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2.
用α-γ符合测量方法,对72MeV的~(12)C离子轰击近球形靶~(124)Sn的(~(12)C,α×n)和(~(12)C,~8Be×n)反应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与前方角20°—50°发射的α粒子相关联的余核级联γ的平均γ多重性〈M_γ〉,据此推算出~(124)Sn核俘获~8Be和α反应的最可几初始轨道角动量分别是35.5((?))和39((?)),与全熔合临界角动量l_(cr)=34.4((?))之比近似等于1,甚至稍大于1.实验支持了大质量转移是发生在高角动量区的周边反应的观点,而与近期出现的初始l布局有赖于靶核形变程度及球形靶核系统的大质量转移是中心碰撞的论点相背悖.  相似文献   

3.
用65MeV的~(12)C束轰击~(24)Mg、~(40)Ca靶,通过(~(12)C,3n)反应,产生了延迟质子先驱核~(33)Ar及~(49)Fe,观测了它们的β~ 延迟质子谱,其主峰能量分别在3.28±0.07MeV与1.98±0.04MeV,截面分别为0.4±0.08μb与0.7±0.14μb,测得~(33)Ar的半衰期为167±24ms。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46.7MeV/u~(12)C引起的核反应中弹核碎裂与转移反应的共存及相互竞争,实验中提取的转移部分的约化平行动量分布宽度为44±10MeV/c,这比弹核碎裂部分的σ_0=80±10MeV/c要窄。弹核碎裂及转移反应发生的几率都与被转移结团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核化学方法测量了20~46.2MeV/u~(12)C与铜靶核碰撞中重余核产物的平均反冲射程及余核产额,从而得到了该系统的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讨论了线性动量转移与靶核几何尺寸及系统尺寸的关系,利用两体衰变理论对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这个能区,该碰撞系统所形成的激发核的主要衰变模式是相继两体衰变。 The linear momentum transfer (LMT) and mass distribution of the residues in thecollisions of ~(12)C with ~(Nat)Cu in energy region of 20~46. 2MeV/u were measured by usingrediochemical method. Comparing the LMT in this system with that in other systems, linear dependenceof the maxium LMT for central collision on geometry of target nucleus was obtained, and the averageLMT then depended on the geometry of whole system. Comparision of the mass distribution measured here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HIRFL提供的46.7MeV/u的~(12)C离子轰击~(58)Ni、~(115)In和~(197)Au靶所引起的核反应中研究了弹核碎裂与转移反应的竞争,分别提取了对应于弹核碎裂和转移反应的类弹碎片的约化动量宽度,从粒子发射不稳定态的相对布居得到了不同反应系统的核温度参数。 The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 and its competition with the transfer reactions have beenstudied in the reactions induced by 46.7 MeV/u ~(12)C ion on the ~(58)Ni, ~(115)In and ~(197)Au targets. Thereduced momentum distribution widths of the projectile-like fragments for projectile fragmentationand transfer reaction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spectively. The nuclear temperatureperameter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lative populations of the unstable particle emission ...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探测器和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了57.0—73.0MeV~(12)C ~(169)Tm,~(175)Lu,~(181)Ta,W,Re,Pt.~(197)Au,Pb和~(209)Bi裂变反应碎片角分布和裂变激发函数。由相当于全动量转移的裂变事件的碎片角分布统计理论直接确定了全熔合反应截面σ_(fu),从而获得了作为激发能函数的〈Г_f/Г_n〉实验值。与理论计算符合得到裂变位垒高度,标准偏差为2.5MeV。实验上确定的裂变位垒与非旋转液滴模型计算值相符合。用同样方法,我们还分析了已经发表了的~(12)C ~(174)Yb,~(12)C ~(198)Pt,~(16)O ~(142)Nd,~(16)O ~(170)Er,~(16)O ~(181)Ta和~(18)O ~(192)Os裂变反应激发函数,研究了裂变位垒随裂变核质量数A的变化,并且和液滴模型理论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12)C(50MeV/u)+~(209)Bi核反应中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的实验测定及结果,利用BUU方程对该碰撞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计算,对理论计算所得LMT分布和实验分布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of LMT distribution in ~(12)C(50MeV/u)+~(208)Bi reaction are reported. By using BUU equation for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 process, the dynamicimitation calculation is made.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ed LMT distribu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experimental one and some discussion has been reviewed.  相似文献   

9.
46MeV/A 12C和93Nb相互作用中线性动量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离线γ能谱法测定了46MeV/A 12C离子和93Nb相互作用中厚靳反冲射程,得到了最大线性动量转移和平均线性动量转移,和已有工作比较后指出,相应于中心碰撞的最大线性动量转移在轻靶和中重靶范围内与靶质量无关,但显低于与238U碰撞的线性动量转移.平均线性动量转移显示了与弹核和靶核不对称性的强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用光二极管读出的CsI(Tl)闪烁探测器和多叠层硅望远镜,测量了46.2MeV/u ~(12)C引起各种靶~(64)Ni、~(58)Ni、~(12)C、~(197)Au、~(209)Bi反应中所发射的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这些探测器对轻粒子和中等质量碎片有很好的能量分辨和质量分辨。单举的能谱用运动源模型进行了分析,对各种靶在不同角度的中等质量碎片的产额进行了比较。由单举数据推出同位素产额比随靶质量变化的系统性,讨论了N/Z自由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用5.5到21.7MeV/A的~(28)Si打~(197)Au,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及角分布.实验表明:入射能超过10MeV/A时,出现非完全熔合裂变(ICF);E_(cm)>200MeV时,伴随ICF又出现跟随裂变(SF).从线性动量转移(LMT)分布中,提取了SF产额对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关联裂片偏离反应平面的分布中,给出了分布宽度与单核子激发能的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平衡统计模型成功地描写了中能重离子反应(15—45MeV/S~(12)C+~(63)Cu)中形成的热复合核的破碎过程,得到的碎块质量分布随入射能变化的特征,较好的再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在14.7MeV/u、19.2MeV/u ~(20)Ne+~(58)Ni反应中出射的类弹碎片,比较其单举动量分布和与前方向20个塑料闪烁体中带电粒子符合的动量分布,区分来自于碎裂过程和转移反应过程的贡献,并研究随束流能量变化时这两种过程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用46.7MeV/u~(12)C轰击~(159)Tb、~(197)Au、~(209)Bi,测量关联裂片的速度和角度,研究了线性动量转移(LMT)、质量和出平面角分布,提取了核温度,应用级联两体统计衰变理论进行了拟合与解释,结果表明:在~50MeV/u入射能的中能重离子碰撞中,以非完全熔合方式形成了核温度高达4~5MeV的类复合核,其后通过裂变、蒸发级联统计两体衰变而退激。 The velocities and angles of fission partners emitted from reactions in ~(12)C+~(159)Tb, ~(197)Au,~(209)Bi systems with bombarding energy of 46.7MeV/u are measured. The linear momentum transferfrom projectile to target、mass and out-of-reaction plane angle distributions of fission fragments arestudied, and the temperatures of the target residues are extracted. These results have been explained by statistical binary decay model. It seems that the compound-likesystem with hig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入射能量E_l=70.0 MeV的~(12)C ~(112)Sn和~(12)C ~(124)Sn两个反应。使用△E-E半导体探测器,测量了两反应中出射的α、Li、Be、B各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α粒子的角分布可以通过假定存在三种机制的α组份得到定性的解释。Li、Be、B的角分布为擦边角成峰,无前角成峰组份。实验结果给出,~(12)C ~(112)Sn反应比~(12)C ~(124)Sn反应出射α粒子的截面大,而出射Li、Be、B等粒子的截面小,表明靶核中子数,对出射粒子的几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46.7MeV/u 12C束流轰击不同靶核的核反应中前方向出射的类弹碎片,发现弹核碎裂产物的最可几能量可用Abrasion图象来解释.它们的平行动量分布宽度满足Goldhaber关系式,实验中提取的约化平行动量分布宽度σ0=80±10MeV/c,接近于相对论情形下的值,并且σ0对于不同的反应系统有相近的值.  相似文献   

17.
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的框架下,使用跃迁密度方法分析了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π~±介子在~(12)C上的非弹性散射的最新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参数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的符合程度,考虑了库仑效应对π~-核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使用离线y能谱法和厚靶──厚收集箔技术测量了40MeV/u 40Ar和Cu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生成截面和前向平均反冲射程FW值.根据电荷分布假设得到了靶余核的质量产额分布.从FW值导出了重离子碰撞中的线性动量转移.与12C+Cu和20Ne+Cu的类似结果比较指出,在相同的弹核速度下,相应于中心碰撞的相对线性动量转移随弹核质量增加而减小,但是在40Ar离子和Cu的中心碰撞中产生的复合系统的激发能比12C和20Ne离子碰撞情况下更高,达到每核子5.3MeV.  相似文献   

19.
在能量高达72MeV的~(12)C轰击~(115)In(Z=49)的反应中,使用核化学技术测量了~8Be和α转移的余核碘(Z=53)和锑(Z=51)同位素的激发函数和角分布.用简单的运动学方法分析了余核角分布后指出,碘同位素来自三种不同的反应机制,即复合核蒸发α,强阻尼的非完全熔合以及不完全动量转移的裂开-熔合过程.在入射能量约70MeV时,后两个过程(或统称为~8Be转移)的截面为100多毫巴,显著大于根据锑同位素截面导出的大约17毫巴的α转移反应截面.实验结果和类似反应中测量出射α粒子得到的结论很好相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用71.5MeV的~(12)C重离子轰打~(159)Tb、Ag和~(89)Y靶,测出了发射α粒子的能谱和角分布,以及发射氘和质子的一些角分布。所测到的α颗子能谱为钟罩形连续谱,其最可几能量接近于库仑位垒。对于~(159)Tb靶和Ag靶,α粒子角分布在近于或小于擦边角处成峰;而对~(89)Y靶,从最小测量角(40°)开始,微分截面随角度增加单调下降。α粒子发射截面均远远大于统计级联蒸发截面值。发射质子与氘的角分布,均随角度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它表现出前平衡发射的特征。为了解释α粒子角分布中的各向异性部分,提出了强阻尼粘合转动的概念,它是以不完全熔合反应模型作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