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听觉模型的耳语音的声韵切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慧  栗学丽  徐柏龄 《应用声学》2004,23(2):20-25,44
本文分析了耳语音的特点,并根据生理声学及心理声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资料,提出了一种利用听觉模型来进行耳语音声韵切分的方法。这种适用于耳语音声韵切分的听觉感知模型主要分为四个层次:耳蜗对声音频率的分解机理;听觉系统的时域和频域非线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侧抑制机理。这种模型能反映在噪声环境下人对低能量语音的听觉感知特性,因而适于耳语音识别,在耳语音声韵母切分实验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顾晓江  赵鹤鸣  吕岗 《声学学报》2012,37(2):198-203
为了提高信道差异下短时耳语说话人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在模型域和特征域进行混合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模型训练阶段以联合因子分析法为基础,通过估计训练语音的说话人空间和信道空间,提取出说话人因子,消除信道因子,其次在测试阶段,将测试语音的信道因子映射到特征空间,实施特征补偿,从而在模型和特征两方面去除信道信息,提高识别率。实验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信道训练环境下,混合补偿法都取得了相似的识别率,且新方法对短时耳语音的测试效果要优于联合因子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莉莉  林玮  徐柏龄 《应用声学》2006,25(3):187-192
耳语音识别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是由于耳语音本身的特点,如声级低、没有基频等,给耳语音识别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根据耳语音信号发音模型,结合耳语音的声学特性,建立了一个汉语耳语音孤立字识别系统.由于耳语音信噪比低,必须对其进行语音增强处理,同时在识别系统中应用声调信息提高了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说明了MFCC结合幅值包络可作为汉语耳语音自动识别的特征参数,在小字库内用HMM模型识别得出的识别率为90.4%.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平行语料非联合训练条件下的语音转换,提出一种基于倒谱本征空间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的方法。提取说话人语音倒谱特征参数之后,根据其散布矩阵计算本征向量构造倒谱本征空间并训练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SGMM-ES(Structur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 in Eigen Space)。源和目标说话人各自独立训练的SGMM-ES根据全局声学结构AUS(Acoustical Universal Structure)原理进行匹配对准,最终得到基于倒谱本征空间的短时谱转换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转换语音的目标说话人平均识别率达到95.25%,平均谱失真度为1.25,相对基于原始倒谱特征空间的SGMM方法分别提高了0.8%和7.3%,而ABX和MOS测评表明转换性能非常接近于传统平行语料方法。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倒谱本征空间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进行非平行语料条件下的语音转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融合梅尔谱增强与特征解耦的噪声鲁棒语音转换模型,即MENR-VC模型。该模型采用3个编码器提取语音内容、基频和说话人身份矢量特征,并引入互信息作为相关性度量指标,通过最小化互信息进行矢量特征解耦,实现对说话人身份的转换。为了改善含噪语音的频谱质量,模型使用深度复数循环卷积网络对含噪梅尔谱进行增强,并将其作为说话人编码器的输入;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引入梅尔谱增强损失函数对模型整体损失函数进行了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最优的噪声鲁棒语音转换方法相比,所提模型得到的转换语音在语音自然度和说话人相似度的平均意见得分方面,分别提高了0.12和0.07。解决了语音转换模型在使用含噪语音进行训练时,会导致深度神经网络训练过程难以收敛,转换语音质量大幅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信噪比说话人识别中缺失数据特征方法鲁棒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感知听觉场景分析的缺失数据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求取语音的缺失数据特征谱,并由语音的感知特性求出感知特性的语音含量。含噪语音经过感知特性的语音增强和对其语谱的二维增强后求解出语音的分布,联合感知特性语音含量和缺失强度参数提取出感知听觉因子。再结合缺失数据特征谱把特征的提取过程分解为不同听觉场景进行区分地分析和处理,以增强说话人识别系统的鲁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 dB到10 dB的低信噪比环境下,对于4种不同的噪声,提出的方法比5种对比方法的鲁棒性均有提高,平均识别率分别提高26.0%,19.6%,12.7%,4.6%和6.5%。论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在时-频域中寻找语音鲁棒特征的方法,更适合于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说话人识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维特征映射的耳语音向正常音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将耳语音转换为正常音时,为了研究降维后语音特征对耳语音转换的影响,分别对耳语音和正常音谱包络进行自适应编码以提取耳语音和正常音的低维特征,然后使用BP网络建立耳语音和正常音低维谱包络特征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正常音基频和耳语音低维谱包络特征之间的关系。转换时,根据耳语音低维谱包络特征获得对应正常音的低维谱包络特征和基频,对低维谱包络特征进行解码后获得对应的正常音谱包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转换后的语音与正常音之间的倒谱距离相比高斯混合模型方法下降了10%,转换后语音的自然度和可懂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戴明扬  徐柏龄 《应用声学》2001,20(6):6-12,44
本文基于人耳听觉模型提出了一种鲁棒性的话者特征参数提取方法。该种方法中,首先由Gamma tone听觉滤波器组和Meddis内耳毛细胞发放模型获得表征听觉神经活动特性的听觉相关图。由听觉神经脉冲发放的锁相特性和双声抑制特性,我们将听觉相关图每个频带中的幅值最大频率分量作为表征当前频带特性的特征参量,于是所有频带的特征参量便构成了表征当前语音段特性的特征矢量;我们采用DCT交换进一步消除各个特征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压缩特征矢量的维数。有效性试验表明,该种特征矢量基本上反映了输入语音的谱包络特性;抗噪声性能实验表明,在高斯白噪声和汽车噪声干扰下,这种特征参数比LPCC和MFCC有较小的相对失真;基于矢量量化的文本无关话者辨识表明,对于三种类型的噪声干扰该种特征参数在低信噪比下都获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采用感知语谱结构边界参数(PSSB)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用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语音信号预处理。在对含噪语音进行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语音增强之后,针对语音信号的连续分布特性与残留噪声的随机分布特性之间的不同点,对增强后语音的时-频语谱进行二维增强,从而进一步突出连续分布的纯净语音的语谱结构。通过对增强后语音语谱结构的二维边界检测,提出PSSB参数,并用于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白噪声-10 dB到10 dB的各种信噪比环境下,采用PSSB参数的端点检测算法,相对于其它端点检测算法,更有效地检测出语音的端点。在-10 dB的极低信噪比下,提出的方法仍然有75.2%的正确率。采用PSSB参数的端点检测算法,更适合于低信噪比白噪声环境下的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采用扩展型双线性变换将耳语音转换为正常语音的方法。根据耳语音在不同频段的共振峰偏移程度不同,将耳语音的频谱进行分段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耳语音转换为正常语音的转换函数。由于耳语音在各频段相对于正常语音非线性偏移,在双线性变换函数中引入扩展因子,使其对频谱的非线性偏移与对共振峰带宽的压缩更加符合耳语音转换为正常语音的实际转换需求,有效减小了转换语音与正常语音的谱失真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转换语音在音质和可懂度上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有效高斯分量通用背景模型下耳语音声道系统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勤  赵鹤鸣 《声学学报》2013,38(2):195-200
为了改善耳语音转换中声道系统的转换性能,针对定值转换方法在非特定人耳语音转换系统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使用通用背景模型建立独立于说话人的声道系统转换模型。进一步针对在通用背景模型中由于较大分量数产生的声学概率密度统计模型的误差问题,提出基于最小谱失真度的后验概率和有效高斯分量选择方法优化特征矢量的转换性能。定义了板仓一斋田谱失真测度的性能指标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表明,基于通用背景模型的转换特征矢量平均谱失真度性能指标优于定值偏移方法,且稳定性明显好于定值偏移方法。通用背景模型基础上有效高斯分量选择方法可进一步将性能指标提高5.11%,主观听觉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可改善转换语音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文本无关说话人识别的全特征矢量集模型及互信息评估方法,该模型通过对一组说话人语音数据在特征空间进行聚类而形成,全面地反映了说话人语音的个性特征。对于说话人语音的似然度计算与判决,则提出了一种互信息评估方法,该算法综合分析距离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似然度,并运用最大互信息判决准则进行识别判决。实验分析了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和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两种情况下应用全特征矢量集模型和互信息评估算法的说话人识别性能,并与高斯混合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全特征矢量集模型和互信息评估算法能够充分反映说话人语音特征,并能够有效评估说话人语音特征相似程度,具有很好的识别性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黄泰翼 《应用声学》1993,12(1):46-46
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声学学会等五个学术团体联合主持的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于1992年9月18日—20日在桂林举行。近一百名学者、专家及青年科技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宣读了95篇论文,这批论文涉及听觉模型与特征提取、语音识别方法与系统、非特定人语音识别、连续语音识别与语言模型、说话人识别、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听觉掩蔽效应和Bark子波变换的语音增强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信噪比下的提高语音的听觉效果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在谱减法的基础上有两个特点:首先减参数是根据人耳听觉掩蔽效应提出的且是自适应的;其次采用了与人耳听觉系统特性更为适应的Bark子波变换方法对增强前后的语音进行分析。对该算法进行了客观和主观测试,结果表明:与谱减法相比对低信噪比的语音信号,(1)能更好地抑制残留噪声和背景噪声,(2)增强后的语音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修正Mel域掩蔽模型和无语音概率的耳语音增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Mel域听觉掩蔽模型和无语音概率的耳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根据耳语音的发音特点对Mel频率进行修正,对每一帧耳语音信号进行Mel域频带滤波,同时通过无语音概率(SAP)动态地确定每个频带的听觉掩蔽阈值,对不同的听觉掩蔽阈值自适应地调整谱减系数来进行耳语音增强。对增强后的耳语音进行客观和主观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它谱减法相比,能将残留噪声和背景噪声控制在人耳掩蔽阈值下,取得更小的语音失真,主观听觉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杜衣杭  方卫宁 《声学学报》2019,44(5):945-950
听觉训练可以提升人在噪声环境中语音识别的绩效.首先设计了一种以稳定声源为刺激的听觉追踪任务,在20个训练单元后,采用由干扰语音类型和信噪比两个因素构成3×5语音型噪声掩蔽下的语音识别测试验证了该训练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发现,训练组的语音识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听觉注意力可以通过声源追踪任务的训练得到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声源追踪训练可以使人在语音型噪声掩蔽下的听觉注意力水平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李娜  曾向阳  乔宇  李志锋 《声学学报》2015,40(3):455-461
针对小样本情况下,使用混合概率线性回归(Mixture of Probabilistic Linear Regressions,MPLR)模型进行语音转换容易出现过拟合的问题,提出利用动态核特征替代源说话人语音谱特征后,对转换函数参数进行贝叶斯最大后验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MAP)求解的方法。首先采用核函数将源说话人的语音谱特征转化为动态核特征,再引入转换函数参数的先验知识,最后根据对误差的不同假设,提出两种求解转换函数参数的方法。客观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平均谱失真值相对于MPLR模型转换方法平均降低了4.25%。主观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转换语音的相似度和自然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MPLR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方法有效地改善了语音转换中的过拟合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出在参数的提取过程中用不同的感知规整因子对不同人的参数归一化,从而实现在非特定人语音识别中对不同人的归一化处理。感知规整因子是基于声门上和声门下之间耦合作用产生声门下共鸣频率来估算的,与采用声道第三共振峰作为基准频率的方法比较,它能较多的滤除语义信息的影响,更好地体现说话人的个性特征。本文提取抗噪性能优于Mel倒谱参数的感知最小方差无失真参数作为识别特征,语音模型用经典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实验证明,本文方法与传统的语音识别参数和用声道第三共振峰进行谱规整的方法相比,在干净语音中单词错误识别率分别下降了4%和3%,在噪声环境下分别下降了9%和5%,有效地改善了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非平行语料非联合训练条件下的语音转换,提出一种基于倒谱本征空间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的方法。提取说话人语音倒谱特征参数之后,根据其散布矩阵计算本征向量构造倒谱本征空间并训练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SGMM-ES(Structur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 in Eigen Space)。源和目标说话人各自独立训练的SGMM-ES根据全局声学结构AUS(Acoustical Universal Structure)原理进行匹配对准,最终得到基于倒谱本征空间的短时谱转换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转换语音的目标说话人平均识别率达到95.25%,平均谱失真度为1.25,相对基于原始倒谱特征空间的SGMM方法分别提高了0.8%和7.3%,而ABX和MOS测评表明转换性能非常接近于传统平行语料方法。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倒谱本征空间结构化高斯混合模型进行非平行语料条件下的语音转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肖东  莫福源  陈庚  郭圣明  马力 《声学学报》2013,38(5):589-596
中远距离(>10 km)水声语音通信时,由于可利用带宽窄、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对信息传输率的制约,语音编码速率应降到尽可能的低。利用水声信道传播时延大的特点,结合人耳听觉感知的特性,在深入研究混合激励线性预测编码(MELP)标准之后,提出一种语音编码速率可调节的变比特率语音编码算法。其平均码速率约600 bps,主观语音质量评估平均得分(PESQ MOS)约2.8分。对该编码算法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海上实验验证。实验及仿真表明,在误码率不高于10-3时,本算法表现良好且稳定,合成语音清晰可懂,易于辨认说话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