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可再生甲壳质自水中吸附有机酸的特性,讨论了可再生甲壳质所含活性基团和吸附环境的温度对吸附有机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再生甲壳质的吸附活性中心是自由胺基;可再生甲壳质吸附草酸的过程是放热变化,升温不利吸附,吸附邻苯二甲酸的过程是吸热变化,升温有利吸附。这一规律,为设计最佳工艺流程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脱乙酰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甲壳质,一种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甙键联结起来的直链多糖。它大量存在于甲壳动物,昆虫和细菌中,甲壳质由于其在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资源及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日益受到重视。脱乙酰甲壳质是甲壳质衍生物中用途最广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印染、纺织、造纸、金属提取及回收、环保、生物工程等部门。脱乙酰度作为脱乙酰甲壳质  相似文献   

3.
家蚕蛹皮制取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蛹皮为原料制取了壳聚糖,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浓度、处理时间、温度及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这四个因素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浓度是影响甲壳质脱乙酰基的最主要因素,处理温度次之,处理时间和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对壳聚糖脱乙酰度没有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得到甲壳质脱乙酰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处理浓度为50%,时间为16h,温度为95℃,甲壳质与氢氧化钠溶液配比为1:10。  相似文献   

4.
蟹,虾壳微观形貌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研究了蟹壳,虾壳的形貌与微观结构,蟹壳中以方解石晶型存在的碳酸钙分布在网状结构的有机质中,网孔的尺寸约5~25μm有机基质脱去蛋白后留下的甲壳质呈片层状结构,它的重复距离为0.96nm。  相似文献   

5.
甲壳质-重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备了多种甲壳质(CTN)与重金属廓了的配合物,研究了其在4000 ̄400cm^-1范围内FTIR特征,并对其主要吸收谱带作了经验归属。研究结果表明,在CTN的金属螯合物中,除了-OH和-NH-参与了配位外,-C=O亦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配位。配位后的特征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峰强度上而非峰位置。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汁经过树脂柱层析处理后流出液中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5种单一有机酸含量,探讨山楂汁中主要有机酸在树脂吸附与解吸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降酸后果汁口感的改变原因提供依据。5种有机酸达到饱和的先后顺序:琥珀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吸附过程中5种有机酸总含量与总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26.71%和40.54%;在吸附阶段,有机酸对树脂吸附位点存在竞争性,出现柠檬酸作为洗脱液将其他有机酸洗脱的现象;由于不完全解吸附,树脂吸附能力随树脂柱层析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在生物和医药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徐健  金鑫荣 《大学化学》1994,9(3):22-25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壳聚糖在生物和医药方面的应用徐健,金鑫荣(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系上海200237)甲壳素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壳蛋白、蟹壳素、壳聚糖等,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蜘蛛、甲壳类)的外壳,以及低等动物(如真菌、藻类、酵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可再生甲壳素自水中吸附阴离子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性质,同时也讨论了离子强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可再生甲壳素的吸附活性中心表面自由氨基,吸附过程熵△S为正值,表现吸附速率常数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固定化酶的化学发光停流法测定D-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固定化酶的化学发光停流法测定D-氨基酸封满良,黄玉文,宫志龙,章竹君(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关键词固定化酶,化学发光,甲壳质,D-氨基酸自从发现人体有关组织及血桨中D-氨基酸的水平与某些疾病有关以来,已报道了许多测定D-氨基酸的...  相似文献   

10.
选用3种商品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研究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在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吸附等温线表明,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量远高于没食子酸的吸附量,这归因于两种有机酸亲水性的差异;HP-2MG比其他两种树脂对单宁酸有更高的吸附容量,而XAD-7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量高于其它两种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这归因于树脂比表面积和孔径的差异;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丙烯酸酯基吸附树脂对天然有机酸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过程,疏水作用是主要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单宁酸作为天然有机酸中典型中分子、高水溶性有机酸,系统研究了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单宁酸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吸附等温线表明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WJN-08对单宁酸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静态饱和吸附量比传统商业吸附剂高15%以上;吸附表面分析表明离子键、π-π共轭作用和阳离子-π键是重要吸附作用力;吸附热力学试验表明树脂WJN-08吸附单宁酸是化学吸附主导,吸附焓变在20~22 kJ mol-1;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树脂WJN-08吸附单宁酸速率同时受控于颗粒内扩散和膜扩散过程.动态小柱吸附-脱附实验表明树脂WJN-08对单宁酸有较好的吸附-脱附性能,饱和吸附量和穿透吸附量分别为24.43 mg g-1和19.56 mg g-1,脱附率为98.6%。  相似文献   

12.
红外光谱法考察活性纤维状氧化铝表面酸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和升温脱附的方法,考察了活性纤维状氧化铝的表面酸性质。吸附了吡啶蒸气的红外光谱表明,活性纤维状氧化铝的表面酸主要以非质子酸形式存在。作者根据升温脱附和共吸附水时吸附态光谱的变化,探讨了表征络合吡啶的吸收峰位移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亲水性小分子有机酸没食子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氨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WJN-10对没食子酸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作用力;π-π共轭作用是树脂WJN-10吸附没食子酸主要作用力;WJN-10吸附没食子酸是物理吸附主导;吸附速率主要受控于颗粒内扩散过程;WJN-10对没食子酸有较好的吸附-脱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程序升温与原位FT-IR,CO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了钾对Rh/Al2O3催化剂上CO吸附态和表面吸附物种的影响. 结果表明,钾未改变金属铑上CO吸附的形态,但削弱了CO的吸附强度; 在程序升温(真空中)的动态过程中,120 ℃时CO线式吸附完全脱除,180 ℃时CO桥式吸附完全脱除; 助剂钾明显促进了表面甲酸盐和碳酸盐物种的形成,同时减弱了Al-Rh的相互作用. 讨论了钾存在时甲酸盐和碳酸盐物种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用脉冲色谱法测量了不同交换度的NaHM上甲苯的吸附热,並用动态法测量了程序升温脱附和反应。结果表明:吸附量小于5微升/克,交换度小于32%时,主要显示Na+中心的吸附性质。其吸附热基本上不随交换度变化。交换度大于32%时,在H+中心上的吸附渐趋显著,吸附热也随交换度的增加而渐次下降。 比保留体积随交换度变化的曲线在交换度为32-41%处有极大值。通过吸附熵的计算认为这可能与交换过程中主孔道阳离子空间位阻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备、分离、纯化金银花叶中有机酸的方法很具有挑战性。以ZIF-8号为吸附剂,从金银花叶中选择性吸附分离有机酸,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解吸条件等主要参数。在最佳条件下,ZIF-8富集的成分主要是有机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ZIF-8对这6种化合物在三个加标水平(0.5、5、10 mg·L~(-1))下的回收率在70.7%~107.7%,相对标准偏差在0.89%~7.57%之间。此外,我们认为ZIF-8对有机酸的吸附主要归因于表面吸附、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证明了MOFs材料从复杂药用植物中选择性提取活性成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吸附剂与吸附质的相互作用,对深入了解吸附质在固-液界面的吸附机理,以及优化分离提纯物质的工艺条件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目前在固-液吸附体系中,对吸附剂-吸附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只能用“强弱”表征相互作用的程度,定性分析吸附问题[1]。...  相似文献   

18.
程序升温是一种技术,用它来研究热脱附,可以了解吸附物种的形态和脱附的动力学过程;并能求得动力学参数。有些吸附质在吸附和脱附过程中,由于和催化剂表面相互作用,或因加热会发生裂解或聚合,或与气相中的分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脱附技术,考察了MoO_3·Bi_2O_3·P_2O_5/SiO_2催化剂晶格氧的逸出和丁烯-1在催化剂上的程序升温脱附特性和表面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程序升温脱附峰T_M值随丁烯-1吸附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从脱附物组成的色谱分析证实,在程序升温脱附过程中吸附的丁烯-1在表面晶格氧参与下发生复杂的催化反应,不单有丁烯异构物、聚合物、丁二烯,还有含氧化合物的生成。丁烯1和其产物的总包脱附活化能随丁烯-1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在不同脱附温度下切割程序升温脱附溜出物和改变程序升温脱附前的抽空条件然后进行色谱分析,初步对丁烯-1在催化剂上的表面反应活性中心进行了分类,并估算了各类反应中心的数目。当温度低于120℃时,发生异构化和双聚反应,高于120℃时有显著的氧化和氧化脱氢反应。还从吸附等温线计算了不同复盖度时丁烯的等容吸附热。并根据本文实验结果和松浦等从经典吸附法求得的丁烯吸附热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程序升温脱附-质谱联合、红外光谱、穆斯堡尔谱等手段研究了甲醇在丝光型Si-Fe沸石上的吸附过程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甲醇不仅可能吸附在沸石的酸中心上,也可能吸附在沸石的碱中心上。酸碱中心在甲醇吸附时起着一定的协同作用。文中给出了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