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Cu-Zn-Al双功能浆状催化剂, 利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了修饰和改性. 通过N2气吸附、XRD和XPS等方法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类型对催化剂织构、物相以及表面性质的影响, 采用浆态床反应装置对其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 讨论了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与活性金属的作用调节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孔结构、相结构以及晶粒大小, 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总体上对催化剂的性能有促进作用,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性能存在不利影响; 表面活性剂与活性金属作用的强弱是影响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25℃条件下,研究了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在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3,5—双(亚甲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2,4—三氮唑(简称18—triazole—18)胶束中的碱性水解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范围内,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在Gemini表面活性剂18—triazole—18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速率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达到一最大值后,随着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实验结果还表明,18—triazole—18对乙酸乙酯碱性水解的影响较对乙酸戊酯碱性水解的影响大。随着底物疏水性的增加,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的碱性水解速率在18—triazole—18胶束中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最大值分别为无表面活性剂时的5.5倍和1.1倍。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主要选用阴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高盐沙地生态固沙用乳化体系,详细地考察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对NaCl结晶行为,以及它们对E.coli和沙土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耐盐性实验结果显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盐性能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F均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且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NaCl结晶行为的影响不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LF能够有效控制NaCl结晶粒子的尺寸,提高其分散性。微生物实验发现,在实际应用中,SDS和LF不会影响沙土细菌的生长,其作为高盐沙地生态固沙用乳化剂,均能满足生态固沙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Al2O3负载Pt催化剂Pt/Al2O3,以甲醇催化燃烧作为目标反应研究了其催化性能,考察了还原剂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煅烧温度对Pt/Al2O3甲醇低温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剂浓度为0.1 mol/L、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为8.53 g/gcat.、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 mol/L、煅烧温度为600℃时,所得催化剂的活性最高,25℃下甲醇催化燃烧的转化率达到52%。而改进一步合成法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Pt/Al2O3具有更高的甲醇催化燃烧活性,25℃下甲醇催化燃烧的转化率为84%。  相似文献   

5.
草酸钴纳米棒的一步固相化学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存在的条件下, 利用不同的钴盐分别与草酸进行低热固相化学反应, 一步合成了一系列金属配合物草酸钴纳米棒, 并采用XRD, TEM, SEM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利用钴盐与草酸的固相反应一步即可得到一维草酸钴纳米棒, 钴盐的不同及表面活性剂聚合度的不同均会影响纳米棒的形貌. 表面活性剂PEG在草酸钴纳米棒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类似软模板的作用, 并诱导产物纳米晶沿某一方向定向生长从而生成纳米棒.  相似文献   

6.
用牛血清白蛋白泡沫提取硫酸庆大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牛血清白蛋白(BSA)泡沫提取硫酸庆大霉素的条件及作用机理,并用微生物实验检验庆大霉素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BSA能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用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泡沫分离。硫酸庆大霉素的一步提取率为80.2%。  相似文献   

7.
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动态光散射技术以及荧光探针方法, 研究了不同连接基长度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卵磷脂囊泡结构改变的影响, 并借助理论模型和临界堆积参数理论探索了Gemini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表面活性剂诱导囊泡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剂嵌入到囊泡的双分子层中, 从而改变了囊泡的表面电荷强度以及嵌入后的表面活性剂在囊泡双分子层中分布的不均匀性. 此外,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不同连接基长度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囊泡结构改变的影响不完全相同, 但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自发现表面活性剂具有“胶束增溶”作用、可大大提高多元络合物光度法的分析灵敏度后,表面活性剂用于多元络合物的光度测定便日趋增多。本实验较系统地研究和制定了以偶氮氯磷—mA(CPA—mA)为显色剂、二苯胍(DPG)为协同增色剂(第二配位体)、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为胶束增溶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条件下与铈组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膜电极研究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介绍了表面活性剂选择性膜电极研究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和原理,并综述了表面活性剂选择性膜电极在研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二元混合体系与不同类型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讨论了大分子的分子量、外加盐和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对于表面活性剂在悬浮体系中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亲水性颗粒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Zeta电位仪等仪器对表面活性剂影响悬浮液流变性的原因进行探究与阐述。结果表明,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亲水性颗粒悬浮液的流变性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6%,悬浮液的状态由类似液体状态变为类似膏体状态,再变为类似液体状态。根据研究结果,当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制备的悬浮液呈类似膏体状态时,颗粒表面带正电,且观察到胶束在颗粒周围环绕,此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和颗粒在静电吸引力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网状结构。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醚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制备悬浮液时,胶束在悬浮液中并无在颗粒表面聚集的行为,悬浮液的流变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分子模拟方法考察泡沫生成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泡沫生成能力, 以界面形成能作为考察泡沫体系中液膜界面积的量化依据, 研究了泡沫液膜厚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界面密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类型对泡沫液膜界面形成能计算的影响. 通过与实验结果相对应, 建立了界面形成能和泡沫生成能力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晓光 《化学教育》2021,42(18):134-136
通过比较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0)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实验效果,明确了2种方法的优劣。 采用挂环法测试了不同浓度SDS和TX-100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得到了它们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饱和吸附量、分子截面积;采用电导法研究上述2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电导率曲线,仅得到SDS的临界胶束浓度。与电导法相比,表面张力法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性质信息更多,应用更广泛。该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不同电性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性质及测定方法,明确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表面活性剂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乳化液膜法粗萘精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水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乳化液膜对粗萘精制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类型浓度以及内外相比例对液膜选择性和渗透速率的影响,建立了粗萘在液膜精制中的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粗萘中硫茚,甲基萘在液膜中具有较大的分离系数;表面活性剂类型是影响液膜选择性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内外相比例则影响液膜的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剑  敬登伟  谢克昌  张高勇 《化学通报》2003,66(12):799-806
综述了DNA在稀溶液中与表面活性剂在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DNA与表面活性剂的两阶段键合过程以及伴生的DNA由线圈向小球的构象变化及其理论解释。同时阐述了相关的对其微观构象变化的研究方法,如热变性实验、荧光光谱、荧光显微技术、动静态光散射等。对DNA与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物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前景及限制因素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以反胶束系统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反胶束系统的三大效应,即低界面张力效应、界面弯矩效应、混合熵效应,提出了一个分子热力学模型,模型所预言的反胶束水分含量随无机盐种类、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变化与所获实验规律定量相符,还能预言反胶束内表面处电势值、表面活性剂解离度。  相似文献   

16.
周世琦  郭祀远 《化学学报》1999,57(5):437-445
以反胶束系统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反胶束系统的三大效应,即低界面张力效应、界面弯矩效应、混合熵效应,提出了一个分子热力学模型,模型所预言的反胶束水分含量随无机盐种类、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助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变化与所获实验规律定量相符,还能预言反胶束内表面处电势值、表面活性剂解离度。  相似文献   

1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莫小刚  刘尚营 《化学通报》2001,64(8):483-487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理论模型,介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与外加无机电解质、极性有机物,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浊点的影响规律和机理,以及在常压下浊点高于100℃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1214)、咪唑啉(I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烷基酚醚羧酸盐(ss-231)的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在60℃,5 000 r·min-1条件下,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正构烷烃碳数以及原油中活性物质对形成低界面张力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的亲水性越强,亲水基之间排斥力越小,使得在油水界面排布的密度越大,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会更好;当表面活性剂疏水碳链与烷烃碳链相似时,降低界面张力的效果会更明显;无碱体系中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可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粘弹性界面膜,这种界面膜的形成减少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的吸附,使界面张力升高。  相似文献   

19.
生物表面活性剂胆汁盐类以其在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及不同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独特的结构特点在众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胆汁盐类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结构、表面吸附行为及胆汁盐在水溶液中的聚集体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胆汁盐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双尾表面活性剂及天然脂类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以及聚集体的形成、胆汁盐诱导聚集体结构转变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施介华  薛竹 《色谱》2011,29(2):152-156
以普伐他汀钠、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乳液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油相浓度、助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流动相的pH值等对他汀类药物在微乳液相色谱体系中保留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流动相中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亲脂性溶剂的浓度对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与理论模型一致;流动相的pH值对酸性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对中性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存在着隐函数关系。所建立的保留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微乳液组成对他汀类药物保留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