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海英 《化学研究》2000,11(2):28-30
合成和表征了新的含硫席夫碱—安息香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 (H2 L)及与Mn(Ⅱ ) ,Co(Ⅱ ) ,Ni(Ⅱ )Zn(Ⅱ )和Cd(Ⅱ )生成的配合物 [M(HL) 2 ]。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中安息香缩肼基二硫代甲酸甲酯存在为去质子化的烯硫醇式三齿配体 ,通过甲亚胺基氮原子、醇羟基氧原子和烯硫醇硫原子配位 ,金属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环境。  相似文献   

2.
将配体(L=4b,5,7,7a-四氢-4b,7a-环亚胺甲烷亚氨基-6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6,13-二酮)与ZnCl_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Zn(L)(H2O)2ZnCl_4]n。并用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每个Zn(Ⅱ)离子为扭曲八面体的配位构型,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上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另一配体上的羰基氧原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ZnCl_4的氯原子配位,每个配体L用一个羰基氧原子和菲咯啉的两个氮原子分别与两个Zn(Ⅱ)离子配位桥联形成一维螺旋链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桥联双核铜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玲  李爱秀  贾永金  张姝明 《化学学报》2004,62(23):2329-2333
利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和水杨酰胺制备了PMP缩水杨酰胺席夫碱及其铜(Ⅱ ) 配合物,根据红外和紫外光谱数据表征了它的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为桥联双核铜结构,铜原子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每个铜原子与一个配体中吡唑啉酮上的氧原子、席夫碱上的N原子、水杨酰的酚氧原子和溶剂DMF中的氧原子配位,而相邻配体中水杨酰的酚氧原子也参加配位并将两个铜原子连接起来形成桥联双核铜配合物,两个Cu(Ⅱ )原子间的距离为0.3268 nm.芳环堆积作用和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增强了配合物分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离子与3-氟邻苯二甲酸(H2Fpht)、1,10-邻菲啰啉(phen)通过水热反应得到了5个配合物:[M(Fpht)(phen)(H2O)3]·H2O(M=Ni 1,Co 2),[Cu(Fpht)(phen)(H2O)]·H2O(3),[M(Fpht)(phen)(H2O)]·H2O(M=Zn 4,Cd 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分析、荧光分析以及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为单核分子,中心离子Ni(Ⅱ)和Co(Ⅱ)与3-氟邻苯二甲酸根的1个氧原子,1,10-邻菲啰啉的2个氮原子以及3个配位水分子的3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构型。配合物3为Z字形一维链状结构。中心Cu(Ⅱ)离子与2个3-氟邻苯二甲酸根的2个氧原子,1个1,10-邻菲啰啉的2个氮原子以及水分子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锥构型。配合物4和5具有相似的一维螺旋结构,中心Zn(Ⅱ)和Cd(Ⅱ)离子与2个3-氟邻苯二甲酸根的3个氧原子、1,10-邻菲啰啉的2个氮原子以及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双金属杂核配合物Eu(TTA)3Zn(Salen).H2O(Salen=双水杨醛缩乙二胺,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并对其进行了结构和荧光性能表征.配合物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ī空间群.中心Eu(Ⅲ)离子与六个TTA分子的氧原子和Salen分子的两个酚氧原子配位,形成8配位的扭曲四方反棱柱构型.Zn(Ⅱ)离子与Salen分子中的两个酚氧原子和两个氮原子以及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的扭曲的四方锥构型.配合物Eu(TTA)3Zn(Salen).H2O的发光量子效率(18.0%)较配合物Eu(TTA)3.2H2O(12.5%)发光量子效率有明显提高,说明第二配体Zn(Salen).H2O对中心离子有较强的敏化发光作用.  相似文献   

6.
Fe(II)-脱乙酰壳聚糖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探讨了壳聚糖对Fe(Ⅱ)的吸附条件,并对壳聚糖与Fe(Ⅱ)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Fe(Ⅱ)与壳聚糖既发生配位反应形成Fe(Ⅱ)-壳聚糖配位聚合物,也产生吸附作用,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证实了Fe(Ⅱ)与壳聚糖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铝与L-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相互作用的电位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弟  毕树平  王先龙  刘剑 《分析化学》2003,31(12):1454-1457
采用电位滴定对酸性溶液中Al-α-酮戊二酸和Al-L-谷氨酸反应体系的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Al^3 与α-酮戊二酸在酸性溶液中配位形成1:1[AlLH^2 ,AlL^ ,AlLH-1]和1:2[AlL2^-,AlL2H^3--2]的单核形态以及2:1[Al2L^4 ]的双核形态;(2)Al^3 与L-谷氨酸在酸性溶液中配位形成1:1[AlAH^2 ,AlA^ ,AlAH-1]的单核形态以及2:1[Al2A^4 ]的双核形态;(3)Al^3 与L-谷氨酸在酸性溶液中配位能力比α-酮戊二酸要弱,与辅酶NAD^ 相当。同时,Al^3 与α-酮戊二酸的配位能力虽然比Fe^3 ,Cu^2 弱,但要比Ca^2 ,Mg^2 强得多。  相似文献   

8.
硝酸铈(Ⅲ)与二缩三乙二醇-二-(8’-喹啉)醚(L)的配合物[Ce(C_(24)H_(25)N_2O_4)(NO_3)_4]晶体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α=9.579(3),b=12.548(2),c=13.801(2)A,α=106.36(1),β=86.12(2),γ=112.43(2)°,V=1469.58A~3;Z=2,D_6=1.99g/cm~3;R=0.019。在配合物的分子中Ce~(3+)与L的一个喹啉N原子三个醚氧原子和四个双齿配位NO_3中的八个氧原子配位,铈的配位数为12。分子中有一个氢离子与另一个喹啉N原子结合并与硝酸根的氧原子形成氢键,从而使配合物分子在能量上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4,5-二氮芴-9-酮(dafo)的Cu(Ⅱ), Zn(Ⅱ)配合物[Cu(dafo)2(H2O)2] (NO3)2和[Zn(dafo)2 (H2O)2] (NO3)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分子中Cu(Ⅱ), Zn(Ⅱ)分别和来自两配体的四个氮原子及两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处于六配位的配位环境中,两配体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两水分子垂直于两配体所在平面,Cu(Ⅱ)处于畸变八面体中心,Zn(Ⅱ) 处于正常八面体中心,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热分析表征,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Gaussian-98w中的DFT-B3LYP/LANL2DZ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全几何优化以及后续计算.  相似文献   

10.
4-吡啶甲醛缩氨基硫脲(HL)与醋酸锌反应得到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HL)(CH3 COO)2 ·H2 O]n (1). 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标题配位聚合物1中,Zn 2 离子与1个配体HL中的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另外1个配体HL中的硫原子以及2个醋酸根上的氧原子配位,构成了锌离子的畸变四面体构型;每个HL分别以吡啶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以头对尾的方式与2个锌离子配位,从而将锌离子依次桥联,形成了类螺旋形链结构,链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HL潜在的NNS三齿配位点中亚胺N没有配位,吡啶N和S采取头对尾的NS配位模式是比较新颖的.  相似文献   

11.
郭惠  张珂瑶  李娜  张栓 《应用化学》2016,33(2):200-205
合成了侧臂带有醇羟基的十元环大环三胺衍生物配体N,N',N″-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癸烷(L)及它的过渡金属配合物[CoL][ClO_4]_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Monoclinic晶系,P2(1)/n空间群,中心的Co(Ⅱ)原子为六配位,处于一个畸变的三棱柱配位环境。其中6个配位原子分别来自配体的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平均的Co—N键长和Co—O键长分别为:0.2114(6)和0.2097(6)nm。高氯酸根中的3个氧原子分别与邻近的配合物阳离子中的3个O原子通过氢键O…H—O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具有规则结构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Cu(L)Br]·DMF (1),[Cu(L)Cl]·2H2O (2)和[Cu2(L)2(SO4)]·H2O·CH3OH (3)的结构(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4-甲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中的Cu(Ⅱ)离子与来自1个缩氨基硫脲阴离子配体的N2S给体及1个卤素阴离子配位(1和2中分别为溴离子和氯离子),采取扭曲的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而双核配合物3中,2个Cu(Ⅱ)中心由2个缩氨基硫脲配体的2个硫原子桥联形成Cu2S2簇,Cu…Cu距离为0.318 0 nm。每个Cu(Ⅱ)离子还与来自同一缩氨基硫脲配体的2个氮原子和处于外轴向位置η2-SO42-的1个氧原子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四方锥。此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3.
用延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技术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Zn(Ⅱ)在锐钛型TiO2表面上微观吸附结构。EXAFS结果表明, Zn(Ⅱ)在吸附时由自由水合状态下的Zn—O六配位八面体结构向四配位四面体结构转化, 中心Zn原子的第二配位层存在两种不同的Zn—Ti距离(R1=0.371和R2=0.332 nm). 用DFT方法对四配位水合Zn离子在簇Ti2O11H14上进行优化后发现, 四配位的Zn—O平均距离为0.200 nm; 外层Zn—Ti结合存在两种稳定的吸附模式: 单角吸附模式和更加稳定的双角吸附模式, 其Zn—Ti距离分别为0.369和0.335 nm. EXAFS结果与DFT计算结果吻合, 说明Zn(Ⅱ)在锐钛型TiO2表面上存在不同的亚稳平衡态吸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配合物[Cu(HL)(H_2O)(NO3)]NO3(1)和[Zn(HL)Cl2](2)(HL为3-乙基-2-乙酰吡嗪缩4-苯基氨基脲),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中心Cu(Ⅱ)离子与1个中性三齿缩氨基脲配体,1个水分子和1个硝酸根配位,配位构型为扭曲的四方锥。配合物2中Zn(Ⅱ)离子周围的配位原子为N2OCl2,其配位构型与配合物1中Cu(Ⅱ)离子的相同。甲醇溶液中,配合物2的荧光发射峰与配体HL相似。而配合物1由于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最大荧光发射峰略有红移。  相似文献   

15.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 L(HL)](OAc)(1)和[Zn L(OAc)]n(2)的结构(HL=3-乙基-2-乙酰吡嗪缩4-甲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的Ni髤离子与来自2个缩氨基硫脲配体的4个N原子和2个S原子配位,其中一个配体为阴离子。而配合物2中,五配位的Zn髤离子采取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与2个μ-OCO桥联的醋酸根,一个三齿配位的缩氨基硫脲阴离子配位,形成沿a轴方向的一维链状结构。此外,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16.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锌(Ⅱ)配位聚合物[Zn(PCPA)2(4,4′-bipy)(H2O)]n(PCPA=4-氯苯氧乙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锌(Ⅱ)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3个4-氯苯氧乙酸的3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的配位构型。由于4-氯苯氧乙酸和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在此二维层状结构中存在的O-H…O氢键起到了稳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配体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H_2L)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铜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新的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_2(L)(ClO_4)·H_2O]·ClO_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不对称大环配合物中的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胺的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以及高氯酸根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另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的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氧原子以及配位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铜(Ⅱ)离子的电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单电子传递过程,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的铜(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偶合,抗菌实验测试了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0g·L~(-1)时,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一些缩氨硫脲及其衍生物对结核、麻风、风湿、疟疾、天花、真菌和某些肿瘤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缩氨硫脲的真菌活性是由于它的配位原子在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和真菌所需的金属离子螯合。缩氨硫脲具有与氨基酸、肽、蛋白质、酶、核糖核酸等生物配体相同的配位原子、被看作研究生物配体和痕量金属离子配位的优良模型。因为聚乙二醇醚链上的氧原子能与金属离子配位,所以在缩氨硫脲分子中连接上聚乙二醇醚链,增加缩氨硫脲分子中的配位原子种类和数目,也许能够增强螯合剂的配位能力,扩展其与金属离子的螯合围范。为此,我们将缩乙二醇二氯化物和苯环上带酰基的苯酚反应,制成化合物1_(a-h),然后再与硫代氨基脲缩合,得到醚链桥接的芳香醛缩氨硫脲2_(a-g)。它们的合成路线和主要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家禄  赵国良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0):2021-2026
用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含2-苯氧基丙酸配体(HL)的聚合物{[NiL2(H2O)2(bipy)].2H2O}n(1)、{[ZnL2(bipy)].2H2O}n(2)(bipy=4,4′-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化合物1中,镍原子与2个羧基氧原子、2个配位水氧原子及2个4,4′-联吡啶的2个氮原子配位,配位数为6,镍原子的配位构型为畸变的八面体;而在化合物2中,锌原子与2个羧基氧原子及2个4,4′-联吡啶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锌原子的配位构型为畸变的四面体。在这2个化合物里,4,4′-联吡啶通过氮原子连接金属原子形成一维链状。链间氢键与π-π堆积作用又将一维链链接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M(nbqa)(NO3)(H2O)2]NO3(M=Ni,1;Zn,2;nbqa=N-苄基-2-(8-喹啉氧基)乙酰胺)。在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来自配体nbqa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来自硝酸根的1个氧原子及来自2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和中心金属离子配位。乙腈溶液中配合物2在430 nm有强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