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萍  郭瓦力 《分析试验室》2011,30(6):103-105
根据实验得出的乙二醛、乙醛酸、草酸三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波长下呈现出的良好的线性关系,建立起三组分质量浓度与混合吸光度的回归方程组,形成了多波长线性回归-矩阵法,实现了乙二醛氧化制备乙醛酸体系中反应产物乙二醛、乙醛酸、草酸含量的同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当乙二醛检测下限为1.024 mg/L时,回收率为94%~98%...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醛溶液中的乙二醛和乙醛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鸭梅  崔群  王海燕 《色谱》2010,28(1):59-63
利用醛基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得到的腙产物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醛溶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表明,DNPH衍生乙二醛成腙反应的适宜条件为: 反应温度70 ℃, pH 1.75, DNPH与羰基的物质的量比为6,反应时间150 min。在20 ℃、pH 1.75的乙腈溶液中,乙二醛二腙的溶解度为20.2 mg/L。乙二醛质量浓度在2~20 mg/L范围内,乙二醛二腙的峰面积与乙二醛的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醛酸质量浓度在10~100 mg/L范围内,乙醛酸腙的峰面积与乙醛酸的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HPLC测定乙醛硝酸氧化法制乙二醛反应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的重复性好;对乙二醛的测定结果与应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7%;对反应液中乙二醛、乙醛酸含量的测定有着较高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103.3%和98.1%~102.4%。所建立的方法为醛及二羰基化合物的测定提供了准确、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固定床电解槽变电流成对电解合成乙醛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电解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过程 ,固定床电解槽和变电流电解效果明显优于平板型电解槽和恒电流电解效果 .当阳极液中乙二醛和盐酸初始质量分数 (WCHOCHO 和WHCI)分别等于7.0 %和 8.0 %、阴极液为始终饱和的草酸溶液和微量的添加剂时 ,采用平均电流密度 (i)为 15 35A/m2 的变电流方式电解 ,阳极电流效率 (CEa)为 85 .3%、乙醛酸选择性 (RSa)为 93.9% ;阴极电流效率 (CEc)为 86 .7% ,乙醛酸选择性 (RSc)为 94 .0 % .阳极初产品中WCHOCOOH∶WCHOCHO≥ 4 0∶3,克服了阳极产品中乙二醛难以除去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Guan J  Wang H  Ren L  Niu Q 《色谱》2012,30(1):107-110
建立了同时测定乙醛酸和草酸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和pH以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缓冲溶液为20 mmol/L硼砂-5.5 m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pH 9.0)、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2 nm的优化条件下,11 min内即可实现对目标物的分离。乙醛酸和草酸分别在0.8~20 g/L和1.2~20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75;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2和0.4 g/L(信噪比为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3%~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35%~0.6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戊二醛和二价锡离子改性壳聚糖(CS)和海藻酸钠(SA),制备改性海藻酸钠/亮聚糖双极膜[m(SA-CS)BM].将其作为双阴阳极电解槽的隔膜,应用于双成对电合成乙醛酸体系.在电场的作用下,双极膜中水电离后生成的H+透过Msa阳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以补充草酸电还原生成乙醛酸过程中H+的消耗;OH-透过Mcs阴离子膜进入阳极室,与乙二醛电氧化生成乙醛酸过程中产生的H+结合生成H2O,以增大正向反应的速度.在电流密度为30mA/cm2,20℃下电解,双阴极室的电流效率分别可达86.94%和82.81%,双阳极室的电流效率可达81.99%和78.62%,电解电压稳定在3.0V左右.  相似文献   

6.
草酸电解合成乙醛酸连续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草酸电解生产乙醛酸工艺只能间歇循环的缺陷,本文提出模拟连续化实验方案,并分别设计阴极冷却反应器和阴极冷却固定床反应器,探讨连续化实验的可行性.另外还考察了草酸饱和度和温度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保持草酸过饱和和利用变温操作可在反应停留时间(30m in)内于连续化反应过程中得到分别含有3.76%和3.66%乙醛酸的反应液,因此阴极冷却固定床反应器可望实现草酸电解还原乙醛酸的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离子色谱法测定烟用纸张中甲醛和乙二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离子色谱检测烟用纸张中甲醛和乙二醛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甲醛和乙二醛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甲酸根和草酸根,使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考察并优化了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析条件。实验表明,甲酸根和草酸根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8和0.9999,检测限分别为8.0×10-6μg/mL和5.0×10-5μg/mL,甲醛的加标回收率在95.8%~98.4%之间,乙二醛的加标回收率在96.8%~102.5%之间。该方法简便易行,且不使用有机溶剂,可为烟用纸张中甲醛和乙二醛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乙二醛电氧化制备乙醛酸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银生  张新胜  胡军  戴迎春 《电化学》2000,6(1):102-107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乙醛酸的新方法 ,采用以DSA作阳极材料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和周期性间歇操作方式 ,研究了乙二醛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CEa)和乙醛酸收率 (RSa)的影响 ,得最佳电解条件 :反应温度 30~ 40℃ ,电解液流速 1.4m/s,电极电流密度 45 0A/m2 ,乙二醛初始浓度 (wt%以下同 ) 9.1%~ 16 .0 % ,盐酸初始浓度 4%~ 6 % ,在此条件下电解乙二醛 ,乙醛酸收率 91.1% ,电流效率 80 .0 % .  相似文献   

9.
非催化条件下合成尿囊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尿素和乙醛酸为原料,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了尿囊素。优化反应条件为:乙醛酸30 mmol,n(乙醛酸)∶n(尿素)=1.0∶3.0,于60℃反应3 h,产率60.3%,纯度98.0%。  相似文献   

10.
徐峥  胡志勇  翟丽军  牛宇岚 《化学研究》2007,18(2):35-37,43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C催化剂,并应用于乙二醛的液相氧化反应,采用XRD、TEM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结果表明,V2O5/C对乙二醛的氧化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乙醛酸选择性,反应10h,乙二醛的转化率达29.2%,乙醛酸得率13.6%.与贵金属Pd-Bi/C催化剂相比,V2O5/C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效果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应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氧气氧化乙二醛法制备乙醛酸的反应介质中乙醛酸及甲酸的含量.采用YSA 8型8162A-1#阴离子色谱柱作为固定相,用4.8 mmol·L-1碳酸钠溶液和6.0 mmol·L-1碳酸氢钠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其流速为1.0 mL·min-1.测定中采用电导检测法测得甲酸及乙醛酸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依次为3.015 min和4.282 min,以此作为此两种化合物的定性依据.以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作为横坐标,与其相应的峰面积制作标准曲线,作为对此两种化合物定量测定的基础.用标准加入法对两种化合物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98%~103%之间.  相似文献   

12.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我们研究了乙二醛在具有四面体结构的Pd4团簇上吸附、解离以及氧化反应历程.研究表明:乙二醛中C-H键是最容易断裂的,断裂后形成的HCOOC基团分别和O或OH反应形成乙醛酸,也就是说乙二醛经过脱氢,选择氧化形成产物乙醛酸.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垒均小于11.53 Kcal/mol.我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乙二醛氧化的反应机理,而且对于今后设计更好的乙二醛选择氧化催化剂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子催化》2012,26(2)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我们研究了乙二醛在具有四面体结构的Pd4团簇上吸附、解离以及氧化反应历程.研究表明:乙二醛中C-H键是最容易断裂的,断裂后形成的HCOOC基团分别和O或OH反应形成乙醛酸,也就是说乙二醛经过脱氢,选择氧化形成产物乙醛酸.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垒均小于11.53 Kcal/mol.我们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乙二醛氧化的反应机理,而且对于今后设计更好的乙二醛选择氧化催化剂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样中草酸和硫氰酸盐的方法。通过试验优化确定了各项色谱条件,以SH–AC–3型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以10.0 mmol/L Na_2CO_3为淋洗液,流量为1.0 mL/min,等度洗脱可将草酸和硫氰酸盐与尿液中大量共存的氯化物、磷酸盐和硫酸盐等常见阴离子完全分离,采用抑制电导检测。草酸和硫氰酸盐的质量浓度在0.20~30.0 mg/L范围内其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4,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0%~101.1%和95.5%~100.5%,5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方法适用于尿液中草酸和硫氰酸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5.
选用V2O5作为催化剂,活性炭为载体,偏钒酸铵的草酸溶液为浸渍前驱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V2O5/C催化剂,将其应用于乙二醛的液相氧化.并对反应液用液相色谱进行了定性,在确定了催化体系中氧化产物的基础上,考察了V2O5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和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V2O5含量较低时(w(V2O5)<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散度较高,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的选择性都随着V2O5的含量提高而逐渐增加;当负载量为3%时,催化效果最佳,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的选择性分别达到16.16%和76.75%;当V2O5的质量分数大于3%时,V2O5颗粒在活性炭表面发生明显聚集,V2O5开始出现多层吸附,导致乙二醛转化率和乙醛酸得率略有下降.而焙烧温度是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焙烧温度的作用不仅在于使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充分分解,同时也影响着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我们考察了经不同温度焙烧后的催化剂的活性,从表征结果来看,在473K以下焙烧时,可能活性组分的前驱体未能充分分解,活性中心数目较少,反应效果较差;当V2O5负载量为3%、焙烧温度为573K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沉积-沉淀法和溶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系列金催化剂,以氧气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为探针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并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AAS、UV-Vis和XPS表征,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结果显示:与沉积-沉淀法相比,采用溶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Au/ZrO2(L),金的实际负载量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溶液pH为7.7,反应温度为323 K时,乙醛酸收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17.
离子色谱法测定甘草提取物中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甘草提取物中残留草酸含量的新方法。选用DionexIonPacAS11-HC阴离子分析柱(250mm×4mmi.d.),淋洗液为18mmol/LNaOH溶液,流速为1.0mL/min,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草酸色谱峰面积(Y)与浓度(X)在1.004~10.04mg/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1939X-0.0326,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012mg/L。样品回收率为96.8%~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该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分子催化》2012,26(4)
利用沉积-沉淀法和溶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系列金催化剂,以氧气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为探针反应,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并通过对催化剂进行XRD、AAS、UV-Vis和XPS表征,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结果显示:与沉积-沉淀法相比,采用溶液相还原法制备的催化剂Au/ZrO2(L),金的实际负载量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溶液pH为7.7,反应温度为323 K时,乙醛酸收率达到6.2%.  相似文献   

19.
利用比值导数波谱法同时检测乙二醛(GLY)和乙醛酸(AGLY),为GLY催化氧化过程的实时、快速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研究表明,GLY的催化氧化副产物草酸(OX)对GLY、AGLY的分析没有干扰.AGLY的质量浓度(p)在1.47~7.33 ms/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比值导数值(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6 31 p-0.013 5,r=0.999 0(n=5);GLY的质量浓度在1.68~9.13 mg/L范围内与其吸光度比值导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5374 P 0.010 4,r=1(n=5).AGLY与GLY的质量比为0.37~3.35时,AGLY的回收率为95%~103%,GLY的回收率为98%~105%.  相似文献   

20.
紫外吸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乙醛酸和乙二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醛基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的加成反应产物乙醛酸肟和乙二醛二肟的不同紫外吸收峰,用双波长法同时测定溶液中的乙醛酸和乙二醛。结果表明,乙醛酸在 0.03~0.156 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为 y=0.109 4x-0.003 7,r=0.999 9(n=5),乙二醛在 0.1~0.5 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为y=0.223 11x-0.023 5,r=1.000 0(n=5)。乙醛酸和乙二醛质量比大于1,乙醛酸的回收率为 96.2%~101.5%,乙二醛的回收率为 101.6%~106 8%。方法操作简便、经济、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