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在化学教学中从检查学生的知识质量,得到了这样一些启示:学生所掌握的课本知识确实不算少,但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有机地把它们串联起来却感到相当困难。就高中的学生来说,在鉴别物质的技巧上有不少困难。当你把一组性质近似的物质交给他们去鉴别,有些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独立考虑问题的能力差,在实验中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通过这些问题使我检查到过去的教学在某些问题上是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对化学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实验作业与实习作业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我们在上学期开学初再次学习了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说明,重点讨论了实验作业与实习作业的问题。分析到学生在化学知识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教师没有很好地上好实验习题课是有关系的。对化学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实习作业对于使学生巩固所学到的化学上的重要事实和理论,…使他们获得使用物质、鉴别物质的技巧,都是有重大的意义的。”这一句话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并决定从这一方面着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当高二讲完了“氮和磷”这一章后,我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有准备的上了一堂具有复习性的实验习题课。本课的目的是“巩固、复习旧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养成学生在实验方面有熟练的技能和技巧。”在课程内容上是取材于该章习题的第3,7,12,14,16,五条,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其内容有: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化学系自1955年起,在无机化学讲授中做了一些课堂表演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所表演的实验内也有一部分实验是失败的,或者是效果不好的。在对表演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只就实验内容来看,成功的实验多半是那些仪器装置复杂的实验,像催化法合成三氧化硫,氨的合成和其他一些类似的实验。另外像一些带有燃烧、爆炸等显著现象的实验也是成功的。在失败的和效果不好的实验中,除去一部分因为准备不够而失败的以外,还有相当多的实验是由于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实验  相似文献   

3.
赵明 《大学化学》1990,5(1):51-51
我是北京医科大学的青年教师,工作两年有余,指导过10组化学实验,并辅导学生学习无机化学,曾兼任药学院教学评估小组成员等,工作中常听到学生的一些议论和意见,这些意见大多数是反映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尽管目前教师在教学改革上做了不少工作,亦取得很多的成效,但要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学科学发展水平的优秀人才,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我想写成此稿的目的是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字和词的教学不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各科教学中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化学教学也是如此。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中某些具有关键性字和词的突出讲解,交代清楚,不仅对消灭和减少一些错别字起很大作用,而且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训练学生正确地使用一些化学术语以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各科书面作业和试卷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错别字的现象,固然有些可以通过加强语文教学逐步得到解决,但从化学课里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学生最易错和最易混淆的,往往是基本概念中某些具有关键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军 《化学教育》2005,26(Z1):37-39
由于对探究教学的涵义理解不够透彻,在探究教学中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如:探究的内容选择不当、创设的学习情景与内容联系不紧和提出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好、在探究教学中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机械照搬探究步骤,没能抓住探究教学的本质、过于强调探究过程而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王新珍 《化学教育》2013,34(12):33-35
针对教学中课前“导学案”的呈现形式,以及在预习基础上学生对课本知识早已认知,课堂教学中一些活动常流于形式,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差,未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的困惑,在“氯气与水反应”教学的重难点突破中,笔者采用课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现象,课堂实验验证,理解氯水复杂性,教学中深感理解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自主迸发,情感上的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7.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在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里,有关实验内容方面已作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规定,但对于每一个实验进行的形式和方法,则要求教师根据实验的性质和教学情况来适当的采用。在这里,我愿意把自己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法的一些体会提出来讨论。在化学实验中,一般常用的教学法有下面两种:即归纳法和演绎法。前者是以思维的归纳为主,先由教师(或学生)做实验,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假设,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这种方法又叫做启发式教学法;后一种是以思维的演绎为主,由教师先叙述一些原理或讲述实验过程中要发生的现象及应得的结果,然后用实验证实这些原理和过程的正确性,因此这种方法也叫做例证式教学法。关于启发式教学法,在奚尤什金的“苏联中学化学教学法”一书里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是具体事实的知识,学生把物质和现象的形象牢记  相似文献   

8.
刘知新 《化学教育》1993,14(6):60-60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中学化学实验操作规范研讨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各有关专家、同行学者的支持下,今天开幕了。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祝各位与会代表在研讨中积厚薄发,互相切磋,努力在重大问题上取得共识,为这一课题的普及和提高做出贡献。“实验操作规范”是个大课题,这是在实验教学观的制约下运作的一个范畴。大家都了解,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施科学教育的基本手段(途径)。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科学(化学是它的一个分支),就必须让他们做实验;为了使学生完整地理解科学,必须在教学中强调一些关键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学科的基础,而这些概念又都与实验事实、现象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边红涛 《化学教育》2021,42(2):90-93
在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化学动力学章节的学习涉及到对不同时间尺度的认识。本文利用过渡态理论得到的速率常数表达公式,以乙烷分子碳/碳单键旋转和水分子氢键交换的动力学过程为例,对这2个应用实例的动力学过程所发生的时间尺度做出估算。这些时间尺度的估算对于学生理解不同动力学过程的物理图像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重要公式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些公式在化学体系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
赵明新  吴士坤 《化学教育》2005,26(10):30-3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合适的实验,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另外,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关键。现在之所以提倡探究式教学,是因为探究式教学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体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本文对化学实验中的有关气体压强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通过教学实践加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化学这一科来说,进行综合技术教育的方式是很多的,如在课堂上讲解有关现代生产技术的教材;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技能;布置一些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或关于应用化学的计算题;以及组织学生课外参观和学科小组活动等等。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程度的不同和地区条件的限制,所有这些方式,并不一定要齐头并进,虽然都是要考虑的。这里,我想谈谈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的。对于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毕业后他们就要直接从事小学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一学生初学无机化学时面临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水平较差、学习元素无机化学重死记硬背、轻理解运用等问题,我们提出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将无机化学原理内容分别与一些生动、具体的教学实例、趣味化学实验、元素无机化学等紧密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时遇到的上述困难。  相似文献   

13.
屈德扬 《大学化学》1987,2(3):49-50
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我深深感到单凭听讲或阅读教科书,是不能学好物理化学的。一定要尽可能亲自演算和解答各种各样有关的问题,来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中得到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学们虽然做了许多从“书桌上”拟出来的问题,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会感到棘手。本来物理化学原理是能够普遍的应用在许多有关的实际问题上,之所以出现以上的现象,我想可能是由于在现时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很少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以外的实际中去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读了“关於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一文(见55年4月号化学通报)我拟和刘泉祥同志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 1.中学时代学生应是全面发展的。就是说,无论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对有机化学也是如此。在高中的教学中,仅不过将有机化学的意义、特征及其主要内容,联系祖国的经济建设及日常生活(如橡胶的合成、淀粉制乙醇)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有机化学具有基本  相似文献   

15.
王建平 《大学化学》1993,8(3):39-40
直观、具体、鲜明、形象的课堂演示实验,不仅可以生动地说明要花费许多口舌方可讲明白的理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高师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近年来,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我紧扣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有机化学实验课不重复,简便易行,费时少,现象明显,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曾经在改革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作了一些努力,如采用单元程序教学法、推理教学法、问题解决法、边讲边实验等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诚然这些试验,对改革课堂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智能培养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化学教学已经获得的一些成绩 (1)首先看一看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现在一般学生学习化学不感觉有负担,对化学这门课一般也都感到有兴趣,所以如此,首先是与教师用在教学上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 1.新课本编制的比较好,某些较重的内容(如原子量分子量的求法,当量浓度,化学平衡等)已经作了精简或取消。 2.化学与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密切的联系,这门课易被学生接受 3.教师注意使用直观教具、演示等方法进行讲解,学生也能通过直观或实验对化学基本知识得以验证或巩固;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培养操作方面的技巧,这些都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我在讲授初中化学第六章的时候,采取了在边讲边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实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把各类物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因而使学生对各类物质理解得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也就更加巩固。兹以我对硷类的教学法为例来加以说明:在讲“几种重要的硷”这一节时,我就利用边讲边实验积极地指导学生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物质同时依次的进行观察和实验,接着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对照,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能够彻底地理解和掌握。为了保证讲课的顺利,所以我在上课前先在小黑板上画下了为讲该节所需要的空白图表(见表1),并  相似文献   

19.
许海  张雷 《化学教育》2016,37(6):42-45
将归类法和比较法原理应用到无机化学的元素性质实验教学过程,在实验步骤中加入了归类比较内容,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带着更加明确的实验目的完成实验过程。实践结果表明,在元素性质实验中,归类比较教学法的引入确实增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秦国萍  崔春明 《化学学报》2015,73(4):307-309
众所周知, 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经常用到不同的有机或无机碱, 许多碱本身也可以作为催化剂, 但化学家们对碱在化学转化中的作用并没有系统和明确的认识, 许多反应中碱的选择都是经过大量的条件实验确定的. 针对这些问题, 席振峰课题组对文献中碱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 分析了碱的多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对理解碱效应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