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西安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转型升级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等三个方面进行定量测度,然后采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期间,西安市产业结构非均衡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转型升级的水平越来越高,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2008年以来,西安市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内部再分配的速度较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均发展滞后,第三产业超前发展,建筑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结构素质较好,其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呈现明显的超前发展趋势.工业、住宿和餐饮业的结构素质较差,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技术进步效应是西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马尔科夫预测法建立了林业产业最小偏离模型,基于1998-2013年西南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求得西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验证其准确性,预测出2014-2023年西南地区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2020年的预测值为参照标准,计算出1998-2013年西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的有序度为0.68-0.97,表明近十几年来西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仍需进一步进行调整,最后提出西南地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1-201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三次产业产值数据,应用马尔科夫理论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最小偏离模型,求得产业结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验证其准确性,预测出2015-202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以2020年的预测值为参照标准,计算出2001-201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产业结构的有序度为0.674-0.993,表明近十几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产业结构在逐步趋向合理,现已形成较为稳定且有序的"三、二、一"产业结构,故目前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关键是如何使三次产业保持稳定发展.分析黔西南州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证实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最后,提出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选择全国、长三角和广东为三个参照区域,建立五分量偏离一份额模型,从时间、空间、指标、分量四维,对江苏2007-2013年江苏制造业在产值、农民工就业人数、农民工劳动报酬、农民工净收入和农民工平均收入等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江苏制造业产值比较竞争优势明显,农民工就业人数却相反.2)江苏农民工劳动报酬和净收入的相比于全国和长三角有比较优势,但劣于广东;增长水平正相反,劣于全国和长三角而优于广东.3)江苏制造业产值、农民工劳动报酬、农民工净收入和农民工收入差四个指标均具有空间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特征法的我国产业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经济结构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结构,对我国投入产出表应用特征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农业、能源化工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四个产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化及产业协调程度,研究各产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合空气污染指数(AQI)可以有效衡量区域空气质量转好以及碳中和等空气污染防治目标的达成度.选取四川省2015年与2019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等数据.首先,分析AQI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其次,确定AQI指数与人均GDP、三大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相关关系;最后,结合库兹涅茨曲线理论,采用回归分析建立产业结构偏离度与AQI指数的函数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与AQI指数呈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与AQI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未来四川省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运用偏离一份额空间结构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八大城市五类现代服务业的参考地区分量、产业结构分量、空间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及总偏离分量和总变化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与该区域初期产业布局雷同和承接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转移的工作重心紧密相关;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呈梯度发展特点,合肥、芜湖、马鞍山处于第一梯队,其余五市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核心位置不明显.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各市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过程中最核心任务是优化产业布局,如合肥主要布局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芜湖主要布局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业,马鞍山主要布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房地产业.最后从观念、机制、产业融合以及战略和格局等四大方面给出了八点具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优化等6个维度,运用熵值法对2000年至2015年中国和印度的产业体系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印度,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两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最大,其次是产业增长速度、产业规模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力度和信息化水平的差距相对较小.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状态,与此同时印度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一直处于波动的状态.印度产业结构的软化程度较高,而中国工业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协调.  相似文献   

9.
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是农业人口大省,而在西部十二省中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因此,对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对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四川省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就业结构变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测算出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程度、做出各产业对就业贡献率的折线图并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最后得出结论: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无法拉动就业而且对业已存在的剩余劳动力还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二产业次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区域物流能力,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问题,构建了区域物流能力的投资结构优化模型.首先详细分析了优化区域产业投资结构能增强区域物流能力的原因,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揭示了区域物流能力与产业投资分配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然后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实现了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进而建立了有约束条件限制的非线性规划投资结构优化模型;最后以四川省2005年的产业投资实际数据为基础,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优化问题的近似最优解以及投资结构的优化方向.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对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是合理、有效的,从而提供了一个能提高区域物流能力的实用且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余鹏  马珩 《运筹与管理》2021,30(3):177-182
借助“制造业高级化”产业升级理论, 从结构优度、价值链高度、环境保护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TOPSIS思想, 以被评价对象数列和理想方案指标数列两相邻点间围成图形的面积来表征关联系数, 同时采用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原理对指标赋权并进一步计算灰关联相对贴近度; 通过引入时间变量并赋予时间序列权重以实现对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动态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10至2016年间, 上海市排名最高, 江苏省略高于浙江省, 安徽省最低; 安徽省是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短板。基于上述结论, 给出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定伴随着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变动。积极探索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和就业同步增长,既是进一步拓宽劳动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的需要,也是确保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运用统计方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需求因素、供给因素、技术因素、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五方面构建了中国工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反映指标变异程度差异信息的熵值法和离差最大化法以及反映指标关联程度差异信息的BP-DEMATEL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运用最小距离—最大熵方法对不同的权重结果进行集成得到组合权重,以此权重对中国30个省份的工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了静态与动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结构转换能力各省份非均衡发展现象突出,呈现从东向西阶梯状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OWA算子的灰色关联模型融合方法测算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支撑力.东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体系中的环保资金投入增加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较高.中部、西部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与新兴产业产值的关联程度较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信息产业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作用仍较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造业由90年代开始急速向东部地区集聚,但近几年这种集聚态势有所减弱,甚至有一些东部地区行业向其他地区进行了转移,产业集聚存在区域差异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针对产业的行业差异给出产业转移建议.利用我国2007-2009年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青海和西藏)四位码制造业数据探索产业外部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有如下发现:首先,"地方化经济"的可分解为"就业密度"和"竞争程度".计量结果表明:1)地区差异:就全国样本来说,就业密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由2007年的显著正向影响转变为2009年的影响不显著.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2007-2009年三年间,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均小于对内陆地区的影响.表明东部地区已经逐步丧失考劳动力集聚所得到的优势,且竞争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2)行业差异: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行业而不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更大,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到竞争程度的正向影响较小,即同行业的集聚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而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这也是创新点之一.最后,对计量结果进行了现实性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建议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东部向中部转移,因为东部已失去了单纯靠劳动力数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优势,并且东部地区企业竞争的负面效应有所显现,同时中部地区也有能力做好承接工作,但是这还要建立在中部加速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环境复杂性是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复杂性的主要诱因。利用指标波动程度测度复杂性的思想,建立表征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外部环境的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变动程度的模糊信度结构模型,运用模糊证据推理算法结合熵值理论对多指标进行信息融合,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估复杂性测度结果。通过2002~2012年汽车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环境与国际环境的波动是导致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复杂性的最主要因素,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次之;近10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产业网络外部环境经历了两次较大波动,总体复杂性呈现增长趋势。本研究可为汽车产业环境复杂性测度及应对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省"十二五"规划工业产业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如何在碳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成为湖南省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构建低碳约束下湖南省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计算并选取湖南省无低碳约束和有低碳约束下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本文设计无低碳约束、弱低碳约束和强低碳约束三种情景模拟,分析不同的低碳约束条件对湖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本文结论如下:1)无低碳约束条件下,湖南省主导产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碳生产力较低的行业,低碳约束条件下,湖南省主导产业包括食品制造业等碳生产力较高的行业.这表明,考虑低碳约束条件,湖南省主导产业由碳生产力较低的行业向碳生产力较高的行业转变.2)情景模拟结果表明,一些传统支柱型产业仍是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中需重点发展的产业,且随着低碳政策的深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扩大,战略性产业如医药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发挥中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德成  李昊  刘贇 《运筹与管理》2016,25(3):195-203
为了评价我国的产业结构演化效率,本文构建了我国产业结构演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DEA方法的局限性,文中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解决了产业结构演化评价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滞后性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DEA改进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效率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各产业技术效率大部分时间大于规模效率,而且投入要素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情况,近年来,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冗余程度有减轻的趋势,第二产业能源和水资源消耗较大,同时第三产业各要素冗余程度均有所加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