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乌头与贝母配伍化学成分变化的UPLC/Q-TOF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超  王宇光  梁乾德  让蔚清  肖成荣  高月 《化学学报》2011,69(16):1920-1928
利用UPLC/Q-TOFMS对中药十八反药对——乌头贝母配伍的合煎液与合并液进行检测,经过MassLynx 4.1分析其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发现合煎后次乌头碱水解受到部分抑制,而其他主要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溶出较少且水解较彻底,乌头与川贝配伍合煎的毒性相对较小,因而可能通过合理炮制减毒后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工艺,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出了粒径为5μm单分散(分散系数≤5%)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0.16μm,分散系数ε=0.02,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表面非常光滑,无破损,无缺损。对影响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微米级单分散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米级单分散共聚物微球 ,粒径为 5 4 μm .将分散聚合体系与乳液聚合体系进行了比较 ,并对共聚物微球的形貌、粒径分布及共聚情况进行了表征研究 .  相似文献   
4.
以丁烷液化气为燃料,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电源,可以进行全天候的充电,是未来理想的充电模式。研究了以丁烷为燃料的可以便携的直接火焰燃料电池堆。该电池结构和电性能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工作站进行了表征。该电池堆由3片以Ni/YSZ为阳极支撑形的单电池构成。该电池堆操作开路电压为2.1 V,最大输出功率为0.24 W,可带动小风扇连续运行超过4 h。运行4 h后电池阳极没有积炭发生,说明该电池可以连续运行多个小时,可用作便携充电电源。  相似文献   
5.
金MPC掺杂琼脂-明胶复合泡沫的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表面包覆水溶性硫醇单分子层的金团簇(MPC)对琼脂-明胶复合泡沫进行掺杂。研究表明,掺杂泡沫轴向密度均匀,金MPC粒径小,不聚焦,在泡沫中分散良好,掺杂对泡沫微观形貌没有明显影响。当掺杂泡沫密度低至5.8 mg/cmcm3,、掺杂质量分数高达30%时,金MPC在复合泡沫中不发生沉降或聚集。以水作溶剂,成功制得密度小于10 mg/cm3,孔径小于100 mm的金MPC掺杂琼脂-明胶泡沫靶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已经报道的可溶性金团簇的合成方法中,Brust于1995年提出的合成方法是最成功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氯金酸还原,所得金纳米粒子可在反应体系中原位“自组装”上一个单层的保护层,即用有机分子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最终得到可在适当溶剂中良好分散的单层保护团簇MPC。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制备银、铜及某些合金的MPC。  相似文献   
7.
基于UPLC/Q-TOF-MS分析附子半夏配伍相反的物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附子半夏药对配伍相反的物质基础,从化学成分层次阐释其配伍相反机制.基于UPLC/Q-TOF-MS建立附子半夏药对配伍后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药对配伍在合煎过程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变化,找出差异变化显著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时附子半夏药对合煎液中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10-OH-中乌头碱,10-OH-乌头碱等的含量明显增高,而中乌头原碱,去乙酸中乌头原碱,去乙酸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10-OH-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等含量降低.附子半夏药对配伍应用时双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明显增高,而单酯型二萜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降低,这可能是附子半夏药对配伍相反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藜芦的化学指纹图谱,并分析毒性生物碱在不同比例配伍混煎前后溶出量的变化.同时利用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来考察配伍后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各配伍组(A~H)样本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明显区分,并结合Loadings图谱和数据库确定了配伍化学指纹图谱中的17种藜芦生物碱毒性成分,当固定藜芦用量为LD50且藜芦比例大于丹参时,藜芦定、伪介芬胺等生物碱溶出高于或与藜芦单煎液相当,但随着丹参比例增加,上述生物碱溶出呈逐渐下降趋势,当丹参比例大于藜芦时,生物碱溶出低于藜芦单煎液.不同比例丹参藜芦配伍急性毒性实验毒性变化规律与上述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表明上述毒性生物碱可能是藜芦与丹参特定比例配伍后毒性增强主要化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水溶性金单层包覆团簇的制备与光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硼氢化钠在水溶液中还原氯金酸,并以水溶性硫醇巯基丁二酸在生成的金核表面包覆单分子层的方法,制备了单层包覆金团簇(M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果表明,巯基丁二酸与金形成了Au-S键,并得到了Auzx(SR)y形式的MPC。TEM照片显示,当Au和S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3时,金MPC的核尺寸约为2 nm。探讨了制得的金MPC的紫外-可见吸收特性及荧光特性,发现金MPC水溶液在520 nm附近无紫外吸收现象,而在451及480 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可在796 nm附近观察到明显的荧光现象。反映表面等离子基元共振的520 nm附近吸收峰的消失是量子尺寸效应作用的结果。荧光现象与金MPC表面全充满的5d10和6(sp)1导带间的带间跃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丁  诸雪征  王宇光 《应用声学》2017,25(3):115-118
文章结合某型防化装备结构特点,以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需求为牵引,基于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防化装备数据终端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该终端能够对装备自检数据、工作数据、状态数据、故障数据和报警数据等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和实时状态监测,测试验证了其对某型装备信息采集传输存储的准确性,能够有效指导防化装备研制改进和供管修训等活动,创新性地为后续应用开发提供了基础化、标准化的信息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