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烷基苯基硅铜酸盐与2-环烯酮的1,4-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2-取代-3-硅基环烷酮. 结果表明, 在0 ℃下用饱和NH4Cl溶液处理, 烷基苯基硅铜酸盐与2-芳基-2-环烯酮的1,4-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不同程度地受芳基和环的大小影响, 得到顺、反两种产物; 并首次发现室温下用甲醇处理反应时, 其立体选择性不受或者很少受环大小、芳基的性质以及与硅原子相连的取代基的影响, 只得到反式产物. 芳基溴甲烷与由烷基苯基硅铜酸盐与2-环烯酮1,4-加成所得的烯醇盐反应时, 只得到反式产物. 合成产物的结构用IR, 1H NMR, 13C NMR, MS和HRMS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在间歇反应釜中研究了极性溶剂中工业铁基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产物分布特点,考察了不同极性溶剂(聚乙二醇400和600,1,4-丁二醇,乙二醇)和非极性溶剂正辛烷,反应条件(温度,进料H2/CO比,反应时间)和操作模式(间歇,半连续)对产物选择性和链增长因子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条件下,产物中α-烯烃(除了乙烯)的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固定化Alcaligenes sp.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溶剂和酰基受体对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弱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中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产物e.e.%值低,而且容易分解;在四氢呋喃等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相对低,但产物e.e.%值高,也较为稳定;但反应时间太长,会导致产物分解及纯度下降;不同酰基受体对酶反应无显著影响,甲醇为最佳酰基受体,太多醇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溶剂水含量大于2.0%时对酶活性和产物稳定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酶反应可得到(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产率>48%,纯度>99%e.e.  相似文献   

4.
汪小强  欧光南  袁友珠 《化学学报》2004,62(18):1695-1700
研究了若干钒基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对甲、乙苯的液相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乙腈为溶剂的反应体系中,所研究的钒基催化剂包括VPO,VOPO4,V2O5,VO(acac)2和NH4VO3等均表现出以苯甲醛为甲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和以苯乙酮为乙苯选择氧化主产物的反应结果;从反应活性和主产物选择性来看,按以下顺序递减:VPO>V2O5>VOPO4>VO(acac)2>NH4VO3.对于具有(VO)2P2O7晶相的VPO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对甲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苯甲醛的最高选择性为58.8%,乙苯选择性氧化主产物苯乙酮的最高选择性为67.8%;其催化性能与P/V比、焙烧条件、双氧水的使用量、反应溶剂等有关.从已有的实验结果推测,钒基催化剂在双氧水存在下的甲、乙苯选择氧化反应与V5+/V4+的"氧化-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有机溶剂中固定化Alcaligenes sp.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溶剂和酰基受体对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对产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弱极性溶剂如正己烷中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产物e.e.%值低,而且容易分解;在四氢呋喃等溶剂中酶催化活性相对低,但产物e.e.%值高,也较为稳定;但反应时间太长,会导致产物分解及纯度下降;不同酰基受体对酶反应无显著影响,甲醇为最佳酰基受体,太多醇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溶剂水含量大于2.0%时对酶活性和产物稳定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酶反应可得到(S)-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产率>48%,纯度>99%e.e.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溶剂对钯催化的叔丁基乙炔低聚反应化学选择性的调控作用. 反应可在苯-正丁醇双组分溶剂体系中顺利进行, 当双组分溶剂体系中苯占优势比例时, 反应发生递次的三分子炔烃顺式插入, 经由顺式s-烯钯中间体生成环三聚产物1,3,5-三叔丁基苯; 而当双组分溶剂中正丁醇组分上升至一定比例, 反应选择性生成(3Z,5Z)-2,2,7,7-四甲基- 3,6-二氯-3,5-辛二烯或(3Z,5Z)-2,2,7,7-四甲基-3,6-二溴-3,5-辛二烯, 这是由于正丁醇可显著加快C—Pd σ键的断裂, 并与叔丁基乙炔、σ-烯钯中间体形成弱氢键作用力, 同时也与Pd(II)和Cu(II)等离子存在配位效应. 在强极性质子溶剂H2O中, 反应生成偶联双炔: 2,2,7,7-四甲基-3,5-辛二炔. 文中就反应溶剂体系、钯铜催化剂及反应可能机理等分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邵瑞链  职承信 《化学学报》1993,51(12):1203-1208
本文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3-羟基-5-甲基异恶唑(1)与3-甲基-2- 对氯苯基丁酰氯(2a)的反应,提出了区域选择性合成O-和N-酰化产物的方法.在三乙胺存在下,乙腈为溶剂,1和2a~2e反应得到含量为88~96%的O-酰化产物3a~3e,而若将1 转化为相应的异恶唑硅醚4,再与2a~2i反应,则得到含量为86~97%的N-酰化产物5a~5i.试验表明,在DMAP催化下,3a和5a可发生O-/N-酰基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莽草酸为原料, 在经酯化和2-碘酰基苯甲酸(IBX)氧化制得3-脱氢莽草酸甲酯的基础上, 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溶剂中和不同反应温度下, 3-脱氢莽草酸甲酯分别与水合肼、 乙酰肼、 苯肼和乙酰胺选择性地得到非芳构化、 部分芳构化和芳构化产物的反应. 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 操作简单和条件温和等优点, 为可再生非粮生物质资源莽草酸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BHandH/6-31G**计算方法研究新型手性非金属催化剂1,3,2-噁唑磷烷-硼烷催化还原苯乙酮的对映选择性反应机理, 确定了在反应途径上的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 中间体和对映体中间产物. 计算结果表明, 该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是两个平行的分步反应, 对映体产物主要是(R)构型. 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对映选择性还原反应在甲苯中的溶剂化效应. SCRF计算显示, 甲苯溶剂不改变反应的机理, 但能降低各驻点的能量和(R)反应的位垒, 有利于催化还原反应朝生成(R)构型中间产物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0.
 将水溶性手性二胺 (S,S)-1,2-二苯基乙二胺二磺酸钠 ((S,S)-DPENDS) 与钌膦配合物 ([RuCl2(TPPTS)2]2) 原位生成的催化剂用于催化水相中苄叉丙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 在优化条件下, 羰基加氢产物 4-苯基-3-丁烯-2-醇的选择性可达 96.0%, 对映选择性可达 71.2%. 经正己烷简单萃取后即可实现催化剂与加氢产物的分离, 循环使用 5 次后, 目标产物 4-苯基-3-丁烯-2-醇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曹小平 《化学学报》2000,58(1):112-117
通过修饰改造的Ramberg-Backlund反应,(E,E)-,(E,Z)-,(Z,Z)-二烯丙基砜(6)在CBr~2F~2存在下,用KOH/Al~2O~3处理,选择性地生成(E,E,E)-,(E,E,Z)-,(Z,E,Z)-1,3,5-己三烯(7),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依赖于溶剂和温度,通常在0℃时用CH~2Cl~2作溶剂可达到良好的(E)-选择性,有些时候在-78℃以下,以V(t-BuOH):V(CBr~2F~2)=1:1作为混合溶剂时(E)-选择性更好,该新方法被用于天然产物Galbanolenes(7m)和(7n)的合成中。  相似文献   

12.
固定铜铁的总质量不变,采用共浸渍法制备铜铁双金属催化剂.为了更好地了解催化剂的性质,分别用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100000 h-1空速下,铜铁双金属催化剂呈现出好的活性和氮气选择性.在低温区,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活性和氮气的选择性增加,然而在高温区氮气的选择性直接和铁的含量相关.其中催化剂Fe0.25Cu0.75/ZSM-5,在350°C氨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在300°C氮气的选择性上升到97%.Fe0.75Cu0.25/ZSM-5在500°C有很高的氮气选择性甚至可以达到98%.并且所有的催化剂均产生很少的N2O副产物.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酸量和铜物种的含量可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并且高的还原能力和铁含量有助于高温氮气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7.5%Ru/ZrO2·xH2O催化剂,运用N2物理吸附-脱附法、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反应中,考察了温度、H2压力和溶剂对肉桂醛转化率和肉桂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转化率随着温度或H2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而肉桂醇选择性则随之下降.该催化剂在极性溶剂中比在非极性溶剂中表现出更高的活性和肉桂醇选择性.尤其在极性溶剂三乙胺(Et3N)中反应活性最高,且具有较高的肉桂醇选择性.在Et3N中加入水可进一步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以V(Et3N)/V(H2O)=4的混合物为溶剂,在4MPa和70℃的优化条件下,反应6h,肉桂醛转化率为97.9%,肉桂醇选择性达85.2%.  相似文献   

14.
谭平  李宁波  许新华 《有机化学》2012,32(11):2162-2165
氢氧化铯催化下,四氢呋喃作溶剂,室温、氮气保护下,炔基硫醚与硒酚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一系列(Z)-1-芳硫基-2-芳硒基烯,收率70%~93%.反应机理为氢氧化铯与硒酚反应产生的芳硒化铯,随后对炔硫醚进行亲核加成,形成的烯基负离子水解得到产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胶体铜催化丙烯腈水合制丙烯酰胺的高选择性与活性中心结构的关系. 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下, 用肼和氢氧化钠混合液还原CuCl2制得胶体铜, 用其催化丙烯腈水合反应, 选择性达到100%, 产生高选择性的原因如下: (1) 胶体铜的活性中心不是胶粒表面的点缺陷, 而是胶体铜颗粒表面的位错端点. (2) 由于胶体铜具有高硬度和高强度的力学特性, 保证了活性中心结构的稳定性; 胶体铜颗粒的平均粒径(45 nm)超过晶粒的特征长度, 进一步保证了活性中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不对称Reformatsky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将催化计量和化学计量的(1R, 2S)或(1S, 2R)-2-氨基-1,2-二苯基乙醇衍生的手性氨基醇配体1应用于催化不对称Reformatsky反应, 研究了手性配体的结构及其用量与反应对映选择性的关系, 溶剂和底物改变对e.e.值的影响; 并设计与研究了双手性体系, 使该反应在催化量(25mol%)手性配体的作用下, 得到中等对映选择性; 另外, 还比较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的影响, 提出了手性催化循环机理和反应过渡态模型, 能较好地解释一系列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多羰基甾体化合物雄甾-4-烯-3,6,17-三酮及可的松的还原研究中发现,在不同金属离子如Ce3+、Mn2+、Co2+ 及Ni2+存在下,以甲醇为溶剂,NaBH4为还原剂对上述这两个多羰基甾体化合物进行还原,可以得到不同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还原产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3-羟基-5-甲基异噁唑(1)与3-甲基-2-对氯苯基丁酰氯(2a)的反应,提出了区域选择性合成O-和N-酰化产物的方法。在三乙胺存在下,乙腈为溶剂,1和2a~2e反应得到含量为88~96%的O-酰化产物3a~3e;而若将1转化为相应的异噁唑硅醚4,再与2a~2i反应,则得到含量为86~97%的N-酰化产物5a~5i。试验表明,在DMAP催化下,3a和5a可发生O-/N-酰基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9.
华根霉菌丝体结合脂肪酶催化酯合成动力学拆分2-辛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天宇  王栋  徐岩  何军邀 《催化学报》2008,29(4):403-408
研究了华根霉CCTCC M201021菌丝体结合脂肪酶(RCL)在非水相中催化酯合成动力学拆分外消旋2-辛醇的能力.发现RCL对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E>100),辛酸和异辛烷分别是最佳的酰基供体和反应溶剂,体系水活度的减少对反应的光学选择性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显著提高反应初速度.在相同转化率下,通过添加3A分子筛降低体系水含量可使反应初始速度提高7.3倍.当底物浓度提高到0.230 mol/L,反应40 h时转化率达44.4%,产物酯的ee值为94.7%.与三种商品化脂肪酶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相同条件下RCL对2-辛醇的拆分不但具有较好的光学选择性(E=103.1),而且也表现出较高的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  相似文献   

20.
采用奎宁修饰型Pt/Al_2O_3作为加氢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比较了乙酸和甲苯溶剂中丙酮酸乙酯的不对称加氢与一般的加氢反应的反应结果;研究了反应对映选择性与底物转化率的关系、丙酮酸乙酯用量对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影响、三乙胺的作用以及乙酸-甲苯混合溶剂的使用. 实验结果表明, 乙酸作为反应溶剂的性能优于甲苯且溶剂化作用强于甲苯;两种溶剂中的不对称加氢反应均存在初始过渡期, 以乙酸为溶剂时, 催化反应速度较快;在乙酸溶剂中底物用量对产物对映纯度影响不大, 在甲苯溶剂中底物用量具有最佳值;在乙酸溶剂中加入三乙胺能显著提高反应的对映异构体选择性而在甲苯溶剂中则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