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少波  殷春浩  徐振坤  李佩欣  吴彩平  冯铭扬 《物理学报》2015,64(10):107502-107502
为了研究配料、温度、氧环境和掺杂等条件对锶铁氧体的磁性能的影响问题,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锶铁氧体粉末, 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研究锶铁氧体粉末的磁特性的方法. 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对烧结后的产物进行测试发现: 400 ℃预烧下, 锶铁摩尔比为1:9时, 中间产物顺磁相α-Fe2O3含量最多, 高于400 ℃时其含量减少, 亚铁磁相增加, 并确定最佳煅烧温度介于800-900 ℃. 这是由于外磁场和其他磁场综合作用产生亚铁磁相, 进而产生较强的磁矩相互作用所致. 结合工业实际应用, 发现缺氧退火环境下, 顺磁相α-Fe2O3含量较大, 不利于亚铁磁相生成;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 除了少量杂相, 其余均为顺磁相和亚铁磁相; 电子顺磁共振谱和XRD 谱检测结果综合表明, 锶铁摩尔比为1:9时, 最终产物的顺磁相含量最少, 亚铁磁相含量最多, 磁性最强; 毫特斯拉计的剩磁检测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果. 掺杂实验发现镧离子占锶镧总摩尔数的20% 至30% 时, 能够有效降低顺磁相的产生, 增强最终产物的亚铁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氮 1 4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氮含量定量分析的方法 ,并应用该技术检测了几种腐殖酸样品中硝酸根离子的含量 .结果表明 ,液体氮 1 4核磁共振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其定量检测下限可达毫摩尔级 (mmol/L) ,而且操作方便 ,对样品不具损伤性 ,还可以对同一样品中几种小分子氮化物同时进行定量检测 ,是一种较好的氮含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氮-14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氮含量定量分析的方法,并应用该技术检测了几种腐殖酸样品中硝酸根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液体氮-14核磁共振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定量检测下限可达毫摩尔级(mmol/L),而且操作方便,对样品不具损伤性,还可以对同一样品中几种小分子氮化物同时进行定量检测,是一种较好的氮含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自旋标记方法将氮氧自由基连接在聚乙二醇分子末端,研究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合金体系的链段运动.测得了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ESR谱,混合体系的ESR谱图由快运动和慢运动两部分组成,且两组分相对比例随着温度变化发生变化,表明混合体系中氮氧自由基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根据谱图参数计算得体系中快运动部分的旋转相关时间τc在10-9~10-11s之间,并由2AZZ′获得了体系的T5mT. 结果表明由于体系中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异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体系中高分子链运动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许鹏  黄俊  朱励历 《应用声学》2014,22(11):3463-3465
研究了一种脉冲信号激励的漏磁检测系统;利用USB数据采集卡I/O口输出脉冲方波信号经过功率放大环节生成激励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触发采样功能实现检测信号的同步采样;基于Labview软件搭建了漏磁检测虚拟仪器平台,实现了漏磁检测信号的采集、调理、储存、回放和分析功能;通过实验对加工有宽度为2 mm深度分别为2 mm、5 mm、10 mm的3个裂纹缺陷的钢样本进行检测,应用霍尔传感器检测漏磁场信号;检测信号经过调理和采集,在电脑中实时显示漏磁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波形;通过分析回放采样信号的峰值和峰值到达时间评估缺陷的位置和深度;实验结果表明缺陷深度越大采样信号的峰值越大,峰值到达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6.
吕兆承  李广 《物理学报》2009,58(4):2746-2751
研究了预先热磁处理对Ni503Mn287Ga21单晶的磁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将样品加热到居里温度之上让其冷却,冷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施加一定大小的磁场从高于居里温度冷却至室温,另一种是在样品经历顺磁-铁磁相变后但还未发生奥氏体-马氏体相变前施加相同大小和方向的磁场并冷却至室温.室温时的拉伸-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单晶样品在经历前一种处理后,其可逆应变、磁化强度的变化 (ΔM)比后一种处理的相应值要小很多.在后一种热磁处理的样品中,顺磁-铁磁相变发生后形成了自发磁畴,但这种磁畴不具有择优取向.在顺磁-铁磁相变结束后施加磁场,容易导致择优的马氏体准单畴出现,从而表现出大的可逆应变和ΔM.但对于前者,我们认为样品从居里温度降到室温过程中,其中的磁畴在相同的磁场作用下获得择优生长,形成大磁畴,导致磁诱导的强各向异性.这种择优取向的大磁畴在随后马氏体相变期间影响着马氏体的自发排列方式,不利于马氏体准单畴的出现,结果导致较小的可逆应变和ΔM. 关键词: 磁和力学锻炼 Ni-Mn-Ga单晶 铁磁和马氏体相变  相似文献   

7.
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研究了 BiSrCaCu_20_y 高 T_c 超导体的电子顺磁行为,实验上发现样品在0.27T 附近的 EPR 信号的谱形、平均朗德因子可值、线宽以及积分信号强度在240K 附近均显示出反常的行为.不同温度下样品的 X 光衍射分析表明在80—300K 温区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结构相变,比较 Fe~(3+)离子注入的 SrTiO_3样品的 EPR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240K 附近观察到的顺磁反常是由于样品在240K 附近发生一位移相变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三种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EPR波谱,计算了波谱参数. 结果表明:与环糊精作用后,自由基的超精细分裂常数(an) 值及旋转相关时间(τc)都有规律变化,由此探讨了氮氧自由基与环糊精相互作用位点及作用力大小.  相似文献   

9.
写磁头对记录介质中输出信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垂直二层膜介质的输出信号随时间衰减的实验测试中,发现当使用单磁极磁头兼作读写磁头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很大.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发现,影响介质退磁的外界原因主要有磁头主磁极膜磁畴的不稳定性和信号读出过程中主磁极对外界游离磁场的汇集吸收作用.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衰减 垂直二层膜介质 单磁极磁头 磁畴  相似文献   

10.
金钻明  郭飞云  马红  王立华  马国宏  陈建中 《物理学报》2011,60(8):87803-087803
运用时间分辨抽运-探测光谱技术,研究了磁光晶体铽镓石榴石(TGG)在不同椭圆偏振态的飞秒激光脉冲诱导下的极化和磁化响应.研究表明,当仅存在逆法拉第效应时,探测光旋转角信号和椭圆率信号的变化方向与圆偏振抽运光的旋向相关.这是由于圆偏振光在TGG晶体中产生的瞬态有效磁场的方向依赖于圆偏振光的旋向所致.光诱导磁化过程与材料的性质有关,TGG晶体的顺磁特性决定了其自旋弛豫时间为几十飞秒.由于探测光旋转角信号和椭圆率信号的半高全宽均为500 fs左右,加之信号强度随着抽运光脉冲能量密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表明TGG晶 关键词: 铽镓石榴石晶体 抽运-探测光谱技术 逆法拉第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用直流碳弧法在He气氛和Ar气氛(压强为10—80 kPa)下制备碳纳米管,在770℃下将阴极深积物氧化至原重量的1%,得到纯的碳纳米管,测量不同气氛及压强下制备的碳纳米管的室温电子自旋共振(ESR)谱,讨论了不同惰性气氛及压强对所制备碳纳米管的直径分布及ESR谱线型、g因子、线宽和相对自旋浓度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是检测自由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自由基生物学和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技术. 作者综述了ESR、自旋标记、自旋捕集和ESR 成像技术的最新发展及ESR技术在细胞膜、蛋白质结构和一些重大疾病如心脏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综合症和中风等疾病研究及辐射损伤和植物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非晶Ag+离子导体0.85AgI~0.15Ag4P2O7的热处理晶化过程进行研究,在样品中掺入微量(约1×10-3 g/g)的Mn2+或V4+离子作为自旋探针离子,它们的ESR谱强度随升温线性减弱,当样品完全晶化时ESR谱消失。这样测定的样品完全晶化的温度分别为98℃(掺Mn的)和108℃(掺V的).本文还对Mn2+和V4+的ESR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X-波段电子自旋成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自行设计研制的X-波段ESR成象装置并用之对典型样品作了ESR成象测定;用解卷积和分析图象重建中卷积滤波法对自旋样品体系进行了二维的图象重建,获取了能反映真实自旋分布的二维自旋密度图象.  相似文献   

15.
X-波段电子自旋成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自行设计研制的X-波段ESR成象装置并用之对典型样品作了ESR成象测定;用解卷积和分析图象重建中卷积滤波法对自旋样品体系进行了二维的图象重建,获取了能反映真实自旋分布的二维自旋密度图象.  相似文献   

16.
二苯酮与胺光化夺氢反应的时间分辨ESR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报道用时间分辨ESR方法研究了二苯酮与典型胺类化合物体系紫外光照产生的瞬态自由基及化学诱导动态电子自旋极化效应,得出的反应机理可与稳态ESR结果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热裂解产物的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固体13C NMR研究了聚丙烯腈(PAN)在不同裂解温度(TP)下的结构变化,当TP从250℃增加到600℃,ESR信号线形没有变化,g值与TP无关,ΔHPP减小,自旋浓度(NS)开始增加,TP进一步升高,NS又减少.13C NMR谱指出在不同TP下谱峰发生很大变化,与另文报道的红外及X-射经衍射结果一致,随TP升高,PAN逐渐脱去小分子形成具有环化共轭结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measurements are introduc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5,11,17,23-tetrabromo-25,26,27,28-tetramethoxycalix[4]arene (II 4) and 2-methyl-2-nitrosopropane (MNP) or nitrosodurene (ND) which are used as spin-trapping reagents under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 most cases, the complicated ESR spectra were observed because of the overlap of ESR signals attributed to several spin adducts in different conformations or in an inclusion state. However, after the optimum amount of ND was added into theII 4 solution, the ESR spectrum showed that each nitrogen hyperfine line was further split to 1:2:1 triplet lines, and this is a typical spectrum ascribed to the spin adduct of ND at one para position ofII 4.  相似文献   

19.
Polycarbonate films are widely used as solid state track detectors (SSTDs) of radiation, but as yet our knowledge of the microscopic nature of the latent track is limited. The processes of chemical etching and thermal annealing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lack of stability of track parameters bears on the accuracy of the charge determination of energetic heavy nuclei.

We have applied the technique of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in order to seek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of tracks and the growth and decay of free radicals detected by ESR. Samples of polycarbonate were irradiated with thermal neutrons and then etched progressively with NaOH. The ESR signal in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became weaker as the bulk of the polycarbonate was removed. Other samples were annealed after partial etching. ESR monitoring of this annealing showed that free radicals were recombining, probably due to diffus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