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盐类在载体表面上自发分散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程序升温高温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若干盐类在不同载体表面上自发分散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对一定的盐类和载体混合物存在一个特定的温度,在等于或高于此温度下烘烤样品明显地观察到盐类在载体表面分散,此温度称为临界分散温度。它可以作为衡量分散过程难易的量度。盐类分散过程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盐类离开其晶相转移到载体外表面;第二步是盐类沿载体表面扩散而分散到载体整个内表面。对于较高熔点(一般大子400℃)盐类来说,临界分散温度和分散活化能的大小顺序常常与其熔点的大小顺序一致,对不同载体其临界分散温度和分散活化能差别很小,并且临界分散温度与盐类开始明显热无序的温度一致,说明分散速度控制步骤是第一步;对于较低熔点盐类来说,临界分散温度和分散活化能的大小顺序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受载体种类影响很大,说明第二步是分散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系数倍率导数光谱法定量测定纤维上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系数倍率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黄棕色涤纶上的分散黄RGFL,分散棕2RL,分散红S-BWFL的配比。这三种染料吸收峰重叠大,用该法可以完全消除彼此的干扰而不用分离,测得三种染料的配比与工艺配方中的比例一致,结果准确,可靠,回收率较好。这个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纵上染料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NiO在NaY分子筛上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RD和IR对NiO在NaY分子筛上的分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次浸渍能提高NiO的分散量,而焙烧温度的改变对此没有明显的影响,得到NiO的最大分散量为25%,同时发现,NiO分散相与NaY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使分子筛的热稳定性降低;随着NiO分散量的增大,NaY结构遭到破坏程度加大,对NiO在NaY表面存在的状态提出了选择分布的模型。  相似文献   

4.
某些有机物在氧化物载体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已在载负型催化剂制备、再生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许多氧化物和盐类可以在载体表面形成单层分散或亚单层分散.有些分散物与载体混合后在低于其熔点的温度下处理,就可以自发分散到载体表面[1,3].这一现象通过XRD、LRS、XPS、SIMS、ISS、EXAFS  相似文献   

5.
KCl、NaCl在分子筛载体上的分散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温衍射仪研究了KCl和NaCl. 和在不同分子筛载体内孔和内表面的分散阈值. 实验结果表明, 分散阈值显著地与烘烤温度有关, 烘烤温度愈高, 分散阈值愈大. 吸附水和固态离子交换反应也影响分散阈值大小. 用盐类溶液浸渍分子筛在低温烘烤时的分散效果与高温加热盐类和分子筛干混样品的分散效果大不相同. 例如, 浸渍时KCl在分子筛载体上分散很少, 这主要归因于吸附水对KCl的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6.
MoO3在低比表面载体α-Al2O3上的分散容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固体化合物如无机氧化物、盐类及有机物等在高比表面载体上呈现自发分散,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在催化剂和吸附剂及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报导['-'].然而,相应固体化合物在情性小比表面载体上的分散还没有人研究过.小比表面载体的结构比高比表面载体稳定,结构较易确定·本文通过表面灵敏的X射线光电子能借(XPS)和X射线衍射方法(XRD)首次测定了Moo。在小比表面。-AI。O。上的分散容量,发现它与在高比表面载体7-AI。Oa上单位面积的分散容量不同,说明a-AI。O。与7-AI。O。的表面结构不同,为研究小比表面…  相似文献   

7.
电极表面状态对原电池影响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我们知道,超细微粒及其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1~6];这是因为随着物质分散度的增加,比表面积和表面能也相应增加,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面效应,导致体系在分散状态时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块状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知道,表面粗糙的金属容易发生电...  相似文献   

8.
超细颗粒分散过程分析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对超细颗粒在液体介质中的分散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增强超细颗粒分散的手段在于合适的分散剂(最有效的分散剂为超分散剂)和高效的分散机械(提高分散有效体积和能量利用率),从而为超细颗粒这一新型材料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比值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两组分混合染料体系中分散大红BWFL和分散红玉ZGFL的方法。回收率在95.6%~107.5%。方法已用于分析纺织纤维上分散大红和分散红玉二元混染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盐类和氧化物在载体上自发单层分散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盐类和氧化物在载体上自发单层分散的现象和原理自被发现以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国内外这方面的工作越来越多.我们从国内外同行近年发表的上百篇有关论文中,选择一部分内容加上我们的部分工作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介绍有关自发单层分散原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Monodisperse micron-sized polyacrylamide (PAM) particles with a regular shape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through dispersion polymerization of the monomer using a rotary reactor. FTIR and NMR spectroscopic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formation of PAM. POM and TEM observations revealed that PAM particles had a regular shape and good dispersity. A thick layer of surfactant (PVP) still existed on PAM particles after multiple centrifugation and ultrasonic re-dispersion in ethanol, which indicates a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PVP and PAM.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ymerization factors on the average size of PAM particles have also been studied.  相似文献   

12.
KCl,NaCl在HZSM—5分子筛上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ZSM-5沸石分子筛是六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硅铝比,高催化活性和高热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冶炼中的柴油临氢降解,加氢脱腊生成润滑油,催化重整和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合成乙苯,甲苯歧化等项目[1]。近年来,对HZSM-5分子筛的改性研究比较活跃[2],但对盐类在其表面的分散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选择了KCl、NaCl两种盐类,研究了他们在HZSM-5分子筛上的分散阈值,临界分散温度等性质。1 实验部分KCl、NaCl均为分析纯试剂,HZSM-5分子筛(SiO2/Al2O3=38)系南开大学化工厂的产品,使用前于550℃烘4小时。干混法制样:按0.02∶1,0…  相似文献   

13.
双组分体系分散阈值的测定及应用陈宜,郭士岭,程爱珠(郑州工学院化工系郑州,450002)关键词分散阈值,分散量,CuO,NiO,HZSM-5分散阈值与活性组分及载体相互作用有关,是催化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分散阈值的研究大都仅涉及了单组分活性物质在载体...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浸渍法研究了蔗糖在中孔MCM-48表面的自发单层分散. 用X射线衍射(XRD)相定量分析法, 测定了蔗糖在MCM-48上的最大分散容量, 并用差热分析、N2吸附技术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在蔗糖与MCM-48的质量比小于1.1时, 蔗糖在MCM-48表面能自发分散成单层. 当蔗糖/MCM-48 质量比为0.8时, MCM-48的比表面积由初始的998 m2·g-1降至114 m2·g-1, 孔径由原来的2.7 nm降至2.0 nm, 孔容由0.76 cm3·g-1降至0.11 cm3·g-1. 当蔗糖与MCM-48的质量比超过1.1时, MCM-48的比表面积迅速减小至10 m2·g-1以下. 这是因为蔗糖分子大小和MCM-48孔径相差不大, 导致蔗糖在MCM-48表面分散时出现孔道堵塞.  相似文献   

15.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grafting)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中压反应装置中进行,以69%(wt)环己烷、20%(wt)的环己烯、10%(wt)的苯、1%(wt)的噻吩混合液为反应液,以噻吩、环己烯和苯的转化率作为催化剂的HDS、HYD、BHD活性指标.结果表明,经TiO2调变后,其HDS、HYD、BHD活性都较原来高,对于不同MoO3含量的MoO3/(TiO2-SiO2),HDS、HYD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当MoO3含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活性随MoO3含量线性上升,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对苯几乎没有加氢活性,显示出很高的环己烯加氢选择性.通过分散阈值与其HDS、HYD活性的关系可知,分散阈值可作为优化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均分散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宗淇  王光信 《化学通报》1990,(1):23-26,22
一、概况均分散体系是指分散相的粒子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分散体系。在自然界存在的有:蛋白质、细菌等。还有一些人工制备的,像:胶束、微乳液等。这里所介绍的是固相分散在液相中的分散体系。为什么均分散体系这样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高分散体系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对于分散度不高的反应体系,表面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当体系的分散度较高时,表面效应就比较明显;对于这样的体系,如果用非分散体系的化学平衡理论处理的话,结果就会产生偏差,分散度越高,则偏差越大。关于高分散体系的化学平衡问题,作者查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