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检测器(V)     
在本卷第3期上我们介绍了消除检测器噪声的电阻-电容(R/C)滤波器。该滤波器的电路虽然很简单,但对一些由于检测器电路本身所产生的噪声的消除却非常有效。图5是连接R/C滤波器前后的色谱基线谱图(注意图5-a,b的Y轴标值是不同的)。从图5-b中可以看出该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是很明显的。但R/C滤波器也不是万能的,它主要对消除叠加在正常基线上的噪声尖锐峰特别有效(见图6),而对图7所示的基线噪声却无能为力。图5 使用R/C滤波器前后基线图a.使用前,b.使用后。图6 使用R/C滤波前后色谱图a.使用前,…  相似文献   

2.
2-氯-4-(二氯甲基)-5-羟基-2(H)-呋喃酮(MX)是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强致突变性的消毒副产物(DBPs),在对MX的前驱物模拟氯化过程中,发现在MX峰的附近有一峰,有时干扰MX的测定;作者对该未知峰的质谱图进行了解析,初步推断其结构可能为2-氯-5-酮-3-烯-己二酰氯(2-chloro-5-oxo-3-hexene diacyl chloride,COHC).  相似文献   

3.
检测器(Ⅲ)     
3使用及故障的排除如前述,检测器是一种将物质的量变化转变成电信号,并由记录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的仪器,出现的所有问题大多也是依据记录下的信号图(色谱图)来判断解决的。在有正确的判断和解决方法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色谱图的记录要绝对准确。但有一个极易造成混淆的现象是气泡的干扰。3.l气泡在液相色谱泵的章节中我们谈到了气泡会对液相色谱分析造成较大的困难,检测器中气泡所带来的麻烦也决不会低于在泵中的困扰,因此对气泡决不可大意。气泡通过流动池时,在色谱图上可能形成一个尖锐的峰,也可能形成像正常色谱峰的峰…  相似文献   

4.
总结和归属了(2H)-2-环已基-3,4二氢吡咯并[1,2-α]吡嗪-1-酮及其7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3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10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麦氏重排和异构化后的α-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m/z120和m/z163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吡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基峰为M-82,苯乙酰基类衍生物基峰为m/z245。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灵敏的具有选择性的溶出伏安法测超痕量铜的方法。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pH=9.3),铜(Ⅱ)-2,2′-联吡啶(Dipy)-铬天菁S(CAS)能生成具吸附性的电活性三元络合物,在+0.1V(vs.SCE)电位下富集,阴极溶出峰电位是一0.18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9.0×10-9~7.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3.0×10-9mol/L,这一方法已用于测定环境水中痕量铜,回收率在98.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6.
总结和归属了N,N′-二乙酰基丁二酰二肼,N,N′-二乙酰基癸二酰 二肼以及4种N,N′-二酰基戊二酰二肼和4种N,N′-二酰基己二酰二肼共10个化合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10种化合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于羧基的α-裂解和重排α-裂解,由其裂解产生的基峰离子H2NNHCO(CH2)nC≡0^ 以及RCONHNHCO(CH)nC≡0,RCONHN^ H3等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  相似文献   

7.
在盐酸溶液中,钛(Ⅳ)与钽试剂(BPHA)络合物在-0.3V(vs.SCE)或开路情况下吸附于玻璃碳电极表面,在-0.3--0.8V范围内以250mV.s^-1进行扫描溶出,峰电位为-0.57V,钛(Ⅳ)浓度在1-35ng.ml^-1(-0.3V)下富集2min和0.06-2ng.ml^-1(开路富集4min)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体系选择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用于纯铝中痕量钛的测定,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王国俊  李菊白 《分析化学》1994,22(1):101-105
本文介绍选择测定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各含氧化合物的氧-火焰离子化(O-FID)检测器,该仪器是专门对氧响应的O-FID检测器,还报道了在O-FID检测器上对含氧化合物的定量校正工作。  相似文献   

9.
推导并验证了新型阶跃伏安技术-常规二脉冲叠加四阶跃微分伏安法准可逆电极过程的理论电流方程式,同时研究了各项参数如扫描增量(Ea)、脉冲高度(△E)、传递系数(α)对峰电流函数(ψp)、峰电流(ip)、峰电位(Ep)和半峰宽(W1/2)的影响。运用理论ψp-1gks图和单纯形优化计算测量了Fe(CN)^3-6/Fe(CN)^4-y-KCl及Zn(Ⅱ)/Zn(Hg)-NaNO3体系的ks及α值,结果与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GC/AED),对小型加氢装置的加氢脱硫柴油样品及氧化/萃取前后样品油中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对色谱图中出现的几个可疑峰进行了分析和推测,表明这几个峰是由元素硫产生的,并通过无硫油样中加入硫磺和对样品进行汞洗等实验进行了验证。此外,对于加氢柴油中元素硫产生原因以及对硫质量分数测定和对实验分析的影响,在氧化脱硫等非加氢脱硫实验中样品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线上期 )③由氧气产生的怪峰如果样品 (或空白样品 )中溶有的氧气浓度与进样时流动相中的氧气浓度有差异时 ,有时就会出现怪峰 ,这一类的怪峰属于假峰。流动相充分脱气后 (如流动相经过充分连续的氦脱气 ) ,这种怪峰通常也是存在的。因为虽然此时流动相几乎不含氧气 ,但若所要分析的样品溶液没有脱气或脱气不完全 ,则样品溶液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氧气。常用的紫外检测器在高灵敏度或低波长下检测时特别容易出现这类怪峰信号。在电化学检测器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怪峰 ,有时是正峰 ,有时是负峰。下述过程可以测试怪峰是否是由氧气产生的 :首先从流…  相似文献   

12.
Y2O3:Eu^3+发光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表征及图案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Y2O3:Eu^3 发光薄膜,同时,通过软石印技术得到了条纹宽度为5-60μm的Y2O3:Eu^3 图案化发光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光致发光(PL)光谱及寿命等方法对得到的发光薄膜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500℃时薄膜开始结晶,900摄氏度已结晶完全,得到了立方相的产物,图案化的条纹在烧结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收缩(50%),Y2O3基质向掺杂的稀土离子Eu^3 发生了有效的能量传递,使得Eu^3 显示出5D0-7FJ(J=0,1,2,3,4)特征发射,寿命和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发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用液相法合成GdVO4和YVO4多晶原料,提拉法生长出具有高光学质量的Er^3+:Y0.5Gd0.5VO4混晶。用ICP法分析了晶体中Er^3+离子的浓度。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晶体的晶胞参数进行了测量,分别测量了1.62%(原子分数)Er^3+:Y0.5Gd0.5VO4晶体的偏振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谱;光谱显示该晶体在382,454,525,656,804,985,1536nm有很强的偏振光吸收峰,且π偏振光(E∥C)吸收远强于σ偏振光(E⊥C)吸收;同时通过偏振吸收光谱,计算了晶体吸收峰的半高宽度和吸收截面;与Er^3+:YVO4,Er^3+:GdVO4晶体吸收峰的半高宽度和吸收截面进行了比较。其荧光发射(^4I13/2-^4I15/2跃迁)峰值波长在1.5μm,荧光寿命为4.7ms;光谱特性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潜在的高效率激光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14.
在pH5.3的HAc-NaAc、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3,5-Br2-PADAP)、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溶液中,用线性扫描示波极谱法可得到锑(Ⅲ)的络合物吸附波。峰电位为-0.70V(vs.SCE)。二阶导数档峰高与Sb(Ⅲ)浓度在3.3X10-8~2.5X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2X10-9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络合物组成为Sb(Ⅲ):3,5-Br2-PADAP=1∶2。加入CTMAB可消除试剂峰且提高灵敏度。试验了30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用流基棉分离干扰离子。方法已用于矿样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螺旋藻多糖SP-4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螺旋藻NaHCO3热水提取液中.得到四种多糖SP-1、SP-2、SP-3和SP-4,糖含量比为30:12:16:100.体外活性试验表明SP-4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纸层析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SP-4由L-鼠李糖、L-岩藻糖、L-阿拉伯糖、D-葡萄糖、D-葡萄糖胺和D-半乳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4.94:2.99:2.96:1.00:1.26:2.33。IR光谱示848cm-1有明显的吸收峰,1HNMR分析在δ5.26附近有多个峰,过碘酸盐氧化和Smith降解表明SP-4分子中含有α(1→3)和α(1→4)糖苷键.  相似文献   

16.
甘草次酸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研究了甘草次酸在NaAc-HAc缓冲液中(pH4.0-5.5)的电化学行为和反应机理。甘草次酸于-1.53V(vs.SCE)(P1)左右有一个二阶示波导数峰(pH=4.0-4.9),峰高与甘草次酸浓度在0.4-6.3μg/mL范围内呈正比,检出限为0.2μg/mL;pH在5.00-5.53之间,甘草次酸有两个还原峰,其电位分别为-1.51V(P2)和-1.57V(P3)。实验证明甘草次酸的电极过程为不可逆的逐级电子转移过程,H2O2和羟基自由基可催化甘草次酸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17.
Ce-Sn-O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CexSn1-xO2复合氧化物,并对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少量Sn能取代CeO2晶格中Ce原子形成立方相的固溶体,并使晶胞参数变小;Sn超过20%时形成混合相。650℃焙烧的CexSn1-xO2复合氧化物有3个还原峰(α、β和γ)。α峰归属为表面Sn^4 的还原(-330℃);β峰归属为体相SnO2和表面Ce^4 (-630℃)的还原;γ峰归属为体相CeO2的还原。焙烧温度的提高使得β峰增强,α峰变弱,γ峰几乎不变;而低温焙烧有利于CexSn1-xO2固溶体的形成,再氧化处理对样品的还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焙烧温度对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光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程序升温脱附(TPD),付立叶红外光谱(FT-IR),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对3种焙烧温度下所制备的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钙钛矿型LaCoO3晶体逐渐发育完善,H2-TRP谱的高温还原峰面积和峰温逐渐上升,而低温还原峰面积和峰温逐渐减少,与此同时,O2-TPD谱中600℃附近的高温脱附峰逐渐增大,600℃以下低温脱附峰逐渐降低,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及导电性无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荧光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常用的检测器之一。该文研制了一款基于共聚焦光学构型的多波长发光二极管(LED)诱导荧光检测器,可实现多种物质的检测。通过电机多重校准定位与光源滑动定位技术实现多光源的精准定位,使用共用发射光路简化仪器结构并降低了仪器成本。针对LED光源切换机构进行3万个周期连续切换的可靠性测试,测得激光器的靶点位置误差在 ± 0.2 mm以内,实现了LED光源定位的准确性和良好重复性,解决了传统荧光检测器结构复杂、价格高,以及发光二极管(LED)单波长诱导荧光检测器专用性强、应用范围窄等问题。以甲醇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对3个光源进行基线考察,结果表明:研制的检测器在340、365、385 nm激发光源下,基线噪声低于5.0 × 10-4 FU,漂移小于5.0 × 10-3 FU/h。以真菌毒素和苯并(α)芘为探针,对其线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分别采用乙腈-水-乙酸(96∶102∶2,体积比)、甲醇-乙腈-水(20∶20∶60)、乙腈-水(90∶10)作为检测赭曲霉素A、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的流动相,激发波长分别为340、365、385 nm。测得赭曲霉素A、黄曲霉毒素B1、苯并(α)芘分别在1.0~50.0、0.1~20.0、0.5~2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06、0.01、0.02 ng/mL。对该检测器的重复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3个光源对样品响应值的RSD(n = 11)均小于1.0%。以340 nm光源为测试条件,显示检测器在震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基本性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与市售进口的通用型荧光检测器相比,二者在基线噪声、漂移和灵敏度方面结果相当。该文研制的检测器结构简单、波长覆盖范围宽、性能良好,在真菌毒素和苯并(α)芘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钒(V)化合物在硫酸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刘洪涛  夏熙 《电化学》2002,8(1):40-46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了H2 SO4 溶液中五价钒化合物 (NH4 VO3和V2 O5)的电化学行为 .由光滑Pt电极测得其CV图 ,两者的基本峰位和峰形都很相似 ,通常出现三个还原峰和三个氧化峰 ,但NH4 VO3多一个氧化峰 ,RRDE测定也出现了四个氧化峰 ,本文分析了这些对应峰的反应 ,并给予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