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乐片段混响感主观偏爱度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不同受试人群、不同实验素材对民乐片段混响感主观偏爱度的影响,以民族器乐中典型的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吹奏乐器独奏作品片段为实验素材,以有经验的音响技师和普通大学生为受试人,采用对偶比较法对实验素材混响处理的主观偏爱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得出了两组受试对不同实验素材所偏爱的混响时间,验证了同一受试组对不同素材偏爱的混响感不同;发现不同受试组对同一实验素材实验结果的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混响感知的听觉心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子厚 《应用声学》2013,32(2):81-90
综述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声学研究所近年来在混响的主观感知机理上的研究工作和进展,涉及混响感的语意调查与分析,音乐听闻的混响偏爱度实验,混响感的差别阈限,混响感的因素分析,以及混响处理与音乐情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研究结果。对混响感知的研究对进一步探究在有界空间中主观听感的生理心理机制是十分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赵志军  谢凌云 《声学学报》2013,38(5):624-631
视听交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视觉刺激对听觉感知的影响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以视觉刺激下人耳对声音的主观听感差别阈限变化为研究对象,在主观听觉实验中施加颜色、质量、亮度、运动状态四个不同属性视觉刺激,同时测量纯音信号的响度、主观音长和音高的听感差别阈限。通过与无视觉刺激下相应差别阈限的比较,分析不同视觉条件对响度感知、主观音长感知、音高感知能力的影响。实验数据显示,施加视觉刺激后主观听觉感知的差别阈限值增大,主观音长、音高和响度的差别阈限值平均分别提高了45.1%,14.8%和12.3%。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施加视觉刺激后基本的听觉感知能力呈下降趋势。同一视觉属性的不同水平视觉条件对听觉感知的影响程度不同,主观听感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视觉刺激越舒适,听感的差别阈限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境下混响感的语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厚  戴璐  赵凤杰 《声学学报》2010,35(3):366-374
探讨了汉语语境下混响和混响时间的定义问题。对两组具有声频工程和建筑声学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了主观混响感语意因素重要性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听者个人背景对汉语语境下的混响感语意理解的影响。在实验室初步测量了混响时间与混响感之间的听觉心理关系。语意调查和听觉实验结果揭示出混响时间并不是唯一决定主观混响感的因素,混响感的构成有更为复杂和多元的机理,而且与听者的个人背景和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5.
混响时间是反映时间域内声能衰变率的参量,它大体上可反映扩散空间内的主观混响感。但是,对于庭院等无顶空间而言是否适用,值得研究。因为在这些空间内,声能衰变过程中缺失了大量来自顶面的反射声,虽然混响时间可能变化不大,但会显著影响主观听觉上混响的感受。本文通过模拟声场的主观试听实验,发现反射声的方向性因素不可忽略,其对混响感有明显影响。由于混响时间是以单声道收录为界定的,因此,它不能充分反映无顶空间内的主观混响感。   相似文献   

6.
海洋混响对主动声纳工作性能的影响不可忽略,一直是水声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南海实验中获取了深海混响实验数据,包含近海底大接收深度的混响信号,其强度随时间变化存在锯齿形结构.为对混响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基于射线理论提出了一种深海海底混响模型,能够计算本地混响和异地混响强度,并可解释深海混响信号的产生过程.该模型首先对海底散射体进行网格式划分,然后根据每个网格内散射体产生混响信号的准确时间进行混响计算,对于传播路径丰富的深海环境比传统按圆环或椭圆环处理散射体的方式更加精确.在多种收发距离和接收深度条件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大接收深度,混响整体吻合较好;而靠近海面处的混响,二者的一致性下降.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的海底散射系数参数适用于该实验海区,同时验证了该散射系数模型对于小掠射角海底散射更加准确,对应深海大接收深度混响.  相似文献   

7.
纪凯夫  魏光辉  潘晓东  胡德洲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3205-1-013205-6
为解决均匀场与混响室内辐射敏感度测试结果相关性较差的问题,利用统计学理论对混响室内场强直角分量及天线接收功率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理论推导出基于受试设备干扰概率的混响室条件下临界辐射干扰场强计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以ETS 3142E型天线为受试设备分别在混响室及均匀场中进行临界辐射干扰场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计算模型得出的临界辐射干扰场强值与均匀场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可控制在2 dB以内,可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辐射敏感度测试。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深海多途传播效应及界面参数对本地界面混响强度的影响规律,将界面混响表述为不同多途混响衰落过程的非相干叠加结果,并结合界面散射的若干物理机制,建立了以海面海底物理参数为变量的混响强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多途混响强度的衰落特性、到达角的空间分布及部分物理参数对混响强度的影响,并利用南海海盆(典型泥质海底)实验数据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界面混响强度随时间变化呈现多峰结构,峰值时间与多途混响的到达时间分布一致。声源与接收器均位于近海面处时,首峰的峰值强度及其衰落过程由海面风速决定,其它峰的峰值强度由海面海底参数共同决定,但其衰落过程主要受到底质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收发设备在海面附近的深海混响实验中,多途时延使得最先到达水听器的为海面混响信号,且不受海底散射声场的干扰.本文利用射线理论描述深海声传播的格林函数,采用粗糙界面一阶小斜率近似方法描述全角度海面散射,给出海面混响声场的表达式.同时考虑了海面表层气泡散射的贡献,获得了海面混响理论.通过数值仿真数据和深海实验数据的比较对海面混响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接收深度、频率下的海面混响强度衰减趋势.结果表明:低海况条件下,低频海面混响由粗糙界面散射主导,气泡散射可以忽略,随频率升高,气泡散射对海面混响的贡献逐渐增大,海面附近收发深度的小幅变化对混响衰减曲线的影响不明显.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反演海面粗糙界面谱参数的方法,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在风速已知的前提下,通过海面混响数据提取海面粗糙界面谱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下爆炸声脉冲引起的混响,基于射线理论,利用椭球的几何性质,建立了改进的三维近程双基地混响平均强度模型,推导出爆炸深度任意的双基混响平均强度预报公式。计算分析了爆炸深度和脉冲宽度对混响强度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爆炸深度对混响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脉冲宽度越大,混响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