的影响,清楚观察到1×2结构随着氧化处理逐步被氧化为1×1结构,且在过量氧化条件下,在1×1结构上又重新形成1×2结构。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通过对二氧化钛(110)-(1×2)表面氧化处理,可以制备出大面积、无氧空位的高质量二氧化钛(110)-(1×1)表面。  相似文献   

11.
硒化共溅射Cu—In合金法制备CuInSe2多晶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溅射方法和固态源硒化方法,分别合成了Cu-In合金膜和CuIn(CIS)多晶薄膜,并用XRD,SEM和霍尔效应测量技术,分别测量了两种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春电学性质,分析结果,Cu-In合金膜仅有单峰,晶面间距约2.13A,CIS薄膜的几个主峰与PDF卡中的数据对应得好,并且(112)峰有择优取向,CIS样品的电学参数随着Cu/In比例和基片种类的不同而变化,而电阻从几个到几十个Ω/□,面载流子浓度达10^18/cm^2数量级,迁移率在0.1-3.0cm^2/V.s之间,并讨论了Cu/In比例对两种薄膜性质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In占总溅射面积的3%是Cu/In比例的转折点,此时,CIS薄膜的结构、PN导电类型都有明显变化,而且用扫描电镜形貌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真空中AAO模板上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上的有序纳米孔中电化学沉积过渡金属Co作为催化剂,通过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650℃下制备出有序、均匀的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及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分析定向碳纳米棒阵列膜的微观结构;并利用球-盘摩擦磨损实验仪讨论真空  相似文献   

13.
氨基硅油基于乳液和有机溶剂组装成膜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衰减全反射红外(ATR-IR)等研究氨基硅油(amino silicone oil,ASO)以乳液形态组装成膜与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成膜的区别.实验结果发现:以乳液形态组装的ASO膜较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的ASO膜的膜形貌粗糙、亲水性强.用甲醇溶液洗涤以乳液形态组装的ASO膜后,其膜形貌、亲水性与基于异丙醇溶剂中组装的ASO膜相似,说明ASO基于乳液组装成膜时,乳化剂参与成膜.  相似文献   

14.
以Cu为基底,经热氧化制备出高质量的有序的单晶CuO纳米线阵列.通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在高比表面积的CuO纳米线表面修饰ZnO纳米颗粒.运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样品的成分、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生长出的CuO纳米线阵列的纳米结构具有不同的成分、结构和形貌;600℃热氧化4 h生长出的纳米线均匀致密地附着在衬底表面,ZnO纳米颗粒浓密而规则地出现在CuO纳米线表面.这种由ZnO纳米颗粒和CuO纳米线构成的复合异质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CuO纳米线对CO的选择性探测特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宁波地区海域2011年3月、5月、8月、10月的排污口污水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组成及其分布, 探讨了优势菌群与当地环境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各地区细菌分布各月份性差异明显, 5月份、8月份细菌数量明显高于3月与10月, 其均值数量级能达到106 cfu?mL-1; 象山、余姚地区排污口细菌数量高于奉化、宁海、北仑地区, 细菌数量最高均值为8月份象山地区排污口(4.7×106cfu?mL-1). 优势菌群分布具有季节性分布特征: 3月份特有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与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 sp.); 5月份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海单胞菌属(Marinomonas sp.)与弧菌属(Vibrio sp.); 8月份为泛菌属(Pantoea sp.)、弧菌属(Vibrio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 10月份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弧菌属(Vibrio s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 多维尺度分析表明: 临近海域类型与排污口类型为排污口细菌群落变化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PCR-DGGE和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等技术比较分析了石油污染海水中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菌群组成以及石油降解率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宁波港口海域天然海水外源石油降解的21d过程中,海水中原有的石油降解菌数量很少,但污染石油后,其数量快速增加,在第14d达到最大值,为2.40×10^7cells·mL^-1,该时期所含菌体种类也最多.石油降解过程中主要细菌类群不断发生演替,第7d时Alcanivorax与Thalassospira取代水样中原有细菌成为优势菌,第14d时的优势菌中又增加了Pseudomonas,第21d时前两时期的主要细菌减少,Acinetobacter和Parvibaculum等属的细菌成为这一时期的优势菌.14 d后,石油降解率最高,达171(mg·d^-1)·L^-1,21 d后石油降解率为28.74%.  相似文献   

17.
用实空间自洽场理论研究了单个纳米颗粒对受限于矩形边界的二嵌段共聚物层状结构的影响.选取了处于强分凝区域的层状结构二嵌段共聚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纳米颗粒的半径、颗粒表面场强度等体系参数,观察到了柱状结构出现在多层的层状结构中间,即柱状和层状的共混结构.结果表明,二嵌段共聚物的柱状和层状共混等结构是由矩形边界和纳米颗粒表面参数相互竞争所决定的,因而控制矩形边界条件和纳米颗粒的相关参数可以得到所期望的特定微相结构,为纳米微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将通过化学共沉淀方法得到的Fe3O4纳米粒子依次用柠檬酸和双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进行修饰, 合成了具有磁靶向的纳米粒子载体(Fe3O4@PEG), 分别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粒径分布、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将合成的磁性纳米粒子负载上模型药物阿霉素(DOX), 得到新的载药体系Fe3O4@PEG-DOX, 研究了该载药体系的载药特征和释放行为. 研究发现, 该载体在水中载药率为85%, 累积释放实验表明, 在72h内, pH 5.0时释放率达到71%, 远高于pH 7.4时43%的释放率, 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负载阿霉素的磁性纳米载体的抗肿瘤活性没有损失, 与未经修饰的阿霉素的抗肿瘤活性相当.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柠檬酸连接的Fe3O4@PEG纳米粒子对阿霉素具有较好的修饰作用,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阿霉素载药系统.  相似文献   

19.
将得到广泛应用的Everhart理论加以扩展以使其能包含利用低失能近轴背散射电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3个可调参量入射电子能量、能量损失窗口和探测角.这一扩展不仅丰富了Everhart理论体系,同时使得能用解析的方法定性地描述上述3个参量对高能同轴背散射电子背散射率的影响.和蒙特卡罗模拟结果的对比表明,扩展Everhart理论更适合于解释薄样品中的同轴背散射电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Au-Ag-SiO2复合纳米金属颗粒膜.实验结果表明颗粒膜的光学吸收峰及共振波长的位置依赖于颗粒膜中金属的介电常数,粒子尺寸,金属的相对体积比;颗粒膜共振波长随着颗粒膜中Au和Ag相对体积比而改变,提高退火温度可以提高复和颗粒膜的光学吸收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