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锂同位素~6Li和~7Li由于相对质量差相当大,在自然界矿物形成时发生同位素分馏效应很明显。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元素的同位素丰  相似文献   

2.
辽宁宽甸黄椅山玄武岩REE及Sr,Nd,Pb同位素组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元素、矿物化学、REE及同位素体系的研究,根据郯庐断裂两侧新生代火山岩的同位素组成有差异的事实,指出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使源区产生壳、幔物质的混合作用和交代作用是导致这种变异的主要原因。交代型超镁铁岩捕虏体含有金云母和韭闪石,为地幔交代作用提供了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钐同位素丰度高精度的质谱测量法。对样品形态选择、离子转换效率、离子传输效率和离子接收效率进行研究,消除了浓缩同位素测量时强峰拖尾对弱峰的干扰及同量异位素干扰。用已知化学纯度的^152Sm、^154Sm两种浓缩同位素,通过化学计量配制人工合成校正样品,测量质谱计的系统误差校正系数,对用该仪器测量的来自不同地域矿物和试剂样品中钐元素天然同位素的丰度比数据进行校正,准确求得钐同位素的丰度。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微观元素的过程中,同位素与放射性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位素的发现修正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元素位移规律的发现使放射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此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同位素与元素位移定律的发现者—弗雷德里克.索迪,2011年恰逢索迪逝世55周年,特写此文来纪念他对现代放射化学与核物理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量素材探讨如何将元素的宏观生理效应、药用价值及其配合物生物效应的构-效关系等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动态渗透到相关的元素化学的教学中,以使学生提高对元素化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元素结构和性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原子量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对碳~(12)同位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的1/12之比。所谓一个原子的平均质量,是对一种元素含有多种同位素说的,可按这些同位素的原子质量和丰度而计算。我们采用了化学上常用译名“同位素”,它在这里和“核素”(nuclide)一词可以通用。  相似文献   

7.
同位素现象的发现和位移律的阐明是放射化学在物貭结构理论方面所作出的两项重要贡献,它们充实了周期律的内容,再一次证实了周期律的正确性;它们和放射性衰变理论在一起大大加速了放射化学研究的步伐,预言了一些新放射性物貭的存在,完整地建立起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系。这两个对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1910—1913)内相继确立的。一、同位素概念同位素概念的形成虽然是1910年以后的事,可是问题的提出却比这要早得多。化学工作者都知道不少元素的原子量是接近于氢原子量的整数倍数的。这种  相似文献   

8.
王茜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3,44(5):120-125
1771年,瑞典化学家托伯恩·伯格曼明确提出软锰矿中含有新元素的假说,并将之初步命名为manganese(锰)。1774年,瑞典矿物学家甘恩首次制取出锰单质,锰元素假说得以验证。同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对锰单质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确认manganese(锰)一词为该元素命名,锰元素的概念正式形成。同位素化学兴起后,1923年至今共发现25种锰的同位素,锰元素被明确定义为质子数为25的所有原子的总称。锰元素的发现浓缩了19世纪初系统分析法形成以前早期分析化学的发展,其概念的演变渗透出系统分析法的形成以及同位素化学的兴起,在定性到定量的研究过程中体现了科学思想和方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Hui Li  Junrui Tan 《大学化学》2020,35(8):75-88
近二十年来,有关氢元素的化学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氢键和氢能领域的研究。氢键已成为化学、生物、物理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所共同关注的基本学科问题,而氢能则是未来新能源中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与此相关的氢能制备、储氢材料等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然而,在氢元素的教学中,却未能及时补充这些研究成果。此外,与放射性、核能等相关的氢原子同位素也需要更新。本文从氢的同位素、氢键、氢能三个方面,探讨了无机化学教学中氢元素教学内容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量子化学计算技术的发展,用量子化学来定量地处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对象愈加广泛。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分子轨道(简称MO,下同)计算应用于核化学、放射化学和同位素化学,诸如对萃取剂性能的理论分析、放射核素衰变对分子稳定性的影响、同位素效应的计算和在核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1940年发现第一个超铀元素——镎以来,超铀元素由于在原子核物理、元素的起源以及在银河和太阳系演化学研究上的重要意义,在能源和军事上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人工合成超铀元素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进展,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激励着人们去探索自然界存在的更重的超铀元素和新的能源,更深刻的去认识宇宙发展中元素的形成及其演变规律。自然界的超铀元素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锕系元素,(二)超重元素。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在核壳层模型理论,人工与天体中元素合成的研究,原始宇宙射线的组成和锕系元素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研究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2.
1957年人们发现了μ子素M_μ·之后,创立了μ子自旋旋转技术(Muon spin rotation,缩写为μSR),检测M_μ和它的其他形态,研究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结构同位素效应和放射化学中的一些课题。1978年人们用μSR技术研究M_μ取代的过渡态有机自由基获得了成功。自此,μSR技术成为一个利用波谱研  相似文献   

13.
周国庆  朱凤蓉  李梅  邓虎  翟利华 《分析化学》2011,(11):1682-1688
采用自制的石墨探针直接进样装置(DSI)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进行了强铀干扰下超微量钚同位素比的分析技术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DSI分析中存在显著的铀钚的分馏效应,可以实现分析中铀、钚的在线分离,从而降低了238U强峰对239Pu和240Pu分析的干扰。当样品中238U与239Pu的原子数之比超过105量级时,用DSI-ICP-MS方法测得的钚的同位素比结果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小于1%,明显优于常规的ICP-MS分析方法。本方法可用于铀材料中超微量钚同位素比的分析,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化学分离的要求,从而减小化学分离的难度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超钚元素的测定(一)放射化学分析法超钚元素的同位素大多数是α发射体或β发射体,并同时发出γ射线。有些同位素发生了自发裂变而发射出中子。现将各种超钚  相似文献   

15.
李鸯鸯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2,43(10):124-129
1789年,普鲁士分析化学家克拉普罗特提出黄锆石中含有一种新土质,并将其命名为“锆土”,锆元素假说正式形成。随后,锆的原子重量的测定以及锆元素在元素表中位置的确定,促进了锆元素假说的发展。1914年,荷兰工程师勒利和汉布格首次制得纯度较高的金属锆,这使得锆元素假说得以证实,锆元素概念正式形成。从1924年至2020年,锆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锆元素有了新认识,促使了现代锆元素概念的形成。锆元素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元素的发现史,也是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16.
利用稳定同位素的磁性和质量同位素效应已成为研究有机结构化学的重要手段。我们为研究部位芳香及其芝渡金属如Cu(Ⅱ),Ni(Ⅱ),Co(Ⅱ),Fe(Ⅱ)配合物的光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利用四氧化锇的高度挥发性,在氧化体系中蒸馏出锇,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离方法。然而,在无载体条件下,实现超痕量锇的分离,还未见报导。元素锇的行为在宇宙化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常希望测定用普通质谱法无法测定的~(184)Os/~(190)Os之比值;而且,由于样品珍贵,同一份样品要供几种方法检验,因此,不希望在分析后改变样品原始的同位素组成,鉴于这种考虑,我们尝试用无同位素载体的放化分离活化分析法来研究这两种来自不同核合成过程的产物之丰度比。  相似文献   

18.
天然样品中锂的分离及其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锂元素标准样品和K、Na、Ca、Mg元素标准样品的混合溶液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AG-50W X8(0.032~0.098 mm粒径)来分离富集L i,探索不同淋洗介质(包括盐酸、硝酸以及与甲醇、乙醇的混合)对L i分离纯化的最佳效果。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有效分离提纯天然样品中L i的方法。用本方法分离了水体、土壤、岩石等天然样品中的L i,并用MC-ICP-MS准确测定了L i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在0.1‰~1.0‰,与目前文献报道的分析方法具有相似的精度。经过流程前后单元素标准L i同位素比值(7δL i)的比较,发现化学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约为0.3‰,化学处理的流程空白可以忽略不计。该方法测定海水7δL i值为(31.6±1.0)‰,与前人的分析结果吻合。因此,本方法可用于测定天然样品中的L i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19.
汪海有  刘金波 《分子催化》1992,6(2):156-159
1.前言 同位素效应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反应键被同位素取代后,产生的同位素效应对于确定反应历程中的速控步聚可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在一系列铑基催化剂上,分别用H_2,D_2和CO进行合成甲醇及乙醇反应,首次观察到该反应具有显著的氘逆同位素效应。根据这一结果,结合我们先前提出的合成气反应机理,对铑基催化剂上甲醇及乙醇合成反应的可能的速控步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一无机化学是继中学化学后深入学习化学的起点。其任务是讲授必要的物理化学理论及元素基本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故它应包括理论、元素和实验三部分内容。由于学生感到元素部分内容庞杂、苦于记忆,且随着科学发展,理论部分逐年增加,迫使元素化学内容一再压缩,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有必要研究这几部分的作用,合理取舍、恰当安排,以适应近代科技发展和培养人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