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车间设施空间的不合理布局,导致了生产车间路线交叉迂回、物料搬运成本高、企业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熵权优化模型的SLP法,并将其应用在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中.以某光伏组件厂设施空间布局为例,采用SLP法综合分析该厂各作业单位的物流关系和非物流关系,获得了3套初步设施布局规划方案,并将熵权模型和双基点法进行算法优化整合,形成多指标决策的熵权优化模型,之后运用熵权优化模型进行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方案比选,得出更加优化的设施布局规划方案,达到优化生产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当前生产系统产能评估方法中存在的不适用现象,以串并联生产系统为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设备状态更替的建模与仿真方法来计算故障条件下的系统产能.系统建模将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分为生产、等待、闲置和预防性维护4种状态,通过不同状态的更替与在制品的变动构建起整个系统的运作.数值实验表明,在流水线条件下本文所提出的仿真方法与基于下一事件的仿真方法在计算结果上保持一致,但是运算效率偏低.在一般形式串并联生产系统条件下,能观察到缓存空间对系统产出率的提升呈边际递减趋势,而在缓存空间较少、阶段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增加各阶段的设备数量可以使产能提升水平高于设备的增加倍率.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流水线产能评估的有效性, 采用基于设备运作的故障发生机制生成故障节点, 并按照可用度最大化原则确立预防性维护周期, 采用抽样仿真方法评估流水线系统的产能, 同时提出一种基于故障期望次数的近似方法以提升产能的评估效率. 仿真实验表明, 流水线产出率与系统配置密切相关, 设备数量越少, 缓存空间越大, 对应的产出率就越高, 但设备数量与缓存空间的边际影响逐渐下降; 而近似方法获得的产出率估值与仿真值之间的偏差可基本控制在5%以内, 评估准确性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改进型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优化了二进制树搜索路径、仲裁中断信道传输及高效随机数产生器的设计,用Verilog HDL语言在RTL级对全算法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及时序验证,在Stratix EP1S10F484C5器件上进行防碰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兼容基于位碰撞及非基于位碰撞两种识别机制的硬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接近50%,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时分多址(TDMA)信号利用率及平均识别效率,能满足多标签的快速准确识别,起到良好的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FIBUS注塑车间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塑料产品产量的增加,许多企业都建有一定规模的注塑车间.对车间内的注塑机进行有效的计算机监控管理,能及时掌握注塑机的运行状况,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采用一种基于PROFIBUS现场的总线技术,给出了注塑车间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原理、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组态的实现,该系统可同时对多台注塑机进行现场及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6.
对员工创造力给予物质奖励是常见的企业创造力管理对策.分析了该对策对员工实际创意提案的影响以及相关机理.以往研究认为,员工的内部动机是创造力的重要前因,外部物质奖励可能会削弱内部动机.因此,物质奖励可能会损害员工创造力.研究表明,物质奖励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受到员工对创造力物质奖励的感知影响.存在两类感知:信息型感知与控制型感知.第1类感知可以增进员工内部动机并促进创造性产出,而第2类感知可以提升员工的外部动机,与员工创造力提升无关.基于某知名餐饮企业326名员工的调查问卷及其实际创意产出的数据分析发现,员工感知到的物质奖励的信息功能通过内部动机提高了其创意产出的数量.最后就员工创造力奖励管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柔性分批调度问题的复杂性,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引入柔性分批方法后,并提出了染色体的两级编码方法,设计了2种交叉和变异操作方法,以防止操作中非法解的产生,提高求解效率.该算法不仅解决批量分批,而且也解决子批排序和选择加工路线的问题.对比整批调度和柔性分批调度的Makespan后,仿真结果表明,柔性分批调度可缩短生产周期,验证了采用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RV减速器承载能力,对摆线针轮副基本参数进行了优化.在RV减速器体积标准化前提下,将基本参数偏心距和针齿半径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以提高承载能力为目标的优化模型;针对承载能力与基本参数关系无法用简单解析式表达的问题,通过对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的改进,达到快速搜寻的目的.选择RV-20E减速器进行实例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其承载能力提升了11.15%;试制出优化后的摆线针轮副,完成了整机装配,并进行了承载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RV减速器在额定负载时传动效率提高了2.3%,温度和噪声分别降低了0.7℃和1 d B,且在重载时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生产计划与设备维护集成研究中系统配置局限于单阶段系统的问题, 以流水线为背景对两项计划的集成建模方法开展研究. 以有限产能批量问题为生产计划的基准模型, 建立生产计划与预防性维护集成建模的框架. 采用仿真方法计算流水线的批量生产时间, 并结合二项式回归以建立生产负荷与生产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 仿真测试验证了回归方法的有效性. 再将生产时间二项式引入产能约束, 构建出流水线条件下生产计划与设备维护的集成模型. 算例显示集成模型总成本随缓存空间的增大而逐渐下降, 表明系统配置对计划决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集装箱同步装卸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舱位协同作业,建立了基于岸桥与集卡加权作业时间最短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同一个贝位中不同舱位的最优装卸顺序,及优化后的集卡与岸桥作业时间.通过数值模拟与传统装卸策略的数据对比,验证了基于舱位协同策略的集装箱同步装卸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改进国内大多数港口传统装卸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Moore机与 Mealy机之间的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本质上归纳了二种时序机 Mealy机与 Moore机之间的转换效果 ,根据二者的输出序列 相差一个时  相似文献   

12.
回转副摩擦状态的变化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针对回转副摩擦状态的识别问题, 设计了以回转副工作电流为摩擦特征来源的实验方案. 通过采集摩擦过程的回转副驱动电机工作电流信号, 分析实验信号的频域和时频域特征, 建立工作电流的摩擦特征库, 用于训练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 并在分类器上完成摩擦状态的识别. 实验结果表明, 经特征提取与降维处理后建立的多分类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具有近90%的识别正确率, 所提出的实验方案有利于实现远距离信号的采集, 适用实际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3.
具有服务等级的三台平行机排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带服务等级的三台平行机排序问题.预先赋予每台机器和每个任务一个服务等级(grade of service)标号.每个任务只能被某台服务等级不高于该任务服务等级的机器加工.目标是最小化最大机器完工时间.本文给出了求解这个问题的算法.并证明算法的最坏情况界不超过5/4+(1/2)^k,其中k是算法中预先给定的迭代次数.已有的算法仅为3/2.  相似文献   

14.
KA3525是PWM控制器件,利用其输出方波脉冲激励逆变器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使输出功率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从介绍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和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工作模式出发,对逆变器高效原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明:该电路工作效率高、实用、可靠,使用方便、灵活,可以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和照明时间,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计数器和钟控传输门绝热逻辑电路工作原理及结构的研究,提出一种带复位功能的低功耗十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案.新方案利用CTGAL电路钟控传输门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然后通过自举操作的NMOS管和CMOS-latch结构对输出负载进行全绝热方式充放电,并通过计数器预置复位端结构实现进制可变计数器的设计.PSPICE的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在相同工作频率下,与传统CMOS电路实现的十进制计数器相比,平均节省能耗约82%.  相似文献   

16.
在由多个并行零件生产线和装配线组成的产品生产物流中, 各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制约了装配节点及其整个生产物流的平衡. 为此, 基于约束理论和JIT(Just In Time)思想, 提出主、次瓶颈的概念及其判别方法和主瓶颈拉动次瓶颈、瓶颈前后拉动生产与平行顺序移动生产相结合的生产策略, 研究了基于负荷率的瓶颈工序负荷控制方法和主瓶颈触发次瓶颈拉式生产的时间控制方法, 使瓶颈工序利用率最大化, 各个零件到达装配节点的同步性得到改善. 算例的SIMIO仿真结果表明, 装配节点的在制品存量大幅度减少, 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型迭代学习控制律,对其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并将它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改善了控制器的动态性能,收敛速度得到很大提高,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工件带有拒绝费用的m台同类机在线排序问题,m台机器的速度分别为s1=s2=…=sm-1=1,sm=s,当工件到达时,可以接收加工,占用一定的加工时间,也可以拒绝,付出相应的罚值. 目标是被接收工件的最长完工时间(makespan)与被拒绝工件的总罚值之和最小. 对工件2次到达时间问题(零时刻和r时刻各到达一批工件)设计了在线算法H,并证明该算法的竞争比为4-(2s)/(s+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