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引言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物理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早期实验之一。1910年卢瑟福(E.Rutherford)、盖革(H.Geiger)和马斯顿(E.Marsden)等用α粒子射击重金属箔,结果,粒子被分别散射到不同方向上,并发生了大角度散射,由此诞生了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现在对原子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在非相对论量子力学中,散射截面的计算与经典的卢瑟福公式相同。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Geant4对卢瑟福散射实验进行仿真模拟,改变模拟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以达到不同实验条件的要求。对模拟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符合卢瑟福散射关系式。这说明利用计算机模拟卢瑟福散射实验是可行的。本文中的实验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有核模型的卢瑟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他曾说过“科学可分为两类,物理学和集邮”.这话虽然言过其实,但是邮票的画面的确有很丰富的内容,例如那些与物理学有关的邮票将著名的物理学家及其主要成就反映在画面上,还有的用精练的构图来说明物理学的原理和效应。由于集邮爱好者的队伍非常广泛(例如我国号称有2000万集邮者,360万集邮协会会员,其中多数是青少年和各级学校学生),邮票上有关科学的内容,无疑对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卢瑟福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与邮票相比,钞票上印有物理学家肖像的情况就少得多了.  相似文献   

4.
去年10月7日是伟大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玻尔,就是要纪念他为科学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学习 他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治学方法和他的优秀品德.在我们回顾他的卓越的科学生涯时,他 与他的恩师卢瑟福的友谊与合作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本文试图从这个方面作一些深入的探 讨. 卢瑟福和玻尔,一个用实验一次次揭开了微观宇宙的奥秘,另一个则从理论上予以诠释, 并揭示了原子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建立理论体 系.他们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自然 观.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远远超出了“伯乐 与千里马”的范围.卢瑟福和玻尔…  相似文献   

5.
 去年谢世的张文裕先生,生前一直敬重他的老师卢瑟福,常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对我们说:“30年代,作为一名学生,我曾有幸在卢瑟福的直接指导下学习和从事物理研究,卢瑟福父兄般的关怀与教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不仅在科学研究上,甚至他的为人都成为我学习的楷模,在与同辈人的交往中,他热情地赞扬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在与自己有关的成绩面前诚恳谦让”.我们的张老也是如此,令学生终生敬佩.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盖革的生平,回顾了盖革在卢瑟福指导下进行的放射性研究,特别是与马斯登一起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概述了盖革对计数器的发展和改进,介绍了盖革和博特一起用符合法对康普顿效应的研究,论述了盖革选择紧迫的实验先作,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和满怀激情工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姚立澄 《物理》1993,22(11):696-701
一、人工元素嬗变的思想起源1.原子核模型的确立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助手盖革(G.Geiger)和研究生马斯顿(E.Marsden)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用放射源镭C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金箔,有很多入射α粒子被反射,这使得卢瑟福很惊讶。因为这种α粒子大角度散射的发生,用J.J.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是不可能给出合理的解释的.为了解释这种现象,1911年卢瑟福提出有核原子模型,并被以后的实验所证实.原子有核模型的确立,使原子理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人工元素嬗变奠定了基础.2.人工打破原子核思想的起源 盖革和马斯顿进行α粒子的散射实验,是…  相似文献   

8.
电子散射是一个老的题目,也是当今中高能核物理学发展的前沿.早在 1929年莫特[1]从理论上研究了快电子被原子核散射的问题.他假设原子核为点电荷,电子用狄喇克波函数来描述,这样得到的截面公式与熟知的卢瑟福公式是不同的,后来称之为莫特散射截面,其中α=e2/hc 1/37是精细结构常数,E是入射电子的能量,θ是散射角.1934年Eug-ene Guth[2]用波恩近似方法研究快电子被原子核散射问题,其结果与电子被点库仑电荷散射有偏差,这预示电子散射可以用来研究原子核的大小.但是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电子散射的实验研究宜到第二次大战结束后才开始. …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卢瑟福散射实验在核理论的建立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使汤姆逊原子模型被抛弃,使原子的核式模型得到证实,学生通过作卢瑟福散射实验,不仅可以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证实原子核的存在,而且可以学习许多重要的原理(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库仑定律等)和实验技术(真空技术、电子技术、核物理实验技术).二、仪器的制造和描述 图1是散射室(真空室)的照片,图2是真空室及其抽气系统的照片.真空空圆筒内直径为46.4厘米,高30厘米,由厚度为6毫米的不锈钢板卷成,圆筒的上下端都焊接有法蓝,法蓝上有密封槽,底板由不锈钢板制成,盖板由厚度为2厘米的有机…  相似文献   

10.
王卫东 《物理通报》2011,40(9):110-114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是20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生活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代,是这个时代勇于进取的开路先锋之一,他在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子的汤姆孙模型和经典力学的方法,具体计算了α粒子穿过原子时产生的散射角.最后从理论值与卢瑟福散射实验结果的矛盾否定汤姆孙模型.  相似文献   

12.
1987年 10月 19日是伟大物理学家卢瑟福逝世五十周年,届时各国科学家将以各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位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旗手之一、变革两千多年来物质观的伟大学者和培养人才的巨匠.他是发明天线电的先驱者、放射性元素衰变理论的主要提出者、原子能的发现者和原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奠基人.他继承和发扬了英国实验哲学的传统,大力倡导以扎实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起来,并身体力行.他在科学和教育事业上的鲜明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科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使他不但在物质微观结构及其机理方面,作出一系列划时代的开创性贡献,培…  相似文献   

13.
1928年秋,我在清华大学开始读物理系的第四学年,由刚从美国回来的吴有训先生讲授一门新的课程——近代物理.我最初就是这样认识他的.他当时年纪很轻,精神焕发,讲课条理性强,内容很新颖,绝大部分是近代的重要物理实验和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意义.例如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汤姆孙的抛物线离子谱,汤生的气体放电研究,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等等.他讲的并不多,而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个人推导去掌握一些近代物理的理论基础,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实验的技巧与精确性,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清楚地记得吴老师开始授课后一个月刚刚过去,就举行了一次“小…  相似文献   

14.
卢瑟福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生涯经历了现代科学革命的重要阶段,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80年前(1911年)他提出了原子有核模型理论和著名的散射定律,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实践的考验,这一重大成果仍以“科学史上最杰出的里程碑”矗立着.现在,让我们沿着卢瑟福探索的足迹,追溯他思想的脉络,展现他卓越的科学方法,必定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原子有核模型理论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卢瑟福所说的“20世纪是物理学的英雄时代”的时代的产物.卢瑟福的研究工作及其卓越的才能则为这一重大发现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物理…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物理学的黄金世纪.提到20世纪的物理教育大师,一般业内人士会想到汤姆孙、卢瑟福和玻尔,认为这3代师徒是最出色的物理教育家,重要的理由之一是他们培养了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事实上马克斯.玻恩创立了哥廷根物理学派,在哥廷根、在法兰克福、在爱丁堡他培养和影响了十余名年轻科学家,帮助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玻恩的成就使之当之无愧进入20世纪伟大物理教育家之前列.  相似文献   

16.
1985年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诞辰一百周年.这是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玻尔在近代物理学发展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在他诞辰一百周年前夕,我们中国物理学工作者,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 玻尔诞生于1885年10月7日,他的科学生涯开始于二十世纪初。他1911年9月赴英国,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作过短期逗留。翌年4月赴曼彻斯特,在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领导的实验室工作。不久,他就集中力量研究上一年卢瑟福的重大发现,即原子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原子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核上,核半径远小于原子半径,而电子则围绕核旋转,颇象一个微小的大阳系。…  相似文献   

17.
原子物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原子模型,在所有原子物理学教材中,原子的汤姆逊模型对α粒子的散射均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从经典力学出发对α粒子的散射进行理论推演,而少有对相关误差传递及数理统计知识的阐述.本文从力学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卢瑟福散射实验中α粒子大角度散射概率进行估算,并以此结果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多学科知识融合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36
康普顿1913年毕业于伍斯特学院(他父亲是院长)。191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9年他又到剑桥大学,在卢瑟福卧。的指导下深造一年。次年,他回到美国,任华盛顿大学的物理系主任,1923年转入芝加哥大学。康普顿将巴克拉的工作发展了一步。巴克拉的实验涉及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但他只能用非常粗糙的吸收性测量来确定散射X射线的性质。康普顿则利用了布拉格父子发明的技术,能准确地测量散射X射线的波长。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是国际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诞生一百周年。尼尔斯·玻尔是物理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之一,他对物理学的贡献连绵不断、经久不息,他还带动许多人的科学研究。培育了许多后起人才.他真是科学巨人,一代大师.值此他诞生一百周年,我们应热忱纪念.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断定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半径只有 10-13厘米的数量级,而从其它实验事实可知原子整体的半径是10-8厘米的数量级.在这些实验结论的基础上,尼尔斯·玻尔结合光谱观察到的事实,进一步发展了原子结构的理论,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量是量子…  相似文献   

20.
卢瑟福散射与原子的有核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肇基 《大学物理》1999,18(12):34-36
回顾了卢瑟福散射实验,并从原子的有核模型的建立引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