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荧光镓在pH 2~10底液中的伏安行为。证实其偶氮基首先还原为氢化偶氮,然后通过氢化偶氮的歧化反应或二电子还原生成相应的胺化物。荧光镓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在pH 9.5的氨性底液中可获得稀土-荧光镓的络合吸附波。对重稀土的检测限为1.0×10-8mol/L。测定了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及发光材料BaFCl:Ho中钬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镓-铬蓝黑R络合吸附波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清海  张盛远 《分析化学》1993,21(9):1040-1042
在0.012mol/L HAc-0.10mol/L NaAc缓冲溶液中pH5.60,铬蓝黑R于-0.34V(vs.SCE)处有一极谱波P_1,加入Ga(Ⅲ),在-0.55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P_2。i_p_2与Ga(Ⅲ)浓度在0.20~15.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试验表明,该极谱波属络合吸附波。本法用于测定铝箔、铅锌矿中微量镓,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荧光镓的电化学行为及稀土—荧光镓络俣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研究了荧光镓在PH2-10底液中的伏安行为,证实其偶氮基首先还原为氢化偶氮、,然后通过氢化偶氮的歧化反应或二电子还原生成相应的胺化物,荧光镓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在PH9.5的氯性底液中可获得稀土-荧光镓的络合吸附波,对重稀土的检测限为1.0×10^-8mol/L,测定了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及发光材料BaFCl:Ho中钬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铝-荧光镓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晓玉  罗红霞  李南强 《分析化学》1999,27(11):1329-1332
在pH5.72的缓冲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铝-荧光镓络合吸附波。检测限达1.0×10^-8mol/L。测定了自来水中铝的含量,并测定了络合物组成和表面电极反应速度常数。  相似文献   

5.
铁-荧光镓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p H6.1 0的 0 .1 mol/L ( CH2 ) 6 N4-HCl底液中 ,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铁( ) -荧光镓体系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在 1 .0× 1 0 - 7~ 7.0× 1 0 - 6 mol/L范围内 ,铁浓度与波高呈线性关系 ,检测限达 7.0× 1 0 - 8mol/L,已成功地应用于金属镁粉中的铁和铝的测定 ,并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的组成为铁∶荧光镓 =1∶ 1 ,条件形成常数β=3 .2× 1 0 4,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ks为 2 .9s- 1 。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在酸法生产金属镓过程中,用NH4F掩蔽溶液中的铝,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之与镓元素完全络合,调整条件试剂硼酸溶液和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保证终点的准确判断,过量EDTA以PAN为指示剂用硫酸铜标准溶液回滴求得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分析方法.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6.5%,加标回收率为97.14%~104.0%.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可实现酸法生产金属镓液体物料中镓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
镓在氨基吡啶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文已报道了氨基吡啶树脂对AuCl_4~-、PtCl_6~(2-)的吸附性。本文报道4-氨基吡啶树脂对镓的吸附行为与机理。在6mol/L HCl条件下,对镓的氯络阴离子(GaCl_4~-)有很好的吸附性。并能定量洗脱。测得静态吸附容量为351.15mg/g树脂,用化学法及红外光谱等方法,测得4-氨基吡啶树脂吸附镓(Ⅲ)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8.
镓(Ⅲ)-茜素红体系的吸附伏安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敬中  孙德志  魏西莲 《分析化学》1994,22(10):1048-1050
本文对镓(Ⅲ)与茜素红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法作了研究,确定了电极过程.在HAc-NH_4Ac(pH4.06)缓冲溶液中茜素红存在下,用1.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镓,其线性范围是1×10~(-10)~1×10~(-7)mol/L,其检测限为1×10~(-10)mol/L,并用此法测定了中草药中的痕量镓.  相似文献   

9.
镓(Ⅲ)-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CH_2)_6N_4-HCl缓冲底液中,获得了Ga(Ⅲ)-芦丁的络合物吸附催化前波,检出限达1.0×10~(-3)mol/L。用其测定了以SiO_2、Al_2O_3为基体的催化剂中的镓.研究了其电极过程机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镓酸钠溶液中的镓和钒含量的方法,通过塑料样品杯和麦拉膜封装液体样品,测定中添加仪器自带Zn、Cr两种影响元素排除干扰,减少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测定结果的偏差,即可得出镓和钒在样品中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3.33%~102.1%,可实现金属镓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成分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镓的光度分析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镓为稀散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甚微,因此对镓的测定多采用光度法.迄今未见有综合报道.现对八十年代以来光度法测镓的新成果予以综述.1 常规光席法1.1 三苯甲烷染料光度法1.1.1 络天青S法文献[1]以Ga-CAS-TPC-异丙醇四元配合物体系测定镓.对大量杂质元素用P_(350)萃取色谱法分离.文献[2,3]较系统地研究了含氧有机溶剂对Ga-CAS-CTMAB体系的溶剂(?)效应.借此达到大幅度提高多元配合物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改善性质相近元素反应的选择性.并利用这特性控制不同条件建立从大量Zn中测Ga,In中测Ga等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新光度法.此外还有人以Ga-CAS-CTMAB体系用卡尔曼滤波光度法同时测定合成样中Ga、Al和Fe.  相似文献   

12.
以氟离子溶液作滴定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利用氟-镓之间的配位反应及控制电位滴定法,对镓的测定进行了研究.控制溶液的pH约为4.2,实验温度为298 K,离子强度调节剂(NaNO3)的浓度为0.1 mol/L.对溶液控制的pH,氟离子的酸效应和镓离子的羟基配位效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共存的Cu2 ,Zn2 ,Ni2 及Co2 等离子的干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镓离子配合物印迹聚合物的研制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羟基喹啉镓(Gaq3)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由沉淀聚合法在三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3:2)的混合溶剂中制备镓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采用等温平衡吸附实验和Langmuir吸附模型分析研究其吸附性能.以其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应用于...  相似文献   

14.
CL-TBP萃淋树脂吸附分离镓(Ga)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 Cl- TBP萃淋树脂从酸性溶液中吸附分离镓的性能 ,结果表明 ,在 6mol· L-1HCl介质中 ,树脂对镓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有效地从含镓溶液中分离富集镓。被吸附的镓可用 NH4 Cl溶液定量洗脱 ,对吸附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证实吸附为离子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镓(Ⅲ)-芦丁体系的吸附伏安行为及其应用于镓(Ⅲ)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敬中  张立云  孙德志  杨晴 《分析化学》2000,28(12):1546-1548
对镓(Ⅲ)-芦丁体系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法作了研究,确字电极过程。在PH5.0的HAc-NaAc缓冲底液中用该体系的1.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镓,其线性范围是1*10^-10-1*10^-7mol/L;检测限为7.5*10^-11mol/L。用此法测定了粮食中的镓。  相似文献   

16.
镓-茜素络合剂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导了镓-茜素络合剂极谱络合吸附波产生的条件及其电极过程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卫华  章竹君 《分析化学》2001,29(12):1447-1449
基于Ga(Ⅲ )置换Fe EDTA络合物中Fe 和Fe Luminol O2 产生化学发光的反应 ,建立了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镓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 1.4× 10 - 7~ 1.4× 10 - 5g mL ;检出限为 3×10 - 8g mL ;对 5× 10 - 6 g mL镓标准溶液进行 11次平行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6 %。方法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镓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的氢氧化钠刻蚀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的铝镓氮外延层,用深紫外光致发光光谱仪测量铝镓氮的荧光光谱来控制铝镓氮层的刻蚀深度,用盐酸将含铝氢氧化钠中和并调节至酸性(pH1~2)后转移至250 mL的容量瓶内定容,用铬天青S络合显色,用分光光度计在546 nm处测定吸光度来确定铝的浓度。该法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n=5),加铝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6%~103%。该法可用于铝镓氮外延片中铝含量的准确测量。  相似文献   

19.
镓,铟与酸性铬深蓝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分别获得了镓(Ⅲ)、铟(Ⅲ)与酸性铬深蓝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两个波的峰电位分别为-051V和-063V(vsSCE),镓(Ⅲ)的线性范围为720×10-7~746×10-6mol/L;铟(Ⅲ)为174×10-7~488×10-6mol/L。作者研究了该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矿石中镓、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刘述梅  易兰花  黎拒难 《分析化学》2003,31(12):1489-1492
研究了镓(Ⅲ)-茜素氨羧络合剂(ALC)在碳糊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并以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镓的吸附伏安法.在0.12 mol/L HAc-NaAc-0.24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底液(pH 4.5)中,-0.10 V (vs.SCE) 富集90 s (或180 s),以250 mV/s扫速线性扫描至0.90 V, Ga3+-ALC在碳糊电极上产生灵敏的与ALC的峰电位相差近230 mV的吸附氧化峰,其二次导数峰电流与镓浓度在5.0×10-10~8.0×10-7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240 s检出限达3.0×10-10 mol/L(S/N=3).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用于粮食样品中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