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中的“内能”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激发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物理学科学生学习的“内能”来源于物理科学的知识体验和成功感受.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关注学情“以人为本”,立足于物理科学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感受科学的真知,从而进一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能”,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的刻画与“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柏林 《物理》2001,30(8):466-471
近些年来 ,关于“复杂性”、“复杂系统”乃至“复杂性科学”的议论在国内外颇为流行 .出现了大批讨论“复杂性科学”的专著和文集 ,召开了许多以“复杂性”为论题的会议 .中国的“复杂性热”固然有偏好“新”提法的科学管理人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这也确实反映出科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自然科学在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前沿发展着 .探索宇宙演化奥秘和微观世界结构的两个尖端 ,涉及愈益庞大的投资和设备 ,往往成为单个国家难以独立支持的项目 .美国前几年下马的超级超导对撞机和现仍在巡天的哈勃望远镜是两个实例 .当今世界上 ,有幸直接从…  相似文献   

4.
马侃侃 《物理通报》2023,(5):140-143
物理建模是“科学思维”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一个学生核心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从“落磁”实验出发,结合学生在选考中所犯的错误,针对准确建模和区别相似模型,提出在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学科融合视角,结合地理学科中的“潮汐现象”在非惯性系中引入惯性力的概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进行科学推理和论证,对潮汐现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培养学科融合意识,学习并掌握新的物理知识,从科学本质的视角理解地理“反直觉”现象.  相似文献   

6.
实施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所以,物理实验是“合作”、“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展课堂内的、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的活动。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从活动中领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可以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 迷思概念” ( m i s c o n c e p t i o n)是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 “ 迷思概 念”是中学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 迷思概念”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 文字迷思” 这一新概念, 指出“ 迷思概念”的形成与汉语语系中的词汇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了解“ 文字迷思”有助于学生更加 有效地将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方面谈谈物理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9.
一、“四人帮”搞所谓“批判” 是为了篡党夺权 “四人帮”为了篡党窃国,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把黑手也伸进了自然科学领域.1969到1970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部分青年科学工作者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对相对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对爱因斯坦的错误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这时,政治骗子陈伯达和“四人帮”插手进来,进行干扰和破坏.陈伯达主张开万人大会批相对论,认为中小学生也可以批相对论.阶级异己分子姚文元更露骨地提出,要把爱因斯坦“一棍子打死”,“不仅在哲学上打死,也要在科学上打死”.他们定下调子:“爱因…  相似文献   

10.
彭军侠 《物理通报》2016,35(6):41-43
高一物理“ 学困生”是掣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 瓶颈” , 是教育的“ 老大难”问题. 客观上, 知识难 度加大; 主观上, 基础薄弱, 学法不当, 造成“ 学困” . “ 三环九法”从实际出发, 转化“ 学困生” . “ 三环”是激发学习兴 趣、 优化教学策略和强化学法指导. “ 九法”是“ 三心”催化法、 赏识教育法、 成功体验法、 亲力亲为法、 期待效应法、 科 学“ 问题”法、 动画模拟法、 优化学法和错题档案法.“ 三环”环环相扣, “ 九法”相得益彰. 只要“ 学困生”努力, 教师给 力, 转化就得力, “ 学困生”就一定能“ 脱困”  相似文献   

11.
以“简谐振动”为例,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引入问题情景、建立理想化模型、进行运动探究,让整个课时教学过程在单元教学的主线下开展.课时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单元的主线开展.从单元的视角引导学生经历建立模型、科学猜想、科学探究、科学推理和论证、质疑创新等过程,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陈雪  于冰 《物理实验》2023,(9):55-59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备受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实验”一词有着不同的含义.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实验”一词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可以被理解为“实验室活动、实践活动”“教学法”“课程内容”“科学探究”等多种含义,并且在不同时期对“实验”的理解和使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物理教育中,深入了解“实验”的多重意蕴,有利于全面发挥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何静 《物理通报》2024,(3):92-95
科学思维作为物理核心素养的4个基本组成方面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思维中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自制密度计”教学为例,从创设情境、分析建构,类比迁移、实验探究、推理论证、总结归纳、迁移创新等多样化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这是毛主席根据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当前,在自然科学领域,认真贯彻“百家争鸣”方针,对于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自然科学阵地,在意识形态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具有深刻的意义. 学术领域以往长期被剥削阶级所霸占,资产阶级偏见和传统势力根深蒂固.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刘少奇一伙推行了一条修正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5.
所谓“经典再现”,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物理学史中经典的片段、研究过程、人文氛围等,学习原汁原味的物理.它不同于以往物理学史的教学,仅仅以讲故事的方式把它作为一种情感教育附加在教学内容上,很少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本质的东西.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的研究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在物理学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例如,观察和实验、类比和联想、猜测的试探、分析和综合、佯谬和反证方法、科学假设方法等等.科学史上有科学大师门们熟练而巧妙地运用这些方法取得重要成果的大量生动事例,利用这些事例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科学方法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面临 2 1世纪 ,为培养我国高素质物理科学人材 ,争取在下世纪初尽早产生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1] ,物理教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个问题正引起我国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讨论 .本人从 196 0年起走上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岗位以来 ,除少数几年教育不正常时期 ,几乎每学期都忙于教学和科研 .因为教师的责任感 ,在国家号召下也在思索自己在教学岗位上怎样培养高素质人材 .最近看了 2 0 0 0年第 1期《物理》杂志刊登的俞允强教授“《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前言”(下文简称《前言》一文[2 ] 以及“主编的话”与“物理教育”栏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阶梯式快乐体验”教学法的提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教学的要求是:“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他(她)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多地表现为感性认识,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  相似文献   

18.
喻莉  刘洋  何艳  邓磊  李泽疆  罗志娟 《物理通报》2022,(8):37-39+44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德布罗意波”的内容,进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从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哲学思想和使命担当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胜林 《物理》1985,(10)
我国第一台“分子束-表面”散射装置研制成功,并于1985年5月18日通过技术鉴定.该项目是根据1979年真空科学规划,从1982年开始研制,经中国科学院基金会资助由南开大学电子科学系席光康副教授领导的“分子束-表面”研究组完成的.该装置可在单次碰撞条件下进行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吸附、解吸、反应(催化)、腐蚀、能量适应等课题研究,从分子(原子)水平揭示表面过程的微观机理,同时可广泛用于能源开发,化工催化、环境保护、真空、材料等国民经济领域里的技术性研究.该装置技术指标如下: 1.真空系统各部分极限与工作压强见表1. 2.在进气压强为6.7×…  相似文献   

20.
王峰 《物理通报》2016,35(7):126-129
延迟实验是惠勒提出的一个实验, 它所展示的物理结论与人们之前的得到的物理规则格格不入: 观测 行为决定了观测之前发生的事情, 时间上从古至今是一个整体. 该实验充分彰显了量子力学中哥本哈根学派的思 想, 不仅引发一个科学问题还引发了一个哲学问题. “ 延迟选择”实验中, 人们可以在事后以延迟的方式选择光子两 条传播路径中的某一条, 这和因果律相违背. 但是如果能继续以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去分析每个实验结果而不是用 “ 定域实在论”去人为确定粒子的路径, 就不会出现难以理解的“ 延迟选择”和“ 因果颠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