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基于ACSI和中国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模型构建了公路长途客运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和修正了初始概念模型,得到了有效的顾客满意度概念模型LHPT-CSI,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选取一家江苏客运公司为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并针对该公司提出了客运服务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传统参数方法在模型设定上过于严格,不贴近现实,忽视了政策等环境变量对我国道路运输企业成本效率的柔性影响,造成估计的偏差。本文结合参数与非参数方法,将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随机成本前沿函数模型拓展为一个柔性的、半参数随机成本前沿面板数据模型,应用到考察道路运输企业成本效率这一关键指标研究中。该模型充分考虑到企业异质性和时间等变量对成本边界造成的非中性移动,其技术参数都设定为企业异质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光滑函数,无效率项被分解为企业特质和时间特质两部分,生产率变化被分解为无效率变化,技术变革和规模变化三部分。通过对山西省公路客运企业成本效率的实证分析发现半参数模型较参数模型估计结果良好。无效率变化指数随时间普遍降低,表明在研究期间效率普遍提高。输入价格的变化,在样本期间下降的趋势大于增加的趋势,技术变革的速度随时间变化非常大,在道路客运环境不成熟完善的环境中,山西道路运输行业经历了快速的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学习效应导致的技术无效率以及技术进步,有助于生产率的增长(成本降低),而这些促进是以柔性的方式展现的,并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库存成本的基础上,根据等周期补货原则,确定了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缺货时间点、补货时间点及每次的补充量;根据补货周期内部缺货的时间长度与周期长度界定了库存服务水平;最后通过算例对备件决策中的各要素与库存成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公路客运监管问题,建立了公路客运监管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公路客运车主和公路客运管理者之间的行为选择,得到了博弈方的复制动态方程,研究了博弈模型的进化稳定策略。探讨了影响进化稳定策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客运车主和公路客运管理者在有限理性基础上得到的进化稳定策略与博弈双方的收益、系统所处的初始状态有关,并根据所提出的博弈模型,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产成本是物流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分析了物流企业生产的流程和其生产成本构成,给出了生产成本各组成部分的定量描述.并对物流成本的分摊方式进行了讨论,以给定物流企业为例,对单品成本进行了分析.对物流企业总成本和单品成本与物流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物流单品成本随相关物流量递减变化的关系.这种单品成本函数关系很好解释了物流配送的一个显著特点——规模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永红  李言睿 《运筹与管理》2019,28(12):194-199
基于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采用逆序归纳法,分析了技术创新后边际成本变化率与企业利润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企业如何根据边际成本变化率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问题。从技术创新导致产品边际成本变化角度出发,建立了三阶段博弈模型。博弈第1阶段是企业判断技术创新后边际成本增加的可行范围;第2阶段是企业技术创新后对产品分销价格的决策;第3阶段是零售商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决定产量。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产能约束时,企业更愿意选择低成本创新,当边际成本增加超过30%时,由于成本过高得不到更大利润,企业宁愿选择不创新。  相似文献   

7.
影子价格与影子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对偶变量和影子价格的经济意义,给出了影子成本的概念,讨论了影子成本与对偶价格的关系.通过灵敏度分析给出了影子成本的动态表示,并进一步阐明了影子价格和影子成本的惟一性以及影子成本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毛定祥 《运筹与管理》2005,14(5):108-111,149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至2002年的有关财务数据,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面板数据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与财务杠杆、企业规模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杠杆的提升、企业规模的扩大将使资本成本下降.该结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传统成本方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说明作业成本法能促使企业有效地开展成本分析,从而正确地识别企业成本动因;平衡计分法能有效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而有效开展战略成本管理;介绍了丰田公司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邵全  赵奭  刘娜  冯凯 《运筹与管理》2019,28(5):175-181
在工作场所应用AI技术进行劳动监控对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完全信息环境是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主要根源,然后在AI背景下组建政府、企业、员工三方构成的劳动合作联盟,采用经典的Shapley Value方法对工作联盟的收益进行配置,从而实现联盟的帕累托效率。最后,引入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说明了AI背景下社会劳动关系中需要形成基于政府、企业、员工的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劳动联盟,它可以有效地解决AI劳动监控所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更加公平地进行联盟的社会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11.
12.
Communicated by D.R.Brown  相似文献   

13.
基于学习—遗忘效应的生产率降低损失索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工程项目很多具有重复性施工的特点,本文利用这种特点将学习-遗忘效应应用到平衡作业线(LOB)方法中,分析因为工程中断造成生产率的降低的现象,认为因生产率降低而导致工程工期的延长实际上超过工程实际中断的时间,最后以一个工程案例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We give a treatment of the Weiertrass points of curves which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e treatment by Laksov. We introduce the notion of theith weight which makes the treatment easier and gives an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gap sequence of an effective divisor and the weight at a point. Supported in part by NNSF of China.  相似文献   

16.
17.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Series 2 - A closed densely defined operatorT on a Banach spaceX is called normal, iff $$T \in [C^0 (\hat \not C)]$$ , i.e. there is a homomorphism...  相似文献   

18.
Every c-finite measure Μ on the set G of the lines on the plane such that $$(0){\text{ }}\mu {\text{(\{ g}} \in G:{\text{ }}P \in {\text{g\} ) = 0}}$$ for every point P?R 2 generates a pseudo-metric F on the plane when one puts F P 1, P 2= \(\tfrac{1}{2}\) μ({gG:g separates the points P 1 and P 2}) The pseudo-metrics which are generated in this way possess the property of linear additivity, that is F(P 1,P 3)=F(P 1,P 2)+F(P 2,P 3) for P 1,P 2,P 3 on a line, P 2 between P 1 and P 3, and are continuous with respect to the Euclidean topology in R 2 × R 2.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e converse: every linear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s generated as above by some c-finite measure Μ on G for which (0) holds. The method of proof shows that values of linearly additive and continuous pseudo-metric F inside every bounded convex polygon C are determined completely by the values of F on (δC)2. The representation of pseudo-metrics by measures is useful in derivation of inequalities for the former.  相似文献   

19.
《Discrete Mathematics》2020,343(8):111915
Ivashchenko proposed the study of contractible transformations on graphs becaus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theory of molecular spaces, and digital topology. He published five papers on this subject. Contractible transformations have recently been applied to 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unterexample to several results that appeared in one of Ivashchenko’s work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