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FAAS法分析当归、黄芪及当归补血汤中金属元素的形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当归、黄芪及当归补血汤中锌、铁、锰、铜、镁、钙、镍7种金属元素在药材中的总含量,以及水煎液中各金属元素的水溶态、醇溶态含量,探讨了配伍和酸度对水煎液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药中金属元素的形态与中药成分、配伍情况及作用靶位(肠胃)的酸度有关,配伍及酸度对中药中金属元素的溶出率及水煎液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药中锌的形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取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中药水煎液中锌在人体胃肠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十二味中药药材及其水剪液中锌的含量,水煎液中水溶态锌、醇溶态锌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中药中锌的水煮溶出率较氏,中药中锌的形态与中药成分,配伍情况及作用靶位(胃肠)的酸度有关,酸度及配伍对中药中锌的溶出率及水煎液中锌的形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药川芎和赤芍配伍规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应用HPLC-PAD-MS研究中药配伍多种化学成分的基本思路,指出应用色谱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及质谱等多信息、综合对照的方法确定合煎液中各峰的归属,从而进一步研究了中药的配伍规律.首先建立了一套稳定、重复而可靠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分离,再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对分离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处理.在HPLC-PAD-MS分析中可得到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紫外光谱和分子量信息.通过比较合煎液和单煎液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及分子量信息可确定合煎液各峰的归属,最后比较了单煎液和合煎液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川芎和赤芍配伍后有一新峰产生,同时有两个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建立的代谢前后生物碱成分的电喷雾质谱半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药对共煎液经大鼠肠内菌群代谢后主要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对制川乌与浙贝母、法半夏、白蔹分别配伍后共煎液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肠内菌生物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伍后中药浙贝母增加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法半夏降低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而白蔹对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在代谢过程中,大鼠肠内菌群能够将复方中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脂型生物碱,从而达到中药配伍的减毒增效目的。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和肠内菌代谢研究证明了制川乌配伍及代谢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麻黄与甘草药对配伍前后水煎液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变化,并通过小鼠的耳廓肿胀试验考察了甘草、麻黄单煎液及药对共煎液的抗炎活性变化.分别通过HPLC法和GC-MS法对甘草与麻黄中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单煎液和药对共煎液的对比,发现麻黄与甘草配伍共煎液中麻黄碱(含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14.52%;甲基麻黄碱(含甲基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64.0%;甘草酸含量增加了13.50%;而甘草苷含量降低了19.38%.药效实验证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抗炎作用较甘草麻黄单煎液明显增强.从而在主要成分的变化程度上揭示了甘草与麻黄配伍过程中的增效机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了麻黄与甘草药对配伍前后水煎液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变化,并通过小鼠的耳廓肿胀试验考察了甘草、麻黄单煎液及药对共煎液的抗炎活性变化。分别通过HPLC法和GC-MS法对甘草与麻黄中主要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单煎液和药对共煎液的对比,发现麻黄与甘草配伍共煎液中麻黄碱(含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14.52%;甲基麻黄碱(含甲基伪麻黄碱)的含量增加了64.0%;甘草酸含量增加了13.50%;而甘草苷含量降低了19.38%。药效实验证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抗炎作用较甘草麻黄单煎液明显增强。从而在主要成分的变化程度上揭示了甘草与麻黄配伍过程中的增效机理。  相似文献   

7.
以电喷雾质谱法作为研究方法,以内标化合物为切入点,对复方中双酯型、单酯型及脂型生物碱的生物转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电喷雾质谱对代谢前后生物碱成分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中药复方甘草附子汤和术附汤经大鼠肠内菌群代谢主要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配伍中药甘草和白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在代谢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附子炮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电喷雾质谱方法(ESI-MS)分析了附子加辅料(甘草)炮制前后水煎液中二萜类生物碱在种类和含量方面的变化,通过加入内标化合物,建立了电喷雾质谱的半定量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中药配伍炮制过程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并能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的分析结果鉴定配伍后产生的新的化学成分,在共煎液中的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和乌头碱的相对含量分别是单煎液中的5.67%、4.05%和4.88%。通过研究附子与甘草的单煎液、共煎液以及药渣中化学成分的变化,揭示了甘草作为辅料,在炮制过程中对附子减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定量分析了川乌单煎液及其与生半夏、法半夏、全瓜蒌、瓜蒌皮、瓜蒌籽、浙贝母、川贝母、白蔹、白芨共煎液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并利用电喷雾质谱通过加入内标的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生川乌配伍前后生物碱成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生川乌与生半夏、瓜蒌籽、全瓜蒌、瓜蒌皮、浙贝母、白芨的共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高于生川乌单煎液而生川乌与法半夏、川贝母、白蔹的共煎液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微弱或有所减少.电喷雾质谱半定量分析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分析结果一致,并且与上述药对的LD50值结果也基本一致.而毒性成分的变化趋势与共煎前后溶液的pH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藜芦的化学指纹图谱, 并分析毒性生物碱在不同比例配伍混煎前后溶出量的变化. 同时利用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来考察配伍后的毒性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 各配伍组(A~H)样本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明显区分, 并结合Loadings图谱和数据库确定了配伍化学指纹图谱中的17种藜芦生物碱毒性成分, 当固定藜芦用量为LD50且藜芦比例大于丹参时, 藜芦定、伪介芬胺等生物碱溶出高于或与藜芦单煎液相当, 但随着丹参比例增加, 上述生物碱溶出呈逐渐下降趋势, 当丹参比例大于藜芦时, 生物碱溶出低于藜芦单煎液. 不同比例丹参藜芦配伍急性毒性实验毒性变化规律与上述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 表明上述毒性生物碱可能是藜芦与丹参特定比例配伍后毒性增强主要化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化学振荡的由来、特点以及化学振荡理论研究、化学振荡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化研究化学振荡机理可以建立中药新型的准确、快速、方便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讨降脂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与其药用价值的相关性。以常用的10种降脂中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其所含微量元素进行测定,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信息解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因子含有降脂类中药微量元素含量88.96%的信息。根据主成分得分图和聚类分析谱图,可将10种中药分为两类。找出了与每类中药相关性密切的微量元素,解释了10种中药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初步揭示出10种降脂中药的微量元素与其功效存在相关性,为该类中药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利用HPLC-DAD提供的二维化学数据信息, 通过多组分光谱相关色谱方法及化学计量学分辨技术, 对相同试验条件下所得的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的色谱组分进行了比较和归属分析. 结果表明, 在当归补血汤色谱响应值较高的21个色谱峰中, 8个色谱峰的组分来自当归, 6个色谱峰的组分来自黄芪, 7个色谱峰的组分同时来源于当归和黄芪. 其中一些色谱峰簇中的其它组分发生了消长变化, 既有新物质的产生, 又有原有化学成分的消失, 说明中药复方配伍的药效物质基础不仅是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总和, 还有单味药在复方配伍过程中各种成分的相互作用. 本方法为中药复方与单味药化学组分的比较及归属分析, 尤其对重叠色谱峰簇的组分比较分析提供了方便、 快捷及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全国各地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10批次大活络丸中12种无机元素及建立的指纹图谱,尝试用成分数据分析法、向量相似法和模糊聚类法建立全国无机元素的指纹图谱和中药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研究表明,建立无机元素指纹图谱控制中成药中无机元素的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用于全国各地不同厂家生产的大活络丸无机元素的质量控制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土壤无机元素与中药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几年土壤无机元素与中药品质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土壤无机元素影响中药品质的机制研究、土壤无机元素影响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土壤无机元素与中药道地性关系的研究,以及土壤无机元素与中药毒性关系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昊  李静  秦竹  周群  孙素琴 《分析化学》2003,31(7):828-83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鉴别了350种中药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借助于各种药用植物和动物配方颗粒的FTIR指纹图谱的差别可进行快速分类鉴别;根据配方颗粒与中药原药材谱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中药材经过炮制、加热、水提处理后,配方颗粒与原药材之间在谱图上所代表的化学成分上的异同可以进行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凭借不同炮制方法与未经炮制处理的配方颗粒间FTIR谱图的差别,可以进一步分析炮制后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变化,不同炮制方法对配方颗粒化学成分的影响;对于不同厂家的配方颗粒及同一厂家不同生产批号的配方颗粒也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研究。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  相似文献   

17.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中药材中没食子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快速简便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中药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利用酸性介质中Fe3+-H2O2体系生成羟基自由基氧化没食子酸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用罗丹明6G来增敏化学发光.研究了影响化学发光的各种因素,探讨了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0.18 mol/L HCl,0.04 mol/L FeCl3,1.0 mol/L H2O2与1.0×10-4 mol/L罗丹明6G溶液组成最优的化学发光体系,没食子酸浓度在1.0×10-5~1.0×10-2 g/L和0.01~1.0 g/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84和0.9947,检出限为3.0×10-6 g/L.对1.0×10-4 g/L没食子酸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利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中药材诃子和没食子中的没食子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评进了当前中药徽量元素研究中的若干热点课题;1.微量元素与中药品种、产地的关系;2.微量元素与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的关系;3.中药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4.中药内有机成分与微量元素的相互关系;5.微量元素对中西药配伍的影响;6.微量元素的毒副作用.共引用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9.
五种中药中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巴戟天、大黄、陈皮、板蓝根、茯苓等5种中药材中的7种金属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的线性良好,重现性在3.3%~11%之间,精密度在2.6%以内,回收率满足定量分析要求;5种药材中铅均未超标,茯苓中镉超出国家标准;5种药材里的铜含量均有超标,其中,巴戟天超标最严重;铁在5种药材中的含量最高,其中以巴戟天含量最为丰富,达到了746.750 mg/kg,其次是锌和锰,铬的含量最少。结论:对5种药材中铜均出现超标,虽然在边缘位置,但应该予以重视;巴戟天中丰富的铁元素,可能在防止癌变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