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蛋白质修饰的纳米银(SNP)在海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海水对纳米银的粒径、聚集动力学、Zeta电势和溶解度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镜等测定纳米银在海水中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银颗粒表面的负电荷被海水中含有的高浓度阳离子中和,从而使纳米银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减弱,在海水中的聚集现象明显;同时受海水环境影响纳米银的Zeta电势降低;并且在海水中存在的高浓度氯离子及天然有机物的作用下,纳米银在海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去离子水中的溶解度小。  相似文献   

2.
PVP催化还原及稳定化纳米银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的存在下,微波辐射硝酸银水溶液,合成了纳米银/PVP复合物。UV-Vis和XRD结果证明了生成的纳米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PVP中N原子对银离子具有催化还原作用。TEM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径在10~25nm,且较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XPS结果表明PVP与纳米银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存在下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腈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AN-b-PEG-b-PAN为稳定剂, 在超声辐照下成功地制备了分散性较好、尺寸均匀的纳米银颗粒. 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热分析(TGA)等对制备的纳米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红外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并没有破坏聚合物的链结构. 聚合物的引入, 对纳米银颗粒起到了很好的分散保护作用. 用低浓度的硝酸银溶液, 得到粒径较小的纳米银颗粒; 随着硝酸银浓度增大, 纳米银颗粒粒径也增大. 而聚合物的浓度增大时, 所得银纳米颗粒粒径减小. 对银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鞣酸还原法制得了PVP保护的Ag纳米颗粒,并通过TEM、XRD、TG、DTA及FT 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制备了粒径小、单分散且化学稳定的Ag PVP纳米颗粒,其粒径约10nm,有良好的水分散性.PVP的加入和银氨络离子的形成对制备出小尺寸纳米银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采用液相还原法,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制备银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得的纳米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统计所制得的纳米银溶胶的粒径,结果表明:当mAgNO3∶mPVP=1∶20时,所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均一性较好,此时粒径约10 nm;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所制得的纳米银的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研究纳米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用此法制得的纳米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均显示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SDS、PVP及二者的混合物对AgI溶胶稳定性的影响。SDS主要通过表面活性负离子在AgI质点表面上的吸附使ζ电势升高,提高溶胶的稳定性。低浓度的PVP使AgI溶胶敏化,高浓度时又通过吸附层的空间稳定效应使其稳定。在PVP与SDS的混合溶液中,AgI溶胶的稳定性显著增加。根据PVP与SDS在固液界面上的相互作用讨论了这一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聚酰亚胺的微球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缩聚反应的特点, 提出了一条聚酰亚胺微球的有效制备路线, 通过在缩聚溶液和沉淀剂中加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改变体系特性. 探讨了PVP及沉淀剂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二胺与二酐缩聚溶液中加入PVP可以得到较好的球形聚合物颗粒; 增加PVP含量, 微球粒径减小且分布均匀, 而分子量有所降低; 以水为沉淀剂所得微球的形貌优于乙醇沉淀剂, 并且随着PVP用量的增加, 微球粒径减小, 均匀性亦随之提高. PVP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呈现出成核、成球及分散稳定的作用, 从而实现了聚酰亚胺材料在微米尺度上的微球化.  相似文献   

8.
在纳米银胶体颗粒的制备中引入固相分散基体——天然纤维素,利用其表面丰富的羟基、醚基等含氧基团,均匀吸附银离子后,浸入低浓度硼氢化钠,经历脱附、还原过程生成银纳米颗粒的胶体溶液.与经典制备方法相比,反应过程温和且无需添加任何稳定剂,所制得的银纳米颗粒细小、均一、稳定性高.荧光增强实验表明,由于消除了大分子稳定剂的阻碍,胶体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获得很好的荧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颗粒在模拟体液中的表面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纳米银颗粒在体内是以Ag+还是以纳米银颗粒的形式存在,本研究设计了体外模拟试验,考察纳米银颗粒在模拟体液中所发生的表面化学反应。将纳米银颗粒放在模拟体液中反应5 min, 30 min, 1 h和4 h,反应结束后利用ICP-MS测定溶解到模拟体液中的银离子浓度,利用TEM观察纳米银颗粒在模拟体液中的分散状态,利用XPS分析与模拟体液反应后纳米银颗粒表面化学元素组成。结果显示,纳米银颗粒与体液接触后,体液中的蛋白质会吸附到纳米银颗粒表面,绝大部分纳米银颗粒转化成覆蛋白膜的颗粒,这些覆膜颗粒可以均匀的分散在模拟体液中。只有极小一部分(小于0.01%)的纳米银颗粒会在初始阶段溶解为Ag+。这一结果说明纳米银颗粒在模拟体液中主要是以覆蛋白膜的纳米银颗粒形式存在,预示着在体内纳米银颗粒能够以颗粒形态在全身分布。这一特性可能会导致一些生物负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研究了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对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方法:研究中先建立了一个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再以纳米银颗粒为试验样品、微米银颗粒为对照样品,将不同浓度(25~400μg.mL-1)的试样和对照样加入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中共同培养4 h,之后利用ICP-MS测定通过血脑屏障的银颗粒百分比,并采用TEM观察BBB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相同剂量下,只有纳米银颗粒能通过血脑屏障;当纳米银颗粒的剂量小于100μg.mL-1时,血脑屏障结构完整,有约2%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当纳米银颗粒剂量在100~400μg.mL-1的范围内时,随纳米银颗粒剂量增加,纳米银颗粒通过血脑屏障的比率也会相应增加,而且血脑屏障结构被破坏的程度也相应增加。纳米银颗粒剂量为400μg.mL-1时,有约15%的纳米银颗粒通过了血脑屏障。结论:初步推断,在剂量较低时,纳米银颗粒主要通过"细胞转运机理"通过血脑屏障,当剂量大到足以对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足够的细胞毒性时,"细胞毒性机理"将起主要作用。这也提示我们,即使剂量很小,纳米银颗粒仍能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在使用含有纳米银颗粒的医用产品甚至保健品时应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电极/离子液体界面电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阻抗方法研究了铂片电极在BMIMPF6,BMIMBF4,BMIMClO4,BMIMTf2N,BMIMCl,BMIMBr,C3OHMIMBF4,C3OHMIMClO4和BMMIMPF6(BMIM:1-butyl-3-methylimidazolium;C3OHMIM:1-(3-hydroxypropyl)-3-methylimidazolium;BMMIM:1-butyl-2-methyl-3-methylimidazolium;Tf2N:bis(trifluoromethylsulfonyl)amide)等离子液体中的界面电容及结构.结果表明:当阴、阳离子半径相差不大且不存在特性吸附时,在零电荷电势附近,电极/离子液体界面的电容-电势曲线将出现电容单峰或者双峰.电极的零电荷电势对应于单峰的峰电势或者双峰之间的谷电势.当电极电势远离零电荷电势时,电极/离子液体界面成紧密层结构,可由紧密层理论来描述.如果存在离子的特性吸附,相应的电容峰可能不再出现,而表现为双层电容随电极电势对零电荷电势的偏离而单调增加.还研究了添加小的Li+离子对电极/离子液体界面电容的影响.通过向BMIMTf2N中加入LiTf2N,发现Li+离子可以改变电极/离子液体界面的双层结构,但无助于界面电容的提高,甚至可能引起电容的降低.最后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尤其考虑阴阳离子特性吸附时,电极/离子液体的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草鱼鳞胶原蛋白为稳定剂,AgNO_3为银源,茶多酚(TP)为还原剂,采用化学还原法快速合成了草鱼鳞胶原蛋白纳米银(Col-nAg)溶胶。考察了AgNO_3浓度、pH值及TP浓度对Col-nAg溶胶制备的影响。得到Col-nAg溶胶的最优制备条件为0.02 mol/L AgNO_3,pH 7.0和2 mol/L TP,所得纳米银平均粒径为4.45 nm,且可在4℃下保存60 d无明显变化。将Col-nAg溶胶用于Cr~(3+)检测,纳米银颗粒与Cr~(3+)之间发生非交联团聚,溶胶颜色由黄色变为褐色,纳米银粒径变大,检测范围为0~10μg/mL,检出限为0.5μg/mL。最优检测条件为pH 7.0,25℃下反应5 min。该反应对Cr~(3+)具有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 nm的纳米银颗粒(Ag NP), 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 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 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银复合微球(记为Ag@NVan),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 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 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活性, 在Ag@NVan微球作用下, 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 37℃培养17 h后, 菌密度值达到最大, 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 比纯纳米银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 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 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 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 推测其机理是纳米银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 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 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 增强了抗菌活性. 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乙二醇为还原剂,通过微波热辐射制备得到稳定的Pt/Ru双金属胶体纳米簇,各颗粒粒径在1~2nm范围。考察了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t/Ru双金属纳米簇表面原子组成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与金属前体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影响Pt/Ru双金属纳米簇的形成。在Pt/Ru双金属纳米簇形成之前加入PVP,Pt原子更容易富集在双金属表面,有利于增加Pt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在PVP稳定的Pt/Ru双金属纳米簇中,除了零价态的Pt、Ru单质外,还存在氧化态的Pt化合物,归因于PVP与Pt前体的相互作用。在环己烯加氢反应中,PVP-Pt/Ru双金属纳米簇显示出比单金属纳米簇更优越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乙二醇为还原剂,通过微波热辐射制备得到稳定的Pt/Ru双金属胶体纳米簇,各颗粒粒径在1~2 nm范围。考察了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t/Ru双金属纳米簇表面原子组成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与金属前体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影响Pt/Ru双金属纳米簇的形成。在Pt/Ru双金属纳米簇形成之前加入PVP,Pt原子更容易富集在双金属表面,有利于增加Pt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在PVP稳定的Pt/Ru双金属纳米簇中,除了零价态的Pt、Ru单质外,还存在氧化态的Pt化合物,归因于PVP与Pt前体的相互作用。在环己烯加氢反应中,PVP-Pt/Ru双金属纳米簇显示出比单金属纳米簇更优越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乙二醇为还原剂,通过微波热辐射制备得到稳定的Pt/Ru双金属胶体纳米簇,各颗粒粒径在1~2 nm范围。考察了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Pt/Ru双金属纳米簇表面原子组成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与金属前体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影响Pt/Ru双金属纳米簇的形成。在Pt/Ru双金属纳米簇形成之前加入PVP,Pt原子更容易富集在双金属表面,有利于增加Pt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在PVP稳定的Pt/Ru双金属纳米簇中,除了零价态的Pt、Ru单质外,还存在氧化态的Pt化合物,归因于PVP与Pt前体的相互作用。在环己烯加氢反应中,PVP-Pt/Ru双金属纳米簇显示出比单金属纳米簇更优越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夏年鑫  蔡玉荣  姚菊明 《化学学报》2011,69(11):1321-1326
利用基于天然生物高分子的绿色环保法制备纳米贵金属材料是当今纳米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之一. 利用丝胶蛋白(SS)为还原剂和分散剂合成了纳米银颗粒,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反应温度、pH值、SS/Ag物质的量比对反应速率和合成的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本方法可以合成尺寸均匀且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银粒子, 且随着反应温度和溶液pH值的逐渐升高, 反应速率随之加快, 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的粒径逐渐变小, 而SS/Ag物质的量比的变化主要对纳米银粒子的尺寸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散聚合法制备PVP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初始单体,乙酸乙酯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分散性能良好、粒径为3~4μm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微球.考察了单体、分散剂及引发剂浓度对PVP微球的粒径、单体转化率及分子量的影响,并对PVP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浓度增加,PVP微球粒径和分子量增大,单体转化率升高;分散剂浓度增加,PVP微球粒径变小,分子量增大,单体转化率升高;引发剂浓度增加,PVP微球粒径变大,分子量减小,单体转化率升高.与溶液聚合法相比,分散聚合法制备的PVP分子量较小且具有一定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19.
在电化学工作站上以铜箔为工作电极,以硝酸银和PVP混合液作为前驱溶液,利用循环伏安法电辅助制备了纳米银,得到在铜箔上紧密均匀分布的纳米银颗粒聚集体作为SERS基底。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铜箔上负载的银纳米颗粒进行了形貌和成分的表征,探讨了PVP及电辅助方法对纳米银形貌及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以4-巯基吡啶和罗丹明6G为探针溶液研究了制备基底的SERS活性,同时还对基底的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ERS基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Single particle ICP-MS,SP-ICP-MS)测定纳米抗菌商品中纳米银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粒度分布的方法。首先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了纳米抗菌商品中的总银含量,确定样品稀释倍数。然后在SP-ICP-MS模式下,测定3种AgNPs标准样品(30、50和80nm)的粒径,所得结果与供应商提供的TEM值接近,说明SP-ICP-MS法能够准确表征水溶液中AgNPs的粒径分布,同时采用SP-ICP-MS测定了纳米抗菌商品中纳米银颗粒粒径分布。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为纳米抗菌材料中AgNPs表征提供准确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