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ie M  Wan JR  Chen XF  Wang L  Li B  Chen JK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11):3098-3100
重金属是危害森林生态健康主要污染物之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首次比较了亚热带人工林和自然林土壤中13种重金属元素(Fe,Al,Ti,Cr,Cu,Mn,V,Zn,Ni,Co,Pb,Se,Cd)的含量.结果表明自然林土壤中Fe,Al,Ti,Cu,Mn,V,Zn,Ni,Co,Pb,Se,Cd...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Fe2Al5涂层在液态Zn中的侵蚀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侵蚀初期,靠界面张力平衡的作用,先发生热侵蚀,在试样表面形成热蚀沟,当热蚀沟达到一定程度后,液Zn与Fe2Al5相由不浸润变为浸润;同时Zn原子扩散进入Fe2Al5相并形成Fe2Al5-Znx固溶体相(η相);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发生在腐蚀界面上的液Zn对Fe2Al5涂层的侵蚀过程是恒温相变过程,相变过程使Fe2Al5涂层发生定向熔化.相变的驱动力来自于相成分的改变所引起的各相自由能的变化及各相间的相平衡的重新建立.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态Cu、Zn、Fe和M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稀HCl溶液提取土壤中有效态Cu、Zn、Fe和Mn,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含量.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0%-102.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干扰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ICP-AES法分析灵芝中的微量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法消解,ICP-AES法分析不同原料的两种灵芝子实体、灵芝子实体根部、灵芝混合物、灵芝破壁与不破壁孢子粉中的20种微量元素,Al,As,Ca,Cd,Co,Cr,Cu,Fe,Ce,Hg,K,Mg,Mn,Na,Ni,P,Pb,S,Se,Zn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灵芝样品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很丰富,其中元素K,Ca,Mg,Fe,Zn,P,S含量较高,主要存在的微量元素有:Cu,CO,Cr,Ni;具有潜在生理毒性的元素为Al,As,Hg,Pb,Cd,抗癌功效元素Se和Ge在所有灵芝样品中并未测得.孢子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相对灵芝原料更低些,灵芝混合物中有添加的功效元素Fe和se,灵芝根部切片样品中的Ca,Cu,Zn含量与其他样品都要高,不同品种的灵芝原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粘度法分别研究了Al3+、Fe3+、Cu2+、Zn2+对长春碱抗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Cu2+、Zn2+的参与可能增强了长春碱的抗癌活性,影响顺序依次为Zn2+Cu2+Fe3+,而Al3+则对长春碱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取江西、黑龙江、吉林和安徽4产地同一种属大豆经硝酸湿法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了其中K, P, Mg, Ca, Fe,Al, Zn, Mn 和Na元素的含量,并采用Ducan多重比较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K,P,Mg,Ca,Fe元素含量较高,且排序不因产地的变化而改变。Mn, Zn,Al,Na元素的排序则受产地影响较大。K, P, Mg的含量受产地的影响不大,表现出某一品种大豆自身生长对主要矿物质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不同产地大豆中Al, Ca,Fe, Na, Mn,Zn元素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这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土壤及环境的影响较大,其中安徽大豆中的铁元素(70.93 mg·kg-1)和江西大豆中的锰元素(32.69 mg·kg-1)显著高于其他3个样品。  相似文献   

7.
Ce2Fe16Al化合物在居里温度附近的磁性和磁熵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具有菱方Th2Zn17型结构的Ce2Fe16Al化合物在居里温度TC附近的磁性和磁熵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居里温度附近样品的磁特性符合二级相变规律,样品的居里温度为2758K.通过磁化强度与磁场和温度关系的测量,计算出临界指数β=044±001,γ=130±001,δ=383±001,临界指数β,γ,δ基本满足标度率方程γ=β(δ-1),但偏离三维Heisenberg模型的理论值.Ce2Fe16Al化合物的磁熵变在居里温度处达到峰值,2T外磁场下的最大磁熵变为195J/kg K. 关键词: Ce2Fe16Al化合物 临界指数 磁熵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试方法对来自湖北的26块表面相对干净、颜色均匀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定值,每个样品表面按照“田字格”的方式逐一测试9个点,用于评价绿松石成分的均匀性。数据结果显示,绿松石样品中Al,P,K,Cu,Fe,V,Cr和Zn的平均变异系数在5.4%以下,而CaO和SiO2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4.8%和16.2%,说明绿松石中Si和Ca元素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选取其中的21个样品作为参考标准样品,5个作为未知样品,采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建立绿松石的工作曲线,用于测定绿松石的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主量元素Al,P和Cu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在92.3%~94.3%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在4.6%~9.7%;微量元素Fe,Cr和Zn的相关系数达到0.990以上,K和V元素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和0.972,这五种元素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7.2%~13.9%;而Si和Ca元素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8和0.866,且在5个未知样品中,Si和Ca元素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48%和27.8%,这与绿松石中Si和Ca元素的含量低和不均匀性,以及仪器方法的检出限等影响因素有关。重复性实验显示Al,P,Cu,Fe和Zn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1%以内,精密度较高;V,Cr,K,Ca和Si元素的RSD在1.34%~10.17%之间。该研究为快速、准确、无损地定量测定绿松石中Al,P,Cu,Fe,Cr,Zn,V和K等元素的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可运用于实验室的绿松石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9.
以干热法处理夜交藤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夜交藤中Cu、Zn、Fe、Mn、Pb、Cd、Al、V、Ti的含量。结果表明,Fe和Al含量较高,其他含量较低,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53%—3.3%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5.1%—105.0%之间,干热法处理样品和ICP-AES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夜交藤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10.
硝酸加盐酸消解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对传统蒙药阿嘎日-17中Mn、Fe、Ca,Al、Mg、Zn、Ba、Sr等8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该方法采用一次溶样,多元素同时测定,回收率为93.4%-106.4%,RSD小于3.1%.测定灌木枝叶标准物质GBW070602,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蒙药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依据传感器所接收到的探测目标所反射或主动向外发射的电磁波特征进行地表物体的识别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其中光学遥感和热红外遥感是常用的遥感技术手段。偏振是一种常见的光学现象,在商业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偏振光遥感已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对地观测手段。传统的光学遥感依赖光强信息对地物进行探测和识别,所得的地物识别和信息提取结果往往不够全面,而利用偏振光信息可以弥补传统光学遥感方法的不足之处,人们可以从地物的偏振信息中得到其更重要的性质和特征。土壤是一种复杂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土壤遥感能够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洁净干燥土壤本身的光谱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吸收谷和反射峰,而在自然条件下土壤的光谱特性与含水量、表面粗糙程度和有机质含量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石油对土壤偏振光谱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石油的偏振光谱响应十分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该现象并运用遥感技术大范围多时相地探测地表被石油污染的情况。许多研究发现石油的浓度和种类等因素能够影响土壤的偏振光谱特征,进一步地,可以猜想石油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可能会有不同的探测影响效果。故在吉林油田的镇赉石油厂实地采集受到石油污染的农田土和湿地土,通过多角度偏振光谱测量并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比两种土壤样本的偏振光谱特征,分析石油对两种土壤类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因含水量和土壤结构的差异,以及土壤颗粒间石油成分的存在使得两种土壤样本的偏振光谱特征有着显著差异,并且导致了二者偏振反射率的实验测量值与运用理论模型计算出的预测值存在明显的偏移。  相似文献   

12.
土壤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人类的生存均起着绝对不可忽视的作用,故对于土壤热红外偏振辐射特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关于土壤在2π空间内的偏振热辐射特性的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探测角的改变,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在0°~80°范围内呈现非线性变化,当探测角的变化范围为60°~80°时,其偏振亮度温度随着探测角的增大而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方位角条件下,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会发生改变,在0°~240°范围内,随着方位角的增大而呈现上升趋势,在240°~320°范围内,呈现下降趋势;波段和偏振角对于土壤的偏振亮度温度的变化均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二者的变化曲线的波动幅度都较为平缓;不同土壤类型的偏振辐射亮度温度不同,呈现草甸黑土>淋溶黑钙土>典型黑钙土>草甸风沙土的规律。以上研究为热红外偏振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e analysis of parity mixing experiments with unpolarized neutrons on polarized targets is described. Expressions for the neutron total cross section are presented for targets withI=1/2, 3/2, 5/2 and 7/2. Thes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xpressions for polarized neutron beams and unpolarized target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350~2 500 nm波段范围内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试与分析,确定土壤偏振光谱数据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土壤水分含量对偏振光谱的响应与变化,并确定最佳土壤含水量偏振光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分偏振光谱模型的精度要高于偏振光谱模型和吸光度模型,且模型均呈现拐点含水量,发现不同偏振状态下的拐点含水量均在30%附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The alignment and orientation of hydrogenlike excited atoms produced by electron capture in collisions of spin polarized bare atomic nuclei with atomic targets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Stokes parameters. TheH(2p)* excited state formed by spin polarized protons making charge exchange collisions on atomic targets is dealt with extensively for the purpose of illustration. The linear polarization and circular polarization of resulting Lyman-α when polarized protons make electron capture collision on atomic hydrogen target are plotted to compare observable aspects of different theories of electron capture.  相似文献   

16.
森林土壤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影响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光谱仪实测了部分典型森林土壤在不同状态下的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数据,从光线入射天顶角、探测天顶角、探测方位角、偏振状态、土壤含水量、土壤粒径等不同影响因子对所测土壤的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因子对森林土壤光谱曲线均有影响,但主要影响森林土壤反射比值,对森林土壤光谱谱形影响不大.根据森林土壤光谱特征和实验得出的结论,作者设计出遥感中森林土壤波谱探测的最佳设计方式,保证最佳的森林土壤的遥感状态.这不仅是对森林土壤性质的测试做出了新尝试,而且对多角度偏振高光谱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形、变色、变温、变谱技术发展趋势下,低特征目标加速实现与自然地物背景的特征融合,导致复杂自然背景环境下低散射、微反射、弱辐射目标的检测与评估愈发困难,特定场景下潜在威胁目标的检测方法快速决策与准确评估成为了难题。为了提升离散目标、伪装目标、弱小目标、异常目标等低特征目标与复杂自然背景环境融合场景下的多特征检测算法的选择效率及其检测准确度,提出了目标与背景环境融合度(FD)参数模型,并设计了植被伪装目标嵌入草地背景、植被伪装目标嵌入土壤背景、植被及水泥路伪装目标嵌入土壤背景以及植被、水泥路、土壤伪装目标分别嵌入草地、水泥路、土壤背景等4种不同波谱特征分布场景的模拟图像数据,以及信噪比为200,400与800的高斯白噪声分别加入场景一的3种不同级别噪声比例的模拟图像数据。通过综合目标波谱信息、背景波谱信息、数据噪声比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试验分析,开展了基于目标与环境FD模型的多特征检测算法适应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差均小于0.08的条件下,MtACE,MtAMF,MtCEM,SumACE,SumAMF,SumCEM,WtaACE,WtaAMF,WtaCEM等9大经典多特征检测算法对于4种波谱分布场景检测结果的FD参数平均值分别为0.320 0,0.350 2,0.862 4,0.365 8,0.365 8,0.846 1,0.680 0,0.680 0和0.948 2;在标准差均小于0.07的条件下,9大经典多特征检测算法对于3种不同级别噪声比例数据检测结果的FD参数平均值分别为0.313 5,0.320 9,0.774 7,0.369 6,0.369 6,0.847 5,0.695 6,0.695 6和0.960 3。通过不同波谱分布场景及不同噪声级别条件下的检测与融合度评估试验分析,实现了多特征检测算法的适应性能排序,大幅提升复杂场景下多种低特征目标的检测效率。综合波谱与噪声因素,对于复杂场景下离散分布的低特征目标检测,9大经典多特征检测算法的优先级顺序为:MtACE>MtAMF>SumACE=SumAMF>>WtaACE=WtaAMF>MtCEM>SumCEM>WtaCEM。  相似文献   

18.
The Compass experiment at CERN is studying the nucleon spin structure with a 160 GeV polarized muon beam and polarized targets as well as hadron structure with 190 GeV pion, kaon and proton beams. The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results for the helicity and transverse spin structure of the nucleon. A first result from the spectroscopy experiments, the observation of a resonance with exotic JPC = 1- + quantum numbers at 1660 MeV is also presented. The paper ends with an outlook to futur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9.
 对线极化超短脉冲强场电离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对不同参数的超短脉冲、线极化强激光与轻元素气体靶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中电子剩余能进行了解析和粒子模拟(CIC)数值计算。考虑到强场线极化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的高电离度和低电子温度的特点,采用了有别于通常计算逆轫致吸收的方法,用零温度近似计算逆轫致效应。CIC模拟计算强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过程中还考虑了纵向电场效应。给出了强场线极化光与氦和氖元素气态靶相互作用的理论计算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菲涅耳三维漫反射全息记录光路中物光与参考光偏振状态的实验检测,发现线偏振的激光被不同表面材料的物体散射和漫反射后变成“部分偏振光”,几乎所有目标物都有显著的消偏振现象,全息干板上实际记录的是线偏振的参考光与“部分偏振”的物光形成的相干度较低的干涉条纹。物光偏振度的大幅度下降影响干涉条纹的衬比度,并增加全息图的噪声。给出实验方案和检测光路,采用在参考光路中插入1/4波片的方法,可充分利用非偏振物光各个振动方向的光能,提高条纹的衬比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