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车双良  刘朝晖  谢泓 《光学技术》2001,27(5):415-417
GJ 3 4 1小型遥控光电经纬仪在高速摄影机中采用了像增强器系统 ,提高光增益 ,亦即提高了暗、弱目标的信噪比。由于增强器系统具有复杂的、不容忽视的畸变效应 ,使得GJ 3 4 1小型遥控光电经纬仪在实现对暗、弱目标摄影记录的同时 ,也给测量测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成因。用“网络板”法对像增强器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实际测量 ,并讨论了如何消除其对GJ 3 4 1小型遥控光电经纬仪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车载支撑平台晃动量较大,难以满足车载光电经纬仪高精度不落地测量要求。为了兼顾轻量化、高刚度和便于制造的要求,采用离散体桁架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桁架蒙皮式结构的高比刚度车载支撑平台;建立了平台系统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平台安装光电经纬仪的稳定性要求,分析了不同工况和载荷条件下平台系统的静力学和模态特性,搭建了支撑平台稳定性实验装置。结果表明,在经纬仪工作角加速度0.5(°)/s2~20(°)/s2范围的激励下,经纬仪基座的响应加速度为0.008~0.55 m/s2,无明显影响经纬仪跟踪性能的共振响应发生。同时,采用倾角传感器测量了平台晃动幅值,最大晃动量为7.2″。该支撑平台具有较高的支撑稳定性,适用于车载光电经纬仪高精度不落地测量。  相似文献   

3.
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能伟  陈涛 《光子学报》2007,36(10):1965-1968
在由四台光电经纬仪与雷达组成的测量网络中,为了提高光电经纬仪实时捕获跟踪空间目标的能力,建立基于目标位置估计的实时引导系统.利用滑窗式最小二乘法将光电经纬仪实时交汇数据和雷达的实测数据进行互联,解算出目标的瞬时位置,经时延补偿后获得目标的位置估计,经坐标转换后实现光电经纬仪的实时引导.实时引导系统充分利用了所有测量站的测量信息,可提高引导数据的引导准确度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提供的平滑引导数据,不仅能准确将目标引入光电经纬仪的视场,亦可为其他测量设备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稳恒控制技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徐秀芳  胡晓东 《光子学报》2001,30(6):761-764
半导体激光器作为高精度激光自准直经纬仪的光源,所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它的安全使用及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其输出功率保持不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功率稳恒技术的新方法和它的驱动电源的设计,并在激光自准直经纬仪中应用,证明该设计方法结构简单,系统可靠.  相似文献   

5.
光电准直经纬仪的测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测量控制系统是光电自准直经纬仪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了经纬仪测量失准角的精度.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地面瞄准系统的经纬仪测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CCD作为光电传感器,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及测量来求出图象落在CCD靶面的中心点,根据设定的数学模型求出失准角,从而完成自准直经纬仪系统的自动测出失准角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地坐标的目标脱靶量交汇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辉 《光学技术》2008,34(2):197-200
为提高目标的交汇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地经纬度坐标的数据交汇方法。在交汇测量系统中,根据靶心和电视经纬仪的大地经纬度和高程,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当目标进入电视经纬仪视场时,电视经纬仪从视频图像中捕获目标,提取目标方位角和俯仰角;根据交汇测量模型,计算出了目标在靶心坐标系下任意时刻的空间位置坐标。该方法已应用到了试验靶场飞行目标脱靶量测量系统中。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时测量目标脱靶量,相对测量误差<10-4,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电视经纬仪跟踪测量中运动目标快速识别定位算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解决电视经纬仪跟踪测量系统中对运动目标快速识别定位的要求,在深入分析运动目标特性和电视经纬仪跟踪测量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经纬仪角度变化信息,对运动目标图像序列进行帧间差值计算以获得目标残差图,并基于残差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目标快速识别方法,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结合中值滤波和图像二值化,实现了运动目标的快速定位. 通过对目标实测图像序列的实验, 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快速、稳定、有效等优点,能够满足电视经纬仪跟踪测量系统对运动目标快速识别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区别于传统刚体控制模型,将结构动态设计方法与控制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光电经纬仪的柔性机电耦合控制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基频、阻尼比等机械因素与控制带宽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光电经纬仪动态量化设计准则.实验表明:光电经纬仪结构谐振频率ω_n应尽可能地远大于系统谐振频率ω_r,至少满足ω_n≥3ω_r.该方法有效可行,可解决高精度大型经纬仪机电谐振问题,为设计快速响应、高跟踪精度的光电经纬仪提供了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9.
捕获电视的精确调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杜云飞  曹剑中  胡炳梁 《光子学报》2003,32(12):1526-1528
介绍捕获电视调焦系统精确调焦的设计与实现.简要介绍了用于ST16160变焦距镜头手动与电动调焦控制的两种方式,调焦系统的组成.着重分析了捕获电视调焦系统基于距离信息,利用软件补偿提高系统跟踪精度的思路及设计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Askania电影经纬仪捕获电视调焦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光学无线电测量信息融合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敏  余慧  宋卫红  杨小燕 《光学学报》2012,32(12):1212002
在外弹道测量系统中,将光学设备与无线电设备测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综合测量水平和设备的使用效率。利用部署在光电经纬仪附近的雷达,建立光电经纬仪和雷达联测定位模型。由全微分公式,根据测站站址差将光电经纬仪的测角信息与雷达的测距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可以得到目标相对于雷达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从而确定目标的空间三维位置;分析了定位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和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经纬仪雷达联合定位算法得到的精度优于雷达单台定位精度,联合定位的精度达到2 m以内,同时发挥了光电经纬仪和雷达跟踪测量的长处。  相似文献   

11.
The high precision calibration of optical trap stiff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eak force measurement in an optical tweezers system.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rap stiffness measurement is limited by the bandwidth of the acquisition system. In this article, such an influence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stiffness measuring process using an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a finite acquisition time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by using Monte-Carlo method. Then the simulated results are analyzed by thermal motion analysis method to deduce the trap stiffness for different trapping system and for measuring systems with different acquisition time. As a comparison the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tudy the thermal motion of the bead and to compute the trap stiffness for the same acquisition system, from whi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andwidth of the acquisition system is determined by its acquisition time, not the sampling frequency. The influence of the finite acquisition time or the limited bandwidth on the trap stiffness measurement is discuss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measured position, which is here the average position within the acquisition time, shifts to the trap center due to the trapping force, which gives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for the deviation of the measured stiffness from the true trap stiffness.  相似文献   

12.
低能X射线工业CT小间隔信号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探测器阵列获取速度慢、重建图像精度低的缺点,并能在低能X射线的小焦点/微焦点CT系统中完成对小型精密复杂器件的检测,研究了低能X射线工业CT的小间隔信号采集系统。系统选取DT公司0.2 mm像素尺寸、高集成度、扫描速度快的X-CARD 0.2-256G为探测器,Altera公司的Cyclone EP1C3T为主控芯片,Intel公司的LXT972A为以太网控制芯片。从数据传输的可靠、稳定、高效率角度出发,用模块化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用有限状态机技术完成了系统的逻辑单元设计,并对系统的动态范围进行了测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动态范围大于4000,能够检测精密器件、准确迅速地完成信号的采集传输,满足实际工业CT对信号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低噪声放大与滤波电路,把淹没于低噪声放大器固有噪声中的低温超导临界温度对应的微弱电压信号提取出来并进行放大,然后应用快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卡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为低温超导线圈失超信号检测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精密稳定(二级稳定d)控制系统具有通频带宽、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弥补了跟踪架伺服(一级稳定b)控制系统的不足。压电陶瓷倾斜平台(PZT)作为精密稳定控制系统的驱动装置,对于这种特殊结构来说,传统的光电传感器的输入不适于精密稳定控制系统的驱动装置。着重讨论了其输入量的获取方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光伏电池片中的缺陷会影响整个光伏系统使用寿命及发电效率。针对现有电池片自动检测中尺寸弱小缺陷漏检率高的问题,建立了一种特征增强型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针对性地设计了特征增强提取模块,提高了弱边界的提取能力,同时根据多尺度识别原理,增加了小目标预测层,实现了多尺度特征预测。在实验测试中,该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87.55%,比传统模型提高了6.78个百分点,同时检测速度达到40帧/s,满足精准性与实时性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光栅测量方法不能兼顾高速与高精度的问题,为适应电子制造装备高速运动和高精密定位的位移反馈要求,提出基于增量式光栅尺的纵横转换细分测量原理和相应的图像快速处理算法。为了提高光栅图像采集处理速度,搭建基于FPGA的硬件测试平台,先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滤波和二值化处理,然后对图像先进行纵横坐标相加,求取像素点最小值得到交点位移值。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纵横转换算法并搭载FPGA测试系统,能够达到0.029 μm的分辨率,精度达到0.3 μm。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胶片冲洗机控制困难表现其电机负载不均匀,低速运行情况下电机震动剧烈.研制了专用的反馈控制系统.以双89C51单片机为核心组成控制电路,编写了系统操作程序和数字PID控制程序.对PID参量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适应于本系统的PID控制规律,并经过大量的试验,获得了能使各档速度稳定运行下的PID控制参量.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低速控制准确度在3%以内,中高速准确度达到1%.  相似文献   

18.
ICF靶支撑定位机器人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惯性约束核聚变(ICF)靶支撑定位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一套用于靶精密定位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靶库机构、换靶机构、送靶机构和6自由度精密并联机器人机构,论述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系统在末端采用并联机器人来实现对靶的精密定位,测试了靶场环境下系统的运动指标。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在真空条件下实现对靶的精确定位、换靶、送靶工作,靶定位精度达到μm级,定位时间随精度的提高而延长。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give a new proposal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pin in a sample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force microscopy system by using postselected weak measurement, and investigating the Fisher information to estimate the precision of the scheme. We show that in a high temperature regim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pin can be measured via a weak measurement technique with proper postselection and our scheme is able to increase the precision of temperature esti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