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6):1062-1079
本文基于1998-2016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动态效应;人口老龄既会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又会对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效果强于短期效果,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分区域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同时还会对东部地区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及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既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又会对中部地区邻近区域制造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制造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2.
张超 《运筹与管理》2023,(2):187-192
立足于金融自由化改革,借助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金融自由化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且这一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作用最强,西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面板门槛效应检验发现,以金融自由化为门槛变量时,金融自由化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这一影响作用表现为抑制;介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这一影响作用由抑制变为促进;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这一影响作用依然为正,但促进程度有了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5年-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超效DEA模型测算产业结构优化的效率,采用SYS-GMM方法实证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优化效率、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及两者的交叉项与我国经济增长正相关;产业结构优化效率、人均水资源消耗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产业结构优化效率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经济发展对人均水资源消耗量的依赖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1):146-154
利用熵权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基于2004到2014年的30个省域数据,在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城镇化指标,选取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及西部的影响比东部更大;初期收入对全国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符合收敛水平,且对东部区域的影响更大;人口增长率对全国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储蓄率对全国及东部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基于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回归和收敛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差异和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下降,其中以东部下降幅度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经济增长对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污染物排放强度起到正相关作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不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但均存在条件收敛,且中部收敛速度最快,东部收敛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K关联的思想构造了外部技术创新溢出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是东部地区带动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存在竞争效应。(2)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均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并且这些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不同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比R&D资本要大,而西部地区R&D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则要大于R&D人员。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非居住性不动产为产业发展和人才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知识溢出,提升了城市创新产出水平。本文逻辑推理了不动产消费结构影响城市创新及其经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人才集聚作用于创新产出的理论模型,以2008-2018年中国248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发现:(1)不动产消费结构与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产业结构和人才集聚在不动产消费结构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3)高等级不动产消费结构对创新产出存在更强的影响;随创新产出分位点提高,不动产消费结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呈“微笑”型曲线变化;除东北地区外,东部地区的不动产消费结构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研究期限后期的不动产消费结构对创新产出呈现了更强的影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不动产经济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内容,发现了产业结构和人才集聚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对不动产的空间布局,城市不动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水平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采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来看,城市化总体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从各个省市来看,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的省市为21个,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缩小作用的省市有9个.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能一刀切,要结合各地自身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推进城市化的步伐,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融合方法测算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支撑力.东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体系中的环保资金投入增加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高.中部、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程度较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作用仍较低.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一个三期的入口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框架,使用1995-2012年中国部分的30个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立面板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出生率、受教育程度、适龄劳动参与率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出生率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出生率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出生率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而对于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出生率的增加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无论对于全国还是东、中、西三地区,受教育程度、适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受教育程度从东向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减弱,而适龄劳动参与率从东向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之后,如何有效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以能源发展五年规划的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能源产业高端化演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能源发展五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全国组能源产业高端化程度显著增强,但是东西部地区出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要远远好于西部地区;同时又通过对西部组能源产业升级的产业政策效应研究发现,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对于西部能源产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能源发展“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对于西部能源富集区域的产业升级产生了逆向递减效应.这一发现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对于在制定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时,通过设计精准的差异化政策工具以推动西部能源产业更快转型升级,从而引领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1996-2006年全国30个省实际GDP、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面板数据,在随机误差项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假定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省际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分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严格的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且三大地区技术效率均逐年提高,三者之间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环境约束下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进行了重新估算,并通过技术创新者研究,分析了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地区.研究发现:忽视非期望产出的传统Malmquist指数方法会低估物流业技术效率水平、高估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业ML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效率偏低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所致,物流环境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个别省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收敛性检验表明,研究样本期内,全国以及三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4.
胡宗义  石威正  李毅 《经济数学》2020,37(4):114-122
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199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考察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地区异质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其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9-202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受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受职业教育的影响较大,并且不同地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不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对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同层次结构的职业教育规模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理论加以检验,研究基于全国层面(1990年-2016年)、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和时间段层面(1990年-2000年,2001年-2016年)构建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样本期内的全国层面数据实证分析来看,支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倒U型关系;从所有制结构不同的区域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实证分析支持这一结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实证分析并不支持;从分段时间的分析结果来看,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同时在两期上的表现有一定的承接性.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转型升级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定量测度,然后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期间,西安市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越来越高,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08年以来,西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内部再分配的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发展滞后,第三产业超前发展,建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结构素质较好,其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明显的超前发展趋势.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素质较差,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技术进步效应是西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当中,通过结合空间地理因素和时间变动因素,利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GDP产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即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我国能源消耗量与污染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排放严重;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和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运用DEA-SBM模型测度了碳排放约束下1999年-2010年中国30省、市、区及四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利用变异系数及K-Means聚类分析考察了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最后对各省份及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碳排放约束的各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被高估,绿色能源效率总体均值呈现U型趋势;绿色能源效率的区域格局按照由东向西递减.四大区域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均呈现收敛趋势;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处于高效区的省份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中效区的省份大多是中部省市及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西部区域的各省份多数处于低效区;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的潜力差异较大,西部区域的节能减排潜力最高,其次为中部和东北部,东部的节能减排潜力最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非参数估计理论拟合收入分布计算贫困指数,对我国2000-2005年城镇贫困的变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收入分布的位置和形状变化分解对引起贫困变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贫困变动研究表明:从全国来看,贫困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改善,但贫困人口间的收入不平等有一定程度的恶化.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相对贫困人口有所增加,中部地区贫困状况明显改善,西部地区贫困状况明显恶化.贫困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使贫困状况得到改善,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部分或全部抵消了改善的效果.但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贫困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