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蓉  谌晓洪 《物理学报》2010,59(10):6955-6962
用B3LYP/LANL2DZ方法对ZrnPd(n =1—13)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能量、频率、电子性质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Pd原子位于表面的异构体更为稳定,其中Zr7Pd,Zr12Pd团簇稳定性高,是幻数团簇,此外,相对于ZrnCo与ZrnFe团簇,ZrnPd团簇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较弱,化学稳定性更  相似文献   

2.
阮文  谢安东  余晓光  伍冬兰 《物理学报》2012,61(4):43102-04310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B3LYP方法在6-311+G(d)水平上计算并分析了 NaBn(n=1—9)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 同时, 讨论了团簇的平均结合能、能级间隙、二阶能量差分和极化率.研究表明:NaBn(n=1—9) 团簇基态绝大多数为平面构型. 能级间隙和二阶能量差分结果表明NaB3与NaB5是幻数团簇. 另外, 对平均线性极化率和极化率的各向异性不变量研究表明基态NaBn团簇的电子结构随B原子的增加虽然趋于紧凑, 但尚未形成特定的堆积方式.  相似文献   

3.
张彩霞  郭虹  杨致  骆游桦 《物理学报》2012,61(19):193601-19360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本文对小尺寸团簇Tan(B3N3H6)n+1 (n ≤ 4)的磁性和量子输运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此类体系采用三明治结构作为其基态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体系的磁矩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当把Tan(B3N3H6)n+1团簇耦合到Au电极上时, 形成的Au-Tan(B3N3H6)n+1-Au体系在有限偏压下展示出了较强的自旋过滤能力, 因而可以被看做是一类新型的低维自旋过滤器.  相似文献   

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纯的和Mn原子掺杂的(MgO)n (n=2~10)团簇的几何结构. 在Mn原子掺杂的氧化镁结构中, 获得了一系列的同分异构体和与之相对应的总能量.MnMgn-1On(n=2~10)的几何构型显示Mn原子优先取代低配位的Mg原子. 结构稳定性分析表明,除了(MgO)10团簇外,其它纯的和掺杂结构的平均结合能均随着团簇的增大而增强. MnMgn-1On团簇的二阶能量差结果表明MnMg5O6和MnMg8O9比相邻的团簇表现出更高的相对稳定性. 除了MnMgO2团簇的磁矩为3.00 μB外,其它掺杂结构的磁矩均为5 μB左右. 它们的磁性主要受电荷转移大小、原子在结构中的位置以及结构尺寸所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秀荣  包虹璐  李扬 《物理学报》2012,61(4):43601-04360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 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 优化了C19M(M=Cr,Mo,W)团簇的几何结构, 得出了它们的基态构型, 并研究了基态结构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 不同的M原子替换后, C19M的动力学稳定性相差不大, 而热力学稳定性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通过对C19M的前线轨道分析发现, M原子对各个轨道均有一定的贡献, M原子对各个轨道的贡献大致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C19M中金属原子M(M=Cr,Mo,W)上集中了大量的正电荷; C19M的芳香性随着M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6.
利用光电子能谱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TiGen-(n=7~12)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对于TiGen-负离子及中性TiGen,在n=8时出现了钛原子半内嵌的船型结构;在n=9~11时,新增的锗原子加盖到这种船型结构上,逐步形成钛原子完全内嵌的结构. TiGe12- 团簇具有一种钛原子内嵌的变形六棱柱结构. 自然布居分析结果显示,对于n=8~12的TiGen-/0 团簇,随着内嵌结构的形成,有电子从锗原子转移到钛原子,说明其电荷转移方式与结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唐春梅  郭微  朱卫华  刘明熠  张爱梅  巩江峰  王辉 《物理学报》2012,61(2):26101-02610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广义梯度近似对非典型富勒烯C22和过渡金属内掺衍生物M@C22(M=Sc,Ti,V,Cr,Mn,Fe,Co和Ni)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行计算研究.发现非典型富勒烯C22的基态结构是含有一个四碳环的单重态笼状结构.过渡金属原子的掺入明显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 C-M键既有一定共价性又有一定离子性.磁性、能级图、轨道分布和态密度图分析表明: M原子的3d轨道和碳笼的C原子的原子轨道之间存在较强的轨道杂化. Ti, Cr, Fe和Ni内掺的结构出现磁性完全猝灭现象. Sc和碳笼间是弱反铁磁作用, V,Mn和Co与碳笼间是弱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TiO2)n团簇上二氧化碳(CO2)的吸附和活化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CO2更倾向于吸附在(TiO2)n团簇的桥氧原子上,形成“化学吸附”碳酸盐络合物. 而CO更倾向于吸附到末端Ti-O的Ti原子上. 发现计算得到的碳酸盐振动频率值与实验获得的结果非常吻合,这表明配合物中CO2的几何构型与其线性型相比,有微小的弯转. 通过对电子结构、电荷密度、电离势、HOMO-LUMO以及态密度的分析,证实了CO2与团簇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相互作用. 从预测的能量分布图来看,(TiO2)n团簇上的CO2活化与结构密切有关,相比于块体的TiO2,CO2在团簇结构上更易于吸附和活化.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研究了内嵌金属富勒烯Tcn和Tcn@C70的平衡态结构、电子和磁性性质.研究表明C70能够内嵌Tcn团簇(n≤9).除了Tc2团簇,当n≤5时,形成内嵌金属富勒烯Tcn@C70是放热的过程,而当n>5时,这种过程是吸热的.在内嵌过程中,Tcn团簇的构型和电子结构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单独的Tcn团簇相比,Tcn@C70的总磁矩明显地降低.对体系的轨道分布,Hirshfeld分布和态密度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内嵌金属富勒烯体系里,电子可以通过Tc-C的有效杂化从Tcn团簇向碳笼转移,从而使得体系的整体磁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张蓓  保安  陈楚  张军 《物理学报》2012,61(15):153601-153601
本文采用基于自旋极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ConCm± (n=1-5; m=1,2)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 将ConC± (n=2-5)团簇中的一个Co替换为C原子, 个体的基态几何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在ConC2± (n=1-5)团簇的生长序列中, 发现从n=3开始团簇中的两个C原子有彼此分离分布的趋势, 我们分析, 这是Co金属能够维持单壁碳纳米管(SCNTs)保持开口生长, 成为非常有效的一种催化剂的重要原因. 同时, 将ConC± (n=2-5)团簇中添加一个Co原子后系统的总磁矩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 但仍保持奇偶交替的规律. 通过比较中性及带电的ConC以及ConC2 (n=1-5)团簇的碎裂能, 本工作发现: 由实验获取的SCNTs应均为带正电的体系, 这一结论与已有的实验模型拟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ZrnCo(n=1—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的计算,研究了ZrnCo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磁性.结果表明:Zr4Co,Zr7Co,Zr9Co和Zr12Co团簇的基态稳定性较高,是幻数团簇,尤其是Zr12Co团簇基态为Ih< 关键词nCo团簇')" href="#">ZrnCo团簇 平衡几何结构 稳定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12.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Zrn(n=2—16)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和频率计算.在充分考虑自旋多重度的前提下,对每一具体尺寸的团簇,得到了多个平衡构型,并根据能量高低确定了团簇的基态结构.综合团簇的结合能、离解能、二阶能量差分以及团簇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间的能隙可知Zr2,Zr5,Zr7,Zr13 关键词n团簇')" href="#">Zrn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基态结构 自旋多重度  相似文献   

13.
陈冬冬  邝小渝  赵亚儒  邵鹏  李艳芳 《中国物理 B》2011,20(6):63601-063601
We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relative stabili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mall bimetallic AunBe (n = 1, 2, . . . , 8) clusters using a density functional method at BP86 level. The optimized geometries reveal that the impurity beryllium atom dramatically affects the structures of the Aun clusters. The averaged binding energies, fragmentation energies, second-order difference of energies, the highest occupied-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gaps and chemical hardness are investigated. All of them exhibit a pronounced odd-even alternation, manifesting that the clusters with even number of gold atoms possess relatively higher stabilities. Especially, the linear Au2Be cluster is magic cluster with the most stable chemical st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charge-transferring direction between Au atom and Be atom changes at the size of n = 4.  相似文献   

14.
基于第一性原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 (GGA)对GenFe(n=1—8)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能量及频率的计算,得到了 GenFe(n=1—8)团簇在不同自旋多重度下的平衡构型及其基态结构.结果表明:GenFe混合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明显比相应纯锗团簇的平均结合能有所增大,即掺杂Fe原子可以提高锗团簇的稳定性;纯锗团簇的基态除了Ge2为自旋三重态外其他均为单重态,而混合团簇GenFe(n=1—8)的基态均为自旋三重态;对GenFe(n=1—8)团簇的磁性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团簇总磁矩随团簇尺寸增大基本稳定在2μB (只有Ge8Fe的总磁矩2.391μB较明显地偏离了2μB),另外团簇中Fe原子的磁矩在2.5μB左右振荡. 关键词nFe团簇')" href="#">GenFe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自旋多重度 磁矩  相似文献   

15.
孙建敏  赵高峰  王献伟  杨雯  刘岩  王渊旭 《物理学报》2010,59(11):7830-7837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广义梯度近似和交换关联函数对Cu吸附(SiO2)n(n=1—8)团簇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 Cu原子易于和带有悬挂键的Si原子作用并形成"铜岛膜"; Cu吸附(SiO2)n团簇后Si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减弱,O原子得到电子能力增强;Cu(SiO2)n(n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n (n=1—8)团簇')" href="#">Cu(SiO2)n (n=1—8)团簇 近红外吸收  相似文献   

16.
葛桂贤  井群  曹海宾  杨增强  唐光辉  闫红霞 《物理学报》2011,60(10):103102-10310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 对 Run Au和Run 团簇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并对能量、频率、电子性质和磁性质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Run Au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可以通过Au原子代替Run+1团簇中的Ru原子生长而成.除了局域的结构畸变,Run Au和Run+1团簇具有相似的几何结构.二阶能量差分、电离势、亲和势和分裂能表明Ru5, Ru8, Ru5Au, Ru8Au 是稳定的团簇,Au的掺杂没有改变Run 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电子性质的分析发现,当Au原子掺杂在Run 中,团簇的化学活性增加,且团簇的能隙主要由电子的配对效应决定;对于大多数团簇来说,Au原子掺杂提高了Run Au的磁矩. 关键词: n Au和Run 团簇')" href="#">Run Au和Run 团簇 几何结构 电子性质  相似文献   

17.
Equilibrium geometries, charge distributions, stabili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Ag-adsorbed (MgO) n (n = 1–8) cluster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with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 for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hollow site is energetically preferred for n⩾4, and the incoming Ag atoms tend to cluster on the existing Ag cluster. The Mulliken pop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g atom and Magnesia clusters is mainly induced by a weak atomic polarization. The adsorbed Ag atom only causes charge redistributions of the atoms near itself. The effect of the adsorbed Ag atom on the bonding nature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Magnesia clusters is minor. Furthermore,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first energy difference, fragmentation energies and electron affinities show that the Ag(MgO)4 and Ag(MgO)6 are the most stable among studied clusters. Supported by the Startup Fund of High-level Personal for Shihezi University (Grant No. RCZX200747)  相似文献   

18.
田付阳  王渊旭  井群  田凯  罗有华 《物理学报》2008,57(3):1648-165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PW91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BMgn,AlMgn(n=1—12)团簇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电子性质分析. 发现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加, B原子进入镁团簇的内部, 而AlMgn和镁团簇有相似的生长模式. B,Al原子的掺杂均能使镁团簇的平均结合能增大,稳定性增强, BMgn,AlMgn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最低能量结构 n和AlMgn团簇')" href="#">BMgn和AlMgn团簇 NBO电荷布居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项式方案构建了FenOm+(n+m=4)团簇的大量可能初始结构.运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理论中的PW91交换关联泛函对这些初始结构进行优化和频率分析,得到12个稳定的异构体.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分析了它们的结合能、对称性、键长、磁矩,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未占据轨道的能隙.发现Fe—O键在FenOm+(n+m=4)团簇的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团簇的总磁矩主要取决于铁原子的磁矩和各个原子磁矩排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