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轨道电子密度分布研究生物有机分子构像,可获得区别于现有研究手段所能得到的结果.对基于(e,2e)散射实验的电子动量谱学作为一种生物有机分子构像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利用(e,2e)电子动量谱学手段首次测量了乙硫醇分子全部价轨道的束缚能谱和电子动量分布. 谱仪采用非共面对称的运动学条件,入射电子能量为1.2 keV加束缚能. 实验结果与密度泛函和Hartree-Fock方法的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 在束缚能谱中,观察到了17.8 eV的可能的伴线,并用电子动量谱进行了研究和标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异二氯乙烯分子价壳层轨道电子结构的电子动量谱研究.实验由一台(e,2e)电子动量谱仪在非共面对称的几何条件下开展,入射电子能量为1200 eV.实验获得了异二氯乙烯价壳层各个轨道的电离能谱和电子动量分布.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干涉效应会对2a_2和5b_2这两个Cl孤对电子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异二氯乙烯分子价壳层轨道电子结构的电子动量谱研究.实验由一台(e,2e)电子动量谱仪在非共面对称的几何条件下开展,入射电子能量为1200 eV.实验获得了异二氯乙烯价壳层各个轨道的电离能谱和电子动量分布.采用Har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方法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干涉效应会对2a_2和5b_2这两个Cl孤对电子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借助电子动量谱学结合量子化学理论和其他方法可以给出轨道电子在整个空间的分布信息,由此给出电子运动的完备描述[1,2 ] .清华大学电子动量谱学实验室近几年已成功地对甲烷[3] 、异丁烷[4 ] 、环戊烷[5] 、二乙酰等[6 ] 分子的轨道电子动量分布进行了测量.我们利用第二代电子动量谱仪首次对CH2 F2 分子3a1和2b2 轨道的电子动量谱进行测量,并与理论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同时还计算了坐标空间和动量空间中电子在x - y平面的密度分布.电子动量谱学最基本的过程是(e ,2e)反应,即电子与靶粒子碰撞而发生的电离过程.而对于(e ,2e)反应,含有大量信…  相似文献   

6.
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 ,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因此对影响大气的分子进行深入研究变得非常必要 .本实验室已经对影响环境的甲烷[1] 、丙烷[2 ] 、CO2 [3] 等分子进行了电子动量谱研究 ,为环保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CFCl3作为工业广泛应用的气雾剂和制冷剂原料 ,它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大气中臭氧的减少[4 ] .前人已用光电子谱学的方法[5- 8] 研究了CFCl3,我们又用电子动量谱的手段对CFCl3分子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即从波函数的层次上详细了解CFCl3的电子结构 .(e ,2e)电子动量谱学在研究分子的电子结构方面有非常独特的优越性[9- 12 ] ,它可以…  相似文献   

7.
利用非共面对称的高效率(e,2e)电子动量谱仪测量了SF6分子外价分子轨道的二维电子能量- 动量密度谱. 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B3LYP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实验测量的轨道电子动量分布. 此外,对于最外层的4个来自F2p孤对电子贡献的非键分子轨道,实验上观测到非常明显的多中心干涉图样.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一代高性能(e,2e)电子动量谱仪,在400-2400 eV的大范围入射电子能量条件下,测量了乙烯分子电子密度的动量分布.实验测量的乙烯1b3g轨道电子动量分布与平面波冲量近似的理论计算结果相比,在低动量区和高动量区出现明显的上翘(turn up)效应,并且此上翘效应随着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进一步的分析证实由于分子的扭曲波效应引起1b3g轨道动量分布在低动量区和高动量区的上翘.实验测量结果将对分子扭曲波理论计算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不共面不对称(e,2e)谱仪测量了2-氟乙醇分子外价分子轨道的束缚能谱和电子动量分布,并用外价格林函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分子的电离能和轨道波函数. 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明确标识了实验测量的电离能谱. 考虑了2-氟乙醇分子五种异构体的玻尔兹曼热力学统计权重后,理论计算的电子动量分布能够较好地解释实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正戊烷(n-pentane)分子构象进行了理论研究,给出了不同构象分子价轨道的能级分布和电子动量分布,进而分析引入电子动量谱学(EMS)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探测手段,把电子动量谱学推向有机分子构象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电子碰撞Kr(4s2)(e, 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扭曲波玻恩近似,计算了共面对称条件下低能电子碰撞Kr(4s2)的(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与实验结果比较后发现,极化效应和后碰撞相互作用在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Kr(4s2)低能(e,2e)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尚仁成  马骏 《物理学进展》1998,18(4):369-382
传统(e,2e)谱学已成为研究原子和分子电子结构和电离机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迄今国内外传统(e,2e)谱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再重点介绍近几年开展极化(e,2e)碰撞电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传统(e,2e)谱学已成为研究原子和分子电子结构和电离机制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迄今国内外传统(e,2e)谱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再重点介绍近几年开展极化(e,2e)碰撞电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较Ar在低碰撞能量下的 (e ,3e)双电离实验结果和基于包含一次作用机制SO和TS1的一阶波恩近似的理论计算结果 ,表明在动量转移方向上对称性的破坏显示非一次效应 (例如二型两步作用机制 )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Through comparing the Ar (e,3e) double ioniz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t low collision energy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based on the first Born approximation which include the first order mechanisms SO and TS1, the symmetry breaking ab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momentum transfer shows that the non-first order effects (such as two-step 2 mechanism)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15.
通过Ar(e, 3e)五重微分截面3维图的理论与实验比较发现, 在低能电子入射的情况下, 理论与实验存在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6.
Xe(4d~(10))(e,2e)反应三重微分截面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修正后的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了共面不对称几何条件下Xe(4d~(10))(e,2e)反应的三重微分截面.散射电子能量为1000 eV,敲出电子能量为20 eV,散射电子角度分别固定在2°,4°和7.5°.理论计算与Avaldi等人的实验结果和扭曲波玻恩近似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发现出射电子之间的后碰撞相互作用较弱,极化效应在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TASSO等5个实验组的数据,并采用最新衰变分支比,得到了=29-35GeVe+e-湮没中D*±介子的平均多重数为0.24±0.02.这个结果同在ReviewofParticlePhysics中公布的为0.43±0.07严重不符。我们认为,我们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研究原子(e,2e)反应动力学中跃迁矩阵元的计算方案。通过引入因子1/r12和e-λr的付立叶变换及Feynman参数积分技术,将包括三个库仑波、两粒子相互作用项和原子束缚态轨道波函数的被积函数,在两粒子坐标空间下的六重积分解析地约化为实空间下的二重积分。  相似文献   

19.
The stabilization ratios R for double-electron transfer, i.e., the cross section ratios of true double capture to total double-electron transfer, are measured in O^6+ +He, Ne and Ar collisions at 6 keV/u. A high R value about 68% is obtained for the He target, while for the Ar target, the R value is only 8%. The high R value for the He target is due to the significant direct population of the (2l, nl′ ) configurations with high n. For the Ar target, the (quasi)symmetric configurations (3l, nl′) lead to the much lower R value. Neglecting the core effects, the O^6+ ion can be taken as a bare ion C^6+ except the occupied ls shell, and then the measured R values ar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6+ projectile ions at Ne and Ar target, while the occupied ls shell for the C^6+ +He collisions. similar impact velocity. It yields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O^6+ +He system results in a higher R value than that in  相似文献   

20.
王震遐  潘冀生  章骥平  朱福英 《物理学报》1994,43(11):1816-1820
利用微束卢瑟福背散射能谱(M-RBS)分析方法,对Al70Sn30合金表面的两种微相区(Al富集相区和Sn富集相区),在27keVAr+离子轰击(总剂量为1.4×1018Ar+/cm2)前后,分别测定了Sn原子的深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Al富集相区和Sn富集相区之间,以及各相区在离子溅射前后,Sn原子浓度深度分布曲线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