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学是现代技术和工业的科学基础,物理知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在,国内外学者都强调物理知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因此,物理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科学意识和环境意识,以便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勇于开拓进取的合格人才!(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联邦德国的“高工专”基础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掌握技术手段上来.  相似文献   

2.
在中专物理教育中,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也直接体现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1 教学必须联系实际1.1 概念与规律的讲解要结合实际教师应该熟悉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导出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本质.要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联系实际,还可以通过实验,再现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揭示科学家们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还要努力发掘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进入科技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脱离了具体学科,创新能力就会落入空谈.为此,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1强化物理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长期存在重理论公式推导和理想化条件下的讨论,缺乏在理想模型和实际应用之间架桥的意识,对物理学应用方面的知识介绍较少,理想化模型与实际应用问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结合物理前沿和科研的尝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柯孚久,祁祥麟为了把《大学物理》课与当前物理学进展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我们在《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部分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我们力图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即教活知识、培养能力及以德育人.一、教活知...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培养对象的需要,注意物理知识应用的教学.就此谈一下在医学生中注重物理知识应用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何德 《物理通报》2006,(12):34-36
1开卷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 初中物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一样,都要重视考查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重要定律以及简单的物理计算.试题要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卷考试同样要注重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同时突出体现科学探究思想.试题要关注人文精神,体现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提倡学科间融合与渗透.试题通常具有以下性质:问题呈现的情境性;  相似文献   

7.
李萍萍 《物理》2005,34(8):588-588
2004年9月30日,为了“迎接世界物理年”,在我校举办了以“热爱物理、欣赏物理、宣传物理”为主题的“大学物理学习素养大奖赛”活动.目的在于弘扬物理的文化价值,倡导一种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精神,把物理学习和做人联系起来,挖掘物理本身内在的精神价值和育人价值.以此活动,昭示人们重视物理、热爱物理、参与物理,使物理教学从知识型升华为知识与物理精神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张朝岩,黄跃利(辽宁省邮电学校辽阳111000)(辽阳麻纺厂职业高中111000)在物理教学中解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理解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都很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提...  相似文献   

9.
磁带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但它里面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略谈一下其中的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把《大学物理》课与当前物理学进展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我们在《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部分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我们力图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即教活知识、培养能力及以德育人.  相似文献   

11.
张明芹  李广志 《物理通报》2017,36(12):56-57
在中职物理第二课堂实践中, 以制作家用报警器作为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开展简易实用的物理小制作, 使物理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中提 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习题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情况的反馈,是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尝试.如何在习题课中优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物理的能力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思考的重大课题,笔者就自己的做法谈谈高中物理习题课如何有效地实施. 1创设习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践 习题教学可以及时的检验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情况和反馈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实用的自然科学,对物理学的研究来源于对我们身边自然规律的研究,脱离实际的物理问题没有研究的实际价值.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了开放意识,创设的习题应该也要有开放意识,让习题走近生活,贴近生活,用生活中的点滴激发学生的做题动机,消除学生做题时枯燥、乏味、难入手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体现.但目前的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和实践中的错误倾向.笔者根据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和实践认为物理教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学习,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可以说,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建立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还应注意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进人高三,教学的重心将由学习新知识逐步转移到旧知识的消化、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做题,物理习题教学成为高三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做题的多少与高考成绩并不成正比,这里有科学方法和学习效率的问题,也有选题质量的高低问题.很多学生和老师面对茫茫题海感到无所适从.如何精选习题,减轻学生负担,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物理教师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出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后的习题讲解分析上,而对它们得出的过程关注不够,无法深切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悟不到物理的真谛.学生由于满脑子的小球、斜面、木块、子弹、轻杆等抽象的模型,一旦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对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物理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思路,期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曲线运动的条件”是高一物理“曲线运动”一节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过去教师往往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然后用简单的实验去验证.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知识,印象不深,参与率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动手和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效果,设计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演示仪,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总的评价多数学校对讨论稿持肯定态度,认为总体思路清楚,有改革意识.内容上既考虑了中专学生所必须具有的物理知识结构,也考虑了实验能力的培养,认为它针对中专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在较少学时内完成中专物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也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少数学校对大纲否定态度,一是在内容上过浅,难以达到相当高中阶段学历教育和为后继课程打好基础的要求.二是在体系上换汤不换药,因物理知识不像现代科技那样日新月异,没必要像讨论稿那样改来改…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注重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的探索,与生活实际、实验有很密切地联系.同时,物理学科又是比较抽象的,它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是理想化的、理论性非常强的。使学生具备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和高考所要考察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习的内容不包括能力,但培养能力却是物理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能力发展的主渠道是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本文先简述物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然后提出由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途径,分析其理论根据及内涵,为培养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磁感应理论在磁悬浮列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继荣 《物理实验》2002,22(10):38-39,41
介绍了电磁感应和超导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磁悬浮列车。以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为例,阐述其作用原理,介绍了超导磁悬列车的发展状况。指出在物理教学中,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