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分子学报》2021,52(5):541-548
采用新癸酸钕(Nd(vers)_3)/氢化二异丁基铝(Al(i-Bu)_2H)/三乙基铝(AlEt_3)/乙基倍半氯化铝(EASC)体系催化丁二烯(Bd)/异戊二烯(Ip)及Bd/Ip/月桂烯(My)共聚合.所得丁戊共聚物组成与催化剂用量无关,单体的投料量与共聚物中此单体的含量几乎呈线性关系;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测得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共聚物中Ip含量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Fineman-Ross方法计算竞聚率得到r_1=1.04,r_2=1.18,Kelen-Tüdos法计算竞聚率得到r_1=1.33,r_2=1.59;r_1,r_2均接近于1,说明在此催化体系下反应可以得到无规的丁戊共聚物.利用核磁碳谱对共聚物的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和归属,采用Bernoulli模型和一级Markov模型验证共聚物的序列结构,通过比较数均序列长度,一级Markov模型计算得到的序列长度与核磁计算的实际值更接近. Bd/Ip/My三元共聚合时,所得共聚物中My单元含量随着投料比的增加而增加,其DSC曲线上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T_g值随着My含量的增加而稍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计算了甲基丙烯酸三甲基锡酯(TMTM),三乙基锡酯(TETM),三丁基锡酯(TBTM),和三苯基锡酯(TPTM)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共聚合竞聚率,其数值分别为:r_1=1.07,r_2=0.63(TMTM/MMA);0.87,0.62(TETM/MMA);0.62,0.58(TBTM/MMA);0.68,0.60(TPTM/MMA),并计算了各单体的δ和e值,讨论了不同取代基结构对其共聚合相对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外光谱法测定St—BMA的竞聚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共聚合反应中同一对单体的竞聚率,由于采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不同,可能有几对、甚至上百对不同的数据。在实际生产中已逐渐趋向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共聚合,而文献的竞聚率一般均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因此缺乏实用意义。本文用FTIR方法测定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竞聚率参数r_1和r_2,讨论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甲酯(MA,M1)和4-丙烯酰胺基-2,2,6,6-四甲基哌啶(AATP,M2)溶液光共聚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1H-NMR手段测定了MA/AATP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积分法和扩展Kelen-Tüdos方法计算的竞聚率分别为0.88相似文献   

5.
魏志勇  刘炼  王沛  高军  齐民 《高分子学报》2008,(10):947-954
以无毒性的辛酸镁为催化剂催化L-丙交酯和ε-己内酯本体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首先用1H-NMR跟踪了共聚合单体转化率,显示L-LA聚合速率显著快于ε-CL.用13C-NMR分析共聚物微观结构和计算单体单元平均序列长度(LLLe和LCe),表明聚合过程中酯交换反应导致单元序列结构重新分布.随着反应进行,LLLe急剧下降而LCe逐渐增加后稍有降低,游程数逐渐增大,共聚物无规度提高.反应初期主要是一级酯交换反应,二级酯交换反应导致的CLC序列结构在反应后期才观察到.由Fineman-Ross法计算出L-丙交酯和ε-己内酯的竞聚率分别为rLA=23和rCL=0.22,表明在聚合反应初期L-LA单体优先插入聚合物增长链端,形成LL单元长嵌段结构.共聚物组成显著影响单元序列长度,各序列长度随相应单体加入量增加而增长.二级酯交换系数(TII[CLC])随ε-CL含量增加而增大.对于整个组成范围内,根据竞聚率计算的LLLr值始终要大于聚合产物的LLLe,而LCr计算值小于或接近LCe实验值.因此,共聚物单元序列分布随共聚物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而改变,趋向于无规分布.以DSC和XRD分析了共聚物热性能和结晶性,表明共聚物结晶性与单元序列长度密切相关.所有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ox方程,说明所得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或者说包含有相容性嵌段成分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与偏二溴乙烯(VDBr,M_1)共聚的不同单体(M_2)——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性质和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对记录材料紫外光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St的紫外光敏性最高,含MA的较差。对同一类共聚物记录材料而言,光敏性与共聚物的序列分布,主要是P_2(M_1M_2)有对应关系。本文还报道了VDBr与MA、MMA及St在55±0.2℃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自由基共聚反应竞聚率(r)分别为,VDBr-MA:r_1=0.72±0.05,r_1=0.72±0.05;VDBr-MMA:r_1=0.50±0.04,r_2=1.74±0.04;VDBr-St:r_1=0.40±0.04,r_2=1.12±0.04。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亲水性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如HEMA、MHPMA分别与AN或AAM,在60℃不同溶剂中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竞聚率。AN(M_1)-HEMA(M_2)共单体,在DMSO或DMF溶剂以AIBN或KPS-IPA引发剂条件下共聚,用Kelen-Tüds法计算的竞聚率变化不大,r_1=0.22-0.25、r_2=0.97-1.05,说明在此均相溶液共聚中,所用的溶剂及引发剂对竞聚率的影响较小,这两种单体能很好共聚。但AAM-MHPMA或AAM-HEMA共单体时,r_1与r_2值相差很大,如前者r_1=0.0433、r_2=3.98,后者r_1=0.0535、r_2=1.89,说明不易共聚,共聚物中主要是MHPMA或HEMA组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苯为溶剂,在60±0.1℃下测定了MTMP(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M_1)与St(苯乙烯,M_2)、MVK(甲基乙烯酮,M_2)、VAc(醋酸乙烯酯,M_2)、AN(丙烯腈,M_2)的共聚物组成曲线与竞聚率(MTMP-St:r_1=0.30±0.05、r_2=0.63±0.05;MTMP-MVK:r_1=0.53±0.05、r_2=0.41±0.05;MTMP-VAc:r_1=14±0.5、r_2=0.02±0.01;MTMP-AN:r_1=13.7±0.5、r_2=0.20±0.05)。确定了MTMP的Q(0.56)和e(0.49)值。讨论了共聚物结构单元的序列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 共聚合中竞聚率的正确测算对于研究共聚物组成与单体配料比及转化率的关系、共聚物组成分布及链段分布和共聚合机理都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多数二元自由基共聚体系,聚合方法不同对竞聚率无影响,但对某些聚合体系,如苯乙烯/丙烯腈,不同的聚合方法测得的“竞聚率”会有所不同。一般文献报道,苯乙烯/丙烯腈自由基共聚合,60℃下的竞聚率分别为r_st=0.41±0.08,r_(AN)=0.04±0.04,均系本体聚合的实验结果。为此,  相似文献   

10.
四氟乙烯/偏氟乙烯乳液共聚反应的竞聚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亨利定律关联了四氟乙烯 (TFE) /偏氟乙烯 (VDF)乳液共聚合体系中的单体气相分压与其对应液相浓度间的关系 ,推导了用气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共聚物组成方程式 .通过气相色谱和19F NMR分别测定了共聚反应前后气相单体组成和共聚物组成 ,用非线性回归法 (RREVM )计算TFE/VDF乳液共聚合反应表观竞聚率分别为γTFE=0 35和γVDF=0 6 3 .将实测的表观竞聚率代入共聚物组成方程计算共聚物组成与由19F NMR测定的结果一致 ,为进一步的工业放大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实施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溶液共聚合,测定了共聚物P(GMA-co-MMA)的红外光谱(FT-I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改变两单体投料比进行共聚合,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低转化率下(<7%)共聚物组成,重点研究了两单体的竞聚率.结果表明:GMA与MMA的共聚合易于进行,P(GMA-co-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于均聚物PGMA(72℃)与PMMA(106℃)之间,当n(GMA)/n(MMA)=4/6时,共聚物的Tg为9l℃.采用FR和KT 2种作图法及YBR计算法对单体的竞聚率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KT和YBR法较为准确,以DMF为溶剂时,GMA与MMA的竞聚率分别为2.14与0.69.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氯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甲基丙烯酸氯乙酯共聚物。用~1H-NMR谱仪测定了共聚物中两种单体的含量。用Fineman-Ross和Kelen-Tilds两种作图方法以及最小二乘法对单体的竞聚率进行估假。结果表明了甲基丙烯酸氯乙酯的竞聚率(r_1)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竞聚率(r_2)分别为r_1=0.712,r_2=1.08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二元共聚反应的链增长过程,并给出了估计竞聚率的概率统计处理。从统计观点上讲,这是一种在参数空间对每个栅格点计算后验概率密度的Bayesian统计,采用平滑函数对不规则的后验概率密度曲面(PPDS)进行平滑化,从而在置信的95尹。区域评价共聚反应竞聚率(r_1,r_2)。本方法用于计算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二元共聚反应时,所计算的竞聚率(r_(St),r_(BA))与文献结果甚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
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合成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 β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MAEDCA) ,通过两种途径制备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苯乙烯 (PSt)链段的接枝共聚物 .其一是将MAEDCA作为引发剂 ,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MMA聚合 ,得到大分子单体 ,通过大分子单体与St的共聚合得到 .考察了所用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和浓度对共聚合的影响 .其二是将MAEDCA作为单体与MMA共聚得到侧链上含有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 (DC)基团的无规共聚物 ,P(MMA co MAEDCA) .在紫外光照射下 ,P(MMA co MAEDC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St聚合 ,得到P(MMA co MAEDCA) g PSt的共聚物 ,研究了接枝共聚合过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丙烯酸甲酯,衣康酸三元共聚竞聚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三种单体以不同配比在硫氢酸钠水溶液中进行共聚合,探讨其反应规律,用电子计算机由三元共聚组成方程求出了反应体系中三个单体的六个竞聚率,建立了配料组成、共聚物的组成及计算的竞聚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三元共聚竞聚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杨科  刘强  文帅  徐舒心  施晨琦 《高分子学报》2020,(4):355-365,I0003
以四氯化钛(TiCl4)、二氯乙基铝(AlEtCl2)、倍半铝(AlEt1.5Cl1.5)、三氯化铝(AlCl3)等路易斯酸为共引发剂,水或枯基醇(CumOH)为引发剂,在-80℃下的正己烷/二氯甲烷(V/V=6/4)的混合溶剂内,研究了异丁烯(IB)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的正离子共聚合.利用示差凝胶渗透色谱仪(GPCRI)以及核磁氢谱(1H-NMR)对共聚物的表观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共聚组成等进行分析,采用KelenTüd?s与Yezreiel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初步探讨了p-CMS与IB正离子共聚合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AlEtCl2、AlEt1.5Cl1.5、AlCl3均可催化大分子间的烷基化反应,产生凝胶;TiCl4作为共引发剂,可以得到无凝胶单峰分布共聚物;邻位氯甲基苯乙烯(o-CMS)不能参与共聚,p-CMS的共聚活性较低,IB与p-CMS的单体竞聚率为rIB=4.67,rp-CMS=0.70;随反应时间延长,共聚物中p-CMS的含量及共聚物分子量均逐渐增加;p-CMS单体自身几乎不参与引发,共聚到大分子链后,苄基氯缓慢参与引发,形成支化.提高共聚合温度至-60和-40℃,聚合速率降低,p-CMS的引发活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用~(13)C-NMR方法研完了不同配料比的丁二烯-异戊二烯本体共聚和溶液共聚物的结构,定量计算出了共聚物二元组的浓度和数均序列长度,采用T(?)DO″S法计算出了本体共聚和溶液共聚的竞聚率,并证明各种共聚产物的序列分布都服从一级Markov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18.
崔家喜  宛新华 《高分子学报》2011,(10):1202-1207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制备了一系列L-丙烯酸薄荷酯( L-MtA)与2,5-二(4'-己氧基苯基)苯乙烯(BHPSt)的共聚物L-MtA(x)-co-BHPSt(1-x).利用UV-Vis和1H-NMR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组成,根据Kelen-Tüd(o)s (K-T)方法计算得到的L-MtA和BHPSt的竞聚率分别为0.36...  相似文献   

19.
以2-溴代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CuBr/CuBr_2/1, 10-邻二氮菲( phen)配合物为催化剂,在水分散体系中进行了丙烯酸四氟丙酯(TFPA)与苯乙烯 (St)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所得共聚物的分子量(M_n)随着单体总转化率的 增加而增大,分子量分布(M_w/M_n)较窄(1.26~1.65),表现出“活性”聚合 的特征。用拓展的Kelen-Tudos法和Fineman-Ross法估算了共单体的表观竞聚率, 发现St的相对反应活性高于TFPA,因此当St和TFPA起始组成为1:1(摩尔比)时, 反应自发生成了含氟的准梯度或“渐变”共聚物。实验分别考察了三种乳化剂体系 ,即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全氟辛酸钠(SPFS)/SLS和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 (OBS)/SLS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它们对共聚合的可控制性影响不大,且反 应过程中均无破乳现象发生;然而,以OBS/SLS复合乳化剂体系制备的共聚物乳液 的贮存稳定性明显优于以SLS或SPFS/SLS为乳化剂体系制备的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 。  相似文献   

20.
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激活五甲基茂基三氯化钛(Cp TiCl3)催化乙烯 丙烯共聚合,控制两种单体的进料配比,得到单元序列分布不同的共聚物.混合单体中含有少量丙烯,共聚合活性高于相同聚合条件下乙烯均聚合的活性.用1 3C -NMR测定共聚物分子链的微观结构和单元序列分布,计算出单体的竞聚率;结果表明共聚物分子链中两种单体的序列分布均匀.混合单体中丙烯含量较大时,共聚物为完全无规共聚物;而当丙烯含量少时,丙烯链节或短的聚丙烯链段均匀分布于聚乙烯链段之间.共聚物经DSC分析,也证明不存在长序列的聚乙烯链段;因此,即便在进料气体中丙烯含量很少的情况下,共聚物仍然没有明显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