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1]给出过设位移为双三角级数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平面问题的两个例题。文[2]指出了[1]的错误,给出了一种正确解答。文[3]也对[1]作了讨论,找到若干种(见其表1、2)能使[1]的解答成立的特例。但[2]的解答带有"l+ ...  相似文献   

2.
螺旋型电流发生器的电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文献[4]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旋型电流发生器电感计算的两个新模型:双迴路模型和单迴路模型。新模型给出的电感计算公式克服了文献[4]中所给出的公式的局限性和经验性,得到了同实验测量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胡超  周传平  Fai Ma  刘殿魁 《力学学报》2012,44(5):938-942
基于文献[8]给出的平板弯曲振动精确化方程,对含圆孔平板中弹性波散射与动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分别基于Mindlin板与精确化板方程在不同参数下圆孔动弯矩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较低频率和薄板情况下,基于文献[8]的方程与基于Mindlin板理论得到的动弯矩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在较高频率和厚板情况下,基于文献[8]的方程与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动弯矩结果相差较大,最大值超出可达16%.由于文献[8]给出的平板振动精确化方程是在没有任何工程假设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其分析计算结果更精确一些.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文献[1]中对称楔超空泡绕流的阻力系数计算公式。此公式与平板绕流的试验结果[2]及Lindsey[3]的对称楔的试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5.
刚粘塑性强化体动力学中的几个极值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1]、[2]、[3]的基础上,建立了刚粘塑性强化体动力学中的应力~加速度和加速度极值原理及与之对应的广义变分原理。并且给出了速度极大和极小原理。使用本文中的原理计算了一些简单的例题,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快速地对叶轮机械出口复杂流场进行详细研究,本文改进了文献[1]、[2]、[3]、[4]、[5]所介绍的周期性单点采样,集平均技术,利用微计算机发展成在叶轮转动一周时对多测点同时采样的技术。并通过软件有效地减小了由于转速波动引起的数据误差,同时提出了用于单丝水平热线测量数据处理的实用公式。依靠绕探针轴转动能测量二维流场的平均参数及脉动参数。最后给出了该技术在离心式叶轮出口流场测量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大柔度钢压杆稳定性设计的通用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解决了型钢截面压杆在大柔度时直接设计问题并给出相应公式.本文在此基础上把简单截面和文[1]公式归为一个通用公式.首先引入“形式参数 B”,其意义见表1.对于简单截面和型钢均有下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微分变分原理导出非保守场守恒定理及给出某类连续介质力学的守恒定律。从某种角度看是对文献[1]的推广和补充,同时也对文献[1]的某些结果作了商榷。  相似文献   

9.
老亮 《力学与实践》1989,11(4):73-74
文献[1]发表后,我们写了《对〈铸铁单向压缩破坏的最大剪应力理论之否定〉一文的讨论》,于1985年11月投寄《力学与实践》.今又看到文献[2]和[3],想再谈几点看法.1.文献[1]是从宏观分析来否定最大剪应力理论的.虽然结论中有"被现有宏观理论所否定的最大拉应力"一句,但人们只是在文献[3]发表后才知道作者的结论是从细观得出的.鉴于文献[3]亦未给出这个问题的细观分析,所以这里仍限于从宏观来讨论问题.2.对于最大拉应变理论,文献[3]不再象文献[1] ...  相似文献   

10.
是虚功原理的反例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纭 《力学与实践》1988,10(3):51-53
文[1]给出了平衡条件 Q_j=0(j=1、2,…s)的一个反例:约束在 y=x~2,x≥0上的质点 m,若选y 为广义坐标,则在平衡位置 y=0上,Q_y=δW/δy=-mg≠0;文[2]继续给出例证:约束为(?)或 y=x~3,若选 y 为广义坐标,在平衡位置 y=0上,同样有 Q_y≠0.文[3]指出:导致矛盾的原因很简单.即在平衡点附近的可能位移,如用广义坐标 y 表 ...  相似文献   

11.
THEUNIQUENESSANDEXISTENCEOFSOLUTIONOFTHECHABACTERISTICPROBLEMONTHEGENERALIZEDKdVEQUATIONLiWen-shen(李文深)(NortheastForestryUniv...  相似文献   

12.
江涛  陈耀松 《力学学报》1996,28(2):233-238
利用非定常变换将流体流动的复杂区域变到一个固定的矩形计算区域,然后用高效的数值方法对此强非线性问题进行积分.由于变换本身是随自由面变化而变化,刻画这一变换的参数将作为未知量与其它待求流动参数在积分过程中同时求得.本方法对流动问题不作任何限制,可以计算非常复杂的自由粘性流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无限元与相同子结构串的一致性及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汉礼 《力学学报》1995,27(6):719-723
讨论了无限元方法 ̄[1]与相同子结构串分析 ̄[2]的一致性,综合文[1]和[2]得到一种通用算法,依据文[3]尚可应用于LQ控制问题,且提出一种直接求出转移矩阵的算法,具有简便和较高精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In 1969,Lew and Fung[1]considered the inlet flow into a se-mi-infinite circular cylinder at low Reynolds number.Dagan etal.[2]in1982 obtained a series solution for the creeping motionthrough a pore of finite length directly.The numerical resultsobtained in[1]also describe the entrance flow in a tube of afinite length as the Fourier integrals in the general solutions arereplaced by Fourier series.In the present paper,the Fourier in-tegralss are evaluated numerically and the velocity,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stream function in the entry region of a semi-infinite circular cylindrical tube is close to the factor1.3 sug-gested by Lew and Fung[1].The collocation technique applied inthe present paper is shown to converge rapidly and it should beuseful in other similar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
利用文[1,5]的理论,本文提出用两个调和函数的方法求解横观各向同性的轴对称问题,将它引入加权残数法,推得了一系列简洁的边界型最小二乘配法公式,就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两个例题作了计算,得到了有用的结论。本文的方法比列赫尼茨基的重调和函数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通过有限元分析,在不同长度裂纹尺寸结构的临界破坏载荷下计算出临界断裂韧性值,然后从细观入手,在文献[1][2]等的工作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三维应力度参数R_σ与断裂韧性的关系。经过验证计算,证明该参数可用于描述结构尺寸效应的影响,能够在平面应变断裂韧性(参考值)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尺寸结构的临界断裂韧性J_C的值,适用于工程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经典非完整力学的一个争议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陈滨 《力学学报》1991,23(3):379-384
本文对文献[4]的论断提出不同意见。同时对传统的 Gauss-Appell- 非完整动力学理论和 Vacco 动力学理论的特征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V形切口的断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Carpenter的求解V形切口应力强度因子的围线积分法作改进,提高了计算精度,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在大量有限元计算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拟合了远场拉伸单边和双边V形切口板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文献(4)所提出的V形切口断裂准则,可以方便地对切口试件的断裂载荷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再论有限变形梯度的“和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文献[1]提出对有限变形梯度“和分解”的疑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网格湍流微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验研究了网格湍流从前期到后期整个连续衰变过程即湍能和Taylor微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高阶速度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是在一个低湍流度、低速风洞内,用TSI热线风速仪测得的,而拟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是用在风洞试验段入口处加网格产生的,本文的试验结果与文献[1]提出的涡旋结构理论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发现理论计算的和曲线与本文实测值非常吻合,本文的实测结果与Townsendt早年的试验以及Beanett七十年代末的试验也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这些试验结果彼此也很一致,因而,所有这些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都相互获得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