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直是数学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本文简单阐述了如何进行数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数学教育得以落实的主要渠道,不同时期的数学教科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数学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状况:数学教科书不仅是数学教育思想观念的真实写照,而且数学教科书的质量和水平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的精神面貌;数学教科书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数学教育研究的实际水平,而且能够较为全面地折射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特别地,数学教科书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也是数学教育历次改革发展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发挥数学特别是应用数学在我国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主战场中的积极作用,使工业界、学术界、企业界以及领导决策部门对“数学可以转化为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数学在以计算机革命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社会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这一论点达到共识,积极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我国工矿企业及其它国民经济部门的实际问题,同时,努力提高我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科水平,发展壮大我国工业与应用数学队伍,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起草了这份报告,阐述数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分析我国应用数学学科发展与队伍的现状,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应用数学的水平和发挥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呼吁。  相似文献   

4.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国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数学活动内涵丰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某些课堂的数学活动往往存在偏差,如形式单一、活动盲目,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活动的思维含量不高,使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在平常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如下三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数学解题能力的强弱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中学师生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学生中真正善于解题者为数甚少,多数学生处于模仿性的解题层次,一旦遇上较难或新颖的问题,常常优柔寡断,思维混乱,无所适从.平时学生缺少解题决策能力的培养,是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文化力量,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而且,数学还是一种艺术,因此,数学不但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上海课程改革与高考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什么呢?在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的数学奖有华罗庚奖、陈省身奖、钟家庆奖以及晨兴数学奖(现名为ICCM数学奖),奖励不同年龄数学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其是钟家庆数学奖是奖励中国最优秀的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ICCM数学奖ICCM数学奖(原晨兴数学奖)被誉为"华人菲尔兹奖",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表彰 45 岁以下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及在促进数学事业发展方面有卓越贡献的华人数学家。该奖创立于1998年,每三年颁发一次。评审委员会由哈  相似文献   

9.
大学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数学课.但是,当前数学在经济类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能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微乎其微.《经济数学》杂志,虽然挂靠财经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都无人问津,专业课教师,也很少有人涉足,全国数模竞赛。学生参赛态度冷漠.学习数学热情不高,数学水平较低,其原因是:其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期望学了立即能用;其二,数学课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不很得当,缺乏经济数学特色。其三,主要专业课没能用上数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一是要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二是要改革数学课的内容,三是要改革现有专业课内容。  相似文献   

10.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前提,数学运算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对学生的考查.通过SOLO理论的评价层级水平和数学运算素养水平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分析,命制出与运算水平对应的SOLO分类的层级相吻合的试题,才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学习成果,本文以2021.年高考上海卷部分试题为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史和丰硕成果,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数学曾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勾股定理,二阶幻方,圆周率,球体积的计算以及在数论等方面的研究都曾独树一帜,遥遥领先于当时的世界水平,然而有目共睹的是,在15世纪之后,中国的数学被远远的抛在了世界的后面,像后来解析几何的创立,微积分的发明,抽象代数的发展……无一与中国有缘,以至于在目前的大学基  相似文献   

12.
数学娱乐圈     
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什么 ?为什么从小学开始我们就一直把数学作“主课” ?近一年来 ,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我也不断地在课堂上给学生表达我的体会 .正好我搜集到 2 0 0 2年北京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有关报刊编发的文章 ,读后很受启发 .以一个中学老师的眼光遑论这个大题目 ,不禁惴惴 ,但愿对中学生认识中学数学课有点裨益 .马克思指出 :“任何科学只有在数学得以成功地应用于其中时才能被认为是完美的科学 .”拿破仑的话不无道理 ,“国家的兴盛与数学的进步和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一向以其辉煌的智力成就而被尊为“科学的皇后”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形式,而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的工具.驾驭数学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反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逻辑语言、图形语言和数表”[1].作为高考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高考加强了对数学语言的考查,在考查“数学知识积累”的同时, 还“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测量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潜在的学习能力”[1].这类考题贴近教材及学生的生活现实,它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数学发展的若干主攻方向》简介喻纬(江苏教育出版社)《中国数学发展的若干主攻方向》,是一部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七五’数学重大项目和“八五’数学重点项目等的介绍,帮助大家了解我国数学研究的现状和水平的著作.“现代数学中若干基本问...  相似文献   

15.
刘佳佳 《数学之友》2022,(23):52-54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现阶段,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做到能够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数学教学方案进行优化与改革,可以合理利用趣味阅读的方式来充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提升自身数学水平的同时推动自身思维发展,从而为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本文将从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入手,对进行数学趣味阅读的重要性及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6.
周向宇 《数学学报》2022,(4):581-598
本文将阐释与揭示中国古代数学对华夏文明的贡献,除了对物质文明的贡献,特别是对国学、语言、文化等的影响与贡献;中华文化对数学的推崇与影响、中华经典中的数学;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及其对现代数学的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日益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现代高科技的本质是数学技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其所消费的数学成正比,数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数学已成为一种文化,一门独特的科学,是一切科学之母.高中学校的数学教育,应是让学生树立大志向的教育:要让数学推动科技,科技振兴国家,数学创造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从学科角度看,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创造教育的作用也日益明显.笔者从五个方面对高中生数学创造教育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体现着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体现着数学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影响和规定着师生的数学教学活动方式.数学教科书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数学课程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从而影响到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数学教科书由于本身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抽象性、严谨性等特点,使得数学教科书的问题成为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视点之一.最为核心的就是如何准确定位和明晰数学教科书的价值观,这不仅是数学教科书建构的根基,也是有效使用数学教科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数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省身 《数学进展》1996,25(5):385-388
中国的数学陈省身1996年5月9日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出发,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因此结果是十分坚强的.它会有用,是可以想象的.但应用的广泛与深刻,则到了神妙的地步,非常理可以预料的了.以下将就最近数学的发展中,举若干故事为谈助.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科学学科的数学和作为学校学科的数学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美国60年代的"新数"运动试图将现代数学引进中学数学教材,使整个数学结构化、代数化,企图找到一种建立在清晰数学概念的定义之上的途径,并期望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最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新数"运动的失败表明,通过简化基本的数学结构或者通过引入精确的定义和逻辑的证明的做法是无法填补这个鸿沟的[1].按照数学体系为最终目的只能是未来数学家的目的,许多理由表明这永远不可能是普通数学教育的目的,如果按照这个体系来教学的话,那是违反教学法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