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磷钼酸掺杂的聚吡咯薄膜电极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离子在导电聚合物修饰电极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止匕自从导电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研究开始以来,A们尝试了在导电聚合物膜中掺杂各种各样的离子[‘一句,以使导电聚合物膜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在这些众多的掺杂离子中,人们无感兴趣的是将那些电活性阴离子作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中,如时C叫6【‘,司、杂多酸根离子”河等·将电活性阴离子作为对离子掺杂人导电聚合物膜修饰电极中,有助于人们对这种修饰电极的研究,因为这些对离子可以作为一种探针来检测对离子在腰中的传输情况.杂多酸掺杂的导电聚合物电极还具有电催化性能,对…  相似文献   

2.
聚苯胺/分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众多的导电高分子中,聚苯胺具有原料易得、合成简便、能进行快速与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储存高密度的电荷等优点,在能源、光电子器件、电容器、传感器、分子导线和分子器件,以及电磁屏蔽、金属防腐和隐身技术等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将导电聚苯胺用于超电容器,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明治电池和伏安法测试了不同制备条件的Nafion基氧化还原聚合物膜在空气中的电荷传输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混合适量聚乙二醇(PEG)的Nafion基金属联吡啶配合物{Nafion[M(bpy)2+3, PEG](M=Ru, Fe)}膜的表观电荷传递扩散系数(Dct)达到10-6-10-7 cm2·s-1 , 电子或空穴迁移率(μ)达到10-4-10-5 cm2·V-1·s-1. 在导电玻璃(ITO)电极与Nafion基氧化还原聚合物膜界面引入一层导电聚苯胺(PANI)后, 降低了其接触电阻, 使氧化还原聚合物膜的Dct提高至10-5-10-6 cm2·s-1, μ提高至10-3-10-4 cm2·V-1·s-1, 且工作电流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 该固态氧化还原聚合物膜的性能比较稳定, 在空气中放置30天后其Dct和μ降低得很少.  相似文献   

4.
聚邻甲苯胺(POT)、聚2,5二甲氧苯胺(PDMAn)和聚间氯代苯胺(PClAn)由化学法合成而得,用它们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铂上成膜以制得聚合物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1mol/LH2SO4中,POT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PDMAn只在较负的电位区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而PClAn不呈氧化还原活性.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征与循环伏安图相对应.三种聚合物膜电极在0.5mol/LK3[Fe(CN)6]溶液中的伏安图也证明铁氰离子的还原速度依POT>PDMAn>PClAn的顺序而下降.环取代基的影响用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进行解释.可溶性聚苯胺便于制作大面积器件,环取代基对调节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含铁聚丙烯酸是一种新的止血剂。其制法是在含有莫尔盐-过硫酸钾氧化还原体系的水相介质中,使丙烯酸聚合。当聚合物中铁含量不超过2.5%时,聚合物可以很好地溶于水。聚合物中的铁含量决定于莫尔盐的  相似文献   

6.
戴李宗  吴辉煌 《电化学》1998,4(3):241-245
聚邻甲苯胺(POT)、聚2,5 二甲氧苯胺(PDMAn)和聚间氯代苯胺(PClAn)由化学法合成而得,用它们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在铂上成膜以制得聚合物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1mol/LH2SO4中,POT的氧化还原分两步进行,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PDMAn只在较负的电位区呈现两对氧化还原峰,而PClAn不呈氧化还原活性.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特征与循环伏安图相对应.三种聚合物膜电极在0.5mol/LK3[Fe(CN)6]溶液中的伏安图也证明铁氰离子的还原速度依POT>PDMAn>PClAn的顺序而下降.环取代基的影响用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进行解释.可溶性聚苯胺便于制作大面积器件,环取代基对调节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永舫 《电化学》2004,10(4):369-378
简要介绍本研究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和电化学性质研究中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包括吡咯电化学聚合条件的影响、电化学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反应动力学、导电聚吡咯的两种掺杂结构及其两步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和电化学过氧化的机理、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质、导电聚合物稳定性的电化学解释等等.  相似文献   

8.
四(4-硝基苯基)卟啉和四(4-氨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是含有4个反应活性基团的卟啉衍生物,可在模拟某些生物过程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树枝状或簇状分子中作为富电子中心,也可直接用来制备光电器件或作为光电功能聚合物的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因此,TAPP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9.
功能化聚(2,5-二甲氧基苯胺)膜的电化学和电催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2,5-二甲氧基苯胺)含有对称的环取代基,其电化学活性可与PAni相比拟.该聚合物具有三种氧化态,即完全还原态(L)、半氧化态(E)和完全氧化态(P),在伏安曲线上分别于0.19和0.51V处出现L/E和E/P转变峰.掺杂态聚合物和本征态聚合物的氧化还原分别经历L=EH=P和LH=EH=P路径,其中E/P转变峰电位随pH升高而发生负移.铂化的聚合物电极对异丙醇的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随着扫描时间延长,氧化电流逐渐提高;聚合物与铂微粒相互作用,改变铂微粒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使催化体系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抗中毒能力.在pH=4.7的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异丙醇氧化仍具有催化活性.聚合物在空气中存放太久(3年)会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PS-b-PMMA对PVC/SBS共混体系界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种不相容的聚合物组成的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可以显著提高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目前的理论解释是嵌段共聚物在不相容的聚合物间形成界面层,通过降低组分间的界面张力、增强界面粘接力达到增容目的[‘-‘1.但是这一假设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循环伏安一步共聚法在碳纳米管修饰的铂基体上制备了电活性碳纳米管/聚苯胺/铁氰化镍(CNTs/PANI/NiHCF)复合膜.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能谱仪(ED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复合膜组成及其表面形貌,并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和电化学阻抗(EIS)等测试了复合膜的循环稳定性与电化学容量性能.研究表明:CNTs/PANI/NiHCF复合膜为三维多孔有序的网络状结构,PANI和NiHCF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并沿CNTs均匀分布;在电流密度为2mA.cm-2时,CNTs/PANI/NiHCF复合膜的比容量高达262.28F.g-1,比能量为29.51Wh.kg-1,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比功率可达10228.61W.kg-1;在2000次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复合膜的电容量仅衰减19.92%,电荷充放电效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CNTs/PANI/NiHCF有机-无机杂化膜具有良好的功率特性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是一种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材料.  相似文献   

12.
新型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合成及其电化学电容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得了草酸掺杂聚苯胺(H2C2O4-PANI)和柠檬酸掺杂聚苯胺(C6H8O7-PANI),并与盐酸掺杂聚苯胺(HCl-PANI)做了对比研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掺杂聚苯胺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测试对材料在1 mol/L HCl溶液中的电化学电容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酸掺杂的聚苯胺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电化学性能也有差异.与盐酸和柠檬酸掺杂的聚苯胺相比,草酸掺杂制备的聚苯胺表现出更优良的电化学电容行为,单电极比电容可达670 F/g.  相似文献   

13.
纳米纤维聚苯胺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脉冲电流方法(PGM)合成了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导电聚苯胺(PANI).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层观察表明, PANI膜是由直径约为100 nm的掺杂态聚苯胺纤维交织而成.以纳米纤维状聚苯胺组成电化学电容器,研究了其电化学电容性能,并与恒电流方法(GM) 制备的颗粒状PANI电容器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沉积电量下,PGM制备的纳米纤维状PANI电化学电容器比颗粒状PANI电化学电容器具有更大的电容容量,其电化学电容器的比电容可高达699 F•g-1,能量密度为54.6 Wh•kg-1.并且该电化学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  相似文献   

14.
聚苯胺薄膜电极上示差脉冲伏安法可逆波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斌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5,53(3):254-262
本文提出了聚苯胺(PANI)薄膜电极上示差脉冲伏安法可逆波理论,经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A fast, simpl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new electrochemical method capable of enhancing the conductivity of a preformed polyaniline film has been found. Utilizing this method of electrochemical forcing pre-treatment at a certain effective voltage, a polyaniline solid matrix can be made more conductive. For example, the conductivity of a preformed polyaniline film (as thick as 10 μm) can be easily enhanced by abo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within a pretreatment time of only ca. 5 min. The UV-Vis-NIR and ESR spectroscopic evidences indicated that the charge carriers in the polyaniline matrix are more delocalized after such electrochemical pretreatments. The results of CV 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ant polyaniline film has higher charge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a greater redox rate. Such phenomenon may be linked with a possible backbone conformational change, as induced by this novel electrochemical pretreatment, within the solid matrix ofpolyaniline film.  相似文献   

16.
聚苯胺薄膜电极上循环伏安法可逆波理论和验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聚苯胺薄膜电极上循环伏安法可逆波方程式,对伏安曲线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聚苯胺薄膜电极是利用浓度为1.09mol/L苯胺溶液(内含2.0mol/L HCl)在铂电极上用恒电流(0.01-0.1mA/cm^2)使苯胺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经聚合获得。结果表明,该法得到的聚苯胺膜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和单一性。在10mol/L HCl底液中获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与理论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Polyaniline/MC (mesoporous carbon) composite was synthesized by in situ chem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was used as a new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 The composite was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electrochemical capaci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tests with a three‐electrode system in a 10 wt% H2SO4 solution. The polyaniline/MC composite electrode shows much higher specific capacitance than pure MC electrode,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polyaniline onto the pore surface of MC.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掺杂亚铁氰化钾离子的聚哟咯膜内的电荷传输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聚吡咯膜内的电荷传递可以处理成电子在膜内的扩散模型,电荷传递速度可以 用电子表观扩散系数(Dapp)来表征。Dapp的大小由聚合物膜的结构、电活怀离子之间的过及对离了在膜中的运动决定。  相似文献   

19.
低温合成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的电化学电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长约为2-3 μm, 外径约为300-400 nm 的樟脑磺酸掺杂聚苯胺微管.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 生成的聚苯胺微管管径受樟脑磺酸浓度的影响, 高浓度的掺杂剂有利于管状聚苯胺的形成. 采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技术对不同产物的电化学电容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苯胺单体与樟脑磺酸的摩尔比为1:1时所得掺杂态聚苯胺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单电极比电容达到522 F·g-1.  相似文献   

20.
徐坤  周开岭  汪浩  刘晶冰  严辉 《电化学》2019,25(6):690-698
本文采用电位阶跃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紫外可见光光度法研究了聚苯胺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聚苯胺薄膜颜色多变,颜色在浅黄色到绿色再到蓝色之间变化,本文研究在不同的颜色变化区间内聚苯胺薄膜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在黄色到蓝色(0.4 V ~ 1.2 V)以及绿色到蓝色(0.8 V ~ 1.2 V)区间变化时,电致变色循环性能较差,而在黄色和绿色(0.4 V ~ 0.8 V)之间变化时循环稳定性能良好,着色时间为4.5 s,着色效率高达159.48 cm2·C-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