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生数学》2010年第1期(上)发表的《巧证不等式》给出了以下题目的一个巧证.笔者经过思考,给出另一种巧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数学》杂志2008年5月(上)P7《双元不等式恒成立解法举列》一文的开头提出了这样的结论:f(x)≤g(x)对x∈A恒  相似文献   

3.
令标 《中学生数学》2011,(21):48-49
《中学生数学》2011年4月(上)封三"读者来信"专栏登载的"指正一个不等式证明的错误"一文,指出了美国数学奥林匹克一个不等式问题的两度证法上的错误,但没有给出其正确的证明,令人遗憾.之后查阅了该不等式的原证法[1],也较为冗繁,不够简约.笔者经进一步思考、探索,得到了一个浅显、简单的证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数学》2011年1月下期刊登了文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以下简称文1)两道例题的答案出错;8月下期刊登了文章《再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以下简称文2)又有一道例题答案出错.细读文章可以排除打印、排版的错误,那也就是说明两文的作者确实在解题思考上存在误区.找出出错的根源展示给大家应该比纠正错误更有价值.对  相似文献   

5.
200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第13题为:设(3/2)≤x≤5,证明不等式:《中学生数学》2004年第6期(上)刘长笑老师给出了一个简单证明,本文将利用方差的非负性给出这个不等式的另一简单证法.方差的计算公式为:它又可以化为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学》2005年3月(上)刊登的“寻找‘零件不等式’证明对称不等式”一文,读后受益匪浅.笔者研读后发现,文中的4道竞赛题还可用构造法统一证明,而且方法独特,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途径.下面仍用原文例子加以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生数学》2005年增刊的第117页上,有如下一道代数不等式.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生数学》2015年1(下)期刊登了文章《用数轴确定一次不等式中的参数》,文中借助数轴、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实能够准确确定不等式中的参数,但是笔者以为这种方法过于繁琐,短短4道例题用了整整两个版面,而且说"不等式中的参数"也不准确,应该是"不等式组中的参数",还有在同一数轴上即表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又表示参数的取值范围,容易把两者混淆,很难给学生讲解清楚.下面笔者给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献《一个特定型积分不等式的若干推广》(《大学数学》29卷第1期)和《一个特定型积分不等式若干推广的注记》(《大学数学》34卷第1期)对一个特定型积分不等式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推广,本文对该不等式给出一些注记,指出该不等式实为Opial—华罗庚型不等式,并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数学》2005年5月(上)吕伟庆老师给出了问题:已知a、b、c∈R,a b c=1,a2 b2 c2=1,求a的取值范围的三种方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几何位置关系法).下面再给出该题由等式转向不等式较为简单的三种解法.  相似文献   

11.
今标 《中学生数学》2011,(11):48-48,F0003
《中学生数学》2011年4月(上)封三“读者来信”专栏登载的“指正一个不等式证明的错误”一文,指出了美国数学奥林匹克一个不等式问题的两度证法上的错误,但没有给出其正确的证明,令人遗憾.之后查阅了该不等式的原证法,也较为冗繁,不够简约.  相似文献   

12.
读了《中学生数学》2005年4月(上)期“巧配系数证明一类不等式”一文,感觉若先将条件等式恒等变形,则证明该类不等式时,思路会更自然,过程会更简短,可节约由于配凑系数的推导花费的时间.以下就用原文中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数学》2001年6月上期第26页刊文《不等式a/b≥2a-b的推广及应用》,读后受益匪浅·受此启发,笔者又发现不等式a/b≥a-b/4及其推广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由恒不等式 ,容易推得 ,当b>0,有不等式 成立. 在不等式的两端同乘以 得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量关系,不等关系也是最基本的数学关系,不等式是不等关系在数学中的集中体现,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不等式在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将不等式选讲作为选修系列4的第5专题,而贝努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生数学》2018年11月上登载了《应用函数性质解绝对值不等式》一文(以下简称文[1]),其中给出了函数f(x)=|x-a|+|2x-b|的图像和取得最小值时的性质,但文中总结的取得最小值的结论可以进一步改进.本文试对此类问题加以说明并给出更一般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车树高老师在《中学生数学》(2011年1月下)所刊发表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一文,出现了三处错误:①例3中不等式组无解时a≤-1而不是a<-1;②例4中的C、D选项一样;③例4答案应为-5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生数学》在2013年3月(上)期刊登了《三点共线、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一文(以下简称文[1]),作者指出了《中学生数学》在2012年11月(上)期文《三点共线、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和《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在2012年09期文《三点共线的向量表示形式的妙用》这两篇文章中的错误.文[1]给出了三点共线和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的正确形式,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张乃贵 《中学生数学》2011,(8):F0003-F0003
《中学生数学》2010年第1期(上)发表的《巧证不等式》给出了以下题目的一个巧证.笔者经过思考,给出另一种巧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数学》2005年第2(上)期刊登了《化不可能为可能》一文,该文通过3个例题,说明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但由于解题时分拆技巧太强,同学们不易掌握,2005年第11(上)期刊登了《换元求导简解题》一文,该文利用导数法解决了原文中的三个例题,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适合高一同学的简捷解法:换元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换元求导简解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数学》2005年第2(上)期刊登了《化不可能为可能》一文.该文通过三个例题,说明了均值不等式的应用.笔者认为原文在解题时分拆技巧太强,学生不易接受,又用到了不需要高中学生掌握的:若a、b、c均为正数,则a+b+c≥3(abc)~3.由于导数是高中数学必修内容,换元之后,用导数解决十分简捷.下面我们用换元求导的方法来解决原文中的3个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