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体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以Bu2SnO与TfOH (OTf=CF3SO3)直接反应合成了有机锡氧簇合物[Bu2Sn(OH)OTf]2, 考察了[Bu2Sn(OH)OTf]2催化醛的硅氢化反应. 结果表明不仅催化活性高, 而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它仅对反应物的醛基起作用, 对分子内和反应体系中其它活泼基团如酮、酯、烯、炔等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扑酸(H2pa,2,3-diphenylpropionic acid)和三烃基锡氯化物R3SnCl(R=Ph,Bu,Me)合成了3个有机锡配合物{[(Ph3Sn)(pa)]·Et3N}n(1)、(Bu3Sn)2(pa)(2)和[(Me3Sn)2(pa)]·CH2Cl2(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ray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表明三苯基锡扑酸酯为一维链状聚合物,扑酸作为桥联配体链接各个锡原子,中心锡采取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而三甲基锡和三丁基锡扑酸酯配合物为二核锡配合物,锡采取四配位的四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3.
在乙醇-苯溶剂中,对碘苯甲酸分别与三苯基氢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反应,合成了2个有机锡对碘苯甲酸酯,Ph3Sn(p-IC6H4O2)(1)和{[n-Bu2Sn(p-I-C6H4O2)]2O}2(2)。经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中心锡原子与苯基碳原子、羧基氧原子构成畸型四面体,并且分子间通过氢键和C-I…π共同作用形成二聚体结构;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配合物是以Sn2O2构成的平面四元环为中心的二聚体结构,并且分子间通过I…I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在23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配合物1、2对杂草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的抑制活性大于对农作物绿豆的影响,且配合物1的抑制活性高于配合物2的抑制活性,为刺苋、马齿苋除草剂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FcCH=CHCO2H和(n Bu)2SnO反应合成了{[(FcCH=CHCO2)Sn(n Bu)2]2O}2(A)新配合物[其中Fc=(η5 C5H5)Fe(η5 C5H4)].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1H、13C、119Sn)谱学研究, 确定其组成和结构.提出 [(RCOOSnR′2)2O]2类化合物中一一指认与内环锡、外环锡键连的两类烷基R′中各个碳峰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TATP-铜(Ⅱ)-L-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SOD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  林庆斌  乐学义 《化学通报》2007,70(6):450-455
合成了三种新的配合物[Cu(TATP)(L-Val)(H2O)]ClO4.0.5H2O(1)、[Cu(TATP)(L-Ser)(H2O)]ClO4(2)、[Cu(TATP)(L-Arg)(H2O)]2ClO4.0.5H2O(3)(TATP=1,4,8,9-四氮三联苯,L-Val=L-缬氨酸,L-Ser=L-丝氨酸,L-Arg=L-精氨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率对其进行了表征。此外,用改进的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了上述配合物以及配合物[Cu(TATP)(L-Tyr)(H2O)]ClO4.H2O(4)(L-Tyr=L-酪氨酸)对O2-.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在0.2~0.9μmol.L-1浓度范围内抑制率达到50%以上,活性大小按1>3>2>4排列。  相似文献   

6.
尹传奇  刘珺  柏正武 《化学学报》2011,69(17):2021-2025
以RuCl3•3H2O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钌配合物[(bipy)2Ru(H2O)2](OTf)2 (bipy=2,2-bipyridine, Otf=triflate), 利用DBU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脱质子化合成了水溶性氢氧根配合物[(bipy)2Ru(H2O)(OH)](OTf). 研究了[(bipy)2Ru(H2O)(OH)](OTf)催化水化乙腈生成乙酰胺的反应. 机理研究表明, 催化循环的关键中间体为氧配位的酰亚胺配合物[(bipy)2Ru(CH3CN)(OCMe=NH)], 经过生成[(bipy)2Ru(k2-N,O-NH=CMeN=CMeO)]、水亲核进攻开环生成{(bipy)2Ru[NH=C(OH)Me](OCMe=NH)}、乙腈取代其NH=C(OH)Me配体产生乙酰胺, 同时再生成[(bipy)2Ru- (CH3CN)(OCMe=NH)]完成催化循环.  相似文献   

7.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多核镍取代砷钨酸盐[化合物(1)][Ni(H2O)(en)2]2 [Ni(H2O)3(en)][Ni(H2O)(en)]{[(α-AsW6 O26) Ni6(OH)2 (en)2.5(B-α-AsW9O34)]2 H4[W4O16][Ni4(H2O)2(en)2]2 }·13H2...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以醛与二乙胺反应合成烯胺, 后者在现丙烯腈反应生成相变的γ-甲酰基烷基腈。新发现在有机锡存在下, γ-甲酰基烷基腈能以较高的收率异构化成5-烷基-3,4-二氢-2-吡啶酮。通过元素分析, IR, 1HNMR和MS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对三种有机锡(BuSnO3/2, cat.1;Bu2SnO, cat.2; Bu3SnF, cat.3)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从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方面重点考察了Bu2snO, cat.2;Bu3Snf, cat.3)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从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方面重点考察了BuSnO3/2的催化活性。通过比较可知有机锡比无水氯化氢和氧化铝能更好地催化这一反应。  相似文献   

9.
南俊霞  刘斌  杨斌盛 《化学学报》2011,69(6):640-646
合成了两种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Cr(Ⅲ)(5-Cl-SA)(en)2]Cl·2CH3OH·2H2O(Ⅰ)和[Cr(Ⅲ)(5-Cl-SA)(TETA)]-ClO4·H2O(Ⅱ)(5-Cl-SA=5-氯-水杨酸,en=乙二胺,TETA=三乙烯四胺),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光谱手段比较了两种...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个基于Dy3+阳离子和单缺位Keggin阴离子[GeW11O39]8-的锗钨酸盐, [(CH3)4N]1.5H3.5[Dy(H2O)2(GeW11O39)]×1.5H2O (1) 和[Cu(Hen)(en)]2[Cu(H2O)3]0.5{[Cu(H2en)(Hen)]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溶剂微波加热合成方法,通过Pd(PPh3)4催化卤代芳烃与Sn2Bu6的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锡化合物.这一新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反应快和效率高,而且副产物少、污染小.同时,此方法还可顺利实现卤代芳烃的原位自身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12.
吴强  余运波  贺泓 《催化学报》2006,27(11):993-998
 尽管C2H5OH和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但在以Ag/Al2O3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时,还原剂C2H5OH比CH3OCH3具有更高的活性.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C2H5OH和CH3OCH3在还原NOx反应过程中分别遵循不同的反应机理: 在Ag/Al2O3催化C2H5OH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烯醇式物种(RCH=CH-O-)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相互反应性能很强,可以生成反应关键中间体异氰酸酯(-NCO)表面吸附物种,因此NOx的去除率很高; 而在Ag/Al2O3催化CH3OCH3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甲酸盐(HCOO-)物种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之间反应生成-NCO 的活性较弱,因而NOx的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Ru-Zn催化剂,考察了二乙醇胺的添加对Ru-Zn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N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傅里叶变换红外和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乙醇胺可以与浆液中ZnSO4反应生成(Zn(OH)2)3(ZnSO4)(H2O)3和硫酸二乙醇胺盐.随着二乙醇胺用量的增加,化学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Zn(OH)2)3(ZnSO4)(H2O)3增多,它与硫酸二乙醇胺盐的协同作用提高了Ru-Zn(4.9%)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生成环己烯的选择性.当二乙醇胺用量为0.3g时,(Zn(OH)2)3(ZnSO4)(H2O)3在Ru-Zn(4.9%)催化剂加氢后样品的表面高度分散,反应性能最佳,循环使用第3次时苯转化率为84.3%,环己烯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75.5%和63.6%;使用至第4次时,反应25min时苯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仍可达75%以上,环己烯收率为5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配位基团的有机锡化合物对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DPC)反应的催化性能.探究了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对MPC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作为Lewis酸,与锡原子配位基团的吸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影响相应催化剂的酸性从而影响其反应活性,电子效应的影响大于空间位阻的影响.氧化氢氧丁基锡[BuSnO(OH)]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在BuSnO(OH)与MPC摩尔比为0.02,180℃及反应2.5 h条件下,MPC的转化率达到89.7%,DPC选择性为99.3%.  相似文献   

15.
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桂云  孙丽娟 《应用化学》2011,28(4):387-393
利用有机锡卤化物与有机酸在有机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通式为[HNR3][(PhCH2)3Sn(μ2-SCH2COO)Cl]、[HNR3][Ph3Sn)3(O2CCH2CO2)2]·CH3CH2OH和[HNR3] [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杀菌和杀螨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HNR3][(Ph3Sn)3(O2CCH2CO2)2]·CH3CH2OH和[HNR3] [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配合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抑制率约为90%,[HNR3][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配合物对小麦赤霉、番茄早疫、芦笋茎枯、苹果轮纹、花生褐斑的杀死率都为100%,配合物[HNR3] [MeCy2ClSnO2CCH2CO2SnClCy2Me]的杀螨活性致死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6.
利用 (n Bu) 2 SnO与ArCHCHCO2 H反应 ,合成 5个二聚二丁基锡芳基丙烯酸酯氧化物 {[(n Bu) 2 Sn(O2 CCHCHAr) ] 2 O}2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 {[(n Bu) 2 Sn (O2 CCHCHPh) ] 2 O}2 ( 1)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化合物 1是以Sn2 O2 四面体为中心的 ,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 ,内环锡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外环锡为六配位的畸变加帽体三角双锥结构 .该化合物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 =1 0 172( 11)nm ,b =1 3 80 4( 16)nm ,c =1 470 3 ( 17)nm ,α =10 6 75 0 ( 18)° ,β =10 5 61( 2 ) )° ,γ =10 0 2 95 ( 18)° ,Z =1,V =1 82 9( 4 )nm-3 ,Dc=1 413g/m3 ,μ =1 40 0mm-1 ,F( 0 0 0 ) =792 ,R =0 0 5 5 9,wR =0 12 5 0 .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合成得到一个新的有机二膦酸亚铁化合物[NH3(CH2)5NH3][Fe2Ⅱ(O3PC(CH3)(OH)(PO3H)}2]·2H2O,该化合物包含阴离子型共价双链[Fe2Ⅱ{O3PC(CH3)(OH)PO3H}2]n2n-,质子化的戊二胺和结晶水,双链之间通过强氢键构成一个开放型的骨架结构.另外,观察到亚铁离子之间存在弱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四个含混合配体4,4’-bipy和2,2’-bipy/phen的多酸配位聚合物[Cu(4,4’-bipy)(2,2’-bipy)2]2[SiW12O40]?4H2O (1),[Ag4(4,4’-bipy)3(2,2’-bipy)2][SiW12O40]?2H2O (2),[Cu(4,4’-bipy)(phen)]2[H3O]2[SiW12O40]?8H2O (3)和[Cu(4,4’-bipy-Cl)(phen)]2[H3O][PW12O40]?H2O (4) (bipy = 联吡啶,phen = 邻菲罗啉),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元素分析、X-单晶衍射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在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中,3和4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这与结构中存在配位不饱和金属中心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双钒帽多金属氧酸盐[CrⅢ(1,10-phen)2(H2O)]2[PMoⅤ6MoⅥ6O40(VⅣO)2(OH)];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其组成和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测定了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化合物由无序的双帽假Keggin型[PMoⅤ6MoⅥ6O40(VⅣO)2(OH)]6-杂多阴离子和两个[CrⅢ(1,10-phen)2(H2O)]3+配位阳离子单元组成,其热失重分两步进行,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二丁基氧化锡和3,5-二硝基水杨酸在苯-乙醇中反应合成了新配合物乙醇合二丁基锡3,5-二硝基-2-氧苯甲酸酯(n-C4H9)2Sn(2-O-3,5-(NO2)2C6H2COO)(C2H5OH)(1),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363 33(10)nm,b=1.861 90(14)nm,c=0.841 51(6)nm,β=93.311(1)°,Z=4,V=2.132 5(3)nm3,R1=0.033 6,wR2=0.090 0。该化合物为由羧基桥联配位和分子间氢键形成的新型一维链状有机锡配合物,锡原子具有六配位[SnC2O4]畸变八面体构型。化合物1对2种人癌细胞A549和CoLo205增殖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对乙酰乙酸乙酯与醇的酯交换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