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创造性地贯彻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从课堂上的“讲师”--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转变为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由“讲”到“导”,把以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本文将从导“趣”、导“读”、导“思”、导“法”、导“品”五个方面来谈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导学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主体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必须把学生看成一个个的主体”,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合适的“社会”环境,让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自身的经验来建构自己的理解.本课的设计较具体的说明了,高中的数学课,也完全可以并需要更多的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为 中学数学中,有许多公式定理,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把它推导出来. 对于这样一些内容,在由教师创造导引出的合适环境下,通过“做、议、比、问”等多种活动,学生间有探讨、交流,师生间有质疑、讨论、辨识,让学生主动地来建构自己的理解,比单纯的听老师一个人“灌注”,肯定会学得更活泼,学得更带劲,领悟得也就更好更深! 你是否愿意实践甚至对比实验一下: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的领悟理解来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3.
"余弦定理"一课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红 《数学通报》2007,46(8):39-41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已经成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共识.本文记录了笔者“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必修)部分的内容)一课的教学过程,并就此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供同行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图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修建一条高速公路时,要开凿隧道将一段山体打通,现要测量该山体底侧两点间的距离,也就是:如图1,要测量该山体两底侧A、B两点间的距离.我请同学们先相互讨论一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比较兴奋,…  相似文献   

4.
数学复习课,一般都是教师先罗列一下知识点,然后准备大量的例题、习题,让学生去做,以求在考试中能考到同类型的题型或题目,致使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试卷一发下来学生先找是否有做过的题目,如有则喜形于色,如稍发生变化或碰到没有做的题目则变得无所适从.这种为考试而复习、为考试而训练的复习课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笔者尝试从5个方面去设计复习课.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对“说题教学”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与做法.1“说题教学”和基本操作程序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说什么?说题目的条件、结论,说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说对条件的转换,说对结论的转化,说与以前学过的哪一类题目类似,说可能用到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说头脑中产生的每一个急头和猜想,说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到的?说为什…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本人两年来如何刻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淡几点初浅的看法.一、让学生“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能问”,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创造“问”的良好环境,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实施.1. 教师应保证学生提问的机会想让学生“能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提高授课效率,改变授课方式,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思考.2. 教师应创造学生提问的环境首先,教师“满堂灌”自然不好. 要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 同时,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而且也需要创造机会和…  相似文献   

7.
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从几年前开始按新课程标准命制,纵观近5年高考,不难发现,试题加大了对学生数学语言应用与转换能力的考察,常有考生抱怨试题阅读量过大、常考常新、难以表述等等.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同样把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及自然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数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沟通媒介.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程度与相互转换能力,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样也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自习课上,我正在拼命地思考一道题的多种解法,老师来了一句:“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辅助线?”奇怪了,作辅助线还问“为什么”?脑子里一蹦就蹦出来了呗!后来仔细想想,似乎还真有个“为什么”的问题.今天写这个题目,似乎大了些,毕竟我不可能概括全面,但还是想总结三小点. 1.陌化熟通过作条辅助线,将题目变成我们所熟悉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初一升初二时,我校出现了一个这样的班,大多数学生厌学、学风差、各科成绩(包括政治、历史)都落在别班后面.科任老师不愿教这个班.当时,年级负责同志很客气地问我:“凭你多年的经验,这个班可不可能变好,有没有50%的可能?”我也正想从他们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一下看看.这样,就接下这个班,在学校、年级的支持下,开展了两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白严旭 《中学数学》2021,(1):66-68,63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基本指向是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又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表达与思维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来落实那么,如何使其在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呢?下面以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45分钟的教学效益,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的教师,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已的思维和行为同他们产生有效“共振”,并肩站在对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前沿”.我们把这种重视和强调师生思维与行为的“双向交融性”,称为“参与性”.在本文里,笔者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就此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浅谈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若有不当之处,诚请同行批评指正。1 改变参与观念 由于“课堂教学”是师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是他们思维和行为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两天前的课堂上,教师布置了如下的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正方形的边长为a,在此正方形的内部,以各边为直径,画一个或几个半圆.问在哪些图形情景下,哪些圆交成的图形面积可求?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4人),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并由一人写成解题报告上交.兴兴件转上课开始,教师用预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剜览式地展示一下各组讨论到的图景有:T:我们把同学们研究的结果总括了一下:从图形的角度来看,可以画一个、二个、三个、四个半圆,其基本图形只有图形A(图1),B(图2),C(图3),D(图4),E(图5…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卫东  母建军 《数学通报》2004,(10):20-21,4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配备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就题论题,解题匆忙,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习惯.倘若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却“百思不得其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只重视解题的数量与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的再思考.为了避免学生陷入“题海”,解题后的多思善想是对学生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1天高气爽 2007年3月13日参加市新课程培训刚回来,要准备明天的课——《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据以往的教法,大多是从高斯求和引入,此课题在2003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有的教师还自创实际问题引入,且不说情境复杂学生理解费劲、费时,还让人觉得“实际问题不实际”,为“问题”而问题.可能是再次充了“新理念的电”吧,觉得以上的设计都不尽满意,有创一下“新”的冲动.  相似文献   

15.
黄燕平 《工科数学》2012,(6):135-138
高等数学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最先碰到的“重头课”,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提高高等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做到:准确运用文字语言描述数学问题;重视符号语言的教学;合理利用图像语言进行教学;口头语言简洁规范、生动、亲切.  相似文献   

16.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誉.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问.”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有“度”方为各‘问”.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握设问的“度”,以较好地发挥其效能.现从下列诸方面略陈一些粗陋的管见,意作引玉之举.1广度数学课堂教学的对…  相似文献   

17.
吕水庚 《数学通报》2006,45(2):12-13
一次单元测试后,一个学生鼓足了勇气来找我,说:“老师,我平时上课都能听懂,而且该做的作业也会做,但每到考试时头脑里就一片空白,思路很乱,一点头绪都没有,我想请您帮我指导一下学习方法,好吗?当时,我从课前准备,课堂积极、主动参与,课后复习巩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个学生走了以后,我陷入沉思之中,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该学生一个人身上,也不是只发生在某一门学科上,而是具有普遍性.那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听懂课而不会解题的教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常能听到学生反映:“课听得懂,题不会解.”这种现象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试图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探讨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1从“教”的方面分析从“教”的方面来说,课听得懂,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想方设法要把基础知识教好.教师明白,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去解题.但是,学生听懂课,未必会解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认识论看,听课与解题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听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认识的第一过程.在…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同一位教师教出的学生,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学法上的差异所致.因此作为好的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好教法,使之教授的知识内容容易被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以科学高效的方法去学习,真正做到“会学”,从而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在学法这一领域内,很多教师却不注意深入的研究,或者有的教师做了一定研究,但只是局限于做理论上的讲授,而没有真正地把学法指导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对数学的每一学科,每一章节进行具体指导,而是泛泛地做一些普遍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课下辅导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经常了解学生和检查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是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性差异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只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课下辅导的重要作用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下辅导紧密配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就笔者对课下辅导谈一下自已的几点粗浅看法.1教师课下辅导的益(1)及时反馈,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通过课下自习与学生交谈、提问、分析等手段,可随时搜集与评定学生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漏洞,以及学生知识上掌握的程度、存在的缺陷与薄弱环节;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