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稳态和时间相关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BSH)的光致变色行为. 确定了光致变色的产物为双质子转移的酮式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稳态和时间相关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BSH)的光致变色行为,确定了光致变色的产物为双质子转移的酮式结构。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双希夫碱,N,N'-二(2-羟基-1-萘甲醛)缩-1,4-苯二胺(BNP)在环己烷和乙腈中的稳态和瞬态吸收光谱以及稳态荧光光谱,讨论了光致变色机理.在非极性溶剂中,BNP以烯醇式为主要存在形式,最大吸收位于紫外区.在极性溶剂中,既有烯醇式,又有质子转移产物的吸收,但以前者为主.无论在极性还是非极性溶剂中,其荧光发射都是来源于质子转移产物的激发态.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2-羟基-4-氯-1-苯氧基-9,10-蒽醌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了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其光致变色性以及取代基对蒽醌类化合物光致变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参照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以苯骈三氮唑和硫脲为原料,以冰醋酸为溶剂,制备了双苯骈三氮唑取代的化合物N,N′-双(1H-苯骈三氮唑基-1-甲基)-硫脲;经进一步培养得到其单晶;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初步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了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3种2-芳氧基-1,8-邻苯二甲酰基萘类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对产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和Stoke位移都较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在丙酮溶液中的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测定,3种光致变色化合物在300-600 nm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光致变色性能和较大的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7.
双酰胺开链冠醚由于合成方便,络合性能好而引起人们的兴趣.Simon等合成了N,N,N′,N′-(四环己基-3-氧戊烷)二酰胺和它的Ca~(2 ),Mg~(2 )络合物,但未见关于配体晶体结构的报道.我们开展了有关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本文报导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七种新型Schiff碱配体双[N,N'-亚烃基-2,2'-(芳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及其双锰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9.
首次合成了四种N,N′-双(2-吡啶甲酰胺)-1,4-二乙烯三胺(L=C16H19N5O2)稀土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值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3L)(NO3)2].NO3.C l3.3H2O,(Ln=La(Ⅲ),Eu(Ⅲ),Gd(Ⅲ),Ho(Ⅲ))。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配体中两个酰胺基氧和两个吡啶氮分别与稀土离子配位,两个硝酸根均为双齿配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Ln(Ⅲ)与H3L形成了1∶1的配合物。另外,进一步采用荧光光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粘度法研究了系列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系列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作用模式主要为沟面结合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0.
段宗炼  曾正志 《中国化学》2007,25(12):1919-1923
盐酸- N1,NN', N'1-二甲双胍(HDMBG∙HCl)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血糖药物,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本文合成了三氯三(N5-苯甲酰-N1', N'1-二甲双胍)合钕 (Nd(BDMBG)3Cl3)和一氯二(N5-邻羧基苯甲酰- N1,NN', N'1-二甲双胍)合钕(Nd(CDMBG)2Cl)两种固态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ICP、IR、UV、荧光光谱等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糖尿病小鼠模型和ESR谱测定结果显示,几种化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对人工脂质体膜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现如下顺序:Nd(SDMBG)3 [)三(N5-水杨酰-N1,N1-二甲双胍)合钕] >Nd(CDMBG)2Cl » HDMBG·HCl > Nd(BDMBG)3Cl3,表明芳酰基邻位取代基的不同对配合物的降血糖作用和对O2-的清除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个新的光致变色化合物水杨醛缩N(4)-乙基-氨基硫脲,用元素分析、IR、1H NMR、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确证,并对化合物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激发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镧系元素 N ,N 二 (2 氧吡咯 1 甲基 )甘氨酸 (MPG) 邻菲咯啉 (phen)三元体系的性质。研究了该体系水溶液的光致变色。太阳光或汞灯照射下溶液由黄色转变成绿色 ,而在避光处保存 ,绿色褪去变成黄色溶液。这种光致变色现象与体系的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从光消色速度和最大吸收强度两个角度出发, 用Grignard试剂和萘并吡喃-2|酮合成了一系列2,2-二芳基取代萘并吡喃类光致变色化合物, 并用 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 研究了其紫外-可见光谱, 并探讨了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其结构和光消色速度之间的关系, 初步探索到光消色速度快慢和取代基位置之间的规律, 为实用化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如螺吡喃、螺噁嗪、俘精酸酐等,由于它们在信息记录、信息处理、各种发射材料和分子开关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2],但对含吡唑啉酮缩氨基脲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研究还鲜有报道[3,4].本文按1:1摩尔比称取1-苯基-3-苯基-4-对氟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和4-苯基-氨基脲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乙醇,于80℃下搅拌回流8 h,析出沉淀.洗涤、干燥得1-苯基-3-苯基-4-对氟苯亚甲基-5-吡唑啉酮缩4-苯基-氨基脲光致变色化合物.用紫外漫反射光谱研究了其在固态时的光致变色行为及其动力学反应.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在固态具有明显的光致变色性质,经365 nm紫外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在355~455 nm之间出现了一新峰,且该峰的强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伴随着颜色发生改变,即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而且还发现该化合物的光致变色过程遵循的是一级动力学反应,其速率常数k=3.857×10-4s-1.  相似文献   

15.
首次报道了新型Schif碱类配体双[N,N-亚烃基-2,2-(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和双[N,N-(1,2-亚乙基)-2,2-(4-甲氧基苯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及其双锰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光谱特征及用配合物催化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3-甲基-1-苯氧基-9,10-蒽醌的光致变色机理,用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目标化合物在240—300 nm及300—550 nm两个波段范围内其由“trans”醌式转变为“ana”醌式的光致变色行为,并用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证实了苯氧基蒽醌光致变色行为中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详细报道了Nafion-聚[N',N"-(1,3-丙二亚甲基)双(1,2-苯二氨基)-N,N,N′,N″,N′″']合镍[PolyNi(Ⅱ)L]修饰微铂电极的制备及性质,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NO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当NO的浓度在2.0×10-7~1.6×10-5 mol/L 范围内峰电流与NO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O.994.用于血液中NO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 6种新型的稀土 (镧、铈、镨、钕、钐、铕 ) N ,N ,N " -三 (3 ,5 -二硝基苯磺酰基 ) -1 ,4,7-三氮杂环壬烷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组成 .研究了La( )及 Ce(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结果表明 ,稀土的芳香基氮杂大环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一个新的拟酶模型物--双[N,N'-1,2-亚乙基-2,2'-(苯基亚甲基)二(3,4-二甲基吡咯-5-醛缩亚胺)]合双锰的合成方法及光谱特征;并对用PhIO单加氧化环己烷反应的催化性能及自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Schiff碱双锰配合物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与金属卟啉TPPMnCl相似.  相似文献   

20.
N-取代基-1,2,3-三唑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材料化学和药物化学领域,近几年来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 N1-取代基-1,2,3-三唑既可由加热催化,也可通过金属诱导的(铜(Ⅰ)催化的1,4-双取代和钌(Ⅱ)催化的1,5-双取代)1,3偶极子环加成反应制备得到,然而有关N2-取代基-1,2,3-三唑的合成仍未获得太大进展.目前,高N2选择性的N2-芳基和N2-烯丙基-1,2,3-三唑的合成方法是利用大位阻的膦配体配位钯催化偶联反应.2008年,史晓东课题组报道了烷基卤化物与大体积的 C-4和 C-5双取代基的NH-1,2,3-三唑通过亲核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但其应用受到底物限制.我们设想N1-烷基-1,2,3-三唑可否由N1-取代1,2,3-三唑合成,由于N1-取代基-1,2,3-三唑制备的研究较多,其合成方法将可很方便地构造N2-烷基-1,2,3-三唑化合物.鉴于此,本文对单取代三唑、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的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用不同取代基的N1-1,2,3-三唑与烯烃在不同的酸催化条件下进行反应,考察了酸效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 TsOH做 Br?nsted酸为催化剂时,反应产率最高;而 AuCl3做 Lewis酸为催化剂时反应几乎没有加成产物生成.然后,以 TsOH为催化剂,改变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发现加入比例为1:6时反应产率最高.当N1取代基是 Ts-时,反应产率最高.催化剂 TsOH的加入量由1当量升至2当量时,反应产率没有明显变化.由此表明,N1-1,2,3-三唑与烯烃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为 TsOH(1当量),N1-1,2,3-三唑的取代基为 Ts,N1-1,2,3-三唑与烯烃的加入比例为1:6.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后,考察了三唑类底物的适用性.结果发现, N2/N1产物的比例均很高,说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N2选择性.上述研究表明, TsOH酸催化N1-对甲苯磺酰基-1,2,3-三唑与烯烃的加成反应是一种有效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并通过单晶确定了最终的产物结构.单取代三唑和未取代三唑与包括乙烯基酯在内的多种烯烃反应合成N2-烷基-1,2,3-三唑都有很好的反应效果.本文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N2-烷基-1,2,3-三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