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寻找高效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去氢枞酸硝酸酯类化合物.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鼻咽癌(CNE-2)、肝癌(HepG2, BEL-7402)和宫颈癌(He La)细胞株以及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杂合物的细胞毒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其中,12-溴去氢枞酸-3'-硝氧基丙酯(5j)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的抑制增殖活性优于顺铂,IC50值为(8.36±0.14)μmol/L, 12,14-二硝基去氢枞酸-3'-硝氧基丙酯(5n)对肝癌BEL-7402细胞株的IC50值为(11.23±0.21)μmol/L.同时,目标化合物对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和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此外,对所有硝酸酯的NO释放量的测试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胞毒性与CNE-2细胞株细胞内NO的释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来源青霉真菌Penicillim grisefulvum为研究对象,采用硅胶、C18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等手段,从中分离获得3个桔霉素类化合物:7-methyl-penicitrinone A(1),citrinin(2)和penicitrinone A(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通过一维核磁共振谱(1D NMR)、二维核磁共振谱(2D NMR)和高分辨质谱(HR-ESI-MS)对化合物1的平面结构和相对构型进行确定,并运用电子圆二色光谱(ECD)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确定了其绝对构型.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表现出了较强的抑制活性(MIC=0.8μmol/L),高于阳性对照药物环丙沙星的活性(MIC=1.3μmol/L).  相似文献   

3.
含噻二唑环苯甲酰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兴海  凌云  杨新玲 《化学通报》2003,66(5):333-336,322
用活性亚结构连接法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含1,3,4-噻二唑杂环苯甲酰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方法确证。同时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在普筛浓度下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化合物Ⅲb(R1=Cl,R2=n-C5H11),Ⅲd(R1=CH3,R2=n-C5H11),Ⅲf(R1=2,6-difluoro,R2=-C5H11)在1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杀虫死亡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川芎嗪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分别以不同的二胺、2,3-丁二酮和硫辛酸为起始原料,采用溴代、水解、环化、氧化、氢化、取代等反应,通过四条路线合成了7个川芎嗪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ESI-MS确证。采用Born比浊法初步测试了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IC50=0. 26mmol/L)、2(IC50=0. 27mmol/L)和7(IC50=0. 21mmol/L)对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川芎嗪(IC50=0. 49mmol/L)。因此,在不改变川芎嗪药效团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化,能明显提高川芎嗪的抗血小板凝集活性,此研究为后期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u(Phen)(L-Ser)(H2O)]Cl(1)和[Cu(Phen)(L-Tyr)(H2O)]Cl.2H2O(2)(Phen=1,10-邻菲咯啉、L-Ser=L-丝氨酸、-LTyr=L-酪氨酸).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NBT光还原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的SOD活性及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配合物1、2催化O2-.歧化分解速率常数KQ值分别为3.16×107和1.54×107mol-1.L.s-1.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5个新的二乙基锡N-[(2-氧苯基)亚甲基]甘氨酸酯(CH3CH2)2Sn(2-O-3-X-5-YC6H2CH=NCH2COO)(X,Y=H,H,1;H,Cl,2;H,Br,3;Cl,Cl,4;Br,Br,5),利用元素分析、IR、1H和129Sn NMR表征了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1和4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化合物4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2个化合物均为由羧基桥联形成的[Sn3O6C3]十二元大环三聚体结构,锡原子的配位构型为六配位[SnC2NO3]畸变八面体.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5对3种人癌细胞HeLa、CoLo205和MCF-7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下,采用水杨酸与α-羟基膦酸酯在DCC/DMAP催化下酯化,合成了12个结构新颖的水杨酰氧基膦酸酯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认.优化得最适微波合成条件:以15 m L CH2Cl2为溶剂,辐射功率800 W,室温反应3.5 h,有最好产率,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等优点.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所测试的四种肿瘤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2f对HEp-2的抑制活性[IC50=(13.9±0.6)μmol/L]略低于对照药[IC50=(9.3±1.1)μmol/L],化合物2k对EC-109的抑制活性[IC50=(8.5±0.9)μmol/L]接近对照药[IC50=(5.9±1.0)μmol/L].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双苯甲酰丙酮缩乙二胺合钴(Ⅱ)配合物,利用X单晶衍射技术和元素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包参数为:a=1.7297(9)nm,b=0.7148(4)nm,c=2.1099(12)nm,β=110.752(2)°,V=1.83807(13)nm3,Dx=1.465Mg/m3,Z=4,μ=0.090mm-1,F(000)=844,S=1.01。对于3103(I2σ(I))个可观察点,最终偏差因子R1=0.030,wR2=0.074。Schiff碱的4个配位原子[N(1),N(2),O(1),O(2)]与中心金属Co(Ⅱ)配位,形成轻度扭曲的平面正方形N2O2Co构型。考察了该化合物在不同共催化剂的活化下催化丁二烯聚合的行为,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氯铝(Al2Et2Cl3、AlEt2Cl)的活化下对丁二烯聚合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顺-1,4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典柱色谱法从三七内生真菌Talaromyces purpureogenus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1和2),经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确认其结构均为Drimane倍半萜.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比较电子圆二色谱(ECD)、旋光(OR)与实验值的方法鉴定了化合物1和2的绝对构型.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25μmol/L).  相似文献   

10.
A Ru-arene compound containing two thiosemicarbazone ligands [(η6-p-cymene)Ru(TSC)2 Cl]Cl(1, TSC = benzophenone 4-methylthiosemicarbazo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HR-ESI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in vitro anticancer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x have been evaluated against 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SGC-7901, BEL-7404), and the IC50 values are 32.5 and 57 μ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1.
以4-甲氧基水杨醛和季戊四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席夫碱化合物H_4L,然后将配体H_4L分别与Ni(Cl O_4)_2·6H_2O、Cu(Cl O_4)_2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配位反应,得到2个席夫碱配合物[Ni_2(L)]·DMF(1)和[Cu_4(L)_2(DMSO)_3]·2DMSO(2)。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1和2都为双核配合物。初步研究了配体和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及其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QuinH)3Cl](I3)2的合成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次合成了单氯合三喹啉氢双三碘基盐[(QuinH)_3Cl](I_3)_2.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a=12.349(2),b=12.878(2),c=11.679(2)(?),α=100.82(1)(?),β=109.02(1)(?),γ=89.58(1)(?),V=1721.8(?)~3,Z=2,D_c=2.29g·cm~(-3).化合物分子由[(QuinH)_3Cl]~(2+)阳离子和Г_3阴离子组成.在配位阳离子中.Cl~-由三个喹啉氢阳离子包围.同时形成三个Cl…H-N分子内氢键.  相似文献   

13.
标题化合物是反应体系 (NH4) 3VS4/CoCl2 (PPh3) 2 /NEt4Cl在CH2 Cl2 中反应而得到的 ,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 :其晶体属于立方晶系 ,化学式为C2 6 H35 NCl3CoP ,空间群为Pa3 ,Mr=5 5 7.84,a =17.80 7(5 ) ,V =5 6 46 .4 3,Z =8,Dc=1.31g/cm3,F(0 0 0 ) =2 32 8,μ(MoKα) =9.6cm- 1 ,R =0 .0 6 2 ,Rw =0 .0 6 7。标题化合物分子结构具有结晶学三次轴对称性 ,Co(II)原子为四面体配位 ,键角Cl-Co -Cl(113 .4(2 )°)大于键角Cl-Co -P(10 5 .2 (2 )°)。同时也讨论了标题化合物的电子光谱和变温磁化率  相似文献   

14.
由二苯并-18-冠-6出发,合成了4′,4″,5′,5"-四(2-羟基苯亚甲基亚氨基)二苯并-18-冠-6(L1H4)及其5位取代衍生物(取代基R=CH3,OH,OCH3,Cl,NO2)L2H4~L6H4.它们依次与硝酸钾和醋酸钴反应,制得1:1:2的钾(Ⅰ)/双钴(Ⅱ)配合物LCo2·2H2O·KNO3(L=L5,L6)或其某些二氧加合物LCo2(2O2)·2H2O·KNO3(L=L1~L4).考察了取代基R和冠醚环配合的钾离子对二氧加合物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吸电子基(R=Cl,NO2)的钾(Ⅰ)/双钴(Ⅱ)配合物不能形成二氧加合物;冠环中的钾离子会导致二氧加合物中两个Co-O2键热稳定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两个优势结构单元的组合设计了一个含氮杂环新骨架哒嗪并[6,1-b]喹唑啉酮,并发展了一条以2-氨基苯甲酸酯等为原料,以分子内酰腙跟酯基的分子内缩合反应为关键步骤,经4步反应来合成哒嗪并[6,1-b]喹唑啉酮衍生物的路线. 14个目标化合物4a~4n被合成,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和确认.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SK-OV-3, CNE-2, MGC-803, NCI-H460和人正常肝细胞LO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发现2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2-(4-溴苯基)-4-羟基-10H-哒嗪并[6,1-b]喹唑啉-10-酮(4b)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和2-(3-氯苯基)-4-羟基-10H-哒嗪并[6,1-b]喹唑啉-10-酮(4d)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的IC_(50)值分别为2.31和0.85μmol/L,远强于阳性对照药顺铂,与抗肿瘤天然药物喜树碱相当.用紫外光谱法、荧光滴定法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证实化合物可通过嵌入DNA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活性强而且毒性低的化合物4d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关系将人肺癌细胞NCI-H460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显著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而毒性高的化合物4b则可诱导细胞的双链DNA发生断裂.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铜反应,获得配合物Cu(Ⅱ)L1.H2O.0.25CH3CH2OH(2)[L1=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当将反应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8~9,获得Cu(Ⅱ)ClL2.3H2O(3)[L2=N-(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镍反应,获得配合物Ni(Ⅱ)L1.2.75H2O(4).用元素分析、1H NMR和IR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1和配合物2~4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2~4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2中,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4],在配合物3中,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3Cl],在配合物4中,镍原子为六配位[NiN2O4],三个配合物均为畸变八面体结构.抑菌活性大小的顺序:配合物3>配合物2>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7.
刘浪  贾殿赠  郁开北 《化学学报》2002,60(3):493-498
通过1-苯基-3-甲基-4-氯乙酰基-吡唑啉酮-5(PMCP)和氨基硫脲( TSC)缩合,形成了一种含NNS六元杂环的光致变色化合物(PMCP-TSC)。利用元 素分析,MS,”1H NMR,IR和UV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对它的光致 变色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出了光致变色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并用X线单晶衍射仪测 定了PMCP-TSC变色后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具有P2_1/c空间群,a = 0.105 10(2) nm, b = 0.150 61(3) nm, c = 0.993 70(10) nm, β = 107.890 (10)°, V = 1.496 9(4) nm~3, Z - 4, D_c = 1.417 Mg/m~3, μ = 0.232 mm~(- 1), F(000) = 672, R = 0.033 4, wR = 0.089 6。结构分析表明:其光致变色现 象是由于它在溶剂与光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从醇式到酮式的异构化。同时该化合物 经分子间氢键形成二聚体,又通过甲醇与本体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化合物形成具有三 维网络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杜成  任玉杰  王庆伟  金鹭 《有机化学》2013,(6):1279-1283
以白藜芦醇、氯乙酰氯、对甲苯磺酰氯、对甲苯甲酰氯为原料,合成9种新的白藜芦醇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13C NMR和HRMS所表征.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a,6a,7b,8b和11c对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比白藜芦醇高,其中化合物6a和8b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IC50值分别为22.7和18.0μmol/L,活性高于白藜芦醇(IC50=114μmol/L),且在150μmol/L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达95.5%和87.7%.  相似文献   

19.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 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铜反应, 获得配合物Cu(Ⅱ)L1·H2O·0.25CH3CH2OH(2)[L1=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 当将反应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8~9, 获得Cu(Ⅱ)ClL2·3H2O(3)[L2=N-(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 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镍反应, 获得配合物Ni(Ⅱ)L1·2.75H2O(4). 用元素分析、1H NMR和IR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1和配合物2~4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配合物2~4的晶体结构. 在配合物2中, 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4], 在配合物3中, 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3Cl], 在配合物4中, 镍原子为六配位[NiN2O4], 三个配合物均为畸变八面体结构. 抑菌活性大小的顺序: 配合物3>配合物2>化合物1.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环自组装和多卤阴离子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1,4-PMNH3)·(18-crown-6)]·[(H3O)·(18-crown-6)]2·[(H2O)·(18-crown-6)]·(18-crown-6)·(Bi2Cl9)(1)。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2.483 0(3)nm,b=1.161 8(3)nm,c=3.316 1(2)nm,V=9.566(2)nm3。并通过其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大环超分子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并在室温下对其固体荧光性质进行测试表征。通过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